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汉字与帝国(1)

(2025-01-08 15:22:45) 下一个

(简介)

中西方历史进程存在巨大差异,其根源可能在采用不同文字系统时就埋下了。汉字的字意不依赖读音,从而有了表音文字所不具备的时空稳定性,这使它为大一统中央集权帝国所青睐。随着文化积累形成的优势,作为文化的载体,汉字的地位逐渐不可动摇。学习汉字就必然会接触传统文化,进而继承大一统的“天下观”和民族认同。强烈的文化、民族认同有助于大一统帝国的维持,也让帝国在分裂之后能重回统一。
 
时间轴:
0:10 介绍
1:18 统一文字的形成 (秦始皇“书同文”)
5:47 统一文字助力大一统帝国——便利行政管理
8:20 统一文字助力大一统帝国——文化向心力
14:30 推行统一文字的困难
16:36 结束语
 
(正文)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是一句中国人都很熟悉的话。
 
要问为什么历史上中国能在分裂之后又重新回归统一,人们首先想到的会是地理环境。从地图上看,中国的西南有连绵的高原山地,东南是浩瀚无垠的大海,北方则是草原和荒漠,地理环境相对封闭。内部则有大片的平原,又有联通东西的江河,具有形成统一国家的天然条件。
 
显然地理环境对于历史的影响,怎么强调都不过分。不过今天我们想要说的是与大一统帝国密切相关的另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语言文字。
 
简单来说,统一的文字是大一统帝国的产物,而帝国维持统一也离不开共同的语言文字。历史上,汉字与帝国就这样互为因果,塑造了中华文明的基本形态。
 
1. 帝国与汉字(秦始皇“书同文”)
 
说起历史上对中文影响最深远的事件,就要算是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推行的“书同文”了。
 
汉字从殷商甲骨文开始,到了战国时期,各国文字已经产生了分化。秦统一六国之前,战国七雄的文字并不完全相同。各国文字虽然都源自西周,但经过持续数百年的分裂,不同国家的文字在字形、写法上有了不小的区别
。比如根据学者的研究,秦、楚两国文字大约有20%的字形是不同的。
 
口语方面的差异就更显著,《孟子》中就有“楚人学齐语”的故事。说的是要一个楚国子弟学习齐语,即使请一位齐国人当老师,也不一定管用,因为他身边都是楚人,没有说齐语的环境。孟子是用学语言的例子强调环境对培养德行的重要性,但也让我们知道当时各国的口音、习惯已经有了很大不同。
 
可以想像,如果诸侯分裂的状况持续下去,语言、文字之间的差异可能会越来越大。再过几百年,很可能会分化成同一语族下的不同语种,就像现在的西班牙语、意大利语那样。
 
然而秦统一六国终结了这个过程,秦始皇命令天下“书同文、车同轨”,以秦国文字为标准,停止使用各国的异体字。从这一刻起,汉字与帝国命运就联系在一起。
 
这一政策在今天看来似乎理所当然,统一的国家使用统一的文字,天经地义。但在世界历史上,并非所有帝国都在境内强制推行统一的文字。比如罗马帝国,虽然官方语言是拉丁语,但帝国东部却广泛使用希腊语,少数民族如犹太人也保留了自己的传统文字。
 
秦统一之后之所以能成功实现“书同文”,主要原因自然是之前各国语言文字十分相近,并没有像拉丁文、希腊文那样的显著差异。另一方面也是秦始皇刻意抹杀、整合六国文化,巩固统一局面的结果。
 
除了统一战争中造成的伤亡、破坏之外,秦灭六国后,强迫幸存的六国贵族迁到咸阳,以便加强控制、削弱地方势力。此外秦始皇还焚书坑儒,强迫收缴民间藏书,这无疑是在灭国之后对六国文化的又一次毁灭性打击。秦帝国二世而亡,接着群雄逐鹿、楚汉争霸,持续的战乱让残存的文化进一步凋零。
 
到了汉重新统一天下,原来的诸侯贵族所剩无几,各国的典籍文献百不存一。普通百姓虽然仍操着各国方言,但他们中的大部分根本不识字,自然也很难继承原有文化。面对这种“破而后立”的状况,汉代官方沿用秦制、推广汉字,自然不会遇到太大的阻力。于是汉朝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稳定的大一统帝国,我们的民族和文字因此得名。
 
说到这里,又不得不提视频一开始说到的地理因素。
 
春秋战国时代,儒家、法家、道家百家争鸣,日后成为中华文明内核的一系列重要思想都萌生于这个时期。不管是这内部动荡的五百年,还是在秦灭六国统一天下的过程中,中原地区都没有受到外来民族的有力威胁。这显然也是因为周围的地理屏障成为天然的保护伞,让文明在成长初期没有遭受严重的外部冲击。最后,大规模战争的严重破坏和中央政府的强制措施,让帝国范围内推行统一文字最终成为现实。
 
2. 汉字与帝国
 
(1)汉字是帝国官僚体制的基石
 
“书同文”对于大一统帝国的加持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统一的文字提高了行政效率,让帝国自上而下的官僚体系成为可能。
 
我们知道,官僚体系的运行严重依赖文书,如果各地有多种文字通行,传达文件指令就需要从一种语言翻译成另一种。这会大大降低行政效率,培养人才、政府运营的成本都会增加。语言不通,还会造成上级政府的命令无法有效传达到基层,而各地的民情也很难反映到中央政府。这样一来,中央政府就很难直接有效的对地方实施治理,地方也很容易形成各自为政的局面,以至于统一帝国名存实亡。
 
秦始皇正是深知通用文字对于集权帝国的重要作用,所以才会在一统天下后强力推行“书同文”,确定了汉字的标准字形。汉字不同于字母文字,字义不依赖读音,让它方便的在整个帝国范围内传播,不会因为口音而产生曲解。有了统一文字,中央政府的指令就能毫无障碍的传递给千里之外的地方官员,实现对广阔疆域的管理和对基层“一竿到底”的控制。
 
秦建立的这种大一统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被后世王朝效仿,也就是“秦制”。中国能在两千多年前就建立起大一统的郡县制帝国,很大程度上就是得益于汉字独立于语音的普适性。
 
然而成也秦制,败也秦制。
 
秦始皇理想中的帝国是一架能让他如臂使指的机器,每个臣民不过是帝国庞然大物上的一个细小零件,“乖乖听话”即可,不需要思想,也不配谈文化。所以他提倡“民以吏为师”,还焚书坑儒搞文化灭绝,把法家“愚民弱民”那一套执行到底。这样的暴政当然不得人心,忍无可忍的百姓揭竿而起,秦帝国二世而亡。显然,只作为行政工具的文字是没有生命力的,更不可能产生凝聚力、向心力。
 
(2)汉字促进了文化向心力的形成
 
这里就必须说到汉字对于大一统帝国的另一重大作用,就是产生文化向心力。
 
想要在中国这样疆域广阔的国家形成深厚的文化传统,长时间的文化积淀必不可少。说起文化积淀,那肯定是“众人拾柴火焰高”,体量决定一切。具有跨越空间的普适性汉字就显示出巨大优势,因为不管口音如何南腔北调,各地以汉字为载体的文化成果都将汇入中华文明的大河之中。
 
更厉害的是,这条大河还源远流长。
 
老祖宗的东西再好,也需要新一代人的继承与发展。不然就只能是博物馆中的陈列品,虽然宣示着过往的辉煌却终将会被岁月遗忘。而汉字不依赖读音的特点又赋予了它在文化传承方面无与伦比的优越性。
 
很多人可能没有留意,今天我们使用的普通话,发音与上古汉语已经有了显著区别。但只要稍加学习,中学生也能熟练的阅读古文,并不会觉得特别吃力。相比之下,现代希腊人想要阅读古希腊语著作,需要投入学习的时间精力要大得多。
 
比起容易随口语流变的表音文字,汉字的字形、字意都要稳定的多。这种跨越时间的稳定性极大地方便了文化继承,而深厚的文化传统又巩固了汉字的地位。经过两汉四百年积累,汉文化已经在中原大地根深蒂固。汉字使用时间越长,文化优势越大,想要放弃汉字、另起炉灶的成本也就越高。
 
所以从五胡乱华到隋唐南北归一,经过长达三百年的分裂,最终的结果是胡族汉化,天下又重归统一。十六国的动荡混乱,让入主中原的胡族统治者明白,想要建立长久的统一王朝就离不开汉族士大夫的合作。中央集权帝国需要大量官僚参与行政,而另一方面文人又渴望入仕为官以安身立命。有了知识阶层的合作,依靠文书运行的官僚体系才能成为可能。
 
另一方面,官员和士绅作为文化领袖,各地百姓为其马首是瞻,又让帝国的统治在地方有了坚实的根基。可见,知识阶层参与政治,不仅为帝国治理提供了必要的技术,而且还为帝国统治的合法性提供了额外的支持,那就是自上而下的文化认同。
 
有了广泛存在的文化认同,帝国统治成本就能大大降低。即使帝国一时陷入分裂,之后也会因为文化的向心力而重回统一。
 
想要获得汉族士大夫的认可就必须继承汉文化的“道统”,任何入主中原的外来者必须抛弃本民族语言而改用汉字。正因如此,虽然李唐的统治阶层大多具有鲜卑血统,但今天我们仍然认为唐朝是不折不扣的中华正统。某种意义上说,讲中文、用汉字就是汉族的基本特征,民族认同就这样与文化认同、语言认同联结在一起。
 
作为对比,西欧许多邻国在种族构成上十分相近,却因为口语的差异逐渐形成独立的语言文字,最终发展为独立的民族认同。比如西班牙和葡萄牙,两国间没有明显的地理屏障,也没有人种的差异,甚至历史上两国曾经联合成为一个国家。然而统一国家形成时葡萄牙语和西班牙语已经完全分化,虽然两种语言的区别并不显著,却已成为各自民族认同的核心要素,最终在狭小的伊比利亚半岛上形成了两个独立民族国家。
 
今天的西欧诸国并立,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语言文字的关系。
 
相对的,使用汉字的地区就不容易因为口语的逐渐分化而形成新的民族认同、进而走向分裂。中国北方人可能完全听不懂一些南方方言,但却没有人怀疑双方使用的是同一种语言,自然也不妨碍共同的民族认知——汉字对于维持统一国家形态的影响力可见一斑。
 
久而久之大一统中央集权体制已经化作一种文化烙印,根植于中华文明的灵魂深处,成为“天下观”的一部分。任何一个读书人,只要你问他“天下恶乎定”,他大概率会不假思索的回答,“天下定于一”。
 
这种“统一”的”天下观“不仅存在于四书五经中,还存在于诗词歌赋、历史典籍中。汉字是文化的载体,学习汉字就不可避免会接触、继承传统文化。共同的文化加强了大一统的“天下观”和民族认同,新的大一统帝国又会不遗余力的强化这一认同。这样汉字、文化与帝国就形成了正向反馈的闭环。
 
古代中国能长期维持大一统局面,分裂之后又能恢复统一,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固然是主因,使用同一种文字、拥有一致文化认同的作用也不容小觑。
 
3. 其它帝国的情况
 
既然统一文字能大幅增强国家的凝聚力,那么为什么历史上众多帝国没有动用国家强制力推广统一文字呢?
 
答案是非不为也,是不能也。
 
就拿罗马帝国为例,地中海周边很多民族在被罗马征服之前就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如希伯来语,希腊语。这些语言文字已经使用了几百年、上千年,早就形成了深厚的民族文化积淀。强迫他们放弃母语,即便拥有压倒性的军事优势,在古代的技术条件下也是一件几乎不可能做到的事。
 
如果帝国政府使用暴力强迫被征服民族改变语言文字,一不小心就会引起境内各民族群起反叛,进而导致帝国分崩离析。所以尽管拉丁文是政府的官方语言,但罗马帝国从未强迫境内各民族放弃原有文字改用拉丁文,而希腊语因为其文化优势反而成为帝国东部的通用语言。
 
然而也是因为境内各民族保留着自己的语言、习俗,一旦帝国衰落,那些拥有各自文化认同的少数民族就会趁机独立,从而让帝国变得四分五裂。
 
对比中国和西欧,西晋王朝和西罗马帝国都因为异族的崛起而灭亡。但不同的是,中国北方在经历近三百年的动荡之后重新统一。而西欧则长期维持诸国并立的局面,即便有过短暂的统一仍会很快陷入分裂。
 
要解释这种历史走向的巨大差异,地理环境、政治制度、宗教信仰肯定是我们关注的重点,但中国和西欧不同的语言文化传统显然也是无法忽略的。
 
 
4. 结束语
 
随着技术的进步,造纸术、印刷术的普及让书籍、报刊的成本大幅降低,网络时代信息传播更广、更迅捷,一些不知名的小国也有机会将本民族文化传播到全世界。
 
今天,就算秦始皇再世,恐怕也很难再强制推行统一文字,或暴力抹杀他国文明。但中共禁止蒙古族学习蒙语又是怎么回事?呃……
 
统一文字就能统一思想,统一思想就能一统天下,帝国的经验在当今高度信息化的世界已经显得不适用了。
 
如果海峡一边已经拥抱了宪政民主,实现了自由平等的社会,而海峡另一边仍然信奉“打天下坐天下”的强盗逻辑,极尽阿谀之词为帝国涂脂抹粉,哪怕使用的文字一模一样,两岸的人心也只会渐行渐远。
 
如果今天政府当局还要继续效法帝国操纵“意识形态”的统治心术,就不得不建起网络防火墙,主动隔断与世界文明的交流。
 
总结今天的视频,我们了解了汉字字意独立于语音,让它有了超越时间和空间的稳定性,成为大一统政权的标配。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保护了萌芽状态的文明,而随着文化积累形成的优势,作为文化的载体,汉字的地位也就不可动摇。
 
除了帮助帝国维持统一,汉字还对古代社会文化各方面产生了哪些深远影响呢?我们下一期视频接着聊。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武胜 回复 悄悄话 不错,中文对于大一统作用很大。一是文字形式一统,二是所承载的文化深厚。

秦焚书是民间之书,政府保留。后萧何进咸阳入府库接受了所有律令图书,降低了焚书对文化的破坏。此外民间收缴也不可能充分,孔府就有壁藏。而“坑儒”则是夸大,只是秦始皇受了术士欺骗后“坑术士”,连带了一批与这些术士有关的和有不满怨言的人,虽然包括儒生,但并非出于灭儒目的。

关于唐李的血统,虽然两代皇后都是胡族,但父系为汉族就足以被认可汉族正统。隋杨也是如此。古人不认为母系血统有父系那么重要。

“中共禁止蒙古族学习蒙语”,只是强化国语教育,哪有禁学蒙语?研究历史的,看待现实也应严谨。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