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随波逐流 - 活在美国的我们 第四十九章

(2018-04-15 13:24:00) 下一个

四十九. “寒酸”的美式接待 

听孙丽说他们回国穿着随便,肖雨禾笑起来。

“那是回国休假,所以才会随便。我知道,你想说国外回去的人花钱小气,穿着土气对吧?你不想想,回家看父母和朋友,又沒什么正式场合,加上要轻装简行,当然只带好洗的便装了,怎么舒服怎么穿。"

"前几天,一个朋友跟我说,她回国探亲,她妈不让她出门,说她的衣服太土,非要让她去买了新衣服穿上才能见亲戚,免得给她妈丢人。她回来说给我们听,大家都笑死了。”肖雨禾说着,自己忍不住笑起来。

孙丽有些辩护地说:“你们这些人回去,的确穿得很土,去年高梅梅回国,我请她吃饭,她竟然穿了一双大球鞋就来了。就是小伙子穿的那种鞋,她这把年纪的女人,穿那种大球鞋,别人当然要笑话了。”

肖雨禾撇了撇嘴:“还说我们土!那叫旅游鞋。回国本来就是旅游,当然得穿双好走路的鞋子。正式场合是绝对不能穿的。你没见老余出差开会的时候,什么都不带也要带一身西服,一双皮鞋。老美这里有一种方型的袋子,是专门的西服袋,西服是挂在里面的,他们出差都带着。我在国内时都没见过,现在不知道有没有。”

“女人也必须穿西服吗?” 孙丽问。

“其实女人的正装应该是西服裙,我以前不懂,后来总听余争鸣说,我才注意到电视上果然是这样的。我们在国内时,讲究的是衣服样式、质地,不讲究穿衣服的场合,记得我在国内上班那会,回家就下厨房,从没想过要换衣服。到了美国后,也是过了好久才知道这些的。”

孙丽叹息说:“文化不同啊,出国前培训的注意事项里,应该加上着装这一条。”

到了大学,他们很顺利地找到了工程系大楼。上台阶时,局长笑着对肖雨禾说:“我们英语都不行,全靠你啦,谢谢你帮我们翻译。”

肖雨禾心里突然有些紧张,她只是陪他们来,可没说要当翻译啊。自己那点英语,聊天可以,这种正式会议场合,翻译得不准确可是要闹笑话的。

上到二楼,找到工程院主任办公室。办公室门口坐着一个五十多岁的女秘书,肖雨禾正要上前询问,一直走在局长身后的牛博士突然抢到前面,挤到肖雨禾前面和秘书说话。

看着牛博士那副抢着说话的样子,肖雨禾有点惊讶,又觉得有些好笑,原来刚才局长说“我们的英语都不行”,这话伤了这位牛博士的自尊心。

她在心里偷偷地舒了口气,有这位牛博士在,自己就是理解不准确,应该也不会误他们的事。

工程院主任在自己的办公室接待了他们。办公室很小,靠墙一排书架,中间一张很普通的办公桌,桌子后面有一把很普通的转椅。主任就坐在那张转椅上,从办公桌到门口只有几步的距离。

大概是为了接待他们,那天他特地在小小的空间里勉强放了几张折叠椅,非常拥挤。

瘦瘦的工程院主任是典型的欧洲人,他满脸笑容,站起身和大家握手。尽管他的腰有一点弯,还是比所有来访的中国男客们要高出一头,很像书上画的唐吉柯德。

主任说话带有浓重的欧洲口音,他随便聊天似地开玩笑说:“我和你们一样,都是外国人,我的英语不好,如果你们没听明白尽管问。我不介意重复。”他开始介绍学校的情况。

局长给肖雨禾递了个眼神,意思是让她翻译。肖雨禾看见了,只是笑了笑,没接茬。因为她确实没有信心能准确地翻译每一个词意思,还有,她也不想驳了牛博士的面子。

好在那位主任并不知道这些客人只是似懂非懂,他只管自己往下说。那位牛博士到底与众不同,他偶尔可以抓住几句,提一两个问题,这样大家便不显得太傻。

快结束时,部里的一位领导小声对肖雨禾说:“帮我问问他,他们是怎么裁员的,比如有人实在是没能力,他们是怎么处理的?”

肖雨禾帮他问了,那位主任笑着说:“我们系从不裁人,如果我想让人走,我会让这个人觉得不舒服,在这里工作得非常不愉快,通常他自己就会辞职。”

主任又陪着他们参观了几个实验室,会谈就结束了。看看时间已经是下午五点半了,肖雨禾开车把一行人送回旅馆,然后把孙丽带回自己家。

路上,孙丽很是不解,郁闷了一阵才说:“美国人是不是不请客人吃饭啊?这眼看就到吃饭的点儿了,就这样把我们送出来了?我们去了几家大学听课,别人对待我们就像普通学生,也没人请我们吃饭。下了课,我们还要自己去找学生餐厅,自己掏钱。一顿学生餐厅的自助晚餐就要七美元一个人,太贵了。”

听见她的抱怨,肖雨禾笑着说:“你们不过是普通的来访客人,别人为什么要请你吃饭。你现在是处长,部机关里每天人来人往,随便一个突然来访的客人你都要请人家吃饭吗?”

孙丽想了想说:“普通人当然不会,但是外国人来了,我们一定会热情接待的。”

“外国人?”肖雨禾呵呵笑起来:“那个主任自己就是个外国人,不知道是欧洲哪个国家来的。学生也是来自世界各地,对他来说,客人从隔壁来,和从中国来没有区别,都是普通访客。如果你能送一百个学生来读书,让他增加点经济效益,他没准就会请你们吃饭。美国的大学,只有在收学费的时候,才会注意到你是外国人,收你三倍的学费,绝不会搞错。”

肖雨禾转了个话题:“明天是星期六,我们北京同乡会组织了一个户外聚会。我带你去玩玩。”

“全是中国人吗?”孙丽问。

“当然,我们这里有好些中国人自己组织的团体,有四川同乡会,山西同乡会。我们北京同乡会也不都是真正的北京人,但都是从北京出国的。现在天气还不算热,算是春天吧,组织大家聚聚,就在公园里烤肉吃,挺好的。公园都是免费的,全家一起出门玩玩。你们明天没事,我就带你一起去看看。”

到家了,看着自动打开的车库门,孙丽露出惊讶的表情。一进家门,她站在门口就不动了:“天啊,你刚刚在路上还说是买了一栋小房子,这是小房子吗?你不是故意骗我的吧?”

“快进来吧!”肖雨禾拿过一双拖鞋扔在孙丽脚下:“这的确是小房子,而且二十多年了,我们这一片,算是最老的房子了。我们去过老余的同事家,人家的房子可都比我们的大多了,也漂亮很多。”

孙丽换了拖鞋,跟着肖雨禾把东西放进自己的房间,出来的时候,手上拿着照相机:“这么大的房子!这是别墅啊!还有后院和两个车库。这算是豪宅吧?我得照下来,每个房间都要照,拿回去给老公看看。”

见孙丽到处拍照,肖雨禾突然觉得心里的失落得到了一点补偿,不由得有点卖弄似地说:“美国人都住这种房子,我们在国内的时候也不知道,如果不是余争鸣公司的老美告诉我们应该买房子,我们连买房子的概念都没有。”

拍了半天,孙丽才停下来,感叹道:“你们这里的生活环境跟国内真不是一个数量级,这还叫小房子?有二百平米吧。国内现在也开始房改了,部里把我们住的房子卖给我们,只有四十平米,别人还羡慕得不得了。哪能跟你这房子比啊。难怪人家牛博士到处打听,削尖了脑袋要出来。”

听她这一说,肖雨禾恍然大悟,笑起来,说:“我说呢,他一直试图讨好那个主任,大家出来后,他还在后面跟主任套了半天近乎。我还奇怪他在干什么,原来是找路子出国啊。”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