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

走遍千山万水,只为寻找初心。
个人资料
lily0824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畅游法国(10)-水中的圣山

(2022-08-25 12:00:21) 下一个

在我的认知范围内,山应该是“长”在地上的,可是世界文化遗产-法国的圣米歇尔山(Mont Saint-Michel)却是“长”在水里的。不仅如此,圣米歇尔山根本就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山,它是一座城,可它却被称作“圣山”。每年除了吸引超过300万人来此朝拜以外,还成为了电影《魔戒三部》的拍摄地。这是为什么呢?

肯定是因为圣人米歇尔。在《圣经》中,他领导天国的大军击败了象征邪恶的撒旦魔鬼,因而他在天国享有“天使长”的崇高地位,同时掌管着人类的灵魂。作为上帝最得力的助手,米歇尔在末日审判中用手中的天平去秤量人们善与恶的分量,为善的人由他领入天堂,而作恶的则被撒旦带进地狱。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基督教国家的教堂都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原因。

圣米歇尔山

圣米歇尔山

圣米歇尔山

圣米歇尔山修道院

虽然圣米歇尔在《圣经》中占有很高的地位,但圣米歇尔山以他的名字命名,并不是因为他的地位,而是出现了神迹。公元708年,他晚上连续三次托梦给一位主教,让他在圣米歇尔山所在地建造一座教堂,但是主教很犹豫,于是圣米歇尔就在主教的梦中把手指戳进了他的头颅。这位主教梦醒后,再也不敢迟疑,立刻奉命在这里修建了一座小教堂,献给米歇尔。为了增加教堂的神性,主教还从意大利的一所教堂带回了一个岩石的一角,此岩石上留有米歇尔的脚印。从此,这里成了朝圣中心,也成了天主教中除了耶路撒冷和梵蒂冈之外的第三大圣地,更成为了法国的保护神。以至于今天的人们常说,没到过圣米歇尔山,就等于没到过法国。

为什么圣米歇尔山会被认为是法国的保护神呢?这得从法国悠长的历史说起。

圣米歇尔山

圣米歇尔山

圣米歇尔山

圣米歇尔山

公元711年,也就是圣米歇尔教堂建成后的第三年,阿拉伯人渡过直布罗陀海峡进入了伊比利亚半岛。20多年后,阿拉伯人越过比利牛斯山攻入了法兰克王国。法兰克王国的宫相查理·马特在今天法国的图尔阻止了阿拉伯人的进攻,成功保卫了王国的首都-巴黎。法兰克人认为这是圣米歇尔带给他们的荣耀,于是开始增修这个最初只是一个洞窟的教堂。到查理·马特的孙子-查理曼大帝建立的查理曼帝国时,查理曼把圣米歇尔尊奉为帝国的守护神,圣米歇尔教堂得到了进一步扩建,财富也进一步增加。

随着查理曼帝国的崩溃和维京人的入侵,这里成为了诺曼底农民的避难所。慢慢地,教堂下方在几十年的时间里形成一个小镇。可是,当西法兰克国王把这里划给维京人一支的诺曼人及他们所建的诺曼底公国后,这里就变了样。皈依了基督教的诺曼人以对天主教的虔诚而著称,他们在公元966年把这里的教士全部轰走,然后在教堂顶上建造了罗曼式的本笃会隐修院,请来了“西方隐修之父”的圣本笃会修士,并将这里更名为圣米歇尔山隐修院。

圣米歇尔山教堂

圣米歇尔山教堂

圣米歇尔山教堂

圣米歇尔山教堂

在圣米歇尔的保佑下,法兰西国王腓力二世于13世纪初把诺曼人赶出了这里,然后他以隐修院为中心,新建了古堡和哥特式混合体的6座建筑物,从此这里成为了诺曼底最具规模的宗教建筑群,朝圣人数持续增加,修道院的财富和影响力也不断扩展。到英法百年战争时,变成了战斗堡垒的这里因为圣米歇尔的守护而免于沦陷之灾。英国人曾猛攻这里长达24年,但圣米歇尔山仍然岿然不动,成为诺曼底地区惟一没有陷落的军事要塞。圣米歇尔还曾告诉圣女贞德,说:“我是米歇尔,法兰西的守护人,请起来解救法国国王。”

百年战争结束后,在战争中取得胜利的法国人把圣米歇尔山当作了他们的精神象征,对其加大力度改造,把唱诗班席和圣坛换成了火焰哥特式等。经过数百年的添砖加瓦,今天的圣米歇尔山已经是一个由房舍、围墙、城堡和修道院等组成的庞大中世纪建筑群,并在法国人心中占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以至于法国大文豪雨果这样说:“圣米歇尔山对法国如同大金字塔对埃及一样重要。”

圣米歇尔山

圣米歇尔山

圣米歇尔山

圣米歇尔山

圣米歇尔山入口

圣米歇尔山入口

可是,这个呈圆锥形的圣米歇尔山到底在哪里呢?它在大西洋边上的一个潮汐岛上,面对英吉利海峡,离诺曼底登陆战役的奥马哈海滩不到150公里。所谓潮汐岛,是说海水退潮的时候,岛会连接陆地,而涨潮的时候,岛就变成了海中的孤岛。今天,有一条4公里长的堤道把它跟陆地相连。

在潮汐岛上的圣米歇尔山,原本是一个海拔88米高,周长900米的岩石山,最初主教献给圣米歇尔的教堂就建在岩石山的山洞里。只是经过几个世纪的建设,岩石山几乎都被建筑物所覆盖,一点儿山的样子也没有了。与其它潮汐岛不同的是,圣米歇尔山所在的潮汐岛涨潮速度极其迅猛,每分钟能达到62米,因此圣米歇尔山周围转瞬间就会变成汪洋,这让它看起来像是漂浮在海水中的圣山。我因为沿途走错路,很幸运地看到了涨潮和落潮时不同风貌的它。

圣米歇尔山内的小镇

圣米歇尔山内的小镇

圣米歇尔山内的小镇

圣米歇尔山内的小镇

到达圣米歇尔山时,已近晚上5点。下了车我们才意识到,这里是需要坐免费巴士去圣山的,而且巴士只能停到通往圣山的新桥上,我们要走一段路才能到圣山脚下。此时,正是落潮时间,新桥周边一点儿海水也没有,我们只看到了汇入圣米歇尔湾(The Mont-Saint-Michel Bay)的库埃农河(Couesnon River)及沙地上的大量淤泥和沉积物。这些淤泥和沉积物是因为19世纪人们建筑了一个连接圣山的长堤后造成的,长堤建成后,万马奔腾般的涨潮奇观也没有了。

看到圣米歇尔山这个融合了哥特式、罗曼式、文艺复兴式等多种建筑风格的世界文化遗产时,我们除了觉得它是一个庞然大物外,一点儿也没觉得它美,甚至觉得它有点儿丑,可世界文化遗产委员会却说它构成了“独特的美学特色”,1979年就将其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不说,1998年还因其作为法国圣雅各伯朝圣之路的组成部分,又第二次将其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同一地方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两次,孤陋寡闻的我还是第一次听说。

圣米歇尔山修道院

圣米歇尔山修道院

圣米歇尔山修道院

圣米歇尔山修道院上

圣米歇尔山修道院上

要想走进圣山里去,得经过前哨门、大道门和国王门。我们刚进第一道门就感受到了这里的人潮涌动。窄窄的街道上全是人,道边是商店、旅馆、餐厅,还有一个小教堂。我们顺着人流往山顶走,那里是著名的圣米歇尔山隐修院。可我们走到的时候,它已关门。这个隐修院是圣山的“魂儿”,看不到它我会觉得特别可惜,当时就决定,第二天它一开门我就来“头一柱香”。

主意打定,我跟先生在圣山里转,觉得它跟希腊圣托里尼岛一样,像一个迷宫,楼梯众多,还曲曲折折的,根本找不到来时的路。我们想只要一直下楼梯,肯定能找到来时的入口。我们找到了,入口处有一家米其林餐厅,先生说:“这里就餐环境不好,人太多了。”幸亏没在这里就餐,因为等我们紧赶慢赶回到停车场时,才发现这里的停车费巨贵,两个小时15欧元,第二天我们又花了15欧元。这意味着,为了参观这个圣山,仅停车费我们就花了30欧元,这是我们一个月法国之旅中停车费最贵的地方。

圣米歇尔山修道院教堂

圣米歇尔山修道院教堂

圣米歇尔山修道院教堂

圣米歇尔山修道院教堂

圣米歇尔山修道院教堂

开到民宿,我们联系不到房东,一位女士一点英文也不会,但热情地用法语跟我们交流,然后她车也不锁,一路把我们送到了房东家,法国人太热情了。第二天早上,我们第一个到了修道院。此时,刚好涨满潮,海水一直延伸到圣山脚下,景色美极了。因为太早,昨天熙熙攘攘的窄街上空无一人,跟头一天的景象大相径庭。等隐修院开门时,我一马当先,快速爬上了100级台阶,把其他人远远甩在身后,真的烧到了“头一柱香”。之后,先生告诉我,后面的人都在笑我,对他说我很厉害。哎,谁让圣米歇尔山是千年的圣山呢?

修道院的门票不贵,每人11欧元,比停车费便宜多了。我期待在这个融合了不同时期建筑风格里的修道院中能看到土耳其格雷梅露天博物馆石穴教堂中的那些壁画,可是整个修道院里的墙壁上几乎什么都没有,我有点儿失望。

圣米歇尔山修道院庭院

圣米歇尔山修道院庭院

圣米歇尔山修道院庭院

这个圣米歇尔山修道院分三层,由罗曼式的圣米歇尔大教堂和哥特式的奇迹楼组成。位于第三层的圣米歇尔大教堂是整个修道院最古老的一部分,曾是修士们的修行室,在基督徒心目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始建于11世纪上半叶,由诺曼人花费了60多年才建成,分祭坛、耳堂和大殿三部分。大殿是典型的罗曼式风格,但圆形祭坛却是哥特式的。可是,这个教堂太朴素了,既没有椅子,也没有玫瑰花窗,即使是很重要的祭坛,上面也空空如也,跟我去过的天主教祭坛完全不一样。这也难怪,这里不是本笃教徒的隐修院吗?这样的布局完全符合本笃教徒们静思冥想、严苛简朴的苦行僧生活。

教堂前是一个很宽阔的平台,视野非常好,可以俯瞰跟圣米歇尔山一起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圣米歇尔湾。站在这个平台上,昨天看见的淤泥已消失不见,眼前都是碧蓝的海水在愉悦我的双眸。回头看,是很朴素的教堂正立面,但教堂的尖顶上却有一个圣米歇尔的金像,这让教堂看上去华贵了不少。不过,这个金像是1987年才铸造上去的。

圣米歇尔山修道院内

圣米歇尔山修道院内

圣米歇尔山修道院内

圣米歇尔山修道院内

如果说这个教堂没什么出奇的,那教堂侧面的回廊就很不一般了。此回廊与内院相映成趣,被认为是中世纪建筑艺术的精品。回廊上的两层廊柱都由花岗岩制造而成,廊柱排列错落有致,柱与柱之间是漂亮的拱门,拱门上方雕刻着精美的图案。回廊的中间是绿色的草坪,草坪上有一个海鸥妈妈在孵小宝宝。曾几何时,这里是隐修院最隐蔽的地方,只有修士们才有资格从这里走进教堂。

这个回廊属于奇迹楼的一部分。始建于13世纪上半叶的奇迹楼还包括食堂、二层的骑士厅和一层的客房、地窖和布道所等。整个奇迹楼像一个迷宫,里面同样很朴素,但是二层的骑士厅很不一样。这里有双烟囱的巨型壁炉,还有悬吊的厕所和已经消失的彩绘玻璃、绘画和琉璃瓦。从布局来看,此厅是为尊贵的宾客设计的。没错。百年战争结束后,法兰西国王路易十一模仿英格兰的嘉德骑士团,在骑士厅建立了法国的圣米歇尔骑士团,并制定了《圣米歇尔王诏》,用来争取贵族集团的支持。有意思的是,英格兰的嘉德骑士团是英法百年战争的挑衅方-英王爱德华三世为团结英格兰贵族而建立的。代表英国的圣乔治和代表法国的圣米歇尔,是不是英法百年战争幕后的主谋呢?

圣米歇尔山修道院内

圣米歇尔山修道院内

圣米歇尔山修道院上

圣米歇尔山修道院上

但愿是我胡说的,我怎么敢非议圣人呢?罪过罪过。在二层,还有一间结构跟骑士团相同的房间,此房间专供修士们从事誊写手稿的活动,也有壁炉,方便修士们冬季取暖。修道院的一层是地窖,曾用于给来此朝圣的贫穷的人们提供吃住之地,在法国大革命期间,被用作监狱。

这座自建成起就被奉为圣山,在英法百年战争后又被誉为法国精神象征的圣米歇尔山,在二战时却没能逃拖德军的“魔爪”,它被德军当作了瞭望台。幸好盟军没像炸掉鲁昂城堡那样把这座圣山炸毁,让法国人的灵魂依然有归依之地。不过,这座圣山,在公元前两千年就是法国这片土地的主宰者-凯尔特人祭神的地方。这些人在最早被称作坟墓山的圣米歇尔山所在地,凭海临风,历尽沧桑。他们在古罗马人入侵这里,辗转到了不列颠,之后又因为蛮族入侵而辗转回了他们的“老巢”,在离圣米歇尔山一步之遥的地方建立了布列塔尼(Brittany)王国。我要到那里去探索布列塔尼的历史,去尽赏玫瑰海岸的无限风光。

路线

圣米歇尔山旁

圣米歇尔山旁

圣米歇尔山旁

圣米歇尔山旁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