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俄罗斯前最担心的问题是语言,只听说在俄国会说英文的人很少,也听说俄国人对陌生人很冷淡。所以去以前拼命恶补了一些俄文,最后老脑袋瓜也只能记住几个单词。怎么应付“冷淡”毫无对策,只好做好准备,人家不理你,你也就算了。去了两个星期后才知道,这两种说法都很夸张,不真实,担心也是多余的。
俄国老百姓总体英文水平可以和中国一拼,在大街上想跟俄国大妈说两句英文就跟在中国大街上想跟中国大妈说英文一样,对牛弹琴。但去吃饭买东西基本上不用担心语言,特别是在旅游景点附近提供服务的地方,如商店、银行和餐馆、咖啡厅等饮食行业,服务人员都会简单英文。在任何地方的高档餐厅,服务员的英文都很棒。俄国自选式餐厅很多,自己想吃什么就拿什么,或者指一指想吃什么服务员就给你盛到盘子里,到收银处结账也只需要看看计算器上的数字,什么都不用说。地摊小贩们手里都有个计算器,全世界都一样,会不会说英文无关紧要,要是想进一步沟通可能会有困难。有一次想跟一个在公园里卖画的画家多聊一聊,他完全听不懂。这时来了两个年轻人,英文非常好,帮我们翻译。圣彼得堡一家很小的唱片店的主人,英文也非常好,忘了问他是不是有很多说英文的顾客。
有一天晚上,找到一家不在旅游景点的餐厅,叫“蘑菇餐厅”,装潢很考究,楼上窗外景色也不错,决定用餐。服务员的英文还可以,菜单上也有英文。我点了一个牛舌汤,没想到端上来是凉的。这个时候就觉得自己的俄文不够用,服务员的英文不够好,怎么都没弄明白,这俄国牛舌汤是应该凉着喝呢,还是只是夏天天热的时候凉着喝,可以不可以请你们热一下。
如果一点俄文都不会,在街上打车完全靠运气,最好准备好俄文写的地址,如酒店名片之类,或者用Google Map显示俄文。有一个司机英文相当不错,我跟他聊天,说俄文太难学了。他说其实不难,给我举例,俄文“再见”的意思就是“until next time meet”。我琢磨着,跟中文差不多啊,我的俄文老师怎么就没告诉我呢?还有一个司机一个英文字都不会说,想告诉我们下车以后得自己走一段路,嘴里一边说着俄文,两个手指一边不停地在方向盘上“走”。看我们不明白他的意思,另一个手也上来了,指着前方,使劲摆手。此时才恨自己的俄文太差。
问路的时候手势比语言还管用。几次问路什么都没听懂,完全是凭看手势,往前、往左往右,也走了不少弯路。有一次打听地铁站在哪儿,一位行人比划着手势告诉我,先往前,然后往右,可是我没听懂在哪儿往右。于是在第一个路口右转,走半天好像不对头,又退回去,到第二个路口再往右。下次除了要会问“地铁站在哪儿”,还得会问“第几个路口”。要是能看懂路牌,借助Google Map,大方向就不会错。用手机拍下街名,给司机看或问行人也是个办法。
俄国人能歌善舞,热情奔放,但是对陌生人他们的热情会有些收敛。我们住的酒店有一道围墙,车和客人要先通过门卫。每次进出,我们都跟门卫用俄文打招呼,门卫每次也都不失礼节,站起来跟我们打招呼,可是脸上从来都没有笑容。去附近一个超市买东西,一个好像是经理的人总是站在门口,虽然去的次数多了,可是他总是板着脸,好像上次买东西没付钱似的。有一次在一条小街上看到一家小饭馆,里面只有一个人在吃饭。服务员正在收拾桌子,看见我们进来,停下手里的活儿,盯着我们,也不说话。我们站在门口,习惯性地预期有人表示欢迎,带我们到桌子坐下。服务员的面部表情好像是在说,这几个中国人来干什么,我们疑惑的眼神好像是在告诉他,废话,来吃饭。就这么僵持了几秒钟,我们只好问了一声,有晚饭吗,他这才指着一张桌子,拿来菜单。这还得怪我们不懂规矩,这种小饭馆没有带位这么一说,进去自己找地方坐就是了。小伙子的服务还是不错的,也会说一点英文,最后我们给了小费,他脸上露出喜悦的笑容。
俄国人给我的印象不是传言中的冷淡,而是傲慢。这种傲慢融化在他们的血液里,是他们的民族特征。历史上不断受到蒙古人、拿破仑和日耳曼人的侵略,无休止的战争和漫长的严寒使他们变得顽强不屈,也造就了他们反抗和扩张的野心。在这种逆境中,俄罗斯人发展了自己的艺术、文学和音乐,普希金、列宾、柴可夫斯基的名字在全世界家喻户晓。芭蕾舞起源于意大利和法国,却在俄国登峰造极。快到圣诞节了,又该看《胡桃夹子》了,俄罗斯文化就是这样在世界文化舞台上占据了举足轻重的位置。俄国人的民族自尊心很强,觉得俄文是世界最优秀的语言,对其他语言特别是英文从来都是不屑一顾,没有必要学。只有到了最近经济全球化,又要举办奥运和世界杯,他们才低下傲慢高贵的头,学一点英文。
参观了莫斯科卫国战争纪念馆和圣彼得堡叶卡捷琳娜宫里的历史馆,看到废墟中的俄罗斯,心中油然升起一种对俄国人的敬佩。俄国人有资本傲慢,历史和环境给他们资本傲慢,他们是优秀的民族,坚韧不拔,带着伤痕和苦难为世界创造了人类文明,我尊重他们的傲慢。我更赞赏他们傲慢下掩饰的热情,在《俄罗斯之旅(七)》中记述的那位大婶就是俄国人热情的见证。
俄罗斯是世界上男女比例失衡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根据最新人口普查结果,俄罗斯男女比例约为100:115,全国男女人数相差近1000万人,对1.4亿人口的俄罗斯来说是十分惊人的。人口学家认为,俄国男女比例失衡的根源可以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战,至今没有完全恢复平衡。50年代苏联时期就鼓励多生育,奖励“英雄母亲”。普京上台后,又鼓励生育,全职母亲可以享受多种待遇,可是响应者并不多。“外嫁”在俄国很流行,有不少外嫁婚姻介绍所。俄国姑娘的首选是法国人和意大利人,然后是英国和美国人。中国小伙子在俄国发家致富,也开始受到俄罗斯姑娘们的青睐。
俄国男人酗酒是有名的,也是俄国离婚率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有一天清早六点钟我就看见一个小伙子在路边的椅子上昏睡,脚边是一片狼藉。在莫斯科和圣彼得堡时不时可以看到醉汉“路倒”,从衣着打扮上看,他们更像无家可归的人。莫斯科有15000左右无家可归的人,去年世界杯前把收容所都搬迁到远离市中心的地方,所以市内人数少多了。另外,还可以看到一些乞讨者,并不像是无家可归,大概只是生活潦倒,求路人相助。
俄国人爱看书,在公园、地铁常可以看到捧着书本的人。一个工作服脏兮兮的地铁乘客,发型怪异,却全神贯注地在阅读,给我印象很深,让人感觉到这个民族的文化素养很高,在现代低头社会也是一道风景线。俄国人敢于面对过去,位于莫斯科市中心的克格勃大楼对面有个小广场公园,里面有个纪念碑,一块从苏联时期古拉格劳改营运来的石头摆放在花岗岩平台上,花岗岩上刻写着“纪念在共产党恐怖时期的受害者”。高尔基公园内也有一个纪念受害政治犯的艺术雕刻。
俄国人非常为自己的文化自豪,骄傲中也有一点自负和自卑,好像全世界总是在跟他们作对。如果你会说他们的语言,哪怕是一点点,他们会感动的。要是你想去俄罗斯,建议学会怎么说“谢谢”“再见”“对不起”等简单的礼貌用语,然后挣扎着想多说一点,俄国人会赞赏你的努力,对你更友好,这就是我的一点体会。
写到这儿,觉得还有很多可以写,那么多博物馆、画廊、教堂、饭馆都没写,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彼得保罗教堂的钟声,胜利广场的阅兵,还有那个叫“一只蚂蚁”的跳蚤市场…去以前还听说在俄国不能用信用卡,其实也是言过其词。写写吃喝,晒晒美食一定可以赚很多点击。可是有点写累了,也开始觉得笔下无力,语言苍白。翻来覆去地看照片,好像就是昨天,却又那么遥远了。
莫斯科是世界最绿化的城市之一,被称为“绿色首都”, 到处是鲜花绿草。过去6年内共种植了400万棵树,34条主要街道上有2800棵,预计明年绿化覆盖率将达到城市总面积的40%。可以想象,莫斯科的秋天一定很美。据一家旅游网站介绍,世界上秋天最漂亮的城市是日本京都,第二就是莫斯科。所以,我已经作好了明年秋天去莫斯科的打算,再一次领略俄罗斯人的伟大与热情,欣赏莫斯科的美景,弥补这次去的两个遗憾:我们这次去正值暑期芭蕾舞休馆,没能看上芭蕾舞;列宾的画统统打包海外巡展,也没能看上。还有很多景点这次没有时间看,比如普京下令建造的“悲伤之墙”。除了从小培育的俄罗斯情怀和以上原因外,驱使我想再去的另一个原因是要对得起签证费,三年签证三百块美金,只去一次太冤枉。
莫斯科,明年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