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报章刊载的王清福木刻像马上就又到马丁路德金日了。每年1月15日,是马丁路德金生日,是美国的马丁路德金日。马丁路德金是非暴力运动偶像,是反对种族歧视和争取公民平等权利运动的象征。..."> 美国报章刊载的王清福木刻像马上就又到马丁路德金日了。每年1月15日,是马丁路德金生日,是美国的马丁路德金日。马丁路德金是非暴力运动偶像,是反对种族歧视和争取公民平等权利运动的象征。..." /> 王清福:华人的马丁路德金 - 博客 | 文学城

《资治通鉴》评说

版权说明:欢迎非商业赢利目的转载转贴我的文章。转载转贴时请注明唵啊吽笔名和博客链接。
个人资料
唵啊吽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正文

王清福:华人的马丁路德金

(2011-01-12 12:36:18) 下一个
点看全图
美国报章刊载的王清福木刻像





马上就又到马丁路德金日了。每年1月15日,是马丁路德金生日,是美国的马丁路德金日。马丁路德金是非暴力运动偶像,是反对种族歧视和争取公民平等权利运动的象征。

美国种族歧视还存在,至少白人承认黑人受歧视的显现存在,如黑人教育水平低,就业率低和犯罪率高等问题,都提到政府议事日程中,出现在政客们的政治上准确的竞选演说中。然而,华裔受歧视的现象却被视而不见。华裔被歧视现象从来不出现在政客的竞选演说中。公司开除黑人要谨慎避免被吿歧视,但开除华裔却没有被吿歧视之忧,职场中的玻璃天花板至今压在华裔专业人士头上。

华裔应该如何庆祝马丁路德金日呢。我们也反对种族歧视,尤其反对对华裔的种族歧视。我们也赞同公民平等。我们纪念马丁路德金日,当然是要宣扬公民平等和反对种族歧视的精神。而华裔宣扬公民平等和反对种族歧视精神的最好方法,就是回忆和宣传王清福的事迹。
所以,华裔庆祝马丁路德金日,就要纪念华裔的马丁路德金:王清福。
希望每一个华人社区,都在马丁路德金日或者最接近马丁路德金日的周末了,聚集在一起,怀念我们华裔自己的马丁路德金:王清福。每年这个时候,黑人社区都有各种活动,报刊杂志亦有相应的文章。既然马丁路德金日是一个年年过的日子,就让我们用华裔的方法来过:纪念王清福。
让我们华人社区多一个有内容有意义的活动:纪念王清福。

以下转贴介绍王清福的文章【王清福:华人的马丁路德金

王清福:华人的马丁路德金

王凡 文 发表:中国侨网/2006年3月11日;学术交流网/美加华人华侨/2006年7月26日转发

(学术交流网主持人2006年7月26日按:目前学界对王清福还是黄清福有不同意见,有待考证。王凡是王清福的后裔,他用的是王清福并说明了王、黄混用的原因)

“王清福不仅将华裔美国人的历史拉长了,而且使之生动、挺拔。他的生平事迹,是美国民权运动史上为人忽略的一篇。他是十九世纪美国华人最活跃和最有贡献的社区领袖,一位优秀的民权活动家,也是美国华人参政运动的先驱。他可以被华人视为自己的民权英雄。”

——美国张庆松博士

王清福这个名字对国人来说实在是太陌生了——虽然他在生存的那个年代,曾是“美国东海岸名声响亮的中国人”。近年来,我注意到侨史学界开始有了介绍,作为王清福的后裔,笔者自感欣慰。但,我似乎不能听听看看就完了,而应该为自己的高祖再多说点儿或写点儿什么。
“中国留美第二人”

在我们刚刚告别的上个世纪末,电脑网络为人们提供了跨区域自由发表见解的讲坛。在讨论中,一些美国华裔青年们流露出如是哀伤:“在美国历史上,少数民族曾受到种族歧视的迫害,但是他们有不同的反应。我们都知道马丁路德金和马考斯X等,都是黑人民权运动领袖。因他们同社会不公平作斗争而为人们所敬慕……为什么华人里没有这样的人?为什么没有华人的马丁路德金?我们的英雄在哪里?”


提出这样的问题,发出如此的哀伤,和这些当今的美国华裔青年不太了解中国人移民美国的历史有关。好在还有美国纽约州立大学Purchase学院历史系主任于仁秋博士、获得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的张庆松等学者,经过他们对19世纪70至90年代美国报刊的梳理,写出了《细节与记忆》、《美国百年排华内幕》等著述,叙述了那段很少为人触动的历史,并披露美国的华人中确有马丁路德金式的人物。他,就是被这两位学者称为“中国留美第二人”的王清福。


据美国一所机构1954年的调查,在清政府1876年送出第一批官派留学生赴美前,曾有5位中国学子在美国的学校里得到学位。其中以促成清政府派出成批学童留美的容闳最为有名,被誉为“中国留美第一人”。


容闳获得美誉,与其学成归国后游说于晚清举足轻重的政治活跃人物之间,积极参与政治经济活动,在官家史书上留有较多记载不无关系。而其他人几乎不为国人所知,则或许与他们和晚清的官方没有什么过往,甚至因为某些原因难以在国内立足有关。王清福就是5位留美中国学子中,属于后一种情况的一位。
从蓬莱到宾夕法尼亚


王清福是笔者的高祖,生于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他在国内用得更多的是王彦平这个名字,王清福、王缓祺均为别名,清政府通缉他时即以“王彦平”为署。王清福出生于山东省即墨一富室,其父王方中乃是一个不善治家的懦弱纨绔。觊觎其家产的族人,借其一小妾自杀生事,将其家财剥夺净尽,王方中遂偕子乞讨,流落辗转至蓬莱。


王家从此落在蓬莱。于此地布道的一位美国传教士,有记载称是一位女性,见王彦平孝顺仁厚、聪颖可塑,对其施予教化。若干年后,传教士送他越洋留学,入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一所学校就读。在美国,王清福取了一个西文名字Charles。有记载说:“他读书勤奋用功,成绩优异,使老师十分喜悦和惊异。他在1872年毕业,得到学校的表彰。”


毕竟是17岁的青年人,对迥异于祖国的文化和环境,他感到分外好奇,并由此产生了浓厚的了解欲望。毕业后,王清福耗时数月游走美国,考察社会制度、社团构建等状况,并在宣称对美国国情有所了解后,渡海回归。
被清廷缉捕的革新派

据自家的先人回忆,王清福回国后曾在镇江海关任职,张庆松博士《美国百年排华内幕》一书取在清政府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当翻译之说似不确,因为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署地在北京。公余时间,他常深入民间交际演讲,呼吁禁绝鸦片,组织社团,提升大众的道德水准。讲演中,他褒扬美国社会制度中可取之长,鼓励人民移风易俗,学习美国的先进文明,倡导在中国进行社会和文化革新,同时难免对清廷帝制弊端有所指摘。


如此离经叛道言行,以清政府的一纸通缉为归宿是其必然结果。据美国记者当年的采访说,清政府悬赏一千五百两银子,要王清福的人头。王清福不得不四处流亡,以逃避缉捕,他的财物也损失殆尽。继而,他被迫抛妻别子,亡命美国,时在1873年末。


关于王清福二度赴美的说法有二:一是他在一名日本水手的帮助下,乘日本货轮先逃到日本,得到美国驻日本横滨总领事萨巴德的协助,登上了前往旧金山的轮船。其间还有一段插曲:在船上,王清福发现人贩子拐带了一批中国少女,欲至美国旧金山贩卖。俟轮船泊碇,他即与旧金山当局联络,当局逮捕了人贩子,解救了那批少女。人贩子因此必欲置之于死地,悬赏1500美元,购其头颅。


还有一说是他先逃到了香港,躲在英国人的教会里,可后来身份暴露了,被教会里的人抓起来,准备将其移交清政府。他设法脱身后,遂逃往美国。

无论是由日本,还是从香港再到美国,总之,从此以后,他就没有在中国留下什么记载。而他当时的年纪还未及“而立”。
面对排华浪潮拍案而起


与第一次赴美不尽相同的是,王清福不再是寒窗苦读的学子,他于1874年归化为美国公民,更直接地置身于美国社会。1873年,美国的经济萧条引发了整个社会的危机,在种族主义势力的煽动下,这种危机随之被转嫁到了在美华人身上。王清福立即就感觉到了美国各地日渐炽涨蔓延的排华风潮:“报章杂志上充塞着侮辱华人的言论和漫画,华人在美国的处境越来越艰难。”他遂下定决心,为改善在美华人的处境而竭己所能。


“人人生而平等”这一神圣原则,在美国立国之初和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并不及于黑人和印第安人,也不及于华人和其他亚裔人。当时美国社会之所以会孳生反华情绪,更有种种现实原因和文化背景。但依王清福的最初认识,一切皆源自美国民众对中国人、中国文化的无知和误解。王清福以自己的口和手中的笔为武器,宣传和介绍中国文化,并对当时席卷泛滥于美国的庸俗社会进化论、白人种族优越论进行批驳。

他奋笔疾书,为各种报章杂志撰稿;他风尘仆仆,往来于美国的中部、东部、西部各大城市巡回演讲。仅1876一年,就演讲80余场。


王清福在东部各州的巡回宣讲在听众中产生了相当的影响,更带动了整个华人社会——在西部,加州华人通过他们的组织,即著名的六大会馆(中华会馆前身)也发动了一场抵制排华浪潮的文宣活动。他们凑钱出版一些小册子,向报社投稿,向政府递交请愿书,并出钱赞助美国友好人士撰写编译介绍华人和中华文化的书籍。这样,在东部和西部都有华人在协调努力,力图消除美国人对华人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的误解及对华人移民的歧视。


但是,在汹涌的排华浪潮下,王清福和华人社会的努力显得是那样的力单势孤,美国国会在1882年通过了第一部《排华法案》。该法案规定在10年内,禁止华人移民美国,使许多长期在美国,并为其富强付出艰辛和血汗的华人,享受不到应有的权利。
美国媒体眼中的王清福

当时在美国已经相当著名的《哈伯周刊》,曾这样描写演讲时的王清福:“聪明、有教养的绅士,他很轻松,很有效地使用英语,而且能让听众听得津津有味。”(《哈伯周刊》1877年5月26日,第405页)


《纽约时报》在报道一场王清福的讲演时,对王清福的神态风度有如下描述:“他穿着一身黑色服装,样式同一般中国人穿的差不多,不过,料子和做工较为讲究。”“他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一个年轻的中国人,彬彬有礼,营养良好。他的外观让人觉得他善于思考,且富有表现力。他的一举一动都十分优雅,有着充分的自信,而且自始至终显得从容不迫,言行举止完美得体,好像是一位早已成名的社会名流。”(《纽约时报》1877年4月30日)


王清福在文章和演说中反复强调:美国人应该了解和尊重中国文化及其道德价值;基督教文明和儒教文明在教人与人为善的道德原则上基本是相同的;基督教文化不应该有独霸心态,不应该排斥而应接纳其他文化。


“自从我开始在这个国家宣传关于我的祖国——中国的宗教、社会生活和政治事务后,在任何地方我都没有诽谤、胡言或欺骗。我想向基督徒们展示一个正当的中国人的言行举止和精神状态。你们送传教士到中国,我们认真听他们讲演。现在我们要求你们听一听我们要说的话,这是不是很公平呢?”


他以典雅的英文,诚恳的态度,力图促进美国社会认识中国文化,消弭反华偏见与暴戾言行,但收效甚微。他的言行虽然受到美国当时主流媒体的关注并予以大量报道,但多数仍含有曲解和嘲讽的意味,甚至有文章称他为“来自中国的佛教传教士”。
向排华恶棍提出决斗


“当我读到王清福向恶棍挑战决斗的细节之后,我才觉得,我对美国历史上排华的记忆才不再残缺。”张庆松博士所说的故事发生在1883年夏季。


恶棍丹尼斯坚尼的名字,是和排华运动连在一起的。坚尼出生在爱尔兰,早年来美国做发财梦。1876年股市崩盘,他破产了,于是便转向政治投机,组织了“加州工人党”,将经济衰退、失业率高涨归咎于“廉价的华人劳工”,呼吁“以合法的途径”将华人排斥于美国之外。他靠下流语言煽动排华,第一个在公开集会上喊出“华人滚出去”口号,并且每次演讲结束时必声嘶力竭地重复叫喊这一口号。在加州,小混混坚尼的行径获得了越来越大的影响,并把反华浪潮从加州推向了全美。


王清福应是很早就注意到他了。7月,坚尼来到王清福常住的纽约市访问。被美国媒体描写为“很有风度、中等身材的漂亮男子”王清福,出于对1882年排华法案和坚尼本人排华恶行的强烈义愤,派人向他提出决斗的挑战。


《纽约时报》记者风闻讯息,找到王清福的办公处所做采访,言谈间问他将用什么武器和坚尼决斗。身高不过1.7米的王清福坐在椅子上回答:“由他选择吧:筷子、爱尔兰土豆或克虏伯(德国著名兵工厂)手枪。”但那个政治流氓却没有勇气接过王清福抛出的“白手套”。
向美国人民发出呼吁书

由美国高等学府教育出来的王清福,敏锐地意识到《排华法案》之所以能在国会通过,关键在于在美国的华人缺乏政治影响力,华人只有积极参与美国的政治运作,才能改变这种状况,于是他便全力以赴投入争取在美华裔平等权利进行的斗争。


就在排华法案通过的第二年的2月,王清福在纽约创办了《美华时报》,该报的英文名称为《ChineseAmerican》即华裔美国人,这个如今已在美国广泛使用的概念,是他第一个创意和使用的。从此有了一小块为改善在美华人形象,争取自身应有权益而呐喊的阵地。可惜因为经费不足,这份以华文为主的报纸只维持了不到一年。


1884年7月30日晚上,50多名有美国选民资格的华人和10多位旁听者,聚集到纽约市贝尔街32号开会。会议由王清福发起,主要议题就是要组织一个华人参政联盟。


王清福在会议上做了精彩的演讲:这是美国华人第一次积极参与美国政治活动的尝试,第一次团结起来集体维护自己作为美国公民尊严的努力,目的就是要在美国政治中得到表达意见的机会和主流社会的认同。


此后,王清福除了在美国各类媒体发表文章,介绍在美华人的境况,改善华人在一般美国民众心目中的形象外,更积极地活跃于美国的华人社会,劝说华人放弃陋习,团结起来,树立华人自重自尊的新形象,以推进华人进入主流社会。


然而,就在第一部《排华法案》推出10年之际,美国国会又通过了排华的《吉利法案》,其中条款比1882年法案还苛刻。为了反对这一法案,美国东岸华人在纽约举行大会,成立了由150多名讲英语的华商和专业人士组成的“美国华人平等权利联盟”,王清福被推选为秘书长。


这个联盟向全美国人民发出一份呼吁书,指出:吉利法案“对来自不同国家的移民,实行不同的待遇,已经践踏和违背了公法的基本准则。”“我们要求在这个大家庭里,在生活的竞赛里,有平等的机会。我们当中很多人已经在这个国家度过了一生……”


据于仁秋博士推测,这份呼吁书是由王清福起草的,他那“我们坚信,如想成为美国公民,只要人品好,身体好,就够资格了。”同马丁路德金《我有一个梦》的著名演说中“我梦想,有朝一日,我的四个孩子将生活在这样一个国度:人们评判他们,是看他们的人品,而不是他们的肤色。”从文字到内涵几乎如出一辙,而王清福的表达,则比马丁路德金整整早了71年。
王清福之死及其他


鉴于王清福在美国以演说、撰文、创办报刊、集会请愿、组织民权团体等方式,为在美华裔争取和其他人种的平等权利而茹苦奔波,因而被美国当时的媒体称为华人“卓越的领袖”,张庆松博士《美国百年排华内幕》一书为此作了极为翔实的旁征博引,我在此就不重复了。在本文结束前,再就张著中未涉及的有关王清福及其亲属的情况,稍做补充。


王清福的妻子刘雨山,系山东省蓬莱人氏。王清福被迫亡命时,儿子尚在襁褓中。他曾于一封信中追述离别时的记忆:儿子“还只有12磅重”。他为儿子取名“复生”,寓意为中国将于满清帝制覆亡后获得新生。


妻子刘氏在王清福去国后,为躲避清廷缉捕,将儿子改随自己的姓,并取名慕义,更不敢作夫妻父子重聚奢想。但王清福在美国一直未放弃与妻儿联络的努力,或通过中国赴美人员,或通过美国驻华机构。天道酬诚,他最终寻访到儿子的下落。1897年底,他赴香港为美国奥马哈世界博览会组织中国馆展览活动之际,曾致信美国驻上海领事馆,请求办理自己儿子的赴美签证。


1898年6月,受王清福委托的美国友人约翰,在华与王清福之子王复生晤面。他函告王清福见面的情景,并得出其子在华无任何危险迹象的判断。显然是这封信,促使王清福执意归国认子,他越洋而返。据自家先人和亲属回忆,他到蓬莱刚见到儿子,就闻清廷已发缇骑来缉,遂避往威海,不想竟在此突患急症,转瞬大限弥留。


此时,他仍以儿子安危前程为念,因威海只有英国领事馆而无美国领事馆,他扶病修函英国领事馆,祈对其子给予庇护和照拂,随后方安然撒手人寰。此函原一直藏于笔者父亲处,本可据此得知高祖辞世年月。然“文化大革命”初,父亲为单位重点审查对象,恐灾眚丛至,遂焚销该函。据家中现存1898年6月6日约翰致王清福函,且参考《美国百年排华内幕》书云未见1898年后王清福行踪资料,我推想高祖辞世,约在1898年和1899年之交。


最后,笔者要作一点说明:在于、张两位博士的著述中,皆把“王清福”称为“黄清福”实属舛误。究其原因是由于他们看的均是美国的英文资料,名字都是用拉丁字母拼写的WongChinfoo估计是清际赴美者多粤、闽人士,而粤、闽口音“黄”“王”倒置,故许多人将此Wong转译为“黄”,而不取“王”。不过,造成这种误译,高祖本人也要承担一定的责任,谁让他在美发表文章偶尔用中文签名时,总是只签“清福”两字,却不将“王”也写上呢?这也就为其名何以始终准确无误,而姓氏则随了他人的最好注解。


“只有那忘不了的人和事,才构成我们真的生命”——最后我想以于仁秋先生的一段文字作为本篇的结束语:“作为一个族裔群体,我们华人没有华盛顿,没有杰弗逊,也没有金博士。但是,我们有黄(王)清福。我们的黄(王)清福,儒魂侠胆,光照千秋。有了黄(王)清福,我华裔美国人以及我们的子孙后代再也不必自惭形秽。”

学术交流网(www.annian.net)/美加华人华侨/2006年7月26日转发


点看全图
王清福着中装全身像

[ 打印 ]
阅读 ()评论 (3)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