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

走遍千山万水,只为寻找初心。
个人资料
lily0824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北欧的屌丝:芬兰(4)-波罗的海的咽喉

(2018-11-22 18:17:02) 下一个

当晨光撒向波罗的海的海面,从斯德哥尔摩到赫尔辛基的邮轮恰好经过刚刚苏醒的芬兰堡(Suomenlinna)。此时正准备梳理晨妆的芬兰堡披着一身金光,分外妖娆。它就那样袅袅婷婷地站在那里,静静等着我们,走进它的世界,去评说它曾有的沧桑。

芬兰堡

这个被称为北欧直布罗陀的芬兰堡,离赫尔辛基只有15分钟的船程。它扼制着从波罗的海的芬兰湾进入赫尔辛基的咽喉,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因而常常是曾统治过芬兰的瑞典和沙俄军事角力之处,岛上保存的城堡、古炮台、兵营和仓库是两国在此部署海防军事的缩影。1991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芬兰堡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海防军事要塞之一,被公认为是一座建筑艺术的殿堂。不同时期的建筑风格、融入在每一栋建筑物中,它的军事建筑群浓缩了整个芬兰的建筑历史,是世界上不可多得的海上军事遗迹。

差不多300年前,俄国在彼得大帝和叶卡特琳娜大帝的率领下,迅速进入帝国时代,成为海洋强国,并成为波罗的海中不可忽视的力量。当时统治芬兰的瑞典为了防范俄国的军事扩张与侵袭,在芬兰堡建立了横跨六个海岛的军事工程。瑞典除了在岛上建立要塞之外,还在陆地上建立面朝大海的防御工事,以确保敌人很难抢滩登陆。此时,芬兰堡成为瑞典对抗俄国最前沿的海军基地。

芬兰堡

瑞典自以为的占地八十公顷的要塞堡垒和长达八公里的花岗岩城墙及1300门大炮会让芬兰堡固若金汤,但骁勇善战的俄国士兵还是在1808年攻克了芬兰堡,这为俄军次年占领芬兰铺平了道路。从此,瑞典彻底失去了芬兰,芬兰堡变成俄国对西的海军基地,并且在接下来的 110 年里一直作为俄罗斯的海军基地。

占领芬兰堡的沙皇不断在岛上增建多座俄式建筑和教堂,修建新的兵营,扩宽船坞及加固城墙。可沙俄控制芬兰堡并非一帆风顺,在随后的克里米亚战争中,芬兰堡被英法舰队猛烈炮击,使其受损严重,但英法舰队并未击垮俄军。

芬兰堡的教堂

俄国占领芬兰堡的好日子一直持续到1917年的俄国革命和来年的芬兰独立。独立后的芬兰发生了内战,把芬兰堡改作战俘营,这里最大的一个监狱曾囚禁一万三千多人。二战期间,这个要塞凭借着敏感的地理位置,被用作炮兵、防空部队和潜艇部队的基地。

放逐岁月,芬兰堡的前世愈加清晰。被上帝放在东西交界夹缝里的芬兰,学会了在夹缝中求生存的艺术。二战期间,芬兰在苏德战争中宣布中立,并依托高效的防空系统,芬兰和芬兰堡没有在二战中损失严重。战后的芬兰与苏联和英美都保持着不错的关系,从而让芬兰堡在失去军事壁垒的光环下,依然保持着生机勃勃的活力。

芬兰堡

今日的芬兰堡是赫尔辛基备受欢迎的旅游景点,也是居民理想的野餐场所。这里不仅仅是一处历史古迹,也是一个生意盎然的社区。城堡要塞设施和驻军建筑物多处被改建为住宅,各式餐厅和博物馆遍布芬兰堡。居民生活在遗址区中,社区与遗址结合得很自然,外加保护得非常好的生态环境,让城堡的每一个角落,都是一副美丽的风景画。这里还是前卫艺术的聚集地,北欧艺术中心在此成立,许多欧洲文化潮流通过这里进入芬兰。

芬兰堡的大炮

在这片恬如花开之地,岛上的人们温柔地聆听着花开花落的声音,让年华芬芳,让安暖陪伴,让岁月静好。可那些当年欧洲军事建筑的典范,依然记述着芬兰堡的美丽与哀愁。俄罗斯东正教守卫教堂的城堡教堂(Suomenlinnan Kirkko);克里米亚战争期间严重受损的大庭院(Suurilinnanpiha);欧洲最古老的干船坞(Kuivatelakka);19世纪后期与沙岸和炮兵阵地一起构成俄军防线的古斯塔夫之剑(Kustaanmiekka);芬兰堡的象征,要塞主入口的国王大门(Kuninkaanportti),这些古迹都在无声诉说着芬兰堡曾经走过的素色流年。在国王门的大理石板上,镌刻着芬兰堡的设计师奥古斯丁·厄伦斯瓦德(Augustin Ehrensvärd)的一句名言:“后人们,凭你自己的实力站在这里,不要依靠外国人的帮助。”  前人的警示,让芬兰悠然转醒。破译了国运的密码,到达了富国的彼岸。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