糖耳朵

有小说,有翻译,有随笔,想起什么写点儿什么。
个人资料
wzuo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想念小时候的北京味道 (五) - 不分季节的吃食儿4

(2019-05-24 13:11:22) 下一个

各种花式年糕、驴打滚、艾窝窝 – 以前老北京四九城好像没有像现在这么融合,住南城的一抬腿就去北城吃饭,或者住东城的一坐车就到海淀聚会见朋友。小时候基本住东城就吃东城这片的,所以对隆福寺小吃店印象最深,里面的各种糯米做的吃食都喜欢,估计老北京人都喜欢甜糯米这口儿吧。可惜现在隆福寺小吃店没了,要吃正宗的一定要去牛街了。放点儿隆福寺小吃店的历史照片,从TripAdvisor上找到的:

花式年糕、切糕现在有白糯米、黄黏米和紫米夹豆沙、小枣馅儿的,那会儿紫米不多见。

*感谢大众点评上的一系列照片,有洪记的,有白记的。

驴打滚是白糯米年糕抹上豆沙馅卷成卷,外面撒上炒熟的豆面儿,像小驴子在土地里滚了一滚。成品豆香浓郁,软糯香甜,做起来也不难。这位隆福寺小吃店的老师傅教的几个窍门非常管用:https://youtu.be/nwnRDkAPv14

艾窝窝又是另一种做法了:蒸熟的糯米捣成泥,里面包的是五仁儿、青红丝、糖馅儿的,外面裹上熟糯米粉,再在顶上装饰一个山楂糕做的小红点儿。看着雪白粉嫩,吃着软糯又有点儿嚼劲。

糖耳朵 – 喜欢吃那个蜜糖的甜味。里面软糯,吸满了糖汁的甜。外面稍微有点儿硬壳,正好和里面的软糯口感上有个对比,咬一口非常满足。好的糖耳朵里面不能有硬芯儿,以前是吃隆福寺小吃店的,现在没几家合格了,连家乐福里稻香村卖的有时候都有硬芯儿。洪记小吃店的好像还不错。

姜丝排叉 – 炸好的排叉外面裹上透明的糖稀,不是糖耳朵那种金黄的糖稀,就是无色透明的,还能看到排叉的浅黄色。糖稀是用姜丝熬过的水熬糖,吃的时候就有了一丝姜的香辣味,又有排叉的酥脆感,好吃。

面茶、茶汤、杏仁茶和油炒面 – 面茶是糜子面做浓浓的粥的,有点儿像棒子面粥,上面撒一层芝麻酱和椒盐。正宗的喝法是沿着碗边转着圈地忒喽,不能拿勺舀。不过,这东西我好像小时候没怎么见到过,是后来回北京才在隆福寺小吃店吃到的。

冲茶汤的在炉子上坐一把龙嘴大铜壶,有人点了茶汤,师傅就拿那壶缓缓倒下,一股开水冲到放了糜子面、果料和糖的碗里,一下就熟了,黏黏糯糯,还有糜子面和果料的香味。好多人点茶汤就是为了看师傅耍酷。茶汤感觉不如油茶香,我也不爱吃里面的青红丝和蜜饯。

最早油炒面吃的是自己家里做的,面里放一些果仁,拿油慢慢炒成金黄色。吃的时候拿开水一冲,加上白糖,甜香浓郁。尤其是里面炒熟的芝麻粒,慢慢拿牙齿磨碎,满口留香。后来再吃就是直接买店里袋装的,或者在夜市上了。

 *感谢百度百科的照片。

杏仁茶却是我喜欢喝的,白白的杏仁粉用开水调了,入口温润,淡淡的杏仁香,淡淡的甜,和那柔白的半透明颜色很配。

想起来北京有一阵夜市特火,尤其是西单和东华门。好多吃的我第一次都是在夜市上吃到的,也包括上面说到的茶汤。东华门夜市后来好像越办越没有北京味,2016年终于关闭了。

*感谢华龙网照片。(待续)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