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81)
2020 (59)
昨天AL下班回来告诉我,下午的时候有过一阵腹痛,还去看过医生,诊断是吃了没洗干净的食物,农药中毒。
我这回可是得了洋理了:"平时怎么说你的,卫生习惯太差。。。"!
听上去我很无情,可是这场和他有关个人卫生习惯的战争已经打了二十多年了,就在周一我还发给过他一篇报纸文章的链接。文章题目叫:The dirt on young Australians who don’t wash their hands. 文章检讨澳洲人不讲个人卫生的坏习惯---饭前便后不洗手。据这篇文章说,有三分之一的澳洲人没有便后洗手的习惯,25岁以下的年轻人,一多半饭前不洗手;其中男的比女性又多很多。我把文章寄给AL,他看完回复我说: 我便后一定洗手的,最近饭前也洗,你没看到吗?
是的,从疫情开始,我便每天嘱咐他随时洗手,给他的车里放了消毒纸巾,口袋里放了便携干洗消毒水,家里楼上楼下都有消毒液。尽管先生有些进步,可是还是没有阻止他食物中毒。这次他食物中毒的直接原因是中午吃饭的时候吃了个生西红柿,没洗!
在我认识的澳洲人群中,不洗手,或水果和青菜不洗就吃是常态,一点儿都不奇怪。我刚到澳洲时住在一个朋友家里,她比我早几年来澳洲,先生是澳洲人。他们家后院有一片果树林,我去的时候正是李子和苹果熟了的时候,掉的满地都是。那天她带我在林子里走,顺手捡起地上的两个红苹果,给我一个,自己拿一个放到嘴里咬一口说:“可甜了,你吃吧”。因为没洗,我不敢吃,她拿过去在自己的衬衫上蹭了蹭,又递还给我:没事儿,没有化肥,干净的,这里人都这么吃,不用洗。我抹不开面子,试着咬了一口。虽然果汁确实很甜,但是果皮的口感还是有些艰涩,因为没洗,觉得嘴上脏脏的。这位朋友在国内是个整形外科医生,居然在短短几年内被澳洲人同化了。我在她家住了一月有余,所有的果菜都不洗,到最后自己也算是习惯了。不过我后来一个人住出去的时候,还是什么都洗了再吃,吃果子也基本上不吃皮,毕竟我小时候在家时,果子都是大人给削了皮吃的,那样心里觉得更踏实些。
我觉得我们华人的卫生习惯还是比较好的。虽说我们小时候洗澡的机会不多,但是洗手的习惯培养得极好。上小学时每次学校组织去看电影,正片前面都会播放一个关于蛔虫的记录篇。我到现在还记得那蛔虫的恶心样子,生怕自己肚子里会长蛔虫,因此养成了勤洗手的习惯,一直到现在。
澳洲人洗澡比洗手勤,一天洗两次澡,洗手却总要被督促,在我家,让那一位把果菜洗了再吃是我一直没能成就的一个使命。这回AL自己尝到恶果,吃掉那个西红柿不到一个小时,他就觉得腹痛难耐,头晕恶心。有白大褂恐惧症的他主动去看了急诊,医生说是农药引起的食物中毒,一般的食物中毒没有这么快。吃了药,两三个小时以后稳定下来,下班到家时已经无事了。不过我观察到他饭后吃桃子的时候,主动拿去洗了一下,真是难得看到的一景。都说 “老狗学不会新招数”,我希望这位澳洲老同志可以永远记住这次的教训。
昨天的另一个网报文章也提到个人卫生问题,说起由于这次冠肺疫情,市场上消毒液,洗手液销售一空,澳洲人终于把个人卫生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坏事变好事了吧。我看的那篇文章中对澳洲国民们强调:也许预防流行疾病的各种方案都不一定有效,但是好好洗手是肯定有效的!
荷兰人岂止是不爱洗手,水果不削皮啊!小孩子的饼干,糖果掉在地上了,妈妈们都是捡起来又递给孩子接着吃的。他们的理论是太过讲卫生就没有抵抗力了......
我家那位老古董,喜欢用现金,叫他洗手,难啊!
早上还跟他爸爸说呢,我们中国好像没有road safety education at school,不知道过黄灯是行人的priority。西人学校里有这些课,讲马路安全。可我们讲究饭前便后洗手,不喝凉水,学校里老有讲的。看电影前的新闻简报老有这些科普教育。他们却没有,他们吃水果从不洗,洗手也不勤快。要不是这次肺毒传染,还不好好洗手呢。
.......手机每天出去后回来也要擦......
==============================================
这个很必要,尤其对那些机不离手的人。。。
一定要洗,用肥皂。我还买了小酒精纸片,随时消毒,手机每天出去后回来也要擦。不过我认识的老美们地里的东西也是摘了就吃,不洗,我看着也很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