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让我在第一次的日本之行中选出我最钟爱之地,那一定是伊豆半岛和京都。伊豆半岛因为是川端康成笔下《伊豆的舞女》的发生地而让我对它青睐有加,而京都则是因为它空气中飘荡的浓浓“唐风”而让我对它朝思暮想。再次踏上日本的土地,别的地方我可以舍弃,但是这两个地方我无论如何也要跟它们再相会。
京都
京都
京都
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熊野古道出来,我一路“杀”向京都。100公里左右的高速,我被收取了近20美元的费用,日本的高速收费挺贵的。而京都的酒店,也比我第一次来时贵了很多,不少酒店还没有停车位,于是我订了离世界文化遗产下鸭神社不是很远的民宿。这个民宿名字很好听,叫红达磨,它家晚上停车免费,但白天我得花700日元,差不多5美元停车,那也比京都市内停车便宜很多。民宿是日式榻榻米,还提供免费早餐,老板特别和善,我一进门就送了我一个漂亮的扇子。此时,即将黄昏,收拾停当后我们立刻出门找吃的。
民宿老板告诉我们,穿过鸭川河就能看见几家餐馆。我们刚走出民宿不久,便看见夕阳正在从树梢中慢慢下沉,这是我们在日本第一次看到日落。走上桥,桥下即是鸭川河,它是京都的母亲河。虽说它是鼎鼎大名的京都的母亲河,但它却是涓涓细流,窄窄的水面、浅浅的水深,很符合京都典雅的气质。让我们惊喜的是,河中居然有四头小鹿正在饮水,它们是从哪里跑过来的?我和女儿只在奈良见过它们。我呼唤着小鹿,它们瞪着大大的眼睛看向我,然后涉水而去。来京都的第一时间就与这些可爱的生灵相遇,我们觉得好幸运。
京都鸭川河的小鹿
京都的餐厅
京都的美食
京都的美食
更幸运的是,我们找到了一家让我们味蕾再次绽放的餐厅。这家名为长次郎的餐厅主营寿司,我不爱吃寿司,但我家先生喜欢。最初我以为是我跟女儿吃过的旋转自助寿司,但它们家是点的,居然有套餐。我们尽情地点,尽情地吃,最后都吃饱了还点了一碗凉面和一碗冰淇淋,才花了不到40美元,我们因为这顿物美价廉的餐饮更爱日本了。结果回酒店才发现,民宿的冰箱里有各种各样的冰淇淋和菜品,民宿老板说随便吃。那我们就不客气了,早餐吃得像个皇帝。
这次再来京都,我的目标是尽量多看看京都市内没看过的世界文化遗产,这些世界文化遗产都是神社和寺庙。先生不喜欢这些,我让他放飞自我,自己一个人先走去了下鸭神社。本来我想骑民宿提供的免费自行车去看这些世遗,但老板说这一天京都的温度37摄氏度,我一听打了退堂鼓。下鸭神社离民宿3公里多,清晨京都还不是很热,走在阴凉处并不觉得难受。我一路沿着鸭川河,欣赏着河边的景色,觉得不一会就到了下鸭神社。
京都的鸭川河
下鸭神社
下鸭神社
下鸭神社
下鸭神社
这个坐落于鸭川河和高野川河之间的神社是京都市最古老的神社之一,可追溯到公元前。它是古代豪族贺茂氏的氏族神社,供奉着贺茂氏的宗神。其所在的原始森林还曾出土过绳文时代的祭祀场遗址,京都人常说这里自上古时代起便是神圣之地。相传下鸭神社的主祭神鸭神,也称贺茂神曾化身为八咫乌,为日本第一代天皇远征奈良县时引路,并最终让他在奈良建立了政权。因为这个传说,下鸭神社以祈求消灾辟邪和出行安全灵验而闻名。这里除了供奉着主祭神此外,还供奉着主祭神的母亲,她是保佑安产和育儿的神灵,供奉这两尊神明的建筑都被列入了日本国宝。
我穿过大鸟居,走入神界。这里山林青翠、溪水潺潺,是一个巨大的能量场,很适合大神居住。日本长篇小说《源氏物语》中曾描写主人公将辨明是非的希望寄予这片山林里的神明:“一任神明判是非”。林中保存着很多绳文时代的榉树和朴树等榆科乔木,也栖息着野鸭等野鸟和濒危甲虫等昆虫。院内不但有这些神树和圣水及两位大神的本殿,而且有美观的楼门和舞殿等53座建筑,本殿前的7座神社里供奉着十二生肖守护神,他们是日本开国神话中的大国主命及其化身,而井上社供奉着消灾避祸的神明。据说如果在日本7月到8月间的土用丑日日,把脚浸泡在御手洗池中,可以免受传染病侵袭,这个节日被称作御手洗祭。
下鸭神社
下鸭神社
下鸭神社
下鸭神社
相比御手洗祭,下鸭神社每年5月举行的葵祭,也称贺茂祭,更久负盛名,已经有1500年的历史。自平安时代起,天皇每年都会派特使出席这个庆典,它跟祇园祭和时代祭并称为“京都三大祭”。葵祭时,祭典队伍都用葵花和葵叶装饰,祈祷农作丰收。跟伊势神宫一样,下鸭神社也举行迁宫仪式,只是每隔21年,而不是伊势神宫的20年,这一传统已经延续了上千年。我在这个灵光闪闪的下鸭神社中转来转去,走过经典的两个神殿,再走过弯曲小溪上的桥和几座较小的神社,呼吸着林中的负氧离子,凝望着清澈的小溪,想起黑泽明的《椿十三郎》片中的一条溪水穿过两家的画面,上一家的落花,下一家便可在溪中见到。下鸭神社和它的“姐姐”上贺茂神社,便正如此。
上贺茂神社和下鸭神社合称为“贺茂社”,都供奉着贺茂氏的守护神,也都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每年从京都御苑出发,途经下鸭神社的葵祭的最后终点站就是上贺茂神社。而这种保存了千年的传统,被《京都一年》的作者称为最“让日本引以为傲的存在”。若论地位,据说建于公元前600年神武天皇时代的上贺茂神社比下鸭神社更重要,因为它不仅背对的是神山,而且是上贺茂神社中的主祭神贺茂别雷神的落脚地。这位大神有控制雷电的能力,因此自古就被日本人尊崇为避雷之神,它也是掌管五谷丰收之神。自从8世纪末日本的桓武天皇把都城迁到京都,并把贺茂别雷神当作“皇城守护神”后,上贺茂神社便受到了皇室与贵族的崇敬。近年来,此地的大神又演变为“电之神”,因而前来祭拜的电机及IT行业从业者也越来越多。
上贺茂神社
上贺茂神社
上贺茂神社
上贺茂神社
而贺茂别雷大神之所以会成为在此处居住的贺茂一族的守护神,全因这个家族的公主。一天,公主在鸭川河边清洗身体时,看到一支红箭顺流而下,她把箭捡回家就生了贺茂别雷命,跟圣母玛利亚怀耶稣同出一辙,这支红箭就是贺茂别雷命的化身。大神出生后,便乘雷电而去,他托梦给公主,让她制作天羽衣裳、燃烧火炬、用深山的榊木作他依附的神体,并以葵和桂的枝蔓来装饰,以便他降临。万事俱备后,大神就降临到了上贺茂神社后的神山上,这也成了葵祭的起源。
事实是不是如此只有天知道,但不妨碍我来此参观。我从下鸭神社到这里前,去了一下卫生间,发现下鸭神社卫生间的手纸居然要100日元,这是我在所有发达国家中唯一见到的奇葩事,很不“日本”。怎么去上贺茂神社我是不知道的,但我知道日本人超级友好,他们把我送到了4路公交车站。车上有卖日票的,1100日元,7美元多。下车地点离上贺茂神社正殿有一段距离,湿热的风迎面袭来,让我有喘不过气的感觉,日本的夏天太热了。穿过据说寓意为驱魔辟邪的鲜红色大鸟居,依然是长长的没有遮拦的石子路甬道,甬道旁是绿色的草坪,我觉得都要被晒化了,而此时还不到上午10点。
上贺茂神社
上贺茂神社
上贺茂神社
上贺茂神社
上贺茂神社
这个神社跟下鸭神社一样,也是每21年迁宫一次。不过,这里却充满着神秘色彩的能量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位于细殿前的两座左右对称的沙堆,名为“立砂”。呈独特的圆锥形的立砂模仿神山的形状而建,神山周围也发现了绳文时代的遗址,据说这里是驱除厄运的“净化之砂”的起源地。走过细殿,我终于摆脱了烈日炎炎,神社院落内绿树成荫,安宁静谧,还有小桥流水,却只有我一个游人在安享这份闲适。神社内背靠神山的区域最为神圣,这里并排坐落着本殿和权殿两座结构相同的建筑。
正面屋顶向前方延伸,形成优美弧线的权殿被认为是神社主流建筑样式“流造”的雏形,一千多年几乎未曾发生变化,它是神明的临时居所。本殿坐落在“御物忌川”和“御手洗川”两条河交汇的地方,这里就是神话中公主捡到红箭的地点。河上有座小桥,传闻渡过这里的河流,可以净化身心。这里还有大神母亲的神社,她是掌管恋爱、婚姻和家庭的女神。
龙安寺
龙安寺
龙安寺
龙安寺
如果说上贺茂神社和下鸭神社是京都人趋之若鹜之地,那同样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龙安寺则是欧美游客的喜爱之地。我去这个寺庙时因上贺茂神社前的汽车站没有站名的信息而坐反了车,坐到终点站才发现,白白浪费了我半个多小时。幸好下车地点就在龙安寺门口,我不用在炙烤的太阳下行走很多。跟处处免费的神社不一样的是,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龙安寺需要门票,每人600日元,4美元左右。为什么建于1450年,是中国明朝,日本室町时代的龙安寺会如此受外国游客热捧呢?
跟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有关。1975年她参观了龙安寺内的庭园后对其赞不绝口,从此龙安寺庭园在西方世界名声大噪,还成了日式庭园的代名词。不过,龙安寺配得上伊丽莎白二世女王的赞誉,因为它是日本最有名的枯山水园林的精品,素有“日本第一石庭”的美称。枯山水园林,是日本的原创。唐朝时水墨画和佛教的真言密宗传入了日本,此时正是日本的平安时代。当日本的“老师”唐朝临近灭亡时,日本这个“学生”跟“老师”断了联系,开始钻研自己的文化。平安时代末期,世界第一部园林典籍《作庭记》中首次记录了枯山水,日本独有的枯山水庭园开始“显山露水”。
龙安寺
龙安寺
龙安寺
龙安寺
所谓枯山水,就是在没有池子、没有水的地方安置石子、白砂和苔藓。南宋时,中国的禅宗传入了日本,并受到镰仓幕府的支持。从这儿以后,日本的枯山水融入了禅宗的理念,组合成了大自然的枯山水庭园,日本的枯山水庭园正式“开宗立派”。这是一个缩微式的园林景观,在表达禅修原理的简约与和谐的同时,也让其内的禅宗寺院更显深邃。
我被龙安寺大名所吸引,即使坐错了车,又倒了另一路车也要来这里。一进大门,便是绿意葱葱的树林,没有毒日的暴晒,让我一下子喜欢上了这里。树林边是一大片莲花池塘,里面除了盛开的莲花外,还有法国画家莫奈最擅长画的睡莲。这个池塘名为鸳鸯池,当年一个猎人看见一对鸳鸯在池中戏水时,射杀了雌鸟。没想到雄鸟在池中上空盘旋,最后累死了。追悔莫及的猎人把它们安葬在一起,还给它们建了一个小祠堂,鸳鸯池的名字就这样来到了人间。
龙安寺
龙安寺
龙安寺
龙安寺的枯山水
沿着林荫道向前,穿过一座石桥,即是大名鼎鼎的龙安寺庭园,名为方丈石庭,这里昔日曾是方丈的居所,游客要拖鞋进入带空调的殿宇中才能看到庭园的全貌。我推门一进去就被吓了一跳,里面一群一群的西方游客,很多都是旅行团。站在门廊的观景台上,我静静欣赏着这座面积约250平方米的长方形庭园。庭园的地面上铺满了白色碎石,15块被分成五组的青苔石,散落于不同方位,组成了一棵分出枝桠的树的图案。布局看似简单,却富含深意且充满谜团。有人说庭园像海中的小岛或云海中的山峦,有人则说它像一只雌虎带着幼虎渡河。不管人们如何展开想象的翅膀,不管人们站在哪一个角度,他们都只能看到14块石头,据说只有真正顿悟的人才能看到15块石头。
像我这样修行不够的人是肯定看不到第15块石头的,但我可以沿着规定好的线路把龙安寺看个通透。我在静谧的树林中领悟远离世俗的禅宗精髓,让它如一盏明灯,照亮我渴望被救赎的心灵。
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