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士顿Pingscorza 萍

在东方和西方生活中游走、历练。
正文

非虚构作品:高三少年追风记(连载四十五)

(2022-10-11 07:05:20) 下一个

四十五、

数值预报带出了新的盼望。西太图的下方,一条长长的轨迹从远洋开始,横贯洋面,穿过菲律宾群岛的吕宋,最后挂上了我可爱的家乡海南岛。某位吧友将这张图发到贴吧里,我看了就说:“惊现菲东入南海的一般路径的海南货。”吧友们都没有反应。这里的一般路径,是指前一年我所发现的台风袭击海南的最常见路径。我想,已经十月了,今年还没有台风在海南岛登陆过,这难道会是一个吗?不久,人们就在西太低纬度的洋面上发现了一个东风波。接下来这个东风波被编号为92W。热带扰动94W说了一句话:“又到了批量东风波的时代了。”原来,冬季是批量东风波的时代。它在低纬度一路西行,似乎一边西行,一边开始旋转了,但是构成旋转的云系却很破碎,一条一条的。而且,它几乎没有什么对流。它被JTWC评级为LOW。但是,它的样子在一点点地好起来。我看到它的样子越来越好了,就等待着JMA发布GW。又一个星期一,10月22日的上午,我像往常一样在上课,上课的时候,拿着手机,准备一会儿到时间看JMA报文。那时好像我看的是一个网址为asp1.sbs.ohio-state.edu的网站,它里面有各机构的报文。不幸的是,那些文件的扩展名就是各机构的国际代码。这使得有时候用浏览器打开那个网站的时候,它提示“未知文件类型,确定要下载吗?”之类的东西,用UC浏览器甚至无法打开那样的网页。不过在我的手机习惯了那个网站之后,它就可以自动打开了。后来有一天,这个网站怎么也打不开了,总是提示出错信息。我实在是没有办法了,只能放弃了这个网站,重新到帖子“大轰= = ”内寻找,我发现NOAA网站很不错,于是便一直使用至今。上NOAA网站不需要翻墙,以前我自己的小手机上JTWC网站也不需要翻墙。等到9点多钟一到,我就拿出手机上网。果然GW的报文出来了。我当即打开台风吧92W的讨论贴,写上GW,然后发出。我很高兴,因为我可能是第一个发现GW的人。过一会儿,其他吧友贴上了报文。这下,“山神”要在一天之内生成了。我十分期待着山神的生成。可是,过了一天,92W仍没有什么显著的发展,对流仍然零散,感觉甚至像季风低压的组织性。可是,它没有季风低压那么多水汽。也许正是因为此,它缺少辐合。时间转眼就到了23日夜。它离菲律宾群岛越来越近了,我感觉它仍然是一副不争气的模样,却不知道命名在此一举了。晚上我躺在床上,睡着了。第二天清早,我醒来,打开手机一看,热带风暴“山神”。JTWC也升格了24W。我记不得什么时候MEDIUM,又什么时候TCFA的了。我很疑惑,这,怎么就命名了呢?它还是一个由几条破云系构成的跟季风低压的样子差不多的旋转的物体呢,它的云系就像夜晚对着天空拍下恒星旋转的轨迹。它没有核心区,没有中心密集云区。这些是我并没有看卫星云图,而从前一天的状况里推导出来的。但是后来我看了云图以后,并未颠覆这个印象。但是,它就在菲律宾萨马岛和棉兰老岛之间再向外一点的地方了。后来人们写回顾的时候就说,一个远洋的东风波在靠近菲律宾群岛的时候由于地形抬升成为1223号台风“山神”。但是我想,事实一定不会这么简单。总之,又一个台风生成了。今年台风季节已经生成了不少台风,跟最近两年不一样了,我已经满足了。当太阳升起再落下的时候,这个新生的热带风暴就差不多要在菲律宾群岛的某个岛登陆了。不是吕宋,不是棉兰老,走这两个地方之间,地形会平坦许多,而且脚下时不时就是海水。人们说,这样,不会对它造成太大破坏。

中央气象台开始关注,并预报它将在25日下午进入南海。新的48小时警戒线藏在菲律宾中部的群岛之间,山神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踏了进来。每隔3小时,我们就能看到中央气象台发布的预报,但是最大风速从未超过23。25日的中午过后,25日的下午如期到来。为什么我会写到25日的中午呢?因为我似乎记得气象台预报说它将在25日中午前后进入南海;因为我将第一次警报的时间定在了25日12:00;更因为今年台风进入南海的时间通常与“5”有关,还记得两个多月前,8月15日中午,“启德”呆在吕宋岛北部,准备进入南海。它似乎是从民都洛岛附近,可能是西南侧,进入南海的。它并不大,它前方是一大片开阔的水域,深秋的南海没有往昔的纷杂,透出干净,漂亮。它的路程,是要横穿这片海。它稳稳地走着,在这里加强成了强热带风暴。中央气象台预报中关于它的句子越来越长,写道:“山神”将于27日早晨和晚上分别擦过三沙市和海南岛以南海域。这样写,当然与今年新成立的三沙市有关了。这时已经是26日了,我不知道这个句子意味着什么,不过我在岛上等着它的到来。

27日早上,“山神”经过西沙群岛附近海面的时候,还是强热带风暴。不过,这个星期六,从早上就开始天空阴沉,并下雨。雨不大,有些秋雨绵绵的意思,带着些许凉意。在细雨中还只有高三的学生们从灰色的天空下灰色的教学楼旁边走过。今天是星期六,大家觉得上课也没有什么重要的,我上课的时候便一直看着窗外,偶尔打开手机上台风吧发两篇贴宣布一下实况。从教室右边的窗户往外看,天空阴沉,雨水连绵不断,不时洒进走廊里,落在窗外那几棵郁郁葱葱、跟教室一样高的大树上。忽然一阵强风吹来,大树的树冠做大幅度的摆动,仿佛在做体操一般。坐在教室里的我感到一阵凉风吹过脸面。不知道什么时候,它增强成了台风,12级,33米每秒。这个增强似乎中规中矩,它已经到了南海西部,理应加强了。甚至,还有些慢。人们以为,“山神”将作为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南海台风级别热带气旋,登陆越南后结束它的一生。如今它已没有多少机会在海南登陆。课间,我跑出教室,站在走廊上楼梯口旁边的栏杆前面看外面。银色的护栏上面落满了大大小小的雨珠,像一颗颗钻石闪闪亮。风吹着我,雨也不时地接触我,这感觉与夏天的台风启德不同。我看着那些没有打进来的雨滴一直落到地面,楼下那一段道路湿了,路上和旁边的草地上躺着许多落叶。同学看到我在凭栏远望,就悄悄站在我旁边。潮跑来说,这是什么台风?站在旁边的麦插嘴说,山神。他又问,多少级,离这里多远,这下必须我来回答他了。我说,距离三亚有多少多少公里,12级。12级这么强。等到上课铃响,我虽然坐回了教室里,却一直想到台风当中去。我又从教室左边的窗子看外面,那几棵十分高大的榄仁树把远处的事情都遮挡了。因为下雨,同学把窗都关起来了,从教室里看外面的景物好像是旧照片,都泛黄了。只有从树叶间隙里面可以看到远处校门口里面的路面是湿的,还有一些棕榈立在那里。让我感觉很讨厌的一点是,那些榄仁树的树枝怎么都不肯动起来,就好像没有风一样。然而,大概确实没有风吧。它在一号教学楼前面,大风全被教学楼挡住了。中午,“山神”又有了一点加强。不知不觉就下午了,“山神”只有逐渐靠近。强风一阵阵越来越明显,雨也变成一串串的线落下来。我看右边窗外那些大树时不时一阵乱晃,树枝都散开,露出平时躲在下面的叶子和枝干。我想用风力口诀推测一下风力,但是苦于找不到参照物。要小树没有小树,要大树,我又不知道它到底是不是整个都在摇。至于举伞和行路,我总不能上课的时候跑下楼去试验吧?不过,树枝断我可几乎没看到。于是在台风吧发的帖子里,我说道:“风力4-5级,阵风6-7级。”后来下午不知道上了什么课,考了什么试,我怎么在台风中回家的,也许这台风真的不是很大。总之我回到家就打开电脑看“山神”的情况,而外面仍然有风雨。

路径、卫星云图、NRL,台风吧。我打开的时候,讨论的气氛也变得热烈起来。因为“山神”变成了一个有台风眼的台风!它的中间部分在云图上变暗,形成了一个极细小,但是清晰的台风眼。这个眼睛很小,以至于有人说它是针眼。中央气象台将它的强度提升到40m/s。但是“山神”觉得不够。可不要小看了它,它细小的台风眼是在红外云图上都看得那么清晰,很清楚地说明它的实力了。外面的天也渐渐地黑了,风和雨趁着黑暗开始猖狂起来,我听见雨点噼噼啪啪打在阳台地面上的声音,阳台的地上已经湿透了。如果把玻璃门拉开一条缝,就可以看到雨线打在地上又溅起许多线,站在门前就有雨珠打在脸上,一会儿门口旁边的地板就湿了。父亲见状赶紧说,不要开门了,可是我总是想感受一下外面的风雨。吃完饭我继续坐在电脑屏幕前,看着卫星云图里面的山神。它环流不大,中心的台风眼很小,显得十分精美。一道旋臂自西北侧伸展出来,经过北侧绕到东北侧,恰好经过海南岛北半部和东半部地区,最后垂挂下来。在旋臂的外侧,海口一带上空,是发散出的针状辐散云系;在旋臂跟覆盖海南岛南部沿海的核心区之间留着一条干区。它像一枚棋子砸在桌面上,激起一道冲击波和振动。我马上把这张云图存了下来,并发到贴吧上。吧友们都说,“山神”已经具有较高强度。我等着JTWC20时的报文出来。门关着,已经能听到风的呼啸声,那仿佛是它从缝隙中穿过的尖叫。不时,外面一阵哗啦啦的声音,其中还夹杂着铁器的撞击声,当当。如果你去看,就能看见阳台上那棵三角梅被风吹得低头又弯腰,枝条都蜷缩在一起。它的枝干是如此坚硬,等那一阵风过去,它又伸开,但是不久又一阵风袭来,它又被吹得弯了腰。外面的其他花儿都没有它高大,没有它坚强,它们太矮了,风吹不到它,它们躲在墙角,躲在三角梅的花盆的下面。可怜的三角梅,以前每次刮台风的时候,父亲都要把它搬回家,而就在我有一次为了追求新奇,把它的枝条挂到了阳台栏杆的里面,几年后,它已经生长得跟栏杆缠在一起,父亲觉得把它拿出来太麻烦了,就不再动。是我,害得你受这般苦。它只能呆在外面,任凭风吹雨袭。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Pingscorza 回复 悄悄话 回首十年,一个理工男的情怀和文思。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