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小小菜园
在国内时,家里的院子颇大,除了种些花木外,大部分地就任它长着野草。隔壁一位农村出来的老太太,看着我们这院子任其荒芜,甚是可惜,每次看见我总是说,现在市面上卖的蔬菜菜农往往刚打过药水第二天就拿到市场上卖,你这么有知识的人怎么連这点道理都不懂!又说如果我不会种蔬菜她来帮我种,承她好意,我总是说声谢谢,然而总不见行动。有一天她拿了锄头与一个装有东西的塑料袋一早就等在我院子外,我刚打开大门,她就进来,找了一块长满荒草的地方开始翻起地来,把翻出来的荒草深埋,再把翻出的土用锄头打细扒平,然后把塑料袋打开,从里面拿出一把小小的不知什么蔬菜的菜籽与细土拌和,然后撒在那块平整的地里,再在上面复盖上一层细泥,最后再提起一把水壶在刚种好的那块地上浇水。临走前,她叫我每隔个两三天就用水壶浇水,每次浇水都得浇透了。大约十多天后,种下去的蔬菜居然长出了小叶子,很让我高兴,于是经常去看,见地里干了就浇水。又过了十来天,老太太用铁桶拎来一桶黄褐色的混浊液体,她说是自己用菜饼捣碎了滃在水里,经发酵后就成了肥料。在她指导下,这第一次种的菠菜竟然长得非常好,要吃的时候就随便摘一些,其口感确实比市场上买的好。第一次种菜成功,使我对种菜来了兴趣,此后就在老太太的指导下小菜园种的蔬菜一茬又一茬。
来美国后,住的小区都是开放式的,没有围墙,草坪是不允许把草去掉种蔬菜的,虽然草坪是自家的。前几年换了新居,草坪很大,后面是个大树林。原来的房东在树林旁的草坪上用石头围起了一小块,种上了一些草本花儿,因为没有管理好,这些花草一年不如一年,于是我干脆把这些花草的根掘了出来,把轧草机轧下来的草深埋在下面,把上面的土扒平了,又去买了些泥土铺了一层,再洒了些营养泥在里面。前年五月初买了三株樱桃蕃茄,大概是第一年种吧,这三棵蕃茄长得又高又大,六月间就开出黄色的小花,花谢了每朵花结了个碧绿的小蕃茄,很是好看。到七月下旬,绿色的蕃茄逐渐变红了,并且不是一起红,而是参差不齐。这些小蕃茄因为是熟透了才采摘下来的,不似超市里卖的都是带生采下再慢慢爇熟的,所以很甜,水分也多,到八月初大批蕃茄成熟了就送给邻居门,邻居说确是比超市买的口感好,真是有心栽花花不发,无意种菜得丰收。
在美国种蔬菜就是有些种子买不到,种子又不能带入境。去年我们去一家华人同事家作客,他们家的院子很大很大,而且是封闭式的围墙,他家母亲在文革期间下放到农村,学会了种菜。来美国后,看到这么大个院子空着光种些花花草草太可惜了,于是把一些犄角旮旯开辟成了菜园子。一年中除了冬季因这儿的气温低至零下十多度,其他春夏秋三季就不断种上了蔬菜,他们家吃的蔬菜基本不用买。有的蔬菜一时半会吃不完,老太太会醃制或是晒干,慢慢吃。老太太听说我们对种蔬菜颇有兴趣,就把他们家所种蔬菜结的籽各种给了我们一点,并且告诉我们什么时候种,什么时候施肥。不过我们的“菜园子”太小,不能随意扩大,而且这儿时常有野免、野鹿、松鼠、野鸭、还有水獭等各种野生动物出没,种下的蔬菜刚长出苗来就给这些不速之客老实不客气吃掉了。我们的“蔬菜园子”本来就不大,于是就把一些会被动物吃掉的蔬菜干脆种在大花盆里,把花盆搁在室外烧烤炉的围墙上,这样没有动物来吃,而且长得还特别好,一棵盆裁的辣椒共长了三十来个。今年春天,我们买的土豆来不及吃掉,出了芽,中学里上植物课时知道土豆是用块茎繁植的,于是把出芽的土豆切成了碎块,每块上面都留了芽,将它们埋在土里。大概因为土豆有根瘤菌,虽然没施肥料,种下去后长得是枝繁叶茂,不久开出了紫色的小花,前几天一看居然有些土豆冒出来,把土扒开一看,下面一串串长了许多,吃着自己种的土豆,原来不太喜欢吃土豆的我也喜欢吃了。今年我们又在外面阳台扶梯下的一条很狭窄的土沟内种上了扁豆,不久长出的藤蔓就顺着扶梯栏杆爬上去,它开出的小小的白花也挺漂亮,花谢后,每朵花的蒂儿上就长出一条绿色的扁豆,到八月初就可开始采摘,一直到现在还在不仃地开花结实。
在国内每当开春,农家乐就会推出一种菜肴香椿头炒蛋,这菜有一种独特的香味,一盆要卖30~40元。开始我并不知道这香椿芽是什么,后来一位开饭店的朋友告诉我原来就是小时候常吃的咸香椿头的嫩芽,他还把我带到他家去摘嫩芽。来美国后,就是在送我们蔬菜种子的那家,她们家园子里有好几棵香椿树,听我介绍了香椿芽炒蛋,老太太说她也知道,不过一直没有试过,于是当下就采了些嫩芽与鸡蛋一起炒了,觉得不错。就掘了几棵小的香椿树,给我们带回种,前年种下去的时候才三四十公分高,今年已经长到一米多高了,而且种的时候才三棵,现在在旁边又躥出了好几棵,原来这树的生长竟这么快,生命力如此强。等明年树再长大点,除了用嫩芽炒蛋吃,还可以剪下嫩枝在开水里焯一下,然后用盐醃起来,喝稀饭时是很好的佐料。
经过这几年来的种菜实践,除了能吃到一些新鲜蔬菜,这经过自己劳动种出来的菜似乎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可惜我们这个巴掌大的“菜园”面积实在太小了,所以种蔬菜时还得煞费苦心,有的必须种在地上的,有的长着籐蔓攀缘的,如黄瓜,南瓜可以搭个架子,这样等于立体种植,可以充分利用土地。自从种了蔬菜后,觉得有事干了,时间就在不知不觉间过去了。每天去看看这些庄稼,观察它们从绿色的小苗慢慢长大,开花,结果的过程,有些蔬菜开的花也很漂亮,颇有欣赏价值。种菜须平整土地,种下去后也要管理,浇水施肥等,也是个体力活,我就把这当做锻炼身体。当然通过自己从事这种生产劳动,也更能体会“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菜,棵棵皆辛苦(斗胆把古人诗略作改动)”。小时候读这首诗时觉得这首诗的作者李绅一定是个非常体恤农夫的读书人,如果是个当官的也一定是个好官。可令人大跌眼镜的这李绅竟然是个大贪官,在发迹之前,确也吃过不少苦,所以能写出《悯农》这样的诗来;但当他做官后,变得骄奢淫逸,他喜吃鸡舌,一碗鸡舌须杀一百只鸡,其奢侈可见一斑。在唐代孟棨的《本事诗》中记载着这么一个故事,说的是刘禹锡在免去和州刺史后被任为主客郎中集贤学士,回到长安任职,此时李绅正好免去淮南节度使也在京城,慕刘之名,邀请他到府上作客,并设盛宴招待,又命歌姬唱歌佐酒。刘禹锡有感于李之豪奢,遂写下“高髻云鬟宫样妆,春风一曲杜韦娘。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江南刺史肠”,由此后世就留下“司空见惯”这一成语。由李绅之言行不一,想到如今之贪官,刚在台上激昂慷慨作廉政报告,报告还未作完,纪委的人就来把他抓走了,正是绝妙的讽刺。
种菜令人自得其乐,如今在劳作之余,坐在“菜园”旁,一边看着这些蓬勃生长的绿色植物,一边听着马連良的《借东风》,啜着绿茶,不时还有鸟儿野兔松鼠来作伴,想想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也不过如此吧!朋友们看了我发在视频上的种菜成果,纷纷恭维我成了个货真价实的“菜农”了,此时不禁想起隋末那位三起三落的汉东王刘黑闼,这位种菜出身的农民起义军领袖最后兵败被太子李建成所俘,临刑前他埋怨当初fu鼓动他起来造反的人说:“我幸在家锄菜,为高雅贤辈所误至此。”此时他再想回去种菜而不能矣,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