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评说

版权说明:欢迎非商业赢利目的转载转贴我的文章。转载转贴时请注明唵啊吽笔名和博客链接。
个人资料
唵啊吽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正文

乾二:智寄四德

(2023-01-09 07:58:57) 下一个

王夫之的《周易外传》开篇讲“乾”卦,乾卦分了八章来讲。《乾者德也》一文主要是评论《周易外传》的乾一。此文则主要评论乾二。

《周易外传》乾一的结尾一句说:知其德之乾,则择而执之以利用,故曰“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乾元亨利贞”也。 这句话用了一句“择而执之”,点明了四德乃人的选择行为的结果。江湖上《易经》也作为卜筮的经典,有大事难以决疑,则问之于卜筮。如明日出行兇吉如何。“元亨利贞”都是吉词,但这不是宿命论,是人的行为选择,明日是否出行可以选择。好的算命先生不是说你命中注定怎样怎样,而是让你做出的选择能避凶趋吉。占卜是决策最后的选择,即不疑不占。做出选择的决策过程和方式很多,占卜只是其中一种,不是必须和全部。“择而执之”可以是根据自己的道德观念,如违法的事情不做,坏事不做,这些都是行为选择。所谓“福祸无门,为人自招”。四德,这里指的是“元亨利贞”四种吉祥的结果,是人自己行为选择的结果。

“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乾元亨利贞”这句话出自《周易·文言》: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和义,贞固足以干事。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乾:元、亨、利、贞。”

《周易》包括两部分:《易经》和《易传》,《易传》是对《易经》的注释和阐述。《易经》为周文王所著,《易传》为孔子所著。孔子在《周易·文言》中把“元”对应于“仁”,“亨”对应于“礼”,“利”对应于“义”。那么,贞对应于哪一德呢?《周易外传》乾二的第一句就说:“贞”者,“事之干也”,信也。即王夫之把“贞”对应于“信”。

孔子提出的道德标准是“仁,义,礼”,后来孟子扩展为“仁义礼智”,董仲舒又扩展为“仁义礼智信”。这就构成儒家三纲五常的“五常”。既然“元亨利贞”对应于“仁义礼信”,那么,五常中的“智”怎么不见了呢?这就是王夫之的设问:“然则,四德何不言智乎”? 王夫之的回答是:彖云“大明始终,六位时成” 则言智也。

乾卦的彖辞说:“大哉乾元, 万物资始, 乃统天。云行雨施, 品物流形。大明始终, 六位时成, 时乘六龙以御天。乾道变化, 各正性命, 保合大和, 乃利贞。首出庶物, 万国咸宁” 。

彖辞属《易传》,为孔子所写。“六位”指的是卦图的六个爻位:这六个爻位在乾卦里就是初九、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上九。“六位时成。时成六龙以御天”,讲的是《易经》乾卦六个爻辞都是讲龙。周文王使得已经是农耕时代,农耕时代靠天吃饭,靠的就是雨水,中国古代信仰中是龙施雨水。“六位时成。时成六龙以御天”就是讲的农时,按照农时来耕种就是智慧。所以,王夫之说“大名始终,六位时成,则言智也”。选则合适的时候冬闲,春耕和秋收,就是智,就是吉,就是“元亨利贞”,就乾卦。

周国强盛取代商朝,肯定是需要经济实力的。那时候经济实力,就在于农业优势,农业优势在于农时的把握。《易经》乾卦中,初九:潜龙勿用,就是冬闲在家修养。“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惊蛰,第一场春雨下到田里了,所谓龙春分而登天。这时要有大人才有利,为什么呢?农时难把握,春播早了,倒春寒会把春苗冻死;春播晚了,误了农时误了一年收成。需要有经验的领袖来把握时机。“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庄稼种下去了,当年收成好坏就看种庄稼的人是否勤快了,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这时要勤于除草施肥,否则草比麦苗高,明年难过青黄不接。精心护理庄稼,不要掉以轻心,就可以“历无咎”。“九四:或跃在渊,无咎”。龙跃出来了,夏天雨水多了,不是坏事。过了春忙,歇一口气,节约点口粮,积攒力气准备秋收。“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飞龙在天,云雨无常,碰上好天不要错过时节赶紧秋收,谨防秋绵雨把庄稼烂在地里。领袖就得天天在田里观察,庄稼一熟赶紧收割,不要掉以轻心磨磨蹭蹭让秋绵雨把庄稼烂都地里了。“上九:亢龙,有悔”。冬天来了,龙又回到水里了。收成后要保存粮食一年细水常流,不能像秋收后节庆那样长期挥霍了。农业社会,把握农时就是最大的智慧,就是六位时成。

王夫之进一步解释说:“终非智则不知终,始非智则不知始”。六位时成就是知道什么时候应该开始,什么时候应该结束。比如说,动态清零在什么时候结束?这是智慧。“乙类乙管”在什么时候开始?这是智慧。成功的推销员不可或缺的智慧就是什么时候成交,该成交的时候还喋喋不休推销不止,反而失去一笔生意。种庄稼更需要知道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结束,这就是智慧。王夫之引用《孟子·万章下》的话“智譬则巧也”,讲的就是领悟了智慧才能行事恰到好处,知道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结束。王夫之还引用《论语·里仁第四》的话“择不处仁,焉得智”?说明正确的选择居住邻里也是智慧。由此说明智慧遍历六位,而不是哪个单独的位置有智。六位时成是选择的结果,是智慧的结果。

王夫之又说:“虽然,尊者非用,用者非尊。其位则寄于四德,而非有专位也”。即聪明智慧要用于“元亨利贞”四德才是尊,并不是四德中哪一个专有智。接着解释道:“是故夫智,不丽乎仁则察而刻,不丽乎礼则慧而轻,不丽乎义则巧而术,不丽乎信则变而谲,俱无所丽则浮荡炫其孤明”。“丽”有鹿成双的意思,引申为相依相附,是附着的意思,即智要附着于四德,即寄于四德,否则,聪明智慧就堕落为狡诈,就是“用者非尊”。不寄于四德,不附着于仁义礼信,就成为“幻妄行则君子荒唐,机巧行则细人捭阖。故四德可德,而智不可德”。王夫之这里就是反对把“智”放入儒家五常之中。王夫之说:“是故夫智,仁资以知爱之真,礼资以知敬之节,义资以知制之宜,信资以知诚之实;故行乎四德之中,而彻乎六位之始终”。

王夫之推崇孔子《易传》思想,贬低其它流派学说。他说,老子说“上善若水”,佛家以瓶水青天之月为妙悟。说的都是水。子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夫逝者逝矣,而将据之以德乎”?他对法家名家更加鄙视:“其下者则刑名之察,权谋之机,皆崇智以废德”。王夫之这句“则刑名之察,权谋之机,皆崇智以废德”,正好解释了西方今天的政治乱象,如特朗普2021年1月6日煽动暴民冲击国会山,麦卡锡2023年投票15轮才出任议长等。“刑名之察”就是今天西方把法制、规则、程序等绝对化宗教化,把他们奴隶主制定的宪法视为神圣,而法律条文繁琐就是“刑名之察”,细察到聘到昂贵的律师,就能为杀人犯开脱,官司费用奇高,法院大门八字开,有理没钱末进来。西方政治,尤其是地缘政治,完全是“权谋之机,皆崇智以废德”。

王夫之还说:故曰“君子行此四德”,知而后行之,行之为贵,而非但知也。王夫之是反对象牙塔那种学术的,仅仅知道的知识是不够的,必须落实到实践中。知道了,就要行动。认知是为了行为,这是唯物人本主义。他还说,“乃知大易之教,为法天正人之极则也”,认为《易经》是“法天正人”的最高法则。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