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

走遍千山万水,只为寻找初心。
个人资料
lily0824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独行印度(17)-帝国的皇宫

(2023-10-14 16:52:53) 下一个

在包括今天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等国的古印度漫长的历史中,有两个最为人称道的帝国:一个是孔雀帝国(B.C.324-B.C.187),另一个是莫卧儿帝国(1526-1857)。两个帝国都幅员辽阔、经济发达、文化昌盛。如果说定都华氏城(Patna)的孔雀帝国是今天印度的开门鼻祖,那定都于阿格拉(Agra)的莫卧儿帝国则是印度的关门弟子。虽然莫卧儿帝国由外来的异教徒建立,但这些穆斯林统治者却把印度当成了自己的“家”。在统治印度300多年的光阴里,他们给印度文明增添了华彩的篇章。在这些篇章中,最震惊世界的是位于阿格拉,有着“完美建筑”之称的泰姬陵。它是“我携漫天星辰以赠你,仍觉满天星辰不及你”的莫卧儿帝国痴情皇帝沙贾汗为爱妻建的陵寝。

阿格拉堡

阿格拉堡

阿格拉堡

泰姬陵

为什么沙贾汗要在阿格拉给爱妻建陵寝?因为这里是他在德里建第八城前,五位莫卧儿帝国君主的首都,时期长达1个多世纪。但是,阿格拉的历史却不是从莫卧儿帝国开始的。它的历史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无人知道,连它的名字都有不同的说法。有人说来自印地语,因当地土壤呈微咸性而得名。还有人说来自梵文,是树林的意思。不过,阿格拉有史可查的时候是在德里苏丹国最后一个王朝洛迪王朝(1451-1526)中期。1504年,当时洛迪王朝的君主在亚穆纳河东岸兴建了阿格拉城,并把首都从德里迁到了阿格拉。此后,这里成为了印度最重要的伊斯兰学习中心之一。当莫卧儿帝国的开创者巴布尔攻陷此城后,把帝国的首都放在了这里。

也许因为德里因战火和劫掠变成了“死城”的原因吧,巴布尔才在阿格拉定都。他曾在自传中说,印度的“炎热、强风和灰尘”让他很恼火,所以他在阿格拉建造了果园、花园、浴室、水池、水井和河道等。但他那位命运不济的儿子胡马雍因在位9年就被阿富汗人轰去了波斯而没给阿格拉留下任何“锱铢”。真正让阿格拉开启繁华时代的是阿克巴大帝、贾汗吉尔和沙贾汗这三个皇帝。当阿克巴在亚穆纳河右岸建造了新阿格拉后,阿格拉便成为了帝国的学术、艺术、商业和宗教中心。今天,阿格拉除了有人人皆知的泰姬陵以外,还有莫卧儿帝国的皇宫-阿格拉城堡(Agra Fort),它们一同跻身到世界文化遗产行列。

阿格拉

阿格拉

阿格拉

不过,从离阿格拉近40公里的另一处世界文化遗产法塔赫布尔西格里(Fatehpur Sikri)古城回阿格拉后,我并没有去这两处世界文化遗产,而是在37度的高温下,走去了离酒店7公里多的小泰姬陵(Tomb of I'timād-ud-Daulah)。我之所以这么折磨自己,最主要的原因是我想看看因为泰姬陵而万世流芳的阿格拉古城还有没有莫卧儿帝国鼎盛时期的样貌,是不是跟旧德里一样,也是人间地狱。

这两个莫卧儿帝国的首都是“一丘之貉”,都是人间地狱。1585年,还在阿巴克大帝统治时,一位英国旅行家曾这样描述阿格拉,这里“人口众多,城市用石头建造,有美丽而宽阔的街道,还有美丽的河流流过”。今天,除了众多的人口之外,美丽的街道和河流都消失不见。虽然阿格拉古城的框架还在,但弯弯曲曲的羊肠小道中都是垃圾和散发着腐臭味道的下水道,还有“大爷”似的马牛羊和它们的排泄物。我都不知道我用怎样的精神支撑才走完了这个鬼城。

阿格拉

阿格拉

阿格拉

为什么曾经繁华无比的都城会变成这个样子呢?是天灾加人祸。中国人常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自沙贾汗迁都德里后,以皮革业和制鞋业为主的阿格拉就像泄了气的皮球,一年不如一年。虽然在英国统治这里时纺织业曾短暂繁荣,但当英国开始保护本土纺织业而压制这里的纺织业时,阿格拉爆发了大起义,后被英国抛弃。在起义前,这里还经历了瘟疫与饥荒,存活下来的人只占原来的1/10。当印度和巴基斯坦分治后,阿格拉包括大量手工艺人和贵族阶在内,超过5万穆斯林迁去了巴基斯坦。新迁入的居民也没人管,于是未经规划的土坯房野蛮生长,得不到处理的污水和垃圾也满城都是。若不是有泰姬陵和阿格拉堡这两颗“摇钱树”,阿格拉古城昔日的尊贵气息早已荡然无存。

泰姬陵外

泰姬陵外

泰姬陵外

泰姬陵外

泰姬陵外

这种脏乱差的景象到泰姬陵南门时仍未消失,到了西门后才减轻许多。西门主路的两旁都是绿化带,还有一个公园,到处是郁郁葱葱的景色,我仿佛又到了新德里,揪着的心终于放下了。可我经过巍峨的阿格拉堡后,我的心又揪起来了,因为我又看到了满地的垃圾、听到了刺耳的鸣笛声,还看见了好几个男人在大路边小便。在穿过亚穆纳河上的大桥时,我看见一个骑摩托车的男人连车都不下,就把整袋的垃圾从我眼前甩进了亚穆纳河里,气得我真想问候他的祖宗。站在桥上,看着“养育”了德里和阿格拉的亚穆纳河如今被各种垃圾污染得一点儿圣河的样子都没有,我的心似在哭泣,为曾经美丽无限的它鸣不平。

亚穆纳河

亚穆纳河

在闹心的景象中,我走到了位于亚穆纳河东的小泰姬陵(Tomb of I'timād-ud-Daulah)前,这里立刻换了一番天地,到处都是草坪。跟门票是天价的泰姬陵相比,小泰姬陵的门票才310卢比,不到4美元。看到它的时候,我还没去泰姬陵,因而见到它的那一瞬,还是被它漂亮的外观吸引了。小泰姬陵比胡马雍陵晚建了半个世纪,是由极具绘画才能的贾汗吉尔最宠爱的皇后努尔·贾汉为父母建造的。她曾在幕后统治了莫卧儿帝国16年(1611-1627),也是居住在泰姬陵里的女主人的亲姑姑。此陵墓因建筑风格酷似泰姬陵而被称作小泰姬陵,它还跟胡马雍陵一起,成为了名扬世界的泰姬陵的建设模版。

小泰姬陵

小泰姬陵

小泰姬陵

小泰姬陵

可不像人山人海的泰姬陵,来参观小泰姬陵的人门可罗雀。不过,它却是亚穆纳河畔的第一座陵墓建筑,也是莫卧儿帝国的第一座纯白大理石建筑,大理石上雕刻着各种花纹。陵寝也像泰姬陵一样,被建在“十”字形的花园中,水道一直通向陵墓的基座。陵墓四周也有四个宣礼塔,只是中间的不是圆顶。陵寝的墙壁上镶嵌着红玉髓、碧玉、青金石、缟玛瑙和黄玉等,这些宝石组成了酒瓶、盘子和杯子,以及切好的水果和装有花束的花瓶等图案,当然还有穆斯林不可缺少的几何图案。除了几何图案外,其它图案我在泰姬陵并未见到。跟泰姬陵不一样的是,我可以站在小泰姬陵的围墙高处,俯瞰亚穆纳河。望着这条鞠躬尽瘁的河流,我诚挚地祝愿它早日恢复它曾有的靓丽模样。

小泰姬陵

小泰姬陵

小泰姬陵

小泰姬陵

从小泰姬陵出来,我是没有体力走回酒店的,于是打了一个突突车,沿途还花不到1美元买了两个西瓜。这里的西瓜跟昌迪加尔和德里的没法比,一点也不甜。第二天,我参观完泰姬陵,并在它旁边的饭店吃了一碗蛋炒饭后,走了2公里,来到了莫卧儿帝国的皇宫-阿格拉堡。

阿格拉堡跟德里红堡是姐妹,阿格拉堡是“姐姐”,由阿克巴大帝兴建,而德里红堡是“妹妹”,由阿克巴的孙子沙贾汗皇帝模仿阿格拉堡修建,两者相差了近一个世纪。跟德里红堡不一样的是,阿格拉堡外种满了开着五颜六色花朵的树木,护城河中还有水渠,这一下子让它比德里红堡的外部漂亮很多。可是,德里红堡免费,阿格拉堡却要收门票,外国人650卢比,8美元多,这又让我对阿格拉堡的好印象打了折扣。

阿格拉

阿格拉堡

阿格拉堡

阿格拉堡

虽然今天的阿格拉堡呈现出的美态最终要归功于有着很高艺术审美的沙贾汗,但从它“出生”开始,很多在阿格拉落户的主人都为它添了砖,加了瓦。在德里苏丹国(1206-1526)占领阿格拉堡前,这里是阿格拉领主用青砖建的一个要塞。当德里苏丹国的洛迪王朝把阿格拉定为首都后,王朝的君主在要塞中建造了一些建筑物,并把它当作了皇宫。在莫卧儿帝国的开国始祖巴布尔皇帝占领阿格拉后,他在阿格拉堡修了一口阶梯井,之后这里成了他儿子胡马雍的加冕地。如果这些人为阿格拉堡贡献的只是微薄之力,那从巴布尔的孙子阿克巴大帝起,莫卧儿王朝的君主便开始发力,让阿格拉堡改天换地,变成了一个真正的王宫。

阿克巴命人清除了原有的青砖,然后用红砂岩代替,使其成为一座红色的堡垒,故称红堡,这是印度最早的红堡。同时,他还大规模扩建了城堡。当这座花费了15年,于1573年完工的皇宫面世时,它已经是一个有着双城墙,面积比故宫占地面积还大2倍有余的城堡加王宫。由红砂岩建成的外城墙长2.5公里,高20多米,平面呈半圆形,但弦线与亚穆纳河平行。双城墙间隔有巨大的圆形堡垒,城墙上有城垛、射孔、机械结构和绳索等。这样的造型让人从远处一看就觉得它宏大而巍峨。

阿格拉堡

阿格拉堡

阿格拉堡

阿格拉堡

城堡有四个门,但只有一个门与亚穆纳河相通,如今只剩下两个门,阿克巴大帝修建了最宏伟的德里门。可是,这个门今天只允许军队出入,游人必须得从以拉杰普特贵族名字命名的阿玛尔辛格门(Amar Singh Gate)进入。此门并不华丽,也不太养眼,但走过蜿蜒坡道后呈现在眼前的具有浓郁伊斯兰建筑风情的拉合尔门(Lahore Gate)却很有气势。走过这个城门,里面是一个小庭院,小庭院的尽头是象门(Hathi Pol)。这三道S曲道形状的门像老虎钳子,死死把住城堡的入口,用以减缓敌人进攻的速度。

跟德里红堡一进去就有一个热热闹闹的集市不同,阿格拉堡一进去是长长的坡道,坡道两边是高墙。这条被命名为凯旋大道的斜坡甬道是给征战的大象准备的,这也是为什么第三道门被命名为象门的原因。凯旋大道的尽头是以沙贾汗皇帝名字命名的大门(Shah Jahani Gate),门内有一大片青葱的草坪,在草坪边是阿格拉城堡中重要的贾汗吉尔宫(Jehangir's Palace)。这个由阿克巴为其儿子贾汗吉尔建造的宫殿也由红砂岩建成,融合了古印度和伊斯兰的建筑风格,但大门上方装饰的三个六芒星却是犹太风格,以莲花为图案的墙面装饰又是佛教风格。可见,阿巴克时代的莫卧儿帝国是多么包容。宫殿前有一个像四合院似的方形院落,殿内的墙壁上布满了各种花纹雕刻。这些雕刻经过岁月的磨难,有的已经残破不堪。

阿格拉堡

阿格拉堡

阿格拉堡

阿格拉堡

阿格拉堡

作为一个王宫,最不能缺少的是朝觐大殿(Diwan-i-Am)。因为这个四面通透的大厅是皇帝处理政府事务,倾听臣民谏言的地方,厅内的廊柱和天花板上的雕刻同样豪华细腻。在阿格拉堡内,跟红色贾汗吉尔宫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沙贾汗用白色大理石为自己建造的寝宫(Khas mahal),具有伊斯兰和波斯风格的寝宫墙壁和柱子上都装饰着精美绝伦的雕刻。与他的寝宫相连的是给王室贵妇化妆的镜宫(Shish Mahal),墙壁上曾经镶嵌着各种绚丽的玻璃镜片和宝石,如今都被偷得干干净净。

虽然阿格拉堡是莫卧儿帝国前五位君主的皇宫,但因为里面建筑没有像德里红堡那样“摊大饼”似的排开,而是聚集在庭院四周,因而阿格拉堡的皇宫看起来没有德里红堡的大气,视野也没有德里红堡的开阔。不过,它跟德里红堡一样,也有一个皇宫市集(Machchhi Bhawan)。只不过,它在庭院中,是宫廷内的女士们购买香料和日用品的地方。传说沙贾汗就是在这个市集中对他永生的挚爱一见倾心,从此他们走上了缘分的桥梁,开始了命运的交织,并为后世留下了一座旷世永恒的爱情墓碑-泰姬陵。

阿格拉堡镜宫

阿格拉堡茉莉宫

阿格拉堡茉莉宫

阿格拉堡八角瞭望亭

八角瞭望亭上的泰姬陵

当沙贾汗被儿子篡权后,他便被软禁在阿格拉堡大名鼎鼎的茉莉宫(Musamman Burj)里,一直到死。同样用白色大理石建成的茉莉宫是我眼中阿格拉堡最漂亮的地方,其原因不仅仅是因为廊柱和墙上都镶嵌着茉莉花的图案,还因为宫殿内部有一个小喷泉,更重要的原因是,此地是沙贾汗日夜盼望光阴轮回,跟他爱妻再续前缘之地。他的余生写出的诗,每一笔都是他爱妻的名字。当他迎风站在八角瞭望亭(Musammari Burj)上,眺望着远处他自己的杰作,美轮美奂的泰姬陵时,会感叹“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吗?他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吗?我想会的,要不然,他不会在老年眼睛有疾时,还借着宝石折射出的光望向泰姬陵。8年后,在他郁郁而终时,我想他一定会对爱妻说:“待重结,来生愿。”

阿格拉堡

阿格拉堡

阿格拉堡

阿格拉堡

路线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lily0824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HanxueClear' 的评论 : 不客气,谢谢阅读。
HanxueClear 回复 悄悄话 继续拜读!再次谢谢分享!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