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

走遍千山万水,只为寻找初心。
个人资料
lily0824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重访西班牙(14)-基督世界的圣城

(2023-02-25 05:22:15) 下一个

在基督教的世界里,有三大圣城。除了尽人皆知的耶路撒冷和罗马外,还有一个就是西班牙的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Santiago de Compostela)。因为“身着”圣城的锦缎外衣,所以这三个圣城千百年来都吸引着无数基督徒前来朝圣,从而诞生了经久不息的朝圣之路。而去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的朝圣之路(Camino de Santiago de Compostela),不仅被拍成了大热的电影《朝圣之路》(The Way),而且让德国著名思想家歌德说出了这样一句话:“欧洲就诞生在通往圣地亚哥的朝圣之路上。”

为什么歌德会对这条朝圣之路做出如此高的评价?追本溯源,让我们回到遥远的公元376年吧。这一年,罗马眼中的蛮族西哥德人被罗马允许进入帝国境内居住,从此,罗马就迎来了霉运。先是罗马皇帝在战斗中被西哥特人杀死,再后来,当狄奥多西大帝把帝国分成东西两个帝国后,西哥特人于公元410年洗劫了西罗马帝国的“精神家园”罗马,还“搂草打兔子”,顺道拐走了皇帝的妹妹。最后,他们于公元419年在西罗马帝国境内建立了一个国中之国,即西哥德王国,定都今天法国境内的图卢兹。

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

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

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

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

当同样属于蛮族的法兰克人把西哥特人轰到比利牛斯山以南后,西哥特人在公元527年把王国的首都定在了西班牙的托莱多,开始“污染”这片土地。这时的西罗马帝国,已经灭亡半个世纪了。各个蛮族,把差不多整个欧洲都祸害得乌烟瘴气,罗马的很多文明也都消失殆尽。也是这个原因,西方的一些历史学家们把西罗马帝国崩溃后的欧洲一直到文艺复兴的历史阶段称为黑暗的中世纪。但事实是,在人类第一个千禧年后,欧洲在上帝“新天新地”的预言下,在阿拉伯文明的熏陶下,已经开始发生脱胎换骨的变化。不过,在西哥特人定都托莱多时,欧洲还处在黎明前的黑暗之中。

如果说法兰克人在公元496年皈依基督教是他们准备迎接“新天新地”的分水岭,那西哥特人在公元587年皈依基督教则是他们迎接“改天换地”的里程碑。接受了上帝洗礼的他们在异教徒摩尔人入侵伊比利亚半岛,灭了西哥特王国后,在西哥特贵族佩拉约的带领下躲到了西班牙的阿斯图里亚斯,并于公元718年建立了阿斯图里亚斯王国,这是基督徒在摩尔人来到之后建立的第一个王国。同一年,佩拉约率领西哥特人打败了所向披靡的摩尔人,于是西方学者便把这一年看作持续了近800年的“收复失地运动”的开端。

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

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

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

也许上帝要奖励坚守基督信义的佩拉约吧,因而让他之后的国王开疆扩土,征服了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所在地的加利西亚和其它地区。这还不算,到阿方索二世在位的公元814年时,还让耶稣12门徒之一的圣雅各遗体在圣地亚哥被发现,于是跟法兰克王国查理曼大帝同属一个时代的阿方索二世在这里建立了一个小教堂,并将之命名为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教堂,一个同名的小城也围绕着教堂被兴建。这奠定了此城成为基督教圣地的根基。

圣地亚哥是圣雅各的西班牙语名字,德孔波斯特拉是由拉丁语“繁星的原野”演变而来的。当年,圣雅各曾在西班牙传教7年,当他在耶路撒冷殉教后,他的门徒们将他的遗骨带到了这里。可历史的烟云让他的墓地消失不见了,直到一个农夫在星光的指引发现了他的墓穴和遗骨。

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

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

因为阿方索二世建立的这个小教堂,阿斯图里亚斯王国才首次得到了横扫欧洲大陆很多地区的查理曼大帝以及教皇的认可,偏居一隅的它才开始融入基督教的“主流团体”,可是教堂建成后的几十年都没有成为红红火火的朝圣地。其原因是无嗣的阿方索二世死后,王国就陷入了王位争夺战中。同时,王国的敌人除了摩尔人外,还多了维京海盗,而且维京海盗不仅觊觎阿斯图里亚斯王国的富裕城市,更把西法兰克王国的加洛林王朝折腾得奄奄一息。

等到公元899年,这两股敌人或因内部矛盾或因定居下来而都不折腾阿斯图里亚斯王国时,王国的第一个“大帝”阿方索三世横空出世了。在罗马教廷的批准下,他建成了新的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主教教堂。从这时起,教堂才开始走上基督徒朝圣地的康庄大道。而它之所以会成为朝圣地,一方面是因为圣城耶路撒冷掌握在穆斯林手中,这让高卢地区、伊比利亚半岛和不列颠的基督徒无法轻易前往耶路撒冷朝圣,另一方面是侵扰欧洲的维京海盗已经在西法兰克王国的诺曼底定居下来,他们没多久就会在公元911年被西法兰克国王承认,建立日后大名鼎鼎的诺曼底公国。

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

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

似乎一切都风调雨顺,上帝的慈爱之手正在抚摸着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主教教堂,使其成为光耀欧洲的圣堂。当公元10世纪为西法兰克王国加冕的兰斯主教和北方各基督教国家的君主来此朝圣后,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教堂正式成为基督教圣地欧洲宗教中心。欧洲的基督徒们跨越高山、趟过河流,历尽艰辛,从四面八方朝这里涌来,形成了著名的“圣地亚哥朝圣之路”。在中世纪流传的神话中说,这些朝圣者们旅途中扬起的尘土,汇成了天上的银河。今天,通往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教堂的“朝圣之路”被欧洲理事会认定为欧洲第一大文化线路,也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

这条朝圣之路不是一条,而是很多条。其中有从法国出发的长达780公里的朝圣路,我夏天在法国的自驾中曾在这条路上的亚眠、维兹莱和里昂等地停留过。也有西班牙北海岸线经过希洪的总长824公里的朝圣路,还有与“白银之路”重合的960公里的朝圣路,以及从葡萄牙里斯本开始的长620公里的朝圣路等等,等等。无论从哪条路来,这些基督徒的最终归宿地,都是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教堂。

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

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

这个教堂,就像地心引力,把欧洲的基督徒吸到此地。而来自欧洲不同地区,数不胜数的基督徒在长途跋涉中,除了带动了朝圣路上原有城市的经济繁荣和宗教昌盛以外,也让朝圣路上兴建起了众多新的城镇、修道院、教堂和医院等,现代欧洲的骨骼脉络就这样通过“圣地亚哥朝圣之路”被搭建了起来。同时,这些来自欧洲五湖四海的人们把他们各自的语言、文化和思想等也留在朝圣路上,使其在朝圣路上发生碰撞和融合,让封闭、落后的欧洲打通了“血脉”,如水般流动了起来。“圣地亚哥朝圣之路”不单单变成了欧洲基督徒灵魂的皈依之道,还变成了欧洲的贸易通道。我想,这就是为什么歌德说:“欧洲就诞生在通往圣地亚哥的朝圣之路上”的原因。

我很佩服这些披荆斩棘,徒步走过这些朝圣之路的人们。他们为了心中虔诚的信仰,甘愿“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不是基督徒的我没有这样的执念,但我可以做到但丁说的,“哪怕只是看一眼圣地亚哥的房屋,就已经是在朝圣了。” 此次西班牙之旅,我们从萨拉曼卡到希洪,走过了朝圣之路中的一段,最后“百川归大海”,来到了同样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城。从希洪到这里的路上,我对这个朝圣之路的终点站怀有无限的憧憬。

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教堂

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教堂

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教堂

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教堂

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教堂

一路上仍然是盘山路,但在这些盘山路中,我们居然见到了在法国夏日里看见的绿色山谷。既像加湿器又像暖气片的北大西洋暖流把温暖湿润的水汽不断吹向伊比利亚半岛,让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所在的这片区域形成了狭长的温带海洋气候带,草场丰茂,畜牧业很发达,因而这片区域被称为“绿色西班牙”,

到达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天空变得阴沉沉的,仿佛提示我这个圣城和教堂曾经遭受的苦难。在统治了阿斯图里亚斯王国40多年的阿方索三世前一年,他把王国分给了三个儿子,这三个王国分别是长子的莱昂王国、次子的加利西亚王国和幼子的阿斯图里亚斯王国,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城所在地隶属加利西亚王国。之后,阿方索三世的长子死后因无嗣、次子死后因继承者太年幼,从而这两个王国被幼子合并,曾经的阿斯图里亚斯王国得到了短暂的统一。当幼子于公元925年离世后,阿斯图里亚斯王国便开始了超过一个世纪的王位继承斗争,日后统一了西班牙的卡斯蒂利亚伯国也在此期间诞生,而让圣城和教堂遭受灭顶之灾的也是在这段时间。

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

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

公元968年,维京舰队在诺曼底公爵的鼓励下洗劫了这座已经“光彩照人”的圣城,但圣城和教堂并未受到灭顶之灾。让它们受到灭顶之灾的是后倭玛亚王朝的宰相阿布·埃米尔·曼苏尔,他在公元997年摧毁了这座圣城和教堂。穆斯林们长途跋涉把教堂的大门和大钟等运到了科尔多瓦,然后用教堂的大门做科尔多瓦大清真寺的门,而大钟则被他们融化,变成了科尔多瓦大清真寺里的吊灯。曼苏尔在这场对基督教世界造成重创的胜利后,开始膨胀,踢走后倭玛亚王朝的君主,自任哈利发,成为穆斯林的精神领袖。他这种倒行逆施的行为惹怒了真主,而洗劫基督徒的圣地又惹怒了上帝,惹怒大神的结果就是后倭玛亚王朝在他死去不久后便分崩离析,分裂成了20多个小国,这给了“收复失地运动”一个天赐良机。

在后倭玛亚王朝“最后的疯狂”期间,伊比利亚半岛的各基督教王国通过联姻和征服等,领地不断在变化。公元1037年,娶了莱昂王国国王妹妹的卡斯蒂利亚伯爵斐迪南一世大帝打败了他的大舅子,把莱昂王国划归自己名下,又占领了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所在的加利西亚,还在今天的葡萄牙北部建立了一个附属伯国,之后加冕自己为西班牙皇帝。

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

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

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

谁知道,他死前把好不容易打下的江山分给了他的三个儿子,于是三个儿子在他死后立刻陷入厮杀中,最后自称为“全西班牙皇帝”的阿方索六世胜出,占领了他两个兄弟的领地,也包括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就是这个阿方索六世,正式掀开了轰轰烈烈的“收复失地运动”的篇章。因为他收复了托莱多和萨拉曼卡等重镇,因此托莱多才有机会成为阿拉伯文明向欧洲传送的基地,萨拉曼卡才有机会成为西班牙的“文化之都”,而西班牙著名的史诗《熙德之歌》也跟他有关,基督徒象征之一的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城及其教堂也在他统治时被彻底重建。

圣城千余年的历史,就像《绕道去圣地亚哥》那本书中说的那样:“没有在西班牙迷宫般复杂历史中徘徊过的人,都不知道是在怎样的一个国度旅行。” 这个因教堂而兴,因教堂而亡的圣城寄托了基督徒怎样的哀思,或许只有徒步走过《朝圣之路》的人才有资格说。对于不是基督徒的我们来说,不断被重建的它是一个让我们回顾历史沧海桑田的符号,也是一处可以让我们揽尽文化宝藏之地。据说从阿方索六世重建它那时起一直到今天,所有欧洲的文化和艺术潮流都在这里留下了非凡的作品。

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

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

阿拉梅达公园

我们的酒店在离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教堂很近的阿拉梅达公园(Parque da Alameda)旁边。坐落在城市中心的这个公园建于16世纪,里面种满了各种颜色的茶花。最初公园为不同阶层的人设计了不同的步道,以便贵族和平民可以互不打扰。广场入口处是两个穿着奇装异服的姐妹的雕塑,她们曾在弗朗戈统治期间每天穿着这样的衣服来此散步以示抗议。因酒店没有停车位,所以我们只好把车停到了教堂附近的地下停车场里。这里的停车位比加迪斯的还贵,一晚近20欧元,跟比利时安特卫普的差不多。

从停车场走到近在咫尺的大教堂,我们并没有感受到圣城应该有的人潮涌动,教堂前宽阔的石匠广场(Praza do Obradoiro)上的人也稀稀疏疏。我们站在这个城市心脏的广场上,看看曾经的双王行宫,再转过头凝望着平面呈拉丁十字型,历代国王重修和扩建,因而融合了罗马式、哥特式、银匠式、巴洛克式和新古典主义多种风格的教堂,希望占地8千多平方米的它能给我们的感官带来震撼,可是没有。它很恢弘,也很精美,但教堂暗色调的建筑材料就是没有触动到我们,也许因为阴天的缘故吧,我们这样想。

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教堂

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教堂

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教堂

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教堂

圣雅各之墓

不过,看似不美的它却被刻在了西班牙发行的欧元硬币上。教堂的主入口是建于12世纪末的“荣誉之门”,门上雕刻着约200个《圣经》中的人物。可这个主入口游客是不能进入的,游客要从侧门进去。让我没想到的是,西班牙到处都是收费的主教座堂,但这个教堂却免费。想想也是,作为四通八达的“朝圣之路”的终点,此教堂一定得到了很多捐赠,不差钱自在情理之中。

不差钱的结果就是教堂内被装饰得金碧辉煌,连棚顶的小灯饰都是镀金的。主祭台是巴洛克风格,有36个金色所罗门柱,不知道用了多少斤黄金才呈现出金光闪闪的效果。祭台下即是圣雅各之墓,这是朝圣者的最终目的地。虽然这座教堂在基督世界占有无比重要的地位,还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香炉,但它的外部和内部结构都没能引起我的仰慕,只觉得教堂中的雕塑跟法国南部很多教堂的雕塑很相像。但是,当我走入教堂中的博物馆时,我立刻对教堂开始仰视了。

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教堂珍宝馆

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教堂珍宝馆

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教堂珍宝馆

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教堂珍宝馆

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教堂珍宝馆

这个博物馆是一个珍宝馆,里面除了有价值连城的金银器和圣物箱以及雕塑和绘画外,还存放着跟加利西亚历史相关的神圣手稿和文件,也存放着名列西班牙前茅的挂毯等。而最让我感兴趣的是,曼苏尔毁掉该城后,命人把教堂大钟扛到科尔多瓦的镀金版画就挂在墙上。看着这幅版画,我能想象当年的穆斯林是如何群情激昂,曼苏尔是如何把鼻子翘到天上去的。

在这个圣城,除了此教堂外,还有一个我一定要去的地方,它就是塞万提斯广场(Plaza de Cervantes)。作为一个文学爱好者,我对写出了文学史上第一部现代小说的他不怀有崇敬之情是不可能的。从教堂到广场,要经过最初由阿方索三世修建的圣马蒂尼奥·皮纳里奥修道院(Mosteiro de San Martino Pinario)。这个外表光鲜的修道院沾教堂的光儿,在15世纪末成为了加利西亚最富有和最强大的修道院。可最初建于10世纪的塞万提斯广场却很小,一点儿也不起眼儿,入夜时也冷冷清清的,跟塞万提斯的大名根本不匹配,只有广场上的柔和灯光让这位大师的风采放射出来。

塞万提斯广场

圣马蒂尼奥·皮纳里奥修道院

金塔纳广场

离塞万提斯广场不远,还有一个广场,名为金塔纳广场(Praza da Quintana de Vivos)。这个正方形的广场其实就在大教堂的后面,我因为要先看万提斯广场,因而后到了这里。此广场比塞万提斯广场大得多,在老城的广场中,它的面积仅次于广场前的石匠广场。建于16世纪的金塔纳广场最初是一个墓地,现在四周除了大教堂的南立面外,还有一个修道院和其它两栋巴洛克式的建筑。

我继续在老城里往返穿梭,从白日走到黑夜,可就是没有找到让我惊艳的事物。我以为,这个圣城应该跟托莱多和萨拉曼卡一样,让我有再次重访这里的冲动,可是到处充满着暗色建筑元素的它在阴沉沉的天空中,就像一个悲怆的老人。虽然这个圣城没有我预料的那样好,但我毕竟做到了但丁所言:“去过或即将前往圣地亚哥的人,才称得上是真正的朝圣者。” 我愿,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城的悲怆,会像贝多芬的《悲怆》之曲一样,能把人们带出物质的躯壳,引向无垠的精神宇宙,让人们能够做到德国浪漫主义作家霍夫曼所说的:“在尘世之物中感悟超尘世之物。”

路线

路线

 
[ 打印 ]
阅读 ()评论 (9)
评论
lily0824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南瓜苏' 的评论 : 是啊,也看尽了世间沧桑。
南瓜苏 回复 悄悄话 看这些建筑,一份历史的厚重感,见证过多少悲欢离合。
lily0824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曌' 的评论 : 是的,谢谢。
回复 悄悄话 The third Christiandom holy site following Rome and Jelusalem.
lily0824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打魚船' 的评论 : 太谢谢你读完我的游记了。这说明我们对人生的审美趋同。
打魚船 回复 悄悄话 太喜欢你的游记了,集历史与文学一体,既耐读又涨知识。
打魚船 回复 悄悄话 太喜欢你的有极了,集历史与文学一体,既耐读又涨知识。
lily0824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曌' 的评论 : 谢谢言简意赅的留言。
回复 悄悄话 St James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