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晚上回到家中,已是UTC12Z。这时是古超最激情的时刻。JTWC给出了130节超强台风的评价。这一天下午六点多,中国的飞船“神舟九号”成功地发射,刚刚升上太空。有人说:“这次宇航员又要在太空中看超颱了,上次神七时在太空中看蔷薇。”我便这么想,当刚刚升上太空的宇航员看到自己国家旁边的大洋上一个白色旋转物,也许他们会知道那是什么,甚至知道它的名字,也许会不知道。由于NMC的评价,我一直认为那晚我亲眼所见,并不是古超的巅峰时刻。但是后来我对台风的了解慢慢加深,又听到了别人所说,我才知道那就是古超的巅峰,我亲眼见证了它的巅峰时刻,这种机会在上学的时候是不常有的。就在大家沉浸在古超的美丽中时,几天前编号的南海系统92W开始尝试吸引人的注意。92W编号于几天前,几天来我一直不知道它的确凿位置,只是模糊地知道南海有一个扰动。在这一天或是前一天,我看到JMA报文中给一个LPA的定位是19N,111E。开始我没有搞清楚这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位置,后来我突然意识到这就是在海南岛的东面,几乎是紧贴海南岛。我惊喜万分,但是同时又疑惑离陆地这么近的扰动如何发展,而且据说前景还不错。没错,它就是这么奇葩。当时海口市区风力逐渐加大。我坐在房间里,风把玻璃门吹得咣当咣当地响,阳台上面三角梅在风雨中低下头,在风的压力下把头深深地埋在胸前,还不断地摇动着。就在古超的巅峰时刻,JMA为它发出GW,没有任何预兆地。如果说,在前4个台风外加1个热低JMA就已经显露出一丝不正常的迹象,那么则由于它的不严重——况且还有一个是中规中矩的——而被我们风迷认为是正常(玛娃在JTWC未升格低压时GW),那么今天这个GW已经将我们的JMA观彻底颠覆。我怀着十分激动的心情,告诉父亲南海刚刚有热带低压生成,距文昌仅50公里。父亲也很惊奇,说没见过离陆地这么近的地方生成低压。报文写着“……22时30分发表”。这是我见过的发布时间最晚的GW了,以至于以后我判断JMA有没有发GW都以此为时限。当时这个热带低压北面是空洞,南面被云系包裹,云系呈现出一定的螺旋状。预报向东北移动,这可是少见又少见的路径了。在之前的数值预报,似乎是上个月珊瑚生成之前,那张数值预报图我还做了我手机通讯录里面麦的头像,就被人指出梅雨锋中可能形成热带气旋。我看路径是向东北移动。我疑惑不解:梅雨锋怎么会出现在南海北部一带?不是长江中下游吗?还有人提到2010年有个93W被老J发出TCFA又取消。今天,这个即将向东北方向移去的低压,难道是梅雨锋中的扰动?在EC的预报图上,一个小小的环形物,一天天像东北飘去,就像挂在耳朵上的耳坠,登陆粤东。登陆粤东!台风吧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事情!更甚,根据预报,这个热带低压穿过粤东后,会继续向东北移动进入台湾海峡,随后进入东海。“一次满足整个东南沿海?”海南、广东、福建、台湾、浙江?“这是几世修来的福气,才能走出这样的好路径?”当时有人如是说。于是,整个东南沿海的风迷都在期待着这个风暴,等待它被命名。
第二天一早,风雨还在继续。我打开电脑,比起菲律宾以东正在北上的超强台风古超,我反而更关注这个南海低压。GTCT路径图上一条虚线触碰到了海南岛,海南岛的东北部海岸线上打着一个叉,这说明什么?NRL的定位把它定在了文昌的海岸边。唉,奇葩的扰动啊,你在离陆地不足50公里处,就要生成台风,而且将要走的是少见的南海北部东北行路径。父亲跟我说:“今天打台风,就别出门了。”我一进门,母亲对我说,风这么大,下雨有没有淋湿啊。我说没有,然后就告诉母亲有台风了。她也说,对啊,有台风。原来她从我最近下载到她手机里的中国天气通上看到海口的“台风蓝色预警”。她说:“有台风?前几天都没听到有台风要来,怎么突然就有台风?”我只好告诉她:“是昨天晚上,在文昌近海突然生成的,热带低压。”用了“突然”这个词。母亲重复了几遍:“突然生成的啊。”有种如临大敌的感觉。我只好强调是热带低压。母亲又说:“嗯,热带低压。”那位与我同城的吧友说:“南海热带低压和超强台风,可能是今年第一对西北太平洋双台。”
下午,NRL没有再定位在海南岛海岸边,而是南移到了万宁近海。追了一天风,终于要去学校了。母亲送我去学校。在我还沉迷于公交车的时候,我总是嚷着要自己坐公交车去学校,但好像只成行了一次。现在我对这个不是这么在意了。当到金花新路口时,我们决定不从这里走,而从大路街走。麦打来电话,询问这是什么天气,是不是有台风,叫什么名字。半年多以来,同学们已经把我当成了一个气象专家,况且我又是地理课代表。但是,我忘记了同学们是怎么知道我经常去台风吧的。我说还没有名字,还是热带低压。汽车行到海瑞故居的门前,车窗外天空中的乌云洒下细雨,经历了数百年沧桑的故居在风雨中静默,与一墙之隔的家乐福商场的繁华形成对比。对面红城湖的湖面上细雨如织,让人可以想象雨滴使湖面泛起的涟漪。拐进朱云路,路旁拆迁后的荒地残留断瓦,丛生杂草,雨滴不加选择地把它们打湿。拐进小巷,葱郁的大树也挡不住雨洒落在数百年的石板路上和民居的房檐上。母亲每次雨天经过这里,都会感慨,这么一条古老的小路却不会在雨天积水。回到学校上晚自习,却假装是什么事也没有发生。
我本以为会有很多人问我关于天气的问题,但是并不是这样。我认为这个热带低压这天晚上就会被命名了,因为GW已经一天。于是在上晚自习的时候,我去找雷,让他借他的手机给我用,抢帖。我问他能不能打出圆方括号,因为一般手机都不可以。他说可以,但是我不相信,我觉得他理解错了。可是他却熟练地打开“搜狗输入板”,找到了一对圆方括号。这当然是好事了,于是我就把抢帖的内容输进去,等着发表。
当然结果是没有,9点日本气象厅的报文还是热带低压。抢帖的希望又一次落空。这一切,都是在上晚自习时。
晚上回到宿舍,NMC已经提升到17米每秒。第二天清晨我就发现它被命名了。前一天晚上23点,NMC升格热带风暴,但是未命名,CMA“捡野孩子”了。结果第二天凌晨3点,JMA就命名了。这使我想到了关于南海热带低压的命名的那个提案。或许CMA已经与JMA建立了沟通机制,可以向JMA提出命名建议了。这意味着,CMA以后再也不用“捡野孩子”了。0615、0706是我以前知道的,来到台风吧以后又知道了0411,它们将永远成为尘封的历史。
命名以后,海南岛的风雨逐渐减小,我知道泰利走了,它要完成它的使命去了。然而18日傍晚,海南中学下起瓢泼大雨。大雨持续落下,却没有一丝风,让雨能够顺着它自己的意愿,落到它想去的地方。雨声是那么的大,让其他一切喧嚣仿佛都安静了,整个世界沉浸在雨声中。雨打芭蕉、雨在楼与楼之间的空间落下,让走在三、四、五、六号教学楼之间的复道上,或走在楼梯上的我感觉一张铺天盖地的大网在向下压过来,所有的东西都被压抑着,也不出声。那一晚母亲发了一条短信给我:“风声雨声,读英文声,牛奶苹果饼干,要营养全。注意安全。”母亲每次在台风中,总会说“注意安全”的。19日早晨,没有雨。泰利离开我奔向更远的地方去了。
18日语文课,我总以为是18日其实是19日,因为周一好像没有语文课,老师说到规律,他说:“现在我们知道很多规律,比如说台风,我今天早上,还是昨天看到的那个台风,叫什么泰利,还是斯泰?我一看台风要来了,我说我得去买些菜,结果后来一看,往东北方向移动,那就不用买菜了。往东北方向移动就跟我们这儿没有关系了,这都是可以预报的。”
泰利后来让整个东南沿海期待它的人们失望了。粤东风迷说,泰利还是低压的时候,他们那里的风,跟当时我们这里差不多大,等到泰利越来越近,竟无风雨,还见到太阳。泰利本来由中央气象台预报以台风强度登陆粤东,但后来只以强热带风暴强度从一个比较远的距离擦过。泰利还曾被预报前往日本,这使我想到了2002年的浣熊台风。我之前并不知道“浣熊”,是来到台风吧后才知道的。它从南海生成,最终去了日本。泰利会跟随它的前辈的脚步吗?于是我说:泰利经过整个东南沿海,大家有什么话,让它带往日本吧。随后泰利进入台湾海峡。此时,梅雨锋中的泰利,已完全看不出台风的形状。只有几团小小的棉花球,沿着东北向西南走向的锋面一字排开。泰利在接近台湾西海岸时,已经被降为热带风暴,出现了多中心。而可能是实测数据让NMC在这时把它又一次升为强热带风暴。JMA和JTWC认为泰利在台湾西海岸登陆。NMC和CWB认为没有登陆。有人说,NMC和CWB认为没有登陆是为了自圆其说。多中心让自圆其说成为可能。看到泰利这副模样,JMA在泰利登陆后,就宣布停编,那是6月20日的晚上。NMC则一直监测到21日的早晨。那个清晨,5点钟,泰利在路径图上留下最后一笔绿点,便消失在东海南部冰冷的海水中,当时它才刚刚掠过台湾。泰利对福建的风雨影响都很小,更不用说浙江。浙江风迷面对着东海,看着残喘的泰利叹息,那一刻也许世界上最远的距离莫过于此。
今年的第一对双台风过后,西太重归平静。菲东出现93W,但不久即告撤编。随后又出现94W。EC数值又报出热带气旋。数值预报图上,一个小小的洋葱圈——如果把强台风叫大饼,那么这个不如叫洋葱圈罢——几天后出现在巴士海峡附近。在随后的预报里,它若隐若现,犹抱琵琶半遮面。但是经过台风论坛的大师们慧眼识真金,确信它就是由94W发展而来。
逛了快一年的贴吧了。其实,在风迷眼中看来,没有包含7、8月的一年决称不上完整。所以我觉得在这里说快一年了,并不合适。我想,有没有别的吧可以让我玩的呢?我看到很多人都有个人贴吧,就想到了我的同学直。我想看看直有没有个人贴吧。没有。于是我就提交了创建林矗吧的请求,并想出了一个与这个贴吧相匹配的帐号“true_CCC”——既适合林矗吧又适合台风吧,它很快变成了现实。6月24日的清早,自从一个月前那天到现在,我已经演变成了不仅仅在学校会很早醒来,在家也是一样。7点刚过,父亲还没醒,我就坐到了电脑跟前。我想起来看看林矗吧有没有创建,打开贴吧,输入“林矗”,点击“进入贴吧”。一个全新的吧展现在我的眼前。之前我申请开通过一个贴吧,但是后来没有人发帖,于是被关闭了。我听说贴吧的帖子只要多于一定数量,可能是十篇,就不会再被关闭,即使没有人发帖。所以我以在新台风吧学到的“刷屏术”——“欢迎大家来林矗吧”8个字,再加上一些其他乱七八糟的内容,后来传奇的林矗吧就此诞生。
然而94W一连几天没有什么起色,终于在一天被评为LOW,随后又被提升为MEDIUM。JMA又对这个“扰动”发出了GW。然而这时本来应该发布TCFA的JTWC却出现了乌龙事件。它把从94W中分离出来快速向西飘去的一团云当做94W,却无视了藏在乱云堆里面94W的真身。那一天的中午,“94W”已经接近吕宋岛,看样子不会有什么作为,而94W已经发展起来。到了发报时间,我从1点50就开始刷报文,但是报文就是不更新。一直到2点、2点10分、2点20分,到2点30分起床了,报文还是旧的。我真的以为是我的手机有问题、自带浏览器有问题。到了2点45,上课时间到了,报文终于出来了。我一看,JTWC真聪明啊,它把“94W”的评级降为LOW,同时陈述道:“AN AREA OF CONVECTION HAS PERSISTED NEAR…”,并直接给了“AN AREA OF CONVECTION”MEDIUM。看到这种情况,NRL只好给原来的94W重新编号为95W。这样,杜苏芮便又不是由94W发展而来的了。
6月26日晚上,又是一个上晚自习的晚上,杜苏芮被命名了。命名后,我从雷的手机上看到GTCT上JTWC也提升到25KTS,准备升格。后来JTWC第一报给了30KTS。那天晚上还有一个扰动被编号,那是96W,初生之时,它在远洋。那天晚上GTCT的网站上有WP07和WP96,WP07在菲东,WP96在远洋,很小。但是自从那时,以后刷新GTCT就再也看不到更新,这样一直持续了很多天,那段时间我都不看GTCT。现在我看初期的杜苏芮,只觉得好散好散,没有其他的。
很快就是中考了,又会有一个好几天的假期了。本来学校会放假到7月1号,但是我们班7月1号就会上课。这时我想到了台风,而恰好大洋上就有一个台风杜苏芮。根据EC的预报,它恰好会在7月1日袭击粤西,想必海南岛受到的影响应该不小,它应该可以阻止我们7月1号的补课,暂停这个计划。
杜苏芮渐渐向预定的巴士海峡前进,过了一天一夜,我也进入了假期。假期的第一个早上,杜苏芮已经接近菲律宾吕宋岛。按照平常的习惯,我打开电脑,看福建水利信息网的卫星云图和台风定位信息,因为那时候还没有习惯看MTSAT2的云图。卫星云图的背景是深蓝色,云依据色调强化分为白色、粉红色、浅红色、红色等等,可能是为了体现“红外线”。之前我不知道什么叫色调强化。还是1月份的那个东风波,有一天我看着福建水利网的云图说它的对流减弱了,但是我是BH的城管说,没有减弱啊。于是我就发了两张福建水利网的云图对比给他看。他马上把台湾省中央气象局网站上的色调强化云图贴出两张对比。我一看那是之前我就知道的那种色调强化云图,以后就慢慢明白了什么是色调强化,在这里面我又学到了一个英语单词enhance,虽然现在老师只教过emphasize,但是每次老师一问emphasize,我就会先想到enhance。那天早上的云图上,杜苏芮与前一天晚上判若两颱。我第一眼看到它的时候简直觉得自己看错了。菲律宾的吕宋岛北部和它左右的海上有一团很圆很圆的大棉花球,上面染着大片的浅红色,中心是红色的。我一下子就想到了一个词——CCC,这是我追风以来第一次这么近距离认识清楚地看到CCC呢。这真的是一个CCC吗?吧里有一些人在讨论,我总认为,既然它如此特别、丰富饱满,为什么要说它不是呢?也许是看到这块硕大无朋的棉花球,也许是台风吧某些人口中的“中国气象局防灾需要”,总之NMC将杜苏芮升格为强热带风暴,在早上8点。昨晚它还是松散的,就在一夜之间,受到吕宋岛的地形抬升,它爆出大块大块的对流,组成了一个CCC。这也说明它受到了比较大的垂直风切,也说明它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停止增强。白天的第一缕阳光很快照亮了西北太的洋面,夜晚台风可以不被人看到的某些事情此刻在它还没来得及遮掩的时候暴露在众人面前。可见光云图里,人们在云团外面发现了杜苏芮的底层环流中心,它毫无深层对流,一丝不挂,几缕卷云围绕在那里,好像升起袅袅青烟。随着可见光云图的积累,渐渐可以看得出它旋转着身躯,翩翩飞舞。风迷们喜欢把对流脱离底层中心的台风称为“裸奔”。好一幅生动的“裸奔”场景。随着时间推移,人们发现了好几个这样的中心,没有一个穿了衣服。于是人们猜测,在那厚厚的棉花团下面,或许还有一个中心,那才会成为杜苏芮的真心。最初被人们捕捉到的那个中心慢慢向北飘移,往台湾以东洋面奔去,前途不明。一个靠近棉花团的中心爆出对流,开始有对流在它周围旋转,好像它撕扯了一些棉花,遮盖住身子。白色的丝带似轻盈的舞姿,机构纷纷抓住它,定位在这里。于是杜苏芮的路径图上,人们经常可以看到,一段往北的路径突然中断,一条长长的线牵到吕宋东北角海岬边。这就叫重新定位。由于白天到来,中心冷云盖不再那么引人注目,杜苏芮也要进入南海了。
杜苏芮坐上了巴士,中央气象台发出台风黄色预警,广东沿海人们对它的关注开始增加。当天白天就有一位从惠州开船往深圳的人在吧里问杜苏芮会不会对广东有影响,我热心地回答他说会,但是一天之内不会有事,于是他说:“那我们就冲过去了。”帮助了别人我的自我感觉不错。
升为强热带风暴的时候,杜苏芮被NMC上望台风。可是,杜苏芮进入南海,一如所有在盛夏时节进入南海的台风一样,被强风切变切成了“秃头”,这致使JTWC一度将杜苏芮降级为热带低压。但是仅仅一报后,看到LLCC似乎又被对流覆盖,而且南海航行的船只测到了50KTS的风力,JTWC给出了50KTS。当时的南海被杜苏芮的棉花团和碎的棉花塞得满满当当。50KTS却仅仅维持了一报。尽管不断爆对流,但对流却始终被切向西南,底层环流中心始终在中心冷云盖的东北边缘挣扎徘徊,而实际上,底层环流中心也很难发现。看到这一点,NMC以后的定位一点都不慎重,就一直定在一团对流的东北边缘,直到登陆。
6月29日早上,热带扰动96W于几天之后,到达菲东,然而纬度颇低,但是螺旋形不错,以至于有人说:“赤道无风带有对流,编号了没。”原来又是一个与97W类似的系统。它被发出TCFA,当时它形态是那么好,以至于人们都希望它在6月30日前形成台风,成为6月最后一个台风。有人说:“西太想创造6月5个台风的纪录?”殊不知2004年已经创下这一项纪录了。上午,看着还在“裸奔”的杜苏芮,我发了林矗吧第一篇有真正意义的帖子:“第6号台风‘杜苏芮’,能否阻止我们7.1的补课?”当时直已经远去到河南参加生物国赛的培训。当时GFS还报出另一个台风从菲中部进入南海袭击海南岛,我想,海南二连击,有激情了。杜苏芮的路径,从一开始的登陆粤东,随后到惠州一带,后来变成粤西。杜苏芮近了,我父亲也开始关注它,关注它最近一小时的行进方向如何,会不会靠近海南。而事实上,29日整个白天,杜苏芮的路径都在北偏。29日13时10分许,我刷新福建水利网,发现13点的报文竟然在短短10分钟的时间就出来了,令我很惊讶。我想他们是用什么方法这么快就得到了定位。后来我明白了可能是用雷达定位。但是更有甚者,我后来竟然见过凌晨3点的定位在3点3分就出来了。这,我不知怎么解释。下午,我就跟随父亲一起到他的单位去了。在那里我继续用电脑上台风吧,关注杜苏芮。
眼看着杜苏芮的一团白色衣衫就要接近海南岛,海口将会下起暴雨,我就很期待。父亲也很期待,但是他一看卫星云图,就总是说,这个台风的位置明明在这里,怎么路径图上标示的是那里。唉,台风论坛的讨论帖标题,现在是“度娘裸奔登粤西?”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