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文学最难读的三大名著, 每读一页都那么艰难, 非得一页一页翻下去的话, 撞墙的心都有了.《百年孤独》,《追忆似水年华》, 以及, 听说世上只有 35 个人真正读得懂的詹姆斯·乔伊斯 James Joyce 的《尤利西斯》, 我没有一本读完.
的确, 乔伊斯晦涩的意识流不知谁能明了. 我常常看海 / 听海, 却从没见过他写的鼻涕清海, 睾丸紧缩的海, 葡萄紫的海, 他写的大概率是幻觉或想象. 英文原著 700+ 页, 中文译本 1000+ 页近一百万字, 只写了一个人在爱尔兰都柏林的日常所遇和经历, 时间轴为一天, 1904 年夏天 6 月 16 日. 为什么是这一天呢? 原来藏着爱情彩蛋, 这是乔伊斯与一见倾心的红发女郎诺拉初次约会的日子, 俩人下午在海边散步, 当天晚上 22 岁的乔伊斯就成为一个真正的男人.
活着, 活着, 年轻不再, 不知是否由于经历够不上沧桑, 依然不肯自讨苦吃去读《尤利西斯》, 也不确定以后会不会读. 然而, 生活中不定什么时候就遭遇尤利西斯. 这个夏天, 读了一个小故事. 15 岁的 Gordon 在火车上邂逅一位女孩, 在车厢里俩人聊天, 得知女孩叫 Amanda, 火车到站时, Gordon 面色怅然, Amanda 转头对他笑笑: 你可以做一件事, 这样我们就可以记住彼此. 男孩喜出望外, 点头应允. 女孩说: 请你从头到尾读完《尤利西斯》这本书. 后来, 男孩拟定了一个《尤利西斯清单》计划, 每当遇见有趣的, 投契的人, 便相互达成一个约定: 答应对方一件事, 并保证在今后的日子完成它. 如此一来, 自称记忆力不太好的 Gordon, 记住了不少再也不会碰面的朋友, 也拥有了很多本会遗忘的幸福记忆. 这个小故事让我感慨, 感知生活的一点一滴让人生的拼图丰满.
所有的碎片, 一件衣服, 一张照片, 一篇记日, 一句情话, 一次划船, 一场感冒, 一声笑 …… 筑构一个人一年四季的拼图, 拼图的内核是自己和自己深爱的人, 四周是日常所遇的短暂瞬间, 所听的吉光片羽. 一天, 一天, 意识的胶卷显影 / 定影一个人生命中的《尤利西斯》, 各个侧面, 观察焦点和印象, 色彩宛如万花筒, 或无色无味, 苦楚的, 或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