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士顿Pingscorza 萍

在东方和西方生活中游走、历练。
正文

非虚构作品:高三少年追风记(连载十三)

(2022-08-26 07:18:45) 下一个

十三、

后来我躺在床上迷迷糊糊,不知道是不是睡着了。窗帘后面渐渐亮起来,城市在风雨中醒来,我起床。收到雷的短信:“福建是不是有台风啊,你们那边也有。”我回他:“很强的台风韦森特今早4点15登陆广东,好可怕。”虽然还有未眠的疲惫,但对外面的清新动人的景色的向往更多一些,我出门了。一夜的狂风暴雨,外面都湿透了,空气清新又稍带点凉意。走到校园灰色的石板路上,看到树枝树叶落了满地。天气不见了那种嚣张跋扈的气势,只剩下细雨飘落,不时吹过的一阵烈风才提醒我韦森特还没有走。我真的很希望再重来一遍,昨天晚上我真的什么也没看到。在校园里真的很平静,好像来的不是韦森特一样。这十天,我们被要求呆在校园里,不能擅自出去。如果那天再重来,我愿守一整夜等待韦森特,我一定不负自己的内心,要认真观察和倾听,看它是不是真的那样富有传奇色彩。

事实上,外界还是被韦森特肆虐弄得伤得不轻。等我像往常一样在那个时间来到教室,张惠璇已经站在门口登记签到的学生。她站在门边,背景是高大的走廊延伸到尽头,走廊外面的绿树摇曳着它们的枝叶,细雨从空中飘落。忽然一阵烈风吹过,树枝急遽摆动,似乎在拼命挽留什么。这时我同桌舍长吧主朝着她走去,微笑着对她说:“老师,外面风太大了,进来签吧。”听他说,当时张惠璇抬起头看了看他,愣住了。张惠璇没有进来。但是,我想,她一定记住了这个体贴的、胖胖的、黑黑的男生。我到座位上坐下,等着上课。

这天王建伟教授迟到了,好像迟到了十几二十分钟。他来的时候,说:“不好意思,同学们,今天台风,外面很多路都不畅通,来晚了。”所以,还是可以看出韦森特的影响。他没多说什么,像往常一样开始讲课。我知道还有好多天,我知道这关系着我的未来,所以还是要认真听讲。但是,不时我还是将头转向窗外,观察树木的树叶,我想,风再猛烈地吹一下吧,让那些树都摇动起来,不要总是躲在晚上让我看不到。天是灰色的,也不明亮。听到风声,我一定会转头看窗外。

中午回到宿舍,理所当然地我要再看看韦森特。早上看到的120kts,换算过来有17级,但是这也太离谱了,我想到换成中国惯用的两分钟风速,会是多少呢?我自己考虑了一下,16级?感觉还是太强了,中央气象台才给了13级呢,13级?14级?好像又跟JTWC的差太多,说不过去。15级?只能这么办了吧。于是我发到矗吧:“韦森特以15级狂风强势登陆广东,深圳一夜狂风呼啸。”从官方新闻,你完全找不到15级这个数据,因为完全是我自己捏造出来的。台风吧很多帖子。“早晨起床看到老J的120kts就瞎了。”“那样一个风眼放在离海岸线不到50公里的地方,只觉得脊背发凉。”这是从评价和分析中得出的感受。CMA的评价却让不少人质疑。“这个台风真顽强,登陆数小时后还有这么强风。”“CMA当初因为石油平台实测率先升格TY,然而到现在仍然死守TY肯定有个中原因。”在CMA报道登陆后的几小时,中央气象台显示的数据始终还维持在40m/s,很多人便认为台风强度不减。“江门一带都是丘陵,深入内陆4小时强度不减。”我却想,夜间分析员休息不升级,难道也不懂得降级吗?还是他们发现自己做错了一件事——没有发表登陆之前达到的极大风力,只好用这种办法——使此刻的强度数据恰好准确——来弥补呢?这些问题永远都没有答案。后来,BBP说:“北京刚遭遇特大暴雨,南方又遇强台风。”意思是说北京为了维护稳定,只好不升。这种看似合理的解释似乎理据服。然而,又有人发表实测数据,指出台风眼经过的高栏岛实测40.1m/s,海平面气压944百帕,似乎正是CMA给出的评价。今天韦森特登陆后的第一报JTWC就发布了FW,并指出韦森特的风力有100kt。100kts的FW,我还从来没见过哩。我想,韦森特正是因为发生在2012,它才成为韦森特的吧。之前,我没有见过能在近海如此加强的。

7月24日晚上,在自习室,我一边漫无目的地看着白天抄下来的题目,一边想着韦森特。我在林矗吧继续发了一贴,对韦森特做了一个总结。我提到了它的近岸爆发,它的最大风速,它的危险之处。

后来,有人说台风登陆地附近测站过少,没有测到最大风速。后来我知道,香港长洲当晚测到39米每秒的持续风速,香港天文台悬挂十号风球,这是13年来又一个十号风球,13年来香港风迷盼望了多少回台风让天文台发出十号风球讯号,这一天终于成真。后来台风吧有两个追风视频被上传到视频专区,我想看很久了,这样的追风视频,美国很多,但是作为台风登陆最多的中国却很少,常常是新闻记者的摄像机拍摄的画面。有一天我终于有空,记起来去看那两个视频。《十号风球风力最强一刻@红磡码头》的画面中,是一个昏黄的灯光下的码头的渡口,房屋旁边是长廊,长廊旁边是海水。躲在房子下面拍摄的人,看到大风卷着海浪不断地扑打上来,撞在岸上破碎。《台风韦森特袭击珠海》是拍摄者躲在一座房子的门口拍摄的,外面的路灯发出淡黄色的光,还有一些树,树在风里面摇来摇去,灯在风里面闪来闪去,雨珠在风里面飞来飞去,飞落到摄像机的镜头上面。还有实测数据显示,珠海市某水库的最大阵风达到66m/s。

关于石油平台,它是很有意思的。前两天,还有一个台风,就是石油平台的实测告诉我们它有多强。开始,我是在网上看到一些零零散散的消息,说北京竟然暴雨,死亡至数十人,有些人暴雨来临时在桥下,因为汽车被淹,溺水身亡。但是也有许多感人的互助场面。有一天晚上母亲打电话给我的时候,问我知不知道北京特大暴雨死了很多人,我说嗯。北京这样的北方地区,可能是经受不住这样大的雨的考验的吧。我们的国家就是这样一个多灾多难的国家,在灾难中成长起来。台风吧众多吧友喜欢把韦森特称为“韦哥”,就像从前他们把杜苏芮称为“阿杜”、“杜小姐”那样。后来的天秤、布拉万被称为“秤子”、“小布”,杰拉华被称为“华仔”、马力斯被称为“小马”,等等。在韦森特登陆的前一个晚上,台风吧的前辈中就有人看出了端倪。“贝湖槽打压副高,副高东退,韦森特陷入鞍型场,随后随着副高一起北上,随着极向流出条件改善,它不像典型的盛夏南海台风呈现‘秃顶’形态,今晚注定是一个不眠之夜。”我到现在也没有搞懂什么“贝湖槽”、“乌山阻高”、“切断低涡”、“东亚大槽”、“南亚高压东部型”等等,不能自己分析台风路径,主要是因为平常见不到它们,不知道到哪里与他们见面。一开始,韦森特的预报是登陆粤西或海南,但是人们没有料到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如果没有发生环流形势的微妙变化,那么韦森特可能就跟任何一个默默在南海生成然后登陆海南的台风一样,永远平庸下去。如果没有这样,我就不会有机会与韦森特近距离接触,我看见,虽然它一开始要去的地方是我的家乡,但是听说我身在外,就立刻转身,走来陪伴我,有一天,母亲发了一条信息给我:“心肝,台风去广东你们那边了,注意……”为此,我会永远记住你,韦森特。这一转身,也成就了你,你永远会被与你的前辈一起,写在香港的台风的历史里。后来我回海南,听说韦森特来下雨的一个夜晚,雨水使得海口道路积水严重。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Pingscorza 回复 悄悄话 理科实验班“大佬”变身“风迷”啦……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