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xiaxi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埃及之行-大埃及博物馆(新)

(2025-11-13 07:11:02) 下一个

十天前,看到新闻报道,世界最大单一文明的考古博物馆——大埃及博物馆 The Grand Egyptian Museum,11月1日在埃及首都开罗正式开馆,并于11月4日向公众开放。大埃及博物馆的建造计划早在1992年便已提出,直到2005年才正式破土动工,本预计2012年开馆。然而在过去20年间,埃及先后经历了一系列的政治和军事冲突、财政与公共卫生危机,致使博物馆的工程进度一再延误。
这座耗资超11亿美元,跨越20年的建造,占地约50万平方米,馆藏超过10万件古文物的博物馆终于正式开馆了!想到今年初我的埃及之行,以及有幸进入该馆预展的经历,再懒也得记录一下了。

和旅行达人们相比,我走过的地方实在太少。我期待旅行的地方够多多,但时间有限,我给自己弄了个轻重缓急的清单:)。埃及是我list上的top5,已经多次拖延或改期。为图省事并从安全考虑,埃及之行我们准备参加旅行团。年初时看到有个好deal,路线也是我中意的。但这个时间对家人及朋友都不合适,我斟酌了一番,一人参团了。粗喵了一下行程介绍,提及可选去大埃及博物馆。想到去一次埃及不容易,我选择了旅行社提供的打包自选项目。临出发前才有时间,仔细看了一下具体安排,发现这个打包自选项目中,居然没有大埃及博物馆(咳,我的马大哈)。马上打电话给旅行社询问,说是1)新馆还未正式开放;2)他们也做过民意测验,以往参团的人对此热情不高等等。不过旅行社说,到埃及后我可以和地接导游商议,看看有没有机会。

我的飞机着陆开罗Cairo已是傍晚,而第二天一早就飞阿斯旺Aswan。大埃及博物馆只能等返回开罗再商议了。这个旅行团的行程安排得很紧凑,回到开罗后白天也没有空余时间。导游说,两个选择,一是我自己舍弃某一景点,叫出租车去新博物馆;二是团里若有6人以上游客想去大埃及博物馆并愿意放弃某个景点,旅行社将为我们包一部车送我们去大埃及博物馆参观,当然要另外付费。在开罗我们要访问的开罗埃及博物馆、吉萨金字塔、萨拉丁城堡、洞穴教堂等等,哪个也不愿意割舍,只有哈利利市场我不是很感兴趣。我胆小怕事,在开罗一人是不敢叫出租的,第一个方案显然不合适。而第二个方案得说服团友,费了点周折。这个团30人,一半来自北美(美国和加拿大);一半来自欧洲(英国和法国);就我一人是亚裔。几天的旅行中,我已结交了几个美国朋友。说到大埃及博物馆,大多数人还是蛮感兴趣的。但要放弃游逛哈利利市场,有些人就不愿意了。比如和我很要好的一对美国母女,她们对哈利利市场有更大的期望,因为她们早计划了要买一堆异国情调的圣诞礼物回去,送给亲朋好友。还有一对加拿大夫妻,也是准备了要买礼物给众多子孙们。也有团友觉得需要另外加钱,去看还没开放的博物馆,还不如等以后再来埃及看个完整的。倒是欧洲的团友对博物馆的兴致大于逛集市,加上一对美国年轻人,我们共8人还有一个导游,登上了另一部旅行车直奔大埃及博物馆。

现在去埃及的旅行者们,可以参观正式开馆的大埃及博物馆了,羡慕一下。不过回顾我的埃及行,我对我当时的选择并不后悔,倒是觉得如愿以偿,为埃及之行画上了一个完整的句号。因为,埃及我不可能再去一次,此行我已心念十年之多,世界上我想去却未去过的地方还很多。而且当时新博物馆是预计今年6月底7月初正式开馆的,据说展品已经安置70%~80%左右了。前一天我已去过开罗埃及博物馆(老馆),下午走入等待开馆的大埃及博物馆,想看的能看的基本上都看到了。

大埃及博物馆,距离吉萨三大金字塔约3公里,从博物馆内可以远眺整个遗址区和金字塔。它的选址和布局都是独具匠心的,建筑设计巧妙地利用了地势的高低差,与周围环境特别是金字塔群形成紧密的视觉联系。这是一件建筑艺术的瑰宝,被称作“代表了埃及第四座金字塔”。我才刚知道,这个博物馆建筑设计原来出自华裔美籍建筑师彭士佛(Shih-Fu Peng)及其领导的爱尔兰Heneghan Peng建筑事务所之手。竞标时,他们只是一个仅有三位成员(包括两位创始人和一名学生)的小事务所,却击败了来自83个国家的1557个竞争对手,堪称建筑界的“黑马”。(资料来自网络)

穿过金色三角形大門,11公尺高的拉美西斯二世巨像迎面而立。这尊拥有3200年历史的石像重达83吨,原本座落于拉美西斯广场。当年搬迁过程扰民,且費用高达600万埃鎊,曾引发民众的质疑与批评。我看到开馆仪式的照片,众官员在此巨像下合影留念。

一座50公尺长逐层上升的巨大阶梯,贯穿整个建筑量体,连接50公尺的地势落差,从较低的平原逐步爬上位于高原的展厅。这条大阶梯不仅是动线主轴,也作为展示空间,两侧陈列近90件大型法老石雕与建筑遗构,包括方尖碑残段、石柱与神殿浮雕。阶梯右侧另外设置电动步道与电梯,协助观众轻松跨越落差。为节省时间,我们一行先乘扶梯上去,最后沿着阶梯走下来,量时欣赏阶梯两侧的展品。

在阶梯顶端,透过博物馆的玻璃窗,遥望不远处的金字塔:

大埃及博物馆的建筑辉煌震撼,我拍摄了不少照片。为节省博文篇幅,做个小动画:

在上面的小动画中,可以看到馆内有一处展厅的入口处有“展览館“的中文字样。
根据网络文章,大埃及博物馆的建造跨越了20年,经历环境、财政与政治上的接连挑战,以及工程初期即面临沙漠高温与地势落差等地理限制,加上后续全球金融危机冲击,使资金调度日益困难,它一度成为无限延期的“白象工程”,其未来命运备受质疑。 直到2014年政局回稳后,埃及政府方能重新聚焦文化建设,并积极寻求国际资助以填补旅游业低迷导致的财务缺口。GEM的总建设成本超过10亿美元,其中约75%的资金出自日本政府透过国际协力机构(JICA)提供总额约8亿美元的官方发展援助(ODA)贷款,成为该馆最关键的外部资金来源之一。除了财政支持,日本亦在文物保存、修复训练与营运制度建构等多方面提供技术援助。为表达感谢与友好之意,GEM特别在大门口以日文汉字书写馆名,并在“大阶梯”顶端的展厅入口设立日文汉字“博物館”三字,象征这段横跨两国的文化合作历程。

大埃及博物馆依照古埃及文明的年代与主题分类,共设有12个展厅。博物馆收藏超过十万件文物,参展文物约有5万件,约占馆藏总数的一半。这些文物跨越了古埃及数千年文明史,年代最久远的可追溯至公元前3000年,展品种类包括陶器、纺织品、纸莎草文稿以及木乃伊等。其中,多件藏品尤为引人瞩目:包括距今3200年的拉美西斯二世时代方尖碑、一艘约4500年前法老胡夫时代的古船,以及古埃及历史上著名“少年法老”图坦卡蒙的黄金石棺与面具。(我年初去埃及的时候,一些重要展品还在老博物馆。城里热门博主旅行达人plum59,对开罗埃及博物馆有专文详细介绍)

以下是我拍摄的大埃及博物馆内的部分展品:

下图左是阿蒙大祭司巴肯孔苏一世,中是哈托尔头部石柱,右面是中王国时期国王巨像:

下图左是普塔神、国王拉美西斯二世与女神塞赫迈特的雕像,中是国王埃赫纳吞头部雕像,右面是国王阿蒙霍特普三世与拉-荷尔拉赫提的雕像:

短短两个小时,来不及仔细观赏,只能尽可能多拍些照片日后消化。照片太多,还是做个小动画吧:

新馆已经正式开馆,期待看到城里网友关于大埃及博物馆的新游记。

 

 

 

[ 打印 ]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