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订的酒店紧靠着萨拉曼卡的地标之一,罗马桥。
我们订的酒店紧靠着萨拉曼卡的地标之一,罗马桥。
 萨拉曼卡这个城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罗马时代。在公元前220年,近5000名萨拉曼卡前罗马居民参与突击了迦太基的将军汉尼拔率领的军队。到公元一世纪中叶,萨拉曼卡成为罗马人在“普拉达大道”(Vía de la Plata)上一个人口稠密的战略飞地。 为了便于通过这条道路(连接梅里达Mérida和阿斯托加Astorga) ,罗马工程师们建立了一座大桥,这就是这座罗马桥。
萨拉曼卡这个城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罗马时代。在公元前220年,近5000名萨拉曼卡前罗马居民参与突击了迦太基的将军汉尼拔率领的军队。到公元一世纪中叶,萨拉曼卡成为罗马人在“普拉达大道”(Vía de la Plata)上一个人口稠密的战略飞地。 为了便于通过这条道路(连接梅里达Mérida和阿斯托加Astorga) ,罗马工程师们建立了一座大桥,这就是这座罗马桥。
由于萨拉曼卡城的建筑用的石料在夜里灯光下会闪闪发光,因此萨拉曼卡城也被称为黄金之城。
我们到的时候,午后的金色阳光洒在罗马桥身后的老城,让这个黄金之城显得更加的灿烂。
 萨拉曼卡曾经是西班牙最享誉世界的城市,其辉煌程度可比美意大利的佛罗伦萨,除了众多文艺复兴时期的华丽建筑外,其最核心的价值是,这里是培养世界人才的中心之一,是欧洲最古老的大学城之一。
萨拉曼卡曾经是西班牙最享誉世界的城市,其辉煌程度可比美意大利的佛罗伦萨,除了众多文艺复兴时期的华丽建筑外,其最核心的价值是,这里是培养世界人才的中心之一,是欧洲最古老的大学城之一。
萨拉曼卡大学(Universidad de Salamanca)是西班牙的第一所大学,于1218年由国王阿方索九世建立,是世界上第一所用"University"来命名的大学,也就是说它是"University"的鼻祖。
从建校起,历经近8个世纪的洗礼,萨拉曼卡大学一直是欧洲的重要学术中心之一,与巴黎大学(法国)、牛津大学(英国)和博洛尼亚大学(意大利)齐名,并称欧洲四大名校。
 人们去教堂,是为了向上天求安慰;人们去大学,则是为了从人间寻答案。
人们去教堂,是为了向上天求安慰;人们去大学,则是为了从人间寻答案。

 萨拉曼卡老城的街道很窄,走在其间的石板路上,恍惚走入它的历史。
萨拉曼卡老城的街道很窄,走在其间的石板路上,恍惚走入它的历史。
 和我们在英国的牛津,剑桥看到游人如织不同,在这儿,眼前匆匆而过的多半还是萨大的学生。
和我们在英国的牛津,剑桥看到游人如织不同,在这儿,眼前匆匆而过的多半还是萨大的学生。
 一路走来,在柏林,我们去过洪堡大学;在维也纳,我们去过维也纳大学;在波尔图,我们去过波尔图大学;在科英布拉,我们去过科英布拉大学;在英国,我们去过牛津和剑桥。。。这些古老的大学,每一个都有它自己的格调;踏入其中的任何一间,你都会感觉,有一种看不见的氛围,立刻把你包裹了起来。
一路走来,在柏林,我们去过洪堡大学;在维也纳,我们去过维也纳大学;在波尔图,我们去过波尔图大学;在科英布拉,我们去过科英布拉大学;在英国,我们去过牛津和剑桥。。。这些古老的大学,每一个都有它自己的格调;踏入其中的任何一间,你都会感觉,有一种看不见的氛围,立刻把你包裹了起来。
但是,如果论及大学的校门,则和萨大相比,没有任何一所别的大学能出其右。
 萨拉曼卡大学的校门,建于1529年。 这扇门的艺术风格是巴洛克结合仿银器的装饰风格。大门重要部分,镌刻着西班牙双王(伊莎贝拉和费尔南多)的半身像。
萨拉曼卡大学的校门,建于1529年。 这扇门的艺术风格是巴洛克结合仿银器的装饰风格。大门重要部分,镌刻着西班牙双王(伊莎贝拉和费尔南多)的半身像。

 整个大门的浅雕花,细致的无以复加。
整个大门的浅雕花,细致的无以复加。

 在萨大门口,经常看到很多人仰头朝着大门的上方看,他们要找寻的就是这只骷髅顶上蹲着的青蛙。这个幸运的青蛙,传说是当初雕刻大门的时候,一个工匠偷偷把它刻在一个骷髅头上,并下咒"如果哪个学生看到它,就能通过博士学位的考试",其寓意为欲望和死亡并存,后来这个传说慢慢传开来,这个青蛙竟然也成为萨拉曼卡大学的标志之一。儿子在门下踅摸半天,高兴地告诉我,妈妈,我找到那只青蛙了。
在萨大门口,经常看到很多人仰头朝着大门的上方看,他们要找寻的就是这只骷髅顶上蹲着的青蛙。这个幸运的青蛙,传说是当初雕刻大门的时候,一个工匠偷偷把它刻在一个骷髅头上,并下咒"如果哪个学生看到它,就能通过博士学位的考试",其寓意为欲望和死亡并存,后来这个传说慢慢传开来,这个青蛙竟然也成为萨拉曼卡大学的标志之一。儿子在门下踅摸半天,高兴地告诉我,妈妈,我找到那只青蛙了。
 萨拉曼卡的奇异之处还不少。在紧靠萨大的教堂大门的柱廊上,居然有一个宇航员的雕像。要知道,这个教堂的历史已经超过500年,那时候怎么能想象出现代宇航员的形象呢?曾经有很多来此的游客们猜想:有可能在多年前太空人能够穿越时空隧道。
萨拉曼卡的奇异之处还不少。在紧靠萨大的教堂大门的柱廊上,居然有一个宇航员的雕像。要知道,这个教堂的历史已经超过500年,那时候怎么能想象出现代宇航员的形象呢?曾经有很多来此的游客们猜想:有可能在多年前太空人能够穿越时空隧道。
其实真实原因说起来很好笑:它只是一位艺术家在一九九二年教堂修复工程中加入的,以作为二十世纪的象征。”
 我们到萨拉曼卡的那天正逢周六,萨大不对外开放,无法一瞥校园的风貌了,实属憾事。
我们到萨拉曼卡的那天正逢周六,萨大不对外开放,无法一瞥校园的风貌了,实属憾事。
 萨拉曼卡主教堂(Catedral Nueva)。建于1733年。
萨拉曼卡主教堂(Catedral Nueva)。建于1733年。
 贝壳之家(Casa de las Conchas),这座建筑由保护圣雅各伯朝圣者的骑士团的一位骑士、萨拉曼卡大学教授罗德里戈·阿里亚斯·马尔多纳多兴建于1493年到1517年。立面混合了哥特式和银匠风格,装饰着300多个贝壳, 这是骑士团和以及圣雅各伯之路的朝圣者的标志。立面还有天主教双王(伊莎贝拉一世和斐迪南二世)的纹章,和4个哥特式风格的窗户,每一个都有不同的形状。入口处有马尔多纳多家族的纹章。现在这个地方已经改建成公共图书馆。
贝壳之家(Casa de las Conchas),这座建筑由保护圣雅各伯朝圣者的骑士团的一位骑士、萨拉曼卡大学教授罗德里戈·阿里亚斯·马尔多纳多兴建于1493年到1517年。立面混合了哥特式和银匠风格,装饰着300多个贝壳, 这是骑士团和以及圣雅各伯之路的朝圣者的标志。立面还有天主教双王(伊莎贝拉一世和斐迪南二世)的纹章,和4个哥特式风格的窗户,每一个都有不同的形状。入口处有马尔多纳多家族的纹章。现在这个地方已经改建成公共图书馆。

 克莱雷西亚学院(La Clerecía)是一座规模宏大的巴洛克风格建筑,就位于贝壳之家对面,同时也是一座教会大学。
克莱雷西亚学院(La Clerecía)是一座规模宏大的巴洛克风格建筑,就位于贝壳之家对面,同时也是一座教会大学。
 圣斯德望修道院(Convent of San Esteban)
圣斯德望修道院(Convent of San Esteban)
 12月的西班牙,太阳在5点多就落山了。但是按照西班牙人的作息时间,晚上8点以后各餐馆才开门。记得一年前我们带着女儿去葡萄牙的时候,也遇到这个问题。那时候,每天晚上等着钟点吃饭,是非常难熬的。但是,在西班牙,这个问题虽然依然存在,却再也不会困扰我们了。因为西班牙有Tapas.
12月的西班牙,太阳在5点多就落山了。但是按照西班牙人的作息时间,晚上8点以后各餐馆才开门。记得一年前我们带着女儿去葡萄牙的时候,也遇到这个问题。那时候,每天晚上等着钟点吃饭,是非常难熬的。但是,在西班牙,这个问题虽然依然存在,却再也不会困扰我们了。因为西班牙有Tapas.
Tapas是此次旅行最吸引我们家两个吃货的地方。
 西班牙人习惯在闲暇之余喝一杯葡萄酒或生啤,当然,也绝对少不了伴以相应的下酒菜。西班牙人叫这种下酒菜为Tapas,它已经成为了西班牙的传统美食,也是游客体验西班牙饮食文化的重要一环。
西班牙人习惯在闲暇之余喝一杯葡萄酒或生啤,当然,也绝对少不了伴以相应的下酒菜。西班牙人叫这种下酒菜为Tapas,它已经成为了西班牙的传统美食,也是游客体验西班牙饮食文化的重要一环。
关于Tapas形成的来历,其中主要的说法是,最早在饭店里,客人饮用的葡萄酒杯的上面防止灰尘进入的"盒子",是一口大小的安达卢西亚熏制火腿。后来这种辅助食品的"盖子"逐渐发展成今天的Tapas。
我们在萨拉曼卡第一次走入Tapas小酒吧。点了四份不同的Tapas(有鱼,贻贝,三文鱼和猪舌),面包酒吧免费奉送,最后居然吃饱了。
从那天以后,每个晚上在街上不同的小酒馆去品尝不同的Tapas,成了我们乐此不疲的事情。
 说到西班牙的饮食,怎么可以不提西班牙火腿呢。在萨拉曼卡,我们第一次走入火腿店。
说到西班牙的饮食,怎么可以不提西班牙火腿呢。在萨拉曼卡,我们第一次走入火腿店。
在萨拉曼卡的这个火腿店,这个小哥打着手势,给我们介绍西班牙火腿。
西班牙火腿分为两大类,ibérico和serrano。前者是由75%以上血统的本地黑蹄猪(pata negra)制成,而后者则来自于白猪或其他混血猪。前者产量较少,制作更讲究,也更贵。
Jamón指猪的后腿,paleta是前腿。后腿较肥美,同等级Jamón ibérico要贵过paleta iberico。serrano通常较便宜.
制作的过程说起来不算复杂,简单来讲,将生猪腿在低温下用海盐腌制,然后送往储藏窖经过脱水、风干后放入地窖,保持一定温度和相对湿度进行陈酿成熟而成。
一般来讲,serrano火腿至少需要窖藏10个月时间,而ibérico火腿则需要数年的时间,前腿至少需要2年时间,后腿至少需要3年的时间。
 虽然西班牙火腿表面看起来,很像我们在多伦多经常吃的意大利火腿Prosciutto,但其实两者的口味大不相同。相比较而言,西班牙火腿口味更加浓郁。记得在多伦多的时候,店家直接用电动切割机来片下Prosciutto, 而西班牙火腿则是由具有认证的切片师来手工切片。据说光是这个片火腿的手艺,就要练习好几年。
虽然西班牙火腿表面看起来,很像我们在多伦多经常吃的意大利火腿Prosciutto,但其实两者的口味大不相同。相比较而言,西班牙火腿口味更加浓郁。记得在多伦多的时候,店家直接用电动切割机来片下Prosciutto, 而西班牙火腿则是由具有认证的切片师来手工切片。据说光是这个片火腿的手艺,就要练习好几年。
伙计推销的结果,我们买了两袋Jamón,千里迢迢带回了多伦多。
 回酒店的路上,我们来到了马约尔广场(Plaza Mayor). 几乎每一个西班牙城市的市中心,都有一个马约尔广场,但是萨拉曼卡的这个马约尔却是全西班牙最美丽的广场。
回酒店的路上,我们来到了马约尔广场(Plaza Mayor). 几乎每一个西班牙城市的市中心,都有一个马约尔广场,但是萨拉曼卡的这个马约尔却是全西班牙最美丽的广场。
 这个广场将整座城市相连在一起,广场四周有很多拱门,通向萨拉曼卡的各个地方:有通往大学的,有通往修道院的,新旧大教堂的。。。每一个拱门都各有特色,但所有的门都通向同一个地方:一个美丽而又真实的城市。
这个广场将整座城市相连在一起,广场四周有很多拱门,通向萨拉曼卡的各个地方:有通往大学的,有通往修道院的,新旧大教堂的。。。每一个拱门都各有特色,但所有的门都通向同一个地方:一个美丽而又真实的城市。

 黑暗中再次经过罗马桥。回首望去,夜色中的萨拉曼卡更具风情。
黑暗中再次经过罗马桥。回首望去,夜色中的萨拉曼卡更具风情。
 次日早晨,吃完早餐--西班牙火腿加吐司面包,我们驱车赶往下一站:卡塞雷斯(Cáceres)
次日早晨,吃完早餐--西班牙火腿加吐司面包,我们驱车赶往下一站:卡塞雷斯(Cáceres)
 卡塞雷斯(Cáceres):是一个在众多的西班牙旅行攻略里面很难发现的城市,LG也是当初在地图上研究从萨拉曼卡到安达卢西亚的路线的时候,发现了这个居于萨拉曼卡和梅里达之间的安静的小城。
卡塞雷斯(Cáceres):是一个在众多的西班牙旅行攻略里面很难发现的城市,LG也是当初在地图上研究从萨拉曼卡到安达卢西亚的路线的时候,发现了这个居于萨拉曼卡和梅里达之间的安静的小城。
和其他城市的古城区大相径庭,卡塞雷斯老城的居民非常之少,人们都住在城墙之外,老城几乎是一座空城。但是老城的道路也是极其的狭窄崎岖,我们开车进去兜了一圈,最后决定把车停在城外,然后徒步进城。
 卡塞雷斯是罗马人在公元前25年建立的。历史上这一带经历了许多战争。穆斯林统治时期修建的高塔,至今仍保存下30座。老城区还保留了古代的城墙,里面是一片完整的中世纪城镇,没有受到任何现代建筑破坏。由于混合了古罗马、伊斯兰、哥特和意大利文艺复兴多种风格的建筑,卡塞雷斯老城区在1986年被UNESCO登录为世界文化遗产。
卡塞雷斯是罗马人在公元前25年建立的。历史上这一带经历了许多战争。穆斯林统治时期修建的高塔,至今仍保存下30座。老城区还保留了古代的城墙,里面是一片完整的中世纪城镇,没有受到任何现代建筑破坏。由于混合了古罗马、伊斯兰、哥特和意大利文艺复兴多种风格的建筑,卡塞雷斯老城区在1986年被UNESCO登录为世界文化遗产。
 安静的街道,看不到几个行人。这个城市仿佛沉睡了千年,不曾醒来。
安静的街道,看不到几个行人。这个城市仿佛沉睡了千年,不曾醒来。
 布哈科塔(Torre de Bujaco),是卡塞雷斯的地标之一,建于12世纪,带有阿拉伯风格,使用罗马琢石砌成。塔高25米,每一面都有阳台,其中正面的文艺复兴风格阳台是18世纪时加上的。
布哈科塔(Torre de Bujaco),是卡塞雷斯的地标之一,建于12世纪,带有阿拉伯风格,使用罗马琢石砌成。塔高25米,每一面都有阳台,其中正面的文艺复兴风格阳台是18世纪时加上的。
 卡塞雷斯也有一个Plaza Mayor,只是规模比萨拉曼卡的小很多。
卡塞雷斯也有一个Plaza Mayor,只是规模比萨拉曼卡的小很多。

 埃斯特雷拉门(Arco de la Estrella),是卡塞雷斯老城的入口,原址在15世纪时曾有一座城门,后来因其渐渐失去防御功能而于18世纪修建了巴罗克风格的拱门。
埃斯特雷拉门(Arco de la Estrella),是卡塞雷斯老城的入口,原址在15世纪时曾有一座城门,后来因其渐渐失去防御功能而于18世纪修建了巴罗克风格的拱门。
 圣玛利亚大教堂(Concatedral de Santa María),是卡塞雷斯最重要的一座教堂,其哥特式的外表颇为壮观.
圣玛利亚大教堂(Concatedral de Santa María),是卡塞雷斯最重要的一座教堂,其哥特式的外表颇为壮观.
 大教堂前方的庭院里矗立着阿尔坎塔拉的圣彼得(San Pedro de Alcántara)铜像,据说抚摸他的脚趾会带来好运——所以铜像的脚趾处闪闪发亮。
大教堂前方的庭院里矗立着阿尔坎塔拉的圣彼得(San Pedro de Alcántara)铜像,据说抚摸他的脚趾会带来好运——所以铜像的脚趾处闪闪发亮。
 教堂还包括一个钟楼,可以登上去欣赏老城美景。
教堂还包括一个钟楼,可以登上去欣赏老城美景。

 居高临下,卡塞雷斯真的美极了。
居高临下,卡塞雷斯真的美极了。

 教堂提供语音讲解器,儿子非常认真地听讲。
教堂提供语音讲解器,儿子非常认真地听讲。




 圣方济教堂(Iglesia de San Francisco Javier),建于18世纪,是一座巴罗克风格教堂,旁边是一座修道院。教堂内部的主祭坛处挂着San Francisco Javier的画像,他是18世纪西班牙著名的传教士。
圣方济教堂(Iglesia de San Francisco Javier),建于18世纪,是一座巴罗克风格教堂,旁边是一座修道院。教堂内部的主祭坛处挂着San Francisco Javier的画像,他是18世纪西班牙著名的传教士。

 修道院前,一个舞者在孤独的起舞。
修道院前,一个舞者在孤独的起舞。

 城墙下,几个西班牙帅哥弹着吉他,轻声哼唱。我们坐在那儿静静听着,阳光,青春,古城,小巷。。。那一刻就这么永远地凝固在我的记忆里。。
城墙下,几个西班牙帅哥弹着吉他,轻声哼唱。我们坐在那儿静静听着,阳光,青春,古城,小巷。。。那一刻就这么永远地凝固在我的记忆里。。 卡塞雷斯是一个适合漫无目的,慢慢行走的小城。
卡塞雷斯是一个适合漫无目的,慢慢行走的小城。
 依依惜别卡塞雷斯,我们前往当晚的落脚之地:梅里达。
依依惜别卡塞雷斯,我们前往当晚的落脚之地:梅里达。 梅里达(Mérida),号称是西班牙的小罗马。在西班牙文里,梅里达的全称是(Muy noble, antigua y leal ciudad de Mérida)(“最高贵、古老和忠诚的城市梅里达”)
梅里达(Mérida),号称是西班牙的小罗马。在西班牙文里,梅里达的全称是(Muy noble, antigua y leal ciudad de Mérida)(“最高贵、古老和忠诚的城市梅里达”) 这里曾作为古罗马行政区卢西塔尼亚的首府,是罗马帝国中数一数二的大城。在罗马时代梅里达被称为“荣耀奥古斯都”(Emeritus Augustus),是罗马皇帝奥古斯都的女婿阿格里帕(Agrippa)在公元前25年建立的殖民地。而今,城内保留了大量的罗马遗迹(有22个遗产点),这些遗迹不但是梅里达的骄傲,也让它在1993年名列世界遗产目录。
这里曾作为古罗马行政区卢西塔尼亚的首府,是罗马帝国中数一数二的大城。在罗马时代梅里达被称为“荣耀奥古斯都”(Emeritus Augustus),是罗马皇帝奥古斯都的女婿阿格里帕(Agrippa)在公元前25年建立的殖民地。而今,城内保留了大量的罗马遗迹(有22个遗产点),这些遗迹不但是梅里达的骄傲,也让它在1993年名列世界遗产目录。 罗马圆形竞技场(斗兽场),可容纳1.4万多名观众。它于公元前8年建造,主要用于角斗士表演和斗兽。中央呈十字凹地之处,是昔日角斗士的舞台;周围是三层环状看台。竞技场周围设有大门与场外相通,地上铺有沙子。虽然规模远小于意大利罗马的斗兽场Colosseum,但步入其中,还是能想象出当年角斗士搏斗时的惨烈景象。
罗马圆形竞技场(斗兽场),可容纳1.4万多名观众。它于公元前8年建造,主要用于角斗士表演和斗兽。中央呈十字凹地之处,是昔日角斗士的舞台;周围是三层环状看台。竞技场周围设有大门与场外相通,地上铺有沙子。虽然规模远小于意大利罗马的斗兽场Colosseum,但步入其中,还是能想象出当年角斗士搏斗时的惨烈景象。


 这座废墟里的女神像不知道出自哪个年代,儿子说,我来学学女神的姿势吧。。
这座废墟里的女神像不知道出自哪个年代,儿子说,我来学学女神的姿势吧。。







 曾经的罗马人的浴场,现在已经是断垣残壁了。
曾经的罗马人的浴场,现在已经是断垣残壁了。 罗马剧院(Teatro Romano)就在竞技场旁边,堪称是梅里达罗马遗迹中珍宝,现在已成为梅里达的象征。这座剧院建于公元前15年,可以容纳6000名观众,其阶梯状的座位共分三层。座位前面是一个半圆形的合唱团席位,舞台背后的壁墙是整座剧院遗迹中的精华部分,堪称神殿式舞台;两列大理石柱廊,其间点缀着精美的雕像,生动而特别。在每年7月的戏剧节期间,还可以于此欣赏到世界知名剧团的演出。我们去的时候,大概因为是冬天,剧场还在整修。
罗马剧院(Teatro Romano)就在竞技场旁边,堪称是梅里达罗马遗迹中珍宝,现在已成为梅里达的象征。这座剧院建于公元前15年,可以容纳6000名观众,其阶梯状的座位共分三层。座位前面是一个半圆形的合唱团席位,舞台背后的壁墙是整座剧院遗迹中的精华部分,堪称神殿式舞台;两列大理石柱廊,其间点缀着精美的雕像,生动而特别。在每年7月的戏剧节期间,还可以于此欣赏到世界知名剧团的演出。我们去的时候,大概因为是冬天,剧场还在整修。


 从古罗马遗迹出来,我们一下回到了现代。父子俩嚷嚷饿了,于是我们走进街边的一个小酒馆。
从古罗马遗迹出来,我们一下回到了现代。父子俩嚷嚷饿了,于是我们走进街边的一个小酒馆。 这算是梅里达风味的Tapas了。
这算是梅里达风味的Tapas了。 西班牙广场(Plaza de España ),是梅里达市政厅所在地
西班牙广场(Plaza de España ),是梅里达市政厅所在地
 不知不觉夜幕降临,
不知不觉夜幕降临, 夜幕下,梅里达的又一个古罗马遗迹,戴安娜神庙(Templo de Diana )。去年在葡萄牙的埃武拉,我们也看过一个古罗马遗留下来的戴安娜神庙,梅里达的这座相比之下更加宏伟,典雅。
夜幕下,梅里达的又一个古罗马遗迹,戴安娜神庙(Templo de Diana )。去年在葡萄牙的埃武拉,我们也看过一个古罗马遗留下来的戴安娜神庙,梅里达的这座相比之下更加宏伟,典雅。 罗马古桥(Puente Romano),横跨瓜迪亚纳河(Guadiana),拥有64个花岗岩曲拱,总长度达792米,是西班牙境内现存最长的一座罗马古桥,也是罗马人修筑的最长的大桥之一。
罗马古桥(Puente Romano),横跨瓜迪亚纳河(Guadiana),拥有64个花岗岩曲拱,总长度达792米,是西班牙境内现存最长的一座罗马古桥,也是罗马人修筑的最长的大桥之一。
 通过罗马桥的就是所谓的银之路(Via de la Plata)。它是一条保存完好的古罗马道路,修筑于公元前2世纪。罗马人为了将产自梅里达北边安特布里亚山区的丰厚矿藏运到罗马帝国本土,修通了连接莱昂省的阿斯托加和埃斯特雷马杜拉省的梅里达。“银之路”因此成为一条让西班牙繁荣的商道,并在中世纪与“朝圣之路”交相辉映,让穆斯林统治下的安达卢西亚基督徒得以借此路到圣地亚哥朝圣。
通过罗马桥的就是所谓的银之路(Via de la Plata)。它是一条保存完好的古罗马道路,修筑于公元前2世纪。罗马人为了将产自梅里达北边安特布里亚山区的丰厚矿藏运到罗马帝国本土,修通了连接莱昂省的阿斯托加和埃斯特雷马杜拉省的梅里达。“银之路”因此成为一条让西班牙繁荣的商道,并在中世纪与“朝圣之路”交相辉映,让穆斯林统治下的安达卢西亚基督徒得以借此路到圣地亚哥朝圣。 夜晚的罗马桥太漂亮了,于是次日我们决定在梅里达多停留半天,好好走一走这座古桥。
夜晚的罗马桥太漂亮了,于是次日我们决定在梅里达多停留半天,好好走一走这座古桥。 清晨,罗马桥的椭圆形桥洞,笼罩着一层薄雾。
清晨,罗马桥的椭圆形桥洞,笼罩着一层薄雾。 我们的身影斜斜的映在这条千百年来走过千万人的石路上。
我们的身影斜斜的映在这条千百年来走过千万人的石路上。
 米拉格罗斯渡槽(Miraculous Aqueduct),临别梅里达去拜访的又一处古罗马遗迹。为了找到这个地方,真的颇费周折。好几次都开到它的前面了,结果前方道路不通。好在不负苦心,终于走到它的下面。
米拉格罗斯渡槽(Miraculous Aqueduct),临别梅里达去拜访的又一处古罗马遗迹。为了找到这个地方,真的颇费周折。好几次都开到它的前面了,结果前方道路不通。好在不负苦心,终于走到它的下面。
 站在渡槽下面,清晨的阳光照射在这些残缺的支架上,不知道他们还能继续站立多久,不过我相信,下一次,当我们再回梅里达的时候,他们,肯定还在。。。
站在渡槽下面,清晨的阳光照射在这些残缺的支架上,不知道他们还能继续站立多久,不过我相信,下一次,当我们再回梅里达的时候,他们,肯定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