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故宫馆藏青铜器

(2023-09-21 07:59:41) 下一个

        这里的故宫是指台北故宫博物院(Taipei Palace Museum), 位于台湾台北市士林区至善路二段221号,总占地面积16万平方米。素有“北京故宫看建筑,台北故宫看文物”的说法。如果说北京故宫是位雄伟健壮的汉子,那台北故宫就是秀外慧中的玉女。笔者计划以三个篇章介绍感兴趣的文物珍藏,《故宫玉器》、《故宫瓷器》、《故宫青铜器》。

图一 台北故宫博物院正门

图二 台北故宫博物院一楼大厅处的孙中山先生青铜雕像,以南京中山陵里的大理石座像为原版,由法国著名艺术家朗度斯基(Landoski, 1875-1961)翻铸。“博爱”和正门牌坊上的“天下为公”相呼应,意味着博物院的宗旨是全民共享共有。故宫博物院又被称作中山博物院。

青铜器:

  1. 青铜器的冶炼是人类最早的金属冶炼,青铜器的出现标志着石器时代的终结,是人类进入文明的标志之一。
  2. 土耳其、中东是世界上最早(一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掌握金属冶炼技术的地区,中国相对稍晚却紧跟其后。虽然中国青铜冶炼技术掌握时间略晚,但就铜器的使用规模、铸造工艺、造型艺术及品种而言,世界上没有一个地方的铜器可以与中国古代青铜器相比拟。这也是中国古代铜器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有独特地位并引起普遍重视的原因。
  3. 青铜器在古代用于祭祀、用于礼乐、用于军事、用于生活中的容器。
  4. 中国的青铜冶炼于夏商时初始,西周时兴盛,秦汉时让位于铁器冶炼。又由于秦汉之后陶器、瓷器、漆器广泛进入了日常生活,青铜器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5. 台北故宫收藏青铜器6241件,均是从大陆搬来的精品。故宫三大镇馆之宝中的翠玉白菜和东坡肉形石属于玉器,而第三项毛公鼎为青铜器。

 

  • (一)毛公鼎,以及鼎

毛公鼎是故宫博物院著名的国宝,鼎内铭文长达500字(另有两种说法为497字和499字),为青铜器中最长的一篇,其内容反映西周历史。此鼎为毛公歆所铸造,阐述周宣王即位之初由其叔父毛公歆协助国家政事,通篇以周宣王之口为毛公歌功颂德,说他治理朝政,中兴国家。铭文分作五个段落,起始为“王若曰”,之后每段均以“王曰”开头。而毛公歆为了报答周天子(宣王)的恩德,特铸造宝鼎供子子孙孙永享荣耀。

图三 毛公鼎

        毛公鼎通高54厘米,腹深27.2厘米,口径47厘米,重34.5千克,由作器人毛公而得名。鼎为直耳,半球腹,足为兽蹄形,矮短而庄重有力,鼎的口沿还装饰有环带状的重环纹。整个造型浑厚凝重,饰纹简洁古雅朴素,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是西周晚期的鼎由宗教转向世俗生活的代表作品。被捧为钟鼎文中的最高级。

表 中国的五大名鼎:

图四 司母戊鼎,是世界迄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铜器,享有“青铜之王”、“镇国之宝”美誉,为国家一级文物。

图五 四羊方尊

图六 大克鼎

图七 大盂鼎

      大盂鼎,清道光年间(公元1849年)出土于陕西郿县礼村,一说出土于陕西岐山县礼村 ,出土后便被贩卖至文物市场。它是西周早期青铜礼器中的重器,因作器者是康王时大臣名盂者而得名,与之同出的小盂鼎已佚。

        大盂鼎为立耳,腹下略鼓,圜底,三柱足。口沿下饰饕餮纹带。足上饰兽面,并有扉棱,下加两道弦纹。内壁有铭文十九行,共291字。

        中文有许多含有“鼎”字的成语,如一言九鼎、问鼎中原、三足鼎立、大烹五鼎、钟鸣鼎食、春秋鼎盛、鼎鼎有名,等等。“鼎”在中华文化中有着特殊的地位,既象征王权,立国重器、镇国之宝;又象征食物,民以食为天。“鼎”有庄重、深沉、显赫、尊贵、盛大、富足、等蕴意。

        战国时期的秦武王嬴荡率战车百辆进发至周王的京畿洛邑,为了显示“力能扛鼎,天命归秦”,在天子的家门口举起了国之重器 ---- 九鼎,放下时不慎被鼎砸中膑骨,不久便一命呜呼了。这也是成语“问鼎轻重”的出处。

图八 秦武王举鼎剧照

图九 故宫博物院中的另一只鼎,可能就是毛公鼎,没有记录下专门说明

图十 故宫博物院台阶前的现代青铜鼎,1992年铸造。

 

      2013年中国大陆铸造青铜鼎一尊,号称为毛公宝鼎。鼎身为立耳、圆腹、三柱足、腹下略鼓,口沿下饰六幅饕餮扉棱纹图,呈六合坛形,鼎腹饰“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祥纹,三足上饰以兽面纹,并饰以扉棱,下加两道弦纹。

      鼎身高约83厘米,腹径约264厘米,重约99公斤。基座高约41厘米,通高约126厘米。宝鼎腹内四壁铭铸毛泽东经典语录“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等696字铭文。

图十一 毛公宝鼎

 

 

  • (二)宗周钟,以及编钟

图十二 宗周钟,西周晚期,周厉王的御用编钟

        宗周钟为一套编钟里的一支,也是仅存的一支,其余均已流失。宗周钟上有铭文123字,记载周厉王当年臣服南方26国后,铸钟庆祝,祭天追孝,祈求福祐子孙。钟面雕龙纹,钟突颂福音。 此钟为历史上等级最高的编钟。

        宗周钟高65.6公分,舞纵23.1公分,横30公分,两于相距26.2公分,两铣相距35.2公分,重34.9公斤 鼓上饰首纹篆间饰两头兽纹。舞上饰窃曲纹甬上饰夔纹。纪录厉王亲征南国,令南夷、东夷凡二十六邦来朝臣服,“有成亡竞”,功烈彪炳,厉王遂铸钟铭记此事,并以祀上帝百神与祖考先王,祈求降福长寿,永保天下。

图十三 故宫博物院中的一套编钟,八只

图十四 曾侯乙编钟

       曾侯乙编钟,战国早期文物,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1978年在湖北随县(今随州市)出土。全套编钟共有65件,中国迄今发现的数量最多、保存最好、音律最全、气势最宏伟的一套编钟,代表了中国古代时期的铸造艺术的最高成就,改写了世界音乐史,被中外专家、学者被为古代世界的“第八大奇迹”。

        编钟的钟架由长短不同的两面木架垂直相交组成,长面位于墓西,长7.48米,高2.65米;靠南的一面长3.35米,高2.73米。在木架中有7根彩绘木梁,两端以蟠龙纹铜套加固。6个铜铸佩剑武士和8根圆柱承托住整个编钟,形成上、中、下三层。钟架及挂钩有246个。曾侯乙编钟共65件,钟体遍饰浮雕式蟠虺纹。共分为三层八组:

        上层3组为钮钟,19件;

        中层3组为南钟,33件,分短枚、无枚、长枚三式;

        下层为两组大型长枚铺钟,12件,另有钟1件,其上有铭文记述此镈钟乃楚惠王赠送的殉葬品。

图十五 曾侯乙编钟

 

  • (三)散氏盘,以及盘

图十六 散氏盘
 
        散氏盘,盘内底铸有铭文19行、357字,记述夨国人和散国人土地争纷之事,经周天子裁定田地判归散国。铭文记载了西周土地契约制度,国家实行井田制,土地公有,耕者仅有使用权。是研究西周土地制度的重要史料。
        散氏盘呈圆形 ,浅腹,双附耳,高圈足。腹饰夔纹,间以兽首三,圈足饰兽面纹。盘高20.6公分,腹深9.8公分,口径54.6公分,底径41.4公分。其盘内书法铭文开启了草篆书风的先河,其文字优美流畅。
        毛公鼎、宗周钟、散氏盘为台北故宫的‘青铜三宝’,均出土于陕西宝鸡,凤翔,岐山和扶风三县,这里是西周历史发源地。
 
图十七 另一支盘和说明,以及夔龙纹和凤鸟纹的解释。
 
(四) 亚丑家族的青铜器
 
图十七 亚丑方尊及说明
 
        亚丑方尊,商晚期。高39.1厘米、腹深27.7厘米。全器腹壁曲线分成四个转折,口缘外张,同肩部内缩形成脰部,由脰部又向外斜出形成肩部,肩部向足部平直而下,形成腹部,腹部稍外斜形成足部 ,形成多转折、棱角毕露的器制。
        亚丑方尊在肩上四角各饰一象首,象首间夹饰兽头,颈、腹、足均饰八条棱脊。肩中部有四双角分叉龙首。兽面纹和夔纹是其主体纹饰,以雷纹作地。腹部与圈足有曲折角型大兽面纹,圈足曲折角雕成龙形。
        亚丑方尊为清宫旧物,现存有相同一对,一藏北京故宫博物院,较完好;一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圈足部有残损。
 
图十八 亚丑方尊
 
图十九 亚丑家的酒器,商晚期
 
图二十 亚丑方觚(gu)和亚丑者垕方尊
 
图二十一 亚丑方彝和亚丑方簋
 
图二十二 亚丑壶(商代)和周公壶(周代)
 
 
图二十三 钩连乳丁纹羊首罍(lei),商晚期。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高37.3厘米、口径31.3厘米。肩饰高浮雕羊首,与江西新淦所出铜罍形近;肩上夔纹之突点、扁平立鸟肩饰、及腹部钩状棱脊,与湖南华容所出尊装饰手法相近。
        罍,汉语三级字,读作罍(léi),⒈ 古代一种盛酒的容器。小口,广肩,深腹,圈足,有盖,多用青铜或陶制成。⒉ 盥洗用的器皿。
 
        亚丑青铜器从北宋时开始流传于世,由于其内的铭文,被历代金石学家广泛研究。在这些学者撰写的著作中,竟有70多件亚丑铭文青铜器。山东省博物院收藏最多,其中一件青铜钺为该馆的十大国宝之首。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数量次之,约十余件,但皆为精品,其中的亚丑方尊和钩连乳丁纹羊首罍为两件至尊国宝。
 
图二十四 亚丑家的
 
图二十五 亚丑家的 卣(you), 酒器
 
 
 
 
(五) 其它青铜宝贝
 
图二十六 颂壶,酒器,西周晚期。
 
        颂壶为西周晚期盛酒器,高51厘米,因作器者为“颂”而得名。颂壶有两件,一有盖一无盖,无盖件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有盖件收藏于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
        颂壶的器颈内壁铸铭文21行152字,记述了周王“册命”颂之事。西周时期,职官任命需举行隆重的册命典礼,颂壶铭文完整而详细记录了这一仪式。
        在迁台的6千多件青铜器中, 500多件赋载有文字,由此可了解中华民族形成早期历史,铭文已成为今天研究古代历史的重要材料。
        这些青铜器,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一段华夏历史文化,可惜没时间仔细阅读提示牌。
 
图二十七 曾姬壶,酒器,战国早期
 
图二十八 双龙纹簋(gui)
 
图二十九 双龙纹簋(gui)俯视线描示意图
 
图三十 召卣(you)和素勺,酒器,西周早期
 
图三十一 召卣和祖乙尊的说明
 
图三十二 祖乙尊,西周早期,酒器
 
图三十三 三个酒器,有盖者为卣,无盖者为尊
 
图三十四 凤鸟纹四足鬲(li)
 
图三十五 伯定盉(he),西周中期
 
 
 
(六) 青铜器的一些知识
 
图三十六 器皿的命名
 
簋、盉、斝、卣、鬲、觚、觯、甗、簠、匜、罍怎么读? ---- 一个也不知。
瓿、鬲、卣、簠、甗、觥、觯、盉、盨、斝、匜、觚 认识几个字? 一个也不识。
 
图三十七 器皿的命名(续一)。“钟”字还是认得出。
 
图三十八 器皿的命名(续二),乐器和兵器。
 
图三十九 青铜器的器类和用途,水器和乐器。
 
图四十 青铜酒器。
 
[ 打印 ]
阅读 ()评论 (6)
评论
唐山故乡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北美老农' 的评论 : 老农好。秦武王有问鼎实力,一个小失误就命丧黄泉。死时才23岁。
北美老农 回复 悄悄话 Learned 问鼎轻重
唐山故乡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ilovefriday' 的评论 : 你好。多谢。
ilovefriday 回复 悄悄话 学习了!
唐山故乡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金玉屋' 的评论 : 你好。拍了几百张照片,回来后又补习了一番,许多照片和说明还是没对上号。即使如此,还是整理一下,和朋友们分享。
金玉屋 回复 悄悄话 很好,想想许多资料照片。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