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

走遍千山万水,只为寻找初心。
个人资料
lily0824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夏日中国行(16):唐音袅袅浸西安

(2020-11-18 05:48:42) 下一个

相比于明朝时得名的西安,我更喜欢西汉时得名的长安,这个听起来又大气又吉祥的名字。长安,从西汉到隋唐,轻描着漫长的时光,牵动着中国的国运,见证着中国两个朝代站在世界文明之巅的恢弘气势。

西安

西安

位于欧亚大陆两端的西汉帝国和罗马帝国,曾是当时世界上最强的两个帝国。虽然两个帝国从未正面交锋过,但当罗马帝国的军队在进攻中亚地区的帕提亚王国大败后,有数千士兵冲出重围,先后成为中亚小国和北匈奴的雇佣军,之后这些雇佣军卷入了匈奴对西汉的战争中。他们用奇特的巨型大盾牌把军队包裹得密不透风,但仍阻挡不住汉军的重骑兵,汉军大胜。

我们不知道西汉的军队如果跟罗马帝国的军队正面交锋会不会也大胜,但我们知道的是,被西方无数雄才大略的君主们孜孜不倦渴望再现其帝国版图和辉煌的罗马帝国,不仅初建时国力远逊于西汉,而且即使在其占领古希腊与亚细亚后国力也比西汉略逊一筹。此时的西汉,国土面积是罗马共和国的近三倍,人口是罗马共和国的两倍。西汉的优势让西汉名将陈汤从长安喊出的“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并非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战狼式干嚎。

西安

虽然光速机无法带领我们回到西汉的“王者”年代,也无法让我们领略长安城“室居栉比,门巷修直”和中国首建皇家园林的盛况,但岁月的风却可以通过日本的奈良和京都把我们吹回繁盛的大唐。由带有鲜卑血统的中国人建立的大唐,不仅征服了日本人的灵魂,更以站在喜马拉雅山上的气势,灭蒙古高原和俄罗斯部分的东突厥、灭中亚部分的西突厥、灭青海甘肃境内的吐谷浑、灭新疆部分的高昌和龟兹、灭朝鲜半岛西南的百济、灭吉林及朝鲜和韩国部分的高句丽,还曾不出一兵一卒,借兵就灭了北印度。大唐所向披靡的气势使其跟同时代的阿拉伯帝国一起傲视世界。虽然唐军与阿拉伯帝国的军队在怛罗斯城一战中败北,从此退出了染指中亚的舞台,但唐军却是远征两千多里奔袭,且兵力少于阿拉伯帝国军队至少8倍,而且因唐军内部反叛才“马失前蹄”。就是这样相差悬殊的兵力,还让唐军的伤亡人数不到阿拉伯帝国的1/5,唐军虽败犹荣

西安

唐军如此“气吞山河”的战斗力,离不开明君的决策能力,更离不开充足的国力和繁荣的经济。从这个朝代中,走出了治世楷模的“贞观之治”和古代社会发展最高峰的“开元盛世”。鼎盛时期的唐朝,不仅军事能力和国土面积世界第一、而且经济水平世界第一,农业、商业和贸易都相当发达。社会的安定和经济的大发展,迎来了人口的大增长。强盛的大唐,人口数量世界第一,科技水平也是世界第一,曾观测出的恒星位置移动,比欧洲早了一千年。经济的繁盛催生出了文化的大繁荣,各个领域的名家们让你一回眸,似乎就会看见他们站在你身后。

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艺术无所不能,综合国力排世界第一的大唐被外国人称为“巨唐”,空气中都漂浮着自由、繁荣和包容的味道。这味道,吸引着万邦来朝,来到条条大路通国都的长安城。 

西安

在诗必盛唐的年代,有多少赞颂长安的诗歌,恐怕数不胜数。杜牧的“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卢照邻的“长安大道连狭斜,青牛白马七香车”,李贺的“长安通衢十二陌,早风无尘雨无泥”都道出了长安城无与伦比的喧嚣与繁华。这“八水润长安”的天下第一城,让后世的中华儿女不断呼唤,长安!长安!

彼时的长安城,方方正正,是同期世界上规模最大、建筑最宏伟、规划布局最规范的都城。长安城的南北中轴线不仅让城市空间秩序更清楚,也易设置礼仪方位。东边建太庙,西边是社稷坛。以“譬如北辰,众星拱之”为指导思想而建的三个大殿位于城北,依次排列在中轴线上,著名的太极宫和大明宫分列在中轴线左右。这种沿中轴对称建设宫殿,宣示宗法和皇权威严的布局被后世所沿用。

西安

那么,这个尽人皆知的大明宫有多大呢?相当于4个半明清时的紫禁城和13个卢浮宫。它的经典设计布局“前朝后苑、三大殿制、左中右三路”和长达7千多米的城墙及主体宫殿,与太液池和11座城门一起,为大明宫博得了“千宫之宫”的美名。而11座城门中,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城门丹凤门位于大明宫的南侧,向外延展至宽广的朱雀大街,并有500米的御道直通大明宫第一正殿。这包含乾坤创始天下至尊的第一正殿,是举行国家大典之所,也是唐朝迎接八方来朝的国际盛会之地。那景象,让王维盛赞“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沿着宽达155米的朱雀大街往南,是白居易笔下“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似种菜畦”的胜景。这相互垂直、笔直端正、宽畅豁达的棋盘式格局把长安城分割成了整齐的108个里坊,上百万各族人口就在这里坊中演绎着大唐的包罗万象和繁华富庶。220个行当中,每行都有无数店肆,琳琅满目的商品林立在东西两市中。东市是国内贸易区,商品全部产于大唐,而西市是国际贸易中心,有外邦带来的葡萄酒、牦牛和海豹皮等,这些外邦人给大唐的“万国来朝”写下了最生动的注脚。长安鼎盛浮夸繁华的活力诠释着李白笔下“五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的幸福生活。

西安城墙

西安城墙

这个比同时期的东罗马帝国首都大7倍的巨大长安城,被城墙围起,不但城内生活着百万人口,而且城外也有人居住。虽然西安现存的城墙以明朝所建的东西4公里、南北3公里为主体轮廓,但这个轮廓只是唐朝长安城墙的1/6。站在城墙之上,唐朝政治中心和国家象征的大明宫,皇家园林太液池、里坊里的小雁塔和长安城的车水马龙都会一览无余。

欣赏长安城的繁华富庶,还可以去城内的至高点-乐游原。这个大高坡让李商隐写出名句“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也让李白感叹“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还让杜牧唏嘘“看取汉家何事业,五陵无树起秋风”,更让张九龄赞叹“万壑清光满,千门喜气浮”。当然,一览长安城的壮丽全景,一定要去城内最宏丽的皇家寺院-大慈恩寺内的大雁塔。

西安城墙

大雁塔

每次来西安,兵马俑和大雁塔都是我的必到之地。这个建于唐太宗时期,距今已1000多年的大雁塔,为供奉玄奘法师从印度请回的大乘佛经、佛像和舍利而建。模仿印度唯一礼佛高塔建造的大雁塔最初只有5层,但为了这座印度式样的建筑与长安城的总体建筑风格更协调,唐高宗把它改建为9层,到武则天时,她打破唐朝佛塔层高为奇数的惯例,将大雁塔加高到10层。大雁塔的气势让唐代诗人岑参情不自禁吟出“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登临出世界,磴道盘虚空”的名句。可是因为天灾,大雁塔部分被毁,到明朝时固定为今天的七层塔身。

大雁塔不仅显示着印度文化和中国文化的融合,也显示着大唐的艺术成就。在塔的基座门楣和门框上,雕有精美的线刻佛像及砖雕对联,底层南门洞两侧嵌置着唐太宗撰文和大书法家褚遂良手书的碑石,被称作“二圣三绝碑”。南门的券洞两侧还嵌有描写玄奘辉煌一生的“玄奘负笈图”和“玄奘译经图”。画家吴道子和大诗人王维等也在此作过壁画,可惜都已消失在历史的烟尘中。

大雁塔

大雁塔

跟壁画一起消失的还有“曲江流饮”和“雁塔题名”活动。作为唐朝新中进士的题名之地,大雁塔是著名的关中八景之一。唐朝时新中的进士金榜题名后会戴花骑马遍游长安,还会被天子在杏园赐宴,在曲江聚会饮酒,在大雁塔下题名等活动,于是留下了“曲江流饮”和“雁塔题名”的典故,后世常用“雁塔题名”代称进士及第。在雁塔题名的人当中,最出名的当属白居易。他27岁一举中第,登上雁塔,写下了“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的诗句,表达了他少年得志的喜悦。

虽然这些唐代文化消失得太过可惜,但大雁塔内仍留有明初的宝贵文物,那就是被视为“定塔之宝”的铜质鎏金佛祖释迦牟尼佛像和玄奘法师的顶骨。除此之外,还有属一乘佛宝的佛舍利和极其珍贵的贝叶经。贝叶经上,刻着密密麻麻的梵文,据说现今全世界认识该文字的学者不足10位。而大雁塔塔室内陈列的有诸多佛教图案的释迦如来足迹碑,见证着“见足如见佛,拜足如拜佛”的真谛。

大雁塔上

海纳百川、吞吐万物的长安城的余音今天还在大雁塔中袅袅飘荡,但它众多的梦幻缤纷已经随着历史的尘埃飘散。虽然我无缘与“万户楼台临渭水,五陵花柳发秦川”的长安相遇,可我知道,它光彩照人的千载余韵正从晨曦和晚风中丝丝缕缕渗出,浸入到西安的灵魂里,使其在悠长的岁月中歌声嘹亮。

 
[ 打印 ]
阅读 ()评论 (9)
评论
lily0824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前后左右' 的评论 : 不客气,谢谢阅读。
前后左右 回复 悄悄话 学习了。谢谢作者。
lily0824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迪儿' 的评论 : 谢谢你一直以来对我的认可,看来我们还是有不少相像的地方,我也有个弟弟。
很多时候,我们都是“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你的家乡非常有底蕴,希望有一天我会走遍长安的大街小巷。
lily0824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东村山人' 的评论 : 谢谢表扬。城墙的确很漂亮。
迪儿 回复 悄悄话 第一张照片中的大雁塔拍得太漂亮了。
迪儿 回复 悄悄话 你的游记从来不会令我失望。经你一说,我也觉得“长安”更大气吉祥。
你提到乐游原,有一次和我弟弟走二环路,他指给我看过。网上搜了一下,果然离我家不远。
我家就在雁塔路边上,在城墙和大雁塔广场之间,这两个我最爱的景点都是步行距离。曾经每年至少回去一次,不知下次回去是何时了。
谢谢你写我美丽的家乡,以后在西安的时候,我会想起才华横溢的你。
东村山人 回复 悄悄话 好文!
我最喜欢城墙。
lily0824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玉面小飞龙_007' 的评论 : 谢谢赞美。你说的很好,”开放而自信“。”唐人“,不错的称呼。
玉面小飞龙_007 回复 悄悄话 美文美景,大唐的胸襟,开放而自信。我还是自称唐人吧!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