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尼燕京人

本人近期完成了历史记实故事,以我家四代为中心,在中国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在中国,甚至世界所发生的真实故事。希望让后人知到也可作为历史的侧影,供写这段历史的人参考。也是一为老人在离开世界之前想说出的话。
个人资料
佩尼燕京人penny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妹妹悼念姐姐

(2025-10-15 15:09:58) 下一个

怀念大姐赵宗群

赵宗慈


燕京大学赵承信教授的长女、我的大姐赵宗群生于1936年9月6日,因病长期医治无效,于2025年9月22日12时09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9岁。

▲1941年赵承信教授全家在燕东园合影

大姐在燕京大学附属小学和中学就读期间,曾任少先队小队长,中队长和大队长。毕业后考入北京师大女附中高中,1952年考入北京医学院公共卫生系,1959年毕业并成为中共党员,后留校于劳动卫生教研室任教,直至升为教授。1962年与张铣结婚。

大姐长期致力于物理因素对人体健康影响及防护研究,在工业噪声、超高频辐射等卫生标准研究方面取得多项重要成果,曾获卫生部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北京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曾任全国职业病诊断委员会物理因素组组长,并于1993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她多次到工厂和企业做劳动卫生调研,担任多项科学研究项目。1981年至1982年受国家公派到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做访问学者一年。她先后给本科生和研究生教授多门课程。发表数十篇学术论文,参加撰写中国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受邀参加各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IPCC气候影响评估报告的评审。大姐治学严谨、严于律己,她的崇高品格及对职业卫生事业的重要贡献,将永远铭刻在我们心中。

遗憾的是,从上高中开始,大姐就不住在家里,对她的许多情况都不了解,这里只是介绍她的点滴往事,以表怀念。大姐的过往一些事情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1)著名画家蒋兆和先生为大姐画像

大姐大约两三岁时,著名画家蒋兆和先生来我们家,正看到大姐和小娃娃坐在那里,形象非常天真活泼可爱。蒋先生看到这个情景,立刻给大姐与小娃娃素描作画,送给父母。父母请工匠裱糊装镜框,挂在房里。我们出出进进都能看到。可惜“文革”期间被抄家,蒋先生的这幅画像遗失了。

 

▲1938年大姐照片

(2)燕园小有名气的钢琴手

父母觉得孩子们从小就应该培养多种兴趣爱好,为我们请钢琴老师教我们弹琴。群姐虽然不喜欢弹琴,但是她很听话,刻苦练习,成为燕园小有名气的钢琴手。老师们认为她的乐感非常好,耳朵也敏感,认为有进一步培养的希望。但是她喜欢学医,钢琴就成为她一生的业余爱好了。

▲1949年在燕南园家中,大姐(中)是小有名气的钢琴手

(3)接受父母批评教育

大姐因为是家里老大,父母要求她事事要为妹妹们做榜样。我小时候口吃非常严重,有时说不出话和说话时动作很难看可笑。大姐就经常笑话我,有时还学我。后来被父母发现,父母说,一个有生理缺陷的人,心里很难过,我们不应该嘲笑她,而是应该关心她,帮助她克服缺陷。自此以后,大姐再也不笑话我了,而且帮助我说出来。

(4)不惋惜

在师大女附中高三毕业前,领导找大姐谈话,考虑选送她留学苏联,但是由于她的家庭社会关系有海外关系,因此不能选送。同学们知道后,都很为她惋惜。大姐却不惋惜,她说,在北京上大学挺好,还可以经常回家,和家人在一起,很快乐,很幸福。

▲2017年大姐(左)参加校庆

(5)父亲的伤心和安慰

“反右”后期,父亲被划成“右派”。有一次父亲对我和保姆说,他不明白,为什么他主张在大学应该恢复社会学系,开社会科学课程,就是反党反社会主义?

他说,他在美国听说要解放了,他立刻买了飞机票回到北平,他是热爱共产党的。他说,同事们不理解,可以原谅,自己亲生大女儿也不理解,还带头批判我,太让我伤心了。父亲说时,泪流满面。

其后不久,查出父亲患肺癌晚期而且已经转移,住院治疗,病情更严重,不能进食。大姐很着急,到处找寻父亲喜欢吃的广东菜和糕点,用小勺喂给父亲。父亲病逝,她亲自为父亲擦身和穿衣服。我想,她是在自责对父亲的批判吧,对父亲会有一些安慰。

(6)关心妹妹们

大姐关心我们妹妹们的生活,工作和健康。

记得我刚生完孩子,就被要求立即到江西五七干校劳动,我爱人又经常带学生去地震区考察,大姐主动把我们的孩子接到她家,请她那里的家庭托儿照顾孩子。她给孩子买食物和衣物,无微不至地照顾我的孩子,长达一年多时间,让我很放心,感动和温暖。

我先后两次做手术住院,医生都怀疑是癌症。住院期间,大姐经常带食品来看我,手术后关照我要逐渐恢复行动,天气炎热,她来回跑,我很过意不去。

(7)在美国访问学者

1981年至1982年,大姐被选派到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做访问学者,那时刚改革开放,出国的人还较少,大姐觉得这是难得的开阔眼界机会,一定要抓紧时间,多做一些研究。

▲1982年大姐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做访问学者

(8)关心父母的燕大老朋友

严景耀、雷洁琼(严伯伯、雷姑姑)是父母最要好的老朋友,他们自己没有孩子,把我们三姐妹看成是他们的干女儿。

在雷姑姑晚年,大姐经常在她生日和春节去看望,或带生日蛋糕或带广东年糕,一起吃顿饭。

雷姑姑常回忆起在燕大与我们的父母在一起的日子,也介绍她现在做的很多工作,鼓励我们要努力工作,为国家多做贡献。

▲2000年在雷姑姑家。前排左二是雷姑姑,左三是大姐

侯仁之叔叔和我父亲因为抗日被关在日本陆军监狱,系同室狱友,是我父亲的挚友。在我父亲被划成“右派”后,他还来父亲学校看望父亲,门卫不让进门,说不许看“右派”。侯叔叔据理相争,门卫还是拒绝。

父母去世后,大姐在过年时常去看望侯叔叔,侯叔叔经常介绍北京的发展规划和远景。后来侯叔叔住在医院,大姐身体不好,也还是去看望他。

(9)研究气候变化与人类健康

大姐从事人类健康研究,我做气候变化研究,正好可以联合起来做气候变化与人类健康的研究。

大姐先后撰写了气候变化与血吸虫病,气候变化与登革热病等多篇文章。她受邀参加各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气候影响工作组的报告的评审,并且是中国政府气候变化影响对策报告撰写者之一。2000年大姐退休后虽然身体不好,但是仍然做这些研究工作。

(10)热爱生活

大姐和大姐夫张铣经常去公园看花,春天去北京植物园看郁金香,牡丹和芍药花,夏天去紫竹院乘船看荷花,秋天去北海公园看菊花。

▲2012年大姐与大姐夫在北京植物园

(11)回广东老家寻根

2009年大姐和老伴张铣一起到广东省新会县慈溪村访问,找到祖父的老宅,和祖父等建立的中学,听邻居们介绍祖父当年在村里行医和宣传要行善的事迹,很受感动。

IMG_263

▲2009年大姐在广东新会县慈溪村祖父房前

(12)编辑父母诞辰百年纪念册

2007年是父母诞辰百年,大姐主持把父母一生发表的重要著作和文章选编成册,分发给燕大校友会和亲友留念,封面是父母喜欢的荷花和菊花。以后又主持编辑了续集。

IMG_264

▲2007年大姐主持编辑纪念父母的小册子

 

(14)病重期间

大姐自2024年9月住进医院,到2025年9月仙逝。住院期间,大姐女儿几次回来看望和安排住院转院等有关事宜,大姐很宽慰。大姐病重期间,我们的女儿和二姐的女儿都去看望她。

2025年9月6日是大姐的89岁生日,我和老伴去看望她。她已经有些昏迷了,开始不认识我们了,后来才明白。我们给她看二姐宗平寄给她的几张生日贺卡,她不记得宗平了。又给她看我们自制的生日贺卡,她对女儿全家有反应,流泪了。但是对其他亲戚不知道了。9月10日医生通知病危,抢救未果,不幸9月22日走了。

大姐经常嘱咐我们,要牢记父母一生遵循的燕大校训:“因真理 得自由 以服务”,她自己也是这样做的。现在她离开了我们,祝愿她在天堂和父母相聚和她的丈夫相聚,和燕大许多长辈在天堂,继续叙说百年来的往事。

  责任编辑:李 灵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佩尼燕京人penny 回复 悄悄话 这句话是没写好,我姐姐是燕大附小学生,那是解放前。她初一燕京解放,那时有解放区的少儿队她是小队长。那时小学是儿童团。我和妹妹都是儿童团。她初二就是少先队的大队长了。中小学是同一组织,三个班是一个中队中小学合起来是一个大队。
寒墨 回复 悄悄话

我觉得你的文章有的地方不太和情理。
大姐在燕京大学附属小学和中学就读期间,曾任少先队小队长,中队长和大队长。毕业后考入北京师大女附中高中,1952年考入北京医学院公共卫生系,1936年出生,应该1943年上小学,当时那个年代怎么可能当少先队小队长,中队长和大队长?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