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言之

心有所想,姑妄言之
个人资料
stonebench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存在的客观性 (继续讨论辣椒)

(2019-10-25 08:46:18) 下一个

如果辣(感)不客观地、外在于感知地存在,那么引发辣感的东西(辣椒或者辣椒中的某种物质)外在于感知存在吗?

大略地看大流观点:

一种观点是有地。

一种观点是没有。

一种观点是不可知。

不可知论(俺理解的)问题在于先验地设想有东西在知觉之外,跟可知论一样落入二元思维。

如果承认辣只存在于感受中,那么引发辣的感受的东西存在在哪里?

不在感觉中?那么又需要承认感觉之外有东西。

在感觉中?那么不需要尝到辣椒,感觉就可以自发地辣了吗?

这种问法会让人觉得俺在狡辩。那么退一步,可以说辣椒的存在与辣的存在是不同的感觉类型,因此辣椒的存在不一定必然导致辣的感受。但这种理解又立刻落入主观唯心或者客观唯心。唯字并不能掩盖这两种思想的二元本质:它们还是在把感知和感知对象当成两样东西来分析。

中国的佛学心学也被当成主观唯心哲学。但这是错误的。因为佛学心学有一个观点超出了心物二分,回到了二分以前的状态:主体与客体,心与物的对立是认知的结果,而不是认知的起源。在结果出现以前,没有这些啰嗦(不是没有东西,而是没有有没有的问题,更没有感知与所知的问题)。结果出现以后,依二分思维再啰嗦也意识不到结果出现以前的状态。

这也是为什么“得”、“会”、“悟”在中国被儒释道的信奉者强调,而又被逻辑教的信奉者攻击为虚无缥缈忽悠人的原因。

其实,如果分别看辣感的存在与辣椒的存在,两者的感知原理是一样的。因此没有分别讨论的必要了。

值得继续讨论的是,在一次具体的辣感的引发过程中,引发具体辣感的物质(简称辣质)与这次被引发的具体的辣感的关系是什么?假设某次具体的辣感是一个世界,那么“辣质”是由外“进入”了这个世界,还是在这个世界之外,还是本来一直就在这个世界中? 

从现象上看,当然两者不同,一个引起另一个。但如果具体地看一次辣感,或者整体地看辣感,那么辣感一定是与辣质相联系的。我们说辣感的时候说的就是神经对辣质的反应,就是神经与辣质合和的结果。在辣质刺激神经之前没有辣感存在。反过来,对辣质的判定也是依神经反应来进行的。我们说“辣椒辣”,其实是基于经验、记忆与知识,而不是辣感的实际,也就是说,不是在描述具体的反应与感知,而是在进行抽象与概括,是反应与感知之后理性反观的结果。

这就是感与知的差别。在一般的讨论中,这种差别是被忽视的。这种差别就是:感是具体的,而知则具有高度的概括性与抽象性。易言之,就是辣的感受其实都是具体的,没有知识性的抽象的辣----我们可以说“辣椒辣”但这种说法并不给我们真正的辣的感受。有人会举梅子酸的例子,梅子酸本身也不给我们具体的酸的感受,它只是唤醒酸的条件反射,给我们酸的感受的还是神经反应。具有概括性的知让我们可以对具体感受进行概括分析,让我们产生了一些复杂的认知。这些复杂的认知是从意识来的,当然适合意识活动,就如地道是蚯蚓挖的因此适合蚯蚓活动一样。意识编织出来的知的世界让意识满意又兴奋,它就把所有的感都从知的角度来理解,而我们本身作为意识认知的结果,就乐于认为辣是辣椒的属性可以离开人的感受而客观存在了。

但很有可能,如果不一定是,这只是一个角度。因为有其它的理解可能。比如我们说的“看到苹果”。实际情况是,在感与知分离,知控制了感的发言权以前,我们看的时候,其实不知道看的是什么。只是形象与视觉神经在综合作用。形象与视觉反应完毕,结论是苹果,我们才会说“我看到一个苹果”----好像我们看以前就知道那是苹果一样,或者说那个对象本来就呈现为苹果的样子供视觉来加工一样。不是的。那个对象并不呈现任何样子,苹果的样子是视觉处理的结果,并不是视觉处理的对象。

同样地,辣质的存在也是神经处理的结果,而不是神经处理的对象。处理了以后,感到烧灼了,才会判断为“辣”以及“有辣的物质”。

换一个说法,很有可能,我们平常的判断及结论并不是离开感知的“客观真实”,而只是有某种反应,意识将之加工为如此。意识对反应的加工主要是分别:

明明只是一个浑一的反应,意识要分出五样东西来:一个是能知的感官,一个是所知的对象,一个是感官的所有者“我”。一个是以上皆为真实,一个是真实又是客观的,个个离析,层层支解,形成一个庞大又厚重的思维与知识体系。

这个说法有点儿粗,有点儿跳,但不是完全没可能。

总结一下,就是引发感知的东西本身就是感知的一部分。没有这个东西,就没有这个感知。如果没有了一个个的这个东西,也就没有了“这种东西”;没有了一个个的这个感知,也就没有了“这种感知”。没有“这种东西”与“这种感知”,“感知与感知对象分别存在”的结论就不会产生了。

认为感知与对象分别存在(“感知一直在那里,有东西来了就反应,没来就不反应”)是意识把一个个的“这个东西”概括为“这种东西”、把一次次的“这个感知”概括为“这种感知”的结果。意识的抽象与概括能力形成了原样(不用真实因为真实本身其实也是意识的定义,原样也一样,但相比真实,欺骗性稍小一点儿)以外的另一个世界,这个世界有规律有道理,可以发现,可以验证,可以重复,把原样世界给遮盖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