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80)
2018 (292)
2020 (164)
2021 (362)
2022 (344)
2023 (441)
2025 (1)
养气之说出自孟子。原文是:
(孟子曰:)「我知言,我善養吾浩然之气。。。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而無害,則塞于天地之間。其為氣也配義與道,無是,餒也。是集義所生者,非義襲而取之也。行有不慊於心則餒矣。我故曰:告子未嘗知義。以其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長也。無若宋人然。宋人有閔其苗之不長而揠之者,芒芒然歸,謂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長矣。』其子趨而往視之,苗則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長者寡矣。以為無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長者,揠苗者也,非徒無益,而又害之。」
这种“气”是什么样子的呢?"充塞于天地之间"。
依何而成呢?“配义与道”。
怎么养呢?要顺其自然(遵从道义),不要不管(必有事焉,不能“以為無益而舍之”),也不要人为造作(揠苗助长)。
上面这一段大概地说了气应该怎么养,还有一段,说了相反的情况------气是怎么败的。原文是:
孟子曰:「牛山之木嘗美矣。以其郊於大國也,斧斤伐之,可以為美乎﹖是其日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潤,非無萌蘗之生焉,牛羊又從而牧之,是以若彼濯濯也。人見其濯濯也,以為未嘗有材焉,此豈山之性也哉﹖雖存乎人者,豈無仁義之心哉﹖其所以放其良心者,亦猶斧斤之於木也。旦旦而伐之,可以為美乎﹖」
这一段不是直接说“气”,但是讲到了与养气相反的操作:败气。
浩然之气是怎么败的?就是忘失了仁义之心(良心)。人行事不遵从道义原则,对气就会造成伤害。如果浩然之气比作牛山的草木,那么用心不正就如同拿斧子把山上的树砍掉,又放牧牛羊来吃草,一定会把山搞得光秃秃。
孟子说的养气原理,其实跟觉悟的用心原理,太极的用意原理,乃至养生原理是相通的。
养气原理简单地说:就是天地之间本来就有浩然正气,我之所以感受不到,是因为用心不“端”。用心对了,自然就符合浩然之气。觉悟其实也一样,本性真实就在那里,我之所以感受不到,是因为认知意识总是放在零零碎碎的得失利害的现象上。太极所籍也可以看成一种抽象的整体力量,这种力量不能为我所用,是因为我们的注意力总是在肌肉动作肢体形状方位上。养生更是如此,天生一百年粗茶淡饭的寿命,非要追求更多的财富享受,结果扭曲健康,提早完结。
注:原文节自寒泉,引者对句读有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