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曾翻译过果戈理《死魂灵》的部分章节, 参考自德译本转译的日译本, 此书结尾是果戈理在罗马完成的, 他说 “我期望在死后对世界的最后一瞥, 有着罗马晴空下的松树”. 博尔赫斯则说 “I have always imagined that Paradise will be a kind of library”.
喜欢自然的相遇, 誓如, 在曼哈顿街头走着走着, 看见 PACE UNIVERSITY, 兀自兴奋, 那不是朋友的女儿就读的学校吗? 纵然不刻意打卡热点, 却无法放弃纽约的人文风景 / 精神殿堂 ---- 位于第五大道与 42 街交汇处的 The New York Public Library. 看见 STEPHEN A SCHWARZMAN BUILDING 门前两只石雕雄狮, 霸气侧漏, 心里 “咯噔” 一下, 可别咬我呀. 进入 ASTOR HALL, 挑高的楼层, 拱型的门楣, 白色大理石的地面和墙壁, 典雅的吊灯, 处处尽显尊贵, 古香古色. 馆内收藏了许多稀罕的手稿, 信件, 地图, 古籍, 文物, 艺术创作等珍品. The important thing is not to stop questioning ---- 爱因斯坦说.
阅读使人丰富并单纯着, 从而感受力敏锐. 当今大陆整容风盛, 时兴网红脸, 时兴一窝蜂打卡网红点, 一矣 “我在广州想你”, 每一座城都是 “我在贵州 / 福州 / 兰州 …… 想你”. 在一味跟风的路上你奔一个, 她奔一个, 狂奔, 裸奔, 直至感受力被媚俗和功利吞噬. 当塑料 + 塑料味主宰世界时, 体验个性化魅力的能力必然渐渐枯萎, 尤其对美的感受力, 断裂, 坍塌.
我们的脉络迥异, 导致节奏不同, 沉浸在各自的体验之中. 观看展品的缝隙, 小哥俩抬头张望 / 寻觅, 凝视我, 相互窃窃私语的瞬间, 被抓拍到, 不言之言, 不呼而出. 意外地收获一张有故事的照片, 成为我又一个珍藏的独家记忆. 那种私密的感受, 非常小确幸, 格外的香. 他俩年少时, 我是借书党笃实的 member, 每周都在云城图书馆抱回家至少十本书. 如今去图书馆, 只为我自己了.
羡慕妒忌 New Yorker, 在这儿薅知识羊毛, 该多么的心旷神怡. 有两个 Apps: NYPL & SimpleE. 前者用于借书, 续借和预约活动, 后者是电子书和有声书. 无需付费, 无需资格认证, 纽约公共图书馆正是平等待人的典范. 五年前, 大数据统计出过往 125 年以来, 被借阅次数最多的前十本书, 你都看过吗?
1) 下雪天 The Snowy Day
2) 戴帽子的猫 The Cat in The Hat
3) 一九八四 Nineteen Eighty-Four
4) 野兽园 Where the Wild Things Are
5) 杀死一只知更鸟 To Kill a Mockingbird
6) 夏洛的网 Charlotte’s Web
7) 华氏 451 度 Fahrenheit 451
8) 人性的弱点 How to Win Friends and Influence People
9) 哈利·波特与魔法石 Harry Potter and the Sorcerer's Stone
10) 好饿的毛毛虫 The Very Hungry Caterpillar
没有在网上预约导览游, 故有些阅读室未能参观. 315 阅读室 Rose main reading room 闻说是世上最大的无柱房间之一, 四面开放式书架, 长长的玻璃窗透入自然光, 长长的木桌上有蒂芬尼设计的铜台灯. 希望有一天, 可以坐在玫瑰阅读室翻书, 一束阳光将头发挑染成一缕缕的金黄色, 一定很潮. 天知道, 我人生叙事最玫瑰的章节, 当是坐在图书馆一隅看书时. 当把过日子的琐琐粹粹, 工作中写的一份份病历, 连同啃过的书并联, 慢慢的, 就成了一本自己的书. 《MIDDLE OF THE NIGHT》 Elley Duh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