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用自家后院菜地的马齿苋蒸的菜馕糕。简单来说,就是把马齿苋洗净,用手把比较长的折短,然后放在盆里,加上少许盐,接下来往上撒干面粉,玉米面,用筷子搅拌,这样白面和玉米面就粘在菜叶和菜梗上,直到粘满为止。接下来,锅里加水,放篦子,篦子上放盘子,盘子底抹一层油,把拌好的菜装在盘子里,盖上锅盖,开火蒸二十分钟。出锅的时候加香油和醋调味。很好吃。马齿苋对肠道有好处。
不禁想起小时候吃过的菜馕糕。这里需要说明一下。我们老家称之为拿勾。这是我在网上看到的名称,这个发音是对的,不过我对其字意持怀疑态度。我个人认为菜馕糕这个名称更贴切。首先,它是用菜做的。记得小时候春天的头茬嫩苜蓿,秋天的老豆角,是做它的主要食材。第二是糕。菜加上那时没有化肥农药的自家用石头碾子轧的有机粗玉米面,上锅蒸,虽然菜多面少,但是平放在篦子上形状如小米面丝糕或切糕。第三,馕。虽然不是像新疆的烤馕,但是当时农村用的大锅,蒸出来大小和馕差不多。因此,我认为菜馕糕这个名称也许更合适。
另外,我夫人老家冀南一带也有同样的食物,当地人称其为苦累。同样,发音是对的,含义嘛,我不知道是不是准确。网上也有人称之为苦粒,即带苦味的菜粒。的确,如果用苦味野菜来做,名字倒是恰如其分。总之,叫什么名字并不重要,明白怎么回事就行了。
小时候农村孩子多,人口增长过快,而农民主要靠天吃饭,青黄不接是常有的事。老百姓想尽办法弄吃的糊口度日。春天老天爷的赏赐就是榆钱,槐花,嫩苜蓿以及其他野菜。这些菜加上少量粮食聊以充饥。如果你年龄够大,你也许经历过或者听说过六十年代初瓜菜代的日子。其实那时已经没有什么瓜和菜,老百姓吃的是野菜,树皮,树叶,甚至观音土。不说了,伤心。我虽然没有亲身经历过,但是父母兄长经历过,许许多多老百姓经历过。回头接着说菜馕糕。
我记忆比较深刻的是嫩苜蓿。苜蓿虽然是作为饲草种植的,但是嫩苜蓿人是可以吃的,很有营养,而且味道不错。经过漫长的寒冬之后,春天温暖的阳光唤醒了冬眠的草根,在春雨的滋润下,苜蓿芽很快从土里露出,享受明媚的春光和和煦的春风。我们这些饥饿的孩子们望着嫩绿的苜蓿,一边呼吸着春天的气息,一边想着尝尝春天的味道。好在我们镰下留情,把根留住。嫩苜蓿加上粗玉米面,上锅一蒸,在饥饿的年代,是难得的美味。现在都成了记忆。这就是人生。
后记: 刚才请教了一下南开大学中文教授。他说我的解释有些牵强。他认为现代普通话不考证方言本字。他认为苦累很可能为焅垒。至于拿勾,词源可能已经丢失。希望有高人能够帮助探源,拿勾究竟应该是哪两个字。在此表示衷心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