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80)
2018 (292)
2020 (164)
2021 (362)
2022 (344)
2023 (441)
一般认为,生命是一个个体。而生命的经历或潜在路径即是命运。
而命运实际上不是主体经历环境,而只是动相的连续。动相的连续产生“识”(比如意识),“识”认为有主体,有我,这个“我”拥有独立的生命。但识所了知的内容是反的,因此结果也是反的。如同我们照镜子,左边其实是右边,右边才是左边。对识与我的判断的判断也一样:本质上,不是“我”产生“识”,而是“识”产生“我”。以”我“为主体,追求对现象的认知,不论得到的结论是量子还是测不准,会永远落后自己一步。因为”我“是结果,不是动因。
相应本质上就是“动”,不需要连起来。动的意思就是与整体产生差异,“动态”只是动的一种。
这就是为什么俺从“动”说起。
假设有一个真实存在,这个真实存在中其实现时存在一切现象,比如既有生也有死,既有迷也有悟,既有健康也有疾病。每种现象在真实中各自独立,因此在真实存在中没有”变化“。但是这些现象之间的联系就会产生识,识是不稳定的,它一产生就会不断地动。而它动的轨迹就是由“生”到“死”。而由生到死之间的“经历”是由这个动的质量(频率)决定的。
这种情况象我们看白描,白描其实只是线条,线条其实只是点,点其实只是墨。由于这些墨点互相之间的联系就产生了特定的形象。但如果我们只看本质,那么白描图案就只是墨点的集合。
生命与命运的存在与之相似。不同的是,白描是墨点在白色或者其他颜色的背景下的联系,而生命则是墨点在一瓶墨中的联系。
如果把真实性定为确实性,那么”连续“本身没有这种属性。比如连点成线,连线成图。图是意识对线的处理,线本身不是图,甚至线本身也不是线。
如果把真实性定为必然性,那么”连续“有必然性,是必定如此的。世界呈现出来的样子不是随意的,缘起是有法则的。无论我们如何超越现象,发现现象为虚为幻,也创造不出来长角的兔子,牛蹄的老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