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读书,有毒的父母

(2019-12-04 01:11:48) 下一个

读了博主糖糕儿的博客,推荐这本书,正好自己也处于一个心情极其不稳定的时期。于是找来这本书读。以下是别人写的总结性文章,借过来贴在这里,和作者有同样的思考和感受。

作者:白夜(来自豆瓣)
来源:《原生家庭》的殇怎么破


这是一本英译书,由美国作家兼心理学博士苏珊福沃德记录整理,中国作家兼心理学家武志红推荐作序的一本书。苏珊博士作为一名心理学家,工作中接触到大量咨询问诊的病人。作者以他们的真实经历作素材,在第一部分向我们介绍了有毒家庭的各种行为模式,以及这些行为模式对家庭子女和成年后的他们造成的影响。在第二部分,作者又传授给我们如何摆脱这些有毒父母带来的阴影的方法,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

一、有毒父母的行为概述

1、不称职父母类型

这类父母在家庭中并没有扮演成人角色,而是和孩子产生了互换。可能因为身体原因或者是心理原因,担负不了照顾孩子的重任,反之让年幼的孩子来照顾自己甚至其他家庭成员。书中引用了莱斯、梅勒妮和肯的案例,他们都是从小缺少父母的关爱,在家庭中承担更多的是他们照顾父母的角色。

这类现象在我们国家也很常见,尤其在家庭偏远困难的农村,经常从电视中可以看到年幼的孩子已经成为一个破败家庭的生活支柱。六七岁的年纪,不仅要砍柴挑水,操持农活,还要为家人烧饭洗衣。运气好点的可能还能兼顾上学,运气不好的早已辍学在家,终日为生计忙碌。在这种家庭里,我们往往能看到要么是生病卧床,生活不能自理的双亲。要么是年纪太大,垂垂老矣的隔代人。而那不见踪影的父母为了逃离生活的苦难,可能早已从年幼孩子的生命中缺席。

看到这种孩子,我们很多人除了感动同情以外,会觉得他们的经历也许能从小磨炼他们的意志。穷人孩子早当家,也许将来格外有出息。可能从一些励志故事里,我们也确实看到有些孩子比同龄人成熟、具有担当的一面。可是对于低龄孩子来说,这种在其他人眼里看来的利是远远大于弊的。本该就是享受父母照顾和家庭温暖的童真年代,在感情发展的关键期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呵护,过早承担了家庭责任,会让个人认同感随波逐流,长大后在成人的世界里很难界定自己的身份。就像梅勒妮,小时候因为经常照顾情绪失控的父亲,而母亲又冷漠梳理,把本该属于自己的责任推脱掉。长大后的梅勒妮就总是遇到麻烦落魄的男人,似乎把照顾这类人当成自己的一种习惯和责任。而从小父母离异的肯,也因为父亲从此在他生活中的消失,导致他一度认为是自己的错误使父母分开。

2、操控型父母

这种父母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可见。因为在他们的观念里,孩子就是私人物品,没有独立自主的权利。不管是个人生活,还是工作、婚姻、家庭,他们都要插上一脚,似乎才能体现他们做父母的权威。书中提到的2个案例让我印象特别深刻,一个是马丁,一个是芭芭拉。

马丁是一个子承父业的优秀企业家,至少他把父亲退休后留下来的基业打理的井井有条。但父亲似乎永远都觉得他做的不够,总是在公司当众批评他。通过凸显孩子的无能,来获得自我的满足感和成就感。作为父母,有优秀的子女帮自己打理事业甚至比自己做的更好,不应该是感到骄傲吗?这是正常父母一般都有的心态。可在这类父母眼里,就是容不得孩子比自己优秀。只要孩子有稍微超过自己一点的苗头,就要通过刻意压制来打压子女,美其名曰不让他骄傲,其实就是用这种强大意念去控制孩子,让他知道“你老子还在这呢,老子永远都是老子”。

芭芭拉也是一个从小被父母干涉太多的孩子,直到她搬出去自己单独居住。可是父母还是想介入她的生活,在一次电话沟通中芭芭拉拒绝了他们搬过去同住的要求后,父母切断了与她的来往。后来母亲去世,并在生前嘱托家人不能把自己的死讯告诉她。以至于后来芭芭拉知道后万分悔恨,加上父亲的埋怨和亲人的不理解,她差点也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这类父母是属于特别好强的一类,容不得自己的自尊心有半点受挫。他们内心可能认为被自己的子女拒绝就意味着他们对自己的背叛,要想尽办法去惩罚他们。如果年纪小,还在自己的控制范围内,可能会进行言语或身体虐待。但是已经成人的孩子就只能从心智去控制他们了,让他们将来活在悔恨和痛苦中就是这类父母的目的。

其实我自己也是一个深受控制型父母伤害成人的孩子,从小时候读书到工作、到婚姻到家庭,我没有哪一项不深受其害。只是我从小习惯了逆来顺受,一直在强烈压抑着自己的情感,甚至一直认为他们都是为我好。即使成年后知道他们有些观念和做法是错误的,我也在积极努力的充当着配合者的角色。比如我婚后母亲总喜欢对我的婚姻指手画脚,而且经常在我面前批判我老公的不足。我明知道她这样不对,是在对我们的生活挑拨离间,而且会引发我和老公的感情危机。可是我却又忍不住去配合她,通过自己再去批判我老公,最后把我的家庭生活搞得一团糟。因为我从小就是一个听话的孩子,对他们的话哪怕是错的也唯命是从,更何况小时候还没有分辨的能力。可现在成年了我还是无法控制自己,有时候稍微跟父母对抗一下,身边那些亲戚就会提醒我这不是我应该做的事。还会云云:他们为我付出了很多,甚至给我创造了很多等等,我应该感恩而不是去埋怨和对抗。然后我也觉得确实是自己错了,父母年纪这么大了我为什么不能多忍让他们一些?我为什么不多照顾他们的情绪?看了这本书才明白,原来自己确实从小到大都在照顾他们的情绪,而且照顾的太多了,导致失去了自我。明明是他们的错,却一直让我觉得都是我的错,甚至他们情感不和、感情破裂也是我造成的。而那些亲戚貌似听起来是为我们好的大道理也不过是他们为了维持家族表面的和平,或者是为了维系和我母亲的情感,而对我进行的一场道德绑架。我稍微不如他们的意,所有人就会对我进行集体攻击,直到我把自己悲愤的情感再重新压抑回去,做回那个逆来顺受的小孩。没有人在乎我的情感,他们甚至觉得这就是我的宿命,也是我应该承受的,因为我的父母给予我的比他们的子女从他们那里获得的多得多,所以这是我应得的。

3、虐待型父母

这一类又分身体虐待和语言虐待,我想在我们中国,没有几个孩子能脱离这两类虐待长大成人的,至少在80年代以前,大部分孩子都是。这在美国的名词里叫虐待,在我们的概念里还没有这个说法 ,哪怕现在是21世纪马上要进入2020年代,打孩子也是被叫做教育,最多叫“体罚”。因为自古以来中国人的教育理念就是“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器”,似乎把孩子变成一个“听话、孝顺”的模板就是对他们教育成果最大的肯定。美其名曰是“教育”,其实说白了就是“暴虐”,通过武力干涉孩子的个人意愿发展,不让他们有自己的思想,以达到随心所欲支配孩子的目的。

而大部分对孩子施暴的父母,在他们童年也曾有相同的经历,所以在很多家庭中我们见到父亲打儿子,儿子又打孙子。因为人总是喜欢复制,他没有见过其他的教育方法,所以只能模仿之前的。即使他后来知道了,但因为习惯了,所以也还是只能用自己顺手的。套用一个新名词,这叫“路径依赖”。还有一个原因是这类施暴父母在打孩子的时候实际上想打的是自己的父母,但他们又不可能真的去向父母下手,所以就把曾经在自己父母身上没有得到的情感满足和愤怒发泄在孩子身上了。

再就是言语虐待,它并不比身体虐待带给孩子的伤害小,尤其是当父母对孩子的外貌、智力和能力进行人身攻击的时候。网上有一个试验:连续30天用语言攻击一盆植物,在施肥、阳光、空气和水分都充足的情况下,这盆植物还是凋谢了。植物尚且如此,何况人类。充分说明语言暴力给人带来的伤害是致命的,不可逆转的。当你持续性的批评孩子,说他做的不好,说他笨,说他比别人差。这些语言是可以内化的,会从你认为变成我(孩子)认为,慢慢的他就真的变成你说的这个样子。来自身体的伤害还可以看得见,还能博他人的同情,随着时间的流逝有些伤痕也可以被抚平。可是言语攻击造成的心灵的伤害却无处诉说,它只能独自消化,随着越来越多的刺激在消化不了的时候终将爆发。现实中有那么多触目惊心的案例都是来自语言暴力的家庭,如北京大兴灭门惨案制造者李磊,还有15岁弑母的少年犯等都来自语言暴力的家庭。

有些父母又是矛盾体,一方面希望子女优秀,一方面又不断羞辱打击他,这实际上是他们在与无能的自己做抗争,通过在孩子面前建立优越感来逃避自己的无能。读到这里,我似乎又对我的父母曾经对我所做的一切有了新的理解。曾经他们也是一边对我指责谩骂,夹带人身攻击和人格侮辱,一边又对我有所期待,希望我变得优秀甚至超越他们。可是这二者本来就是自相矛盾的,也更让我觉得困惑。我一边努力想要达到他们的要求,一边又在告诉自己:你不行的,你永远都做不到,你只有这个能力。然后在一次次受挫以后就开始麻痹自己,渐渐失去了斗志。成年后,母亲也曾对自己错误的教育方式向我致歉。并为此开脱是因为自己读书少,又不懂教育造成的。但下一次在面临冲突和矛盾时,他们仍然会故伎重演,想尽一切办法来挖苦和羞辱我。所以我从来都感受不到他们事后诸葛亮般假意的真诚,也没打算从心底真诚的原谅。一开始听到这种话内心还有些触动,但后来一听就知道是他们又在为自己曾经犯下的错误开脱,企图轻描淡写一句话就把对我造成的不可磨灭的伤害一笔勾销。而父亲,也因为我曾经触犯到他的权威让他颜面扫地,所以他必须用更深层次的诋毁、侮辱我的言语来凸显我的无能,从而保住他的权威,体现他地位的不可动摇。

4、酗酒的父母

书中的乔迪,父亲是一位酗酒者,而且每次酒后就会毒打她和哥哥。后来为了不挨打,在父亲的教唆下,乔迪十岁时他们变成了酒友并达成了隐秘联盟。这种结果似乎让人觉得匪夷所思,可是更让人难以理解的是她成年后的另一半是一个有暴力和虐待倾向的男人,而且又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顶级酒鬼。为什么在这种家庭长大的孩子成年后又要选择重蹈覆辙呢?

第一,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熟悉的情感模式,不管这种模式曾经是让自己痛苦还是快乐。这种熟悉的模式又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舒适感和整体的架构,我们知道其中的规则,也知道会出现什么情况。

其次,酗酒者子女内心因为过去对自己的影响巨大,成年后总试图赢得过去没有成功的战斗,期望修复过去。但事实上,还没开始行动,根深蒂固的强迫性重复又摧毁了他们的信念,所有的一切不过又是在回到过去。

5、性虐待父母

前面我们了解到一些有毒父母通过身体施暴或者意念控制的方式在随意支配自己的子女,而且还要将自己的行为合理化为“教育”。而现在我们要讨论的这个话题却是及其违背常理,它就是犯罪,是名副其实的恶行。而施暴者往往就是孩子唯一的信任者和保护者—父母。

书中案例有外表看起来神圣不可侵犯,却对13岁继女施虐的牧师。也有从6岁就开始侵犯自己幼子的同性父亲,而且还是个成功的商人。更有8岁开始遭到自己亲哥哥侵害的女孩,同时还被母亲乱伦。(母女乱伦确实没有那么普遍)还有更让人震惊的是,一个女孩在遭到自己父亲侵害的同时,母亲居然还是帮凶。她不仅帮助父亲安排每次作案的地点,还说服女孩并为父亲提供协助。

这听起来确实令人发指却又觉得不可思议,就像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曾认为“所有的乱伦行为都来自咨询者的想象”一样,因为它存在的太不合理,太不符合我们正常人的逻辑思维能力。而借用书中的一句话:乱伦现象在生活中非常普遍,它不关乎富贵还是贫穷,也不关乎社会地位高低,更不论职位高低贵贱。它发生在你家里的概率就和发生在阿帕拉契亚山(地球上最古老的山脉之一)的概率是一样的。而苏珊博士总结的原因多是因为家庭的不和谐,缺乏沟通、缺乏被尊重、情感被孤立等原因成为了施暴者想从孩子身上索取无条件的爱的导火索。

读这几类案例,我还发现一些共性:

1、对孩子来说,他很早就知道:不管是酗酒还是性虐待,都是不能说的秘密。这也让施暴可以持续下去。

2、通常家里有一个不作为的另一半(一般是母亲),她要么是不知道,要么知道却任由事态发展,甚至还有的助纣为虐。

3、家庭成员之间也达成一种默契,对外制造假象,伪装成一个完美家庭。谁要是破坏这种假象的平衡,谁就变成了家庭公敌。

因此在这些有毒家庭成长的孩子一般都是双重人格,对外他们掩饰的很好,甚至开朗活泼、健谈风趣。但是一回到家里关起门来,他就成了那个最孤立无助的小孩。他厌恶自己,为自己感到羞耻、罪恶,同时又害怕被外人知道。不论是在家还是在外,他们都倍感孤独。面对一边是自己赖以生存的父母,一边又是不断伤害自己的恶魔,不断在夹缝中求生存的孩子只能对自己的感觉说谎,又不断往错误的方向强化自己的认知。让他们觉得似乎家庭就是这个样子的,而感受爱和受虐是一样的。所以他们一边痛恨自己有毒的家庭,一边又无法舍弃他们,即使成年后离开了也无法逃离命运的重蹈覆辙。

而更可怕的是,这些有毒父的家庭体系就像告诉公路上的连环追尾,其恶劣影响会代代相传。这让我不禁打了一个寒颤,因为我现在也是一位母亲,有一个2岁多的女儿。其实我早就意识到自己也从父母那里吸收到很多不好的行为模式,尽管在女儿面前我一直在努力提示自己,不要模仿。但就像书中所说的:根深蒂固的强迫性重复的力量比任何清醒时的誓言更为强大。所以我知道改变自己迫在眉睫,这也正是我选择读这本书的原因。

二、重塑自我

前半部分作者通过大量篇幅引用大量案例分析有毒家庭的行为模式,除了深层次剖析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也是在帮我们这些没有做过咨询的受害者获得共鸣。后半部分就是给出具体方法,指导受害者走出家庭阴影,建立信心,重塑自我。

首先,受害者需要重拾个人情感,找到隐藏在自己观念和行为背后的动机,理清和父母的关系。书中有3个调查问卷帮我们回忆过去,这个过程对很多人来说也许很艰难,因为不是每一个人都具备重揭伤疤的勇气,但也只有重新疼痛一次才能发现我们最真实的感受,才能揭掉多年隐藏自己的面具。通过调查研究最后发现,不管是顺从父母还是和选择和父母对抗的受害者,他们都不能逃离开的本质是:没有做到情感上的真正独立,他们的思想和行为还是受到有毒父母的侵害和控制,和父母的情感纠缠仍然是他们人生的第一大难题。要怎么做才能卸下这沉重的情感枷锁,收获自由崭新的人生呢?

1、释放愤怒 不再压抑自己的情感,也不再对自己的认知说谎。承认所有问题的根源都是来自有毒的父母,停止自我怪责和惩罚。利用正确的发泄方式释放愤怒,比如运动、找信任的人聊天等。

2、自我界定 这一章节教会我们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表明自己的立场,但是请使用“非辩护性回应”。通俗点说就是不要妥协,也不要抗拒,而是用沉着冷静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要让对方知道你有自己的态度和立场,不会轻易被别人牵着鼻子走,同时又不会让他觉得难堪。当然,这个过程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刻意练习,才能达到应对自如的境界。

3、与父母对峙 这是受害者告别过去,重获新生的关键一步。也许我们能预料对峙的结果:很少有父母会在对峙中承认自己的所作所为,向子女道歉。事实上,大部分父母会矢口否认甚至会大发雷霆,把责任都推到子女身上。但即使这样也阻挡不了我们改变自己的决心,我们的目的不是要父母后悔或者致歉,而是让自己直面内心最大的恐惧,让自己与父母之间的力量平衡发生倾斜,感受到掌控自己的主权。而且通过对峙的方式释放自己面对父母的恐惧、愧疚和愤怒,才能避免它们在你的家庭里蔓延并且代代相传。一旦你意识到这一点并且真正这样做了,就会发现自己不再受制于父母了,不会再做他们的情感傀儡,被随意支配了。

当然,对峙的方式有很多种,我们可以选择当面对峙,也可以用写信、亲人转告的方式。但前提是你一定做足了充分的准备,内容要有条有理、证据要充分,避免对峙过程中的语无伦次。其次情绪要稳健,不要激动也不要胆怯,只有镇定自如的表达才能增强自己的自信心,同时让对方震撼。我们在前面强调的非辩护性回应在这里就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应用。

做完这一切,回过头来看,我们会发现一开始最担心的问题:父母可能会不承认他们所有的问题,会大发雷霆,甚至会从此断绝来往等。但到这一刻,这些问题都已经不重要了,因为我们的心灵解脱了,从此做自己情感的主宰者,不再受制于其他人。

 

[ 打印 ]
阅读 ()评论 (3)
评论
傻猫儿 回复 悄悄话 谢谢分享。感觉过去国内对家庭暴力,包括冷暴力,没有法律制裁,好多孩子都经历了恐惧的童年,青年时期
挪威的竹林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wuliwa' 的评论 : 谢谢推荐啊,看起来像是一本沉重的书。放在2020必读书目中了。喜欢你的毛笔字,清秀而有力量。
wuliwa 回复 悄悄话 我推荐一本书给你看好吗。第五个孩子. The fifth child 作者:Doris Lessing。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