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后北京的变化(2)
回自己家成了外人
四年没有回北京,这次的确注意到一些以前没有注意到的变化,难免生出陌生之感。陌生的意思并非北京变得不好了,反之我觉得北京很多地方比以前要好——
比如:空气质量有所提高。我们在北京的3个星期至少有1/3的时间空气质量相当不错,特别是开始那几天,有几日又见到了小时候常说的秋高气爽、天高云淡。不过到了十一月中以后天气骤然冷下来,阴天和没有风的日子里雾霾还是厉害。
(上图:没有雾霾的北海公园)
再比如:我感觉北京的服务也比以前强。就拿供暖举例,11月7日北京城区开始试暖。我妈住的公寓从那天开始来暖气。可是厨房和一个小浴室里的暖气不热。我看到楼下的电梯门口贴着供暖服务的热线号码就打给他们,结果当晚就来了两个工人把问题解决了。
还有一次,家里的电视突然没了声音,我试了很多办法都不行。我妈找到一个歌华公司服务号码给我,那时已经是下班时分,没想到人家接到电话就派了人过来。电视机太老旧,来的师傅也没修好,但是给了我个建议,让我找到电视机原装的遥控器试试。果真第二天我找到遥控器、装上新电池就把声音调出来了。
这几件事给我的印象很深,不但服务效率很高,而且还都是免费的,无论如何要点赞。
至于提到的陌生感,其实无关北京的与好坏,只是个人的感受。感觉最明显是那种物不是人亦非的陌生,而这种陌生恰恰来自那些曾经以为最熟悉的地方、最熟悉的人和事。
首先说“物不是”——
北京的物质生活丰富,国外有的那里都有,国外没有的北京也应有尽有。我虽然是土生土长的京片子,但是从小整托幼儿园,对老北京的一些传统饮食,诸如:油茶、卤煮、豆汁儿之类,并无兴趣。但是从日本回来的二妹喜欢吃,所以这次净跟着老二老三逛老街了。
(上图:我妹她们吃的灌肠儿)
我从小在鼓楼一带长大,这次去了那里两三次,和从西雅图回来、23年没见的发小一起逛了北海,和妹妹们去了烟袋斜街,去马凯聚了餐。除此以外我们还逛了了大栅栏、护国寺和西四等以前常去的老城街。比起疫情前,现在的北京小吃似乎比以前更全和了,很多连锁店,比如护国寺小吃店、稻香村、义利食品店等比比皆是。我妹她们到处吃,我就到处看,可我越看越觉得陌生,因为这些地方的外观如今都变得一模一样了,街上挂着红灯笼,一式儿中国传统的棕色或红色漆画门脸儿,挂出的招牌也都差不多,有时候你根本分不清是在护国寺、还是在锣鼓巷、或者是大栅栏。这些街上几乎所有的商店都是连锁店,除了上面提到的几家,还有卖鞋的布联升、步赢斋,卖茶的张一元等,这些老街上打造出来的中华特色如出一辙,缺失了原有的独特风貌。
(左图:前门,右图:鼓楼)
再有就是“人亦非”:所到之处,无论是出租车上、银行、理发店里还是在商店,听到的都不再是京腔京韵,店家几乎没有北京人,即便当地人去了也会有游客的感觉,这种感觉让我觉得十分疏离,自己原来的最熟悉的已经变成了最陌生的。
另外一种陌生感应该说是来自于自己身份的变化。北京疫情以后安保森严,像我这样拿外籍护照的,想不把自己当外人都不行。
中国高速发展的数码经济在疫情前就已经让我们这些在中国没有银行卡、没有当地的手机号的海外华人回国后举步维艰,如今北京的严格戒备更是令我寸步难行。举两个例子:
第一次出门坐地铁,想买一张地铁一卡通居然被要求出示身份证和通过手机认证。护照我是一直带在身上的,因为一到家小妹就嘱咐说现在外面查身份证很严。但即便如此,手机是国外的号码也还是不行,为了买4元钱的地铁票,我还要打电话向小妹求助。后来小妹给我和二妹都准备了一卡通并充了值,才算解决每日出行问题。
第二个例子。我们姐仨去过一次恭王府,中国人在门口扫码买票不用排队,而我这样没有中国身份证的人要凭护照验明正身才能买票。程序是先扫码上网,然后上传护照首页在网上注册,之后去窗口排队认证,认证完再排队取票。为了进大门,我来来回回排了好几个队才买到入场券。想当年恭王府是我们小时候藏猫儿猫儿的地方,现在自己竟是最难进门的外人了。
(恭王府:我们姐妹的中小学都在这附近)
以前说回家就是回北京,毫无疑问。回北京除了探望父母、小妹,还期待见到那里的老朋友,感受家里独特的文化氛围-声音、气味、色彩、人情。。。说白了就是所谓的烟火气。这次回去发现,老一辈几乎所剩无几,同辈的友人留在北京的也不多了,有的仙逝,有的去了国外,有的失了联系。不但小时候的胡同已经面目全非,就是前面十几年住的楼区也变了。
原先我妈楼下有个小商品市场,几年前被列为“低端”清理掉了,现在改为健身房。健身房和我没关系,没进去过,不知道里面生意咋样,倒是对原来的小商品市场特别怀念。那里面卖的都是过日子的东西,既便宜又种类繁多,还可以讨价还价,每天顾客都络绎不绝。小商品市场门口有很多小摊儿,早上是早市,卖新鲜的蔬菜水果,下午卖干果炒货和杂货,还有修鞋的,剃头的等等,虽然我那时候也嫌弃早上叫卖的噪杂和晚上留在街上的一地垃圾,可现在没有了还挺怀念,怀念那特有的生活气息。反正这次回到北京突然有了无端的疏离感。
上一篇发出后有位博友说:久居国外,故乡渐行渐远了。这个说法令我神伤:故乡北京和我真的渐行渐远了吗?
我读余秀华的诗有好长时间了,每次不能读太多,因为读多了余秀华会感到身体有痛,但她的诗真好,过一段时间又会想读。写到这里的时候,我想起她写的一首《冬天里我的村庄》,其中有这样几句:。。。
雪从北方传来了消息
但是与我的村庄有多大关系呢
雪没有下
我的村庄也如此白了
也许北京于我,就好像余秀华诗中“北方的雪”和“我的村庄”那样的关系,虽然我成了外人,但那里的所有的“雪”,仍然会“白”了我的“村庄”。
It's not worth the try. Btw, the last time I went to China was 2005, the last time to Beijing was 2003. I have lived there for many years and went to a high school there. I wasn't born there. My aunt lives there. My mom worked there for a few years, then she moved out but moved my registry to my aunt's account. I think it was for getting into the high school there later. Their living conditions were worse than what we had in Zhengzhou. They didn't even have a private bathroom in 1992. But I survived the two years
of public bathroom and crammed house. I don't have very good memories of Beijing, though. It was kind of dull and cold in winter. The whole life in China was dull for a child or a teenager. There was nothing but studying. I don't remember ever had any real fun growing up. But I learned to tolerate boredom, to be alone and not feeling lonely.
你说的对,人岁数大了总希望在记忆中寻找温暖和亲切,可惜世界变化太快!
喜欢王妃的北京记忆,跟你回了趟北京,哎玛,找不到家门了。
北海还是一如既往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