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此篇回答某些“西医分科;中医全科”的论调。
世间万物殊,人力终有穷。
医学分科,是人口增长带来的需求增加、社会分工细化之必然。
在过去,一个村子,养不起一个医生,才有了兼职。医、巫、卜、塾(教书)、吏、绅,集于一身。
才有了走方郎中,行医于乡间。
一个大镇,或许能支撑起一家医馆(兼药铺,医生是主子),或药铺养一坐堂(雇的医生)。
这几种情况下,不可能分科的,啥都得治。
人口众多的较大城池,够几家医馆忙乎的。人们会慢慢发现,甲医长于哪些疾病,乙医治啥比较拿手,乙医手法高超,求医时便有了选择。时间久了,医生们也在向专业化方向发展,精益求精,效率更高,效果更好。
至于官家么,要求更高了,太医苑养了一堆,各有擅长。如果“中医不分科”,一个人啥都会,干嘛要养那么多。皇帝有钱,可绝不是傻子,知道集众家之长,保自己身体。
千万别信一个中医啥都能治,肯定在吹牛。老百姓都知道:样样通,样样松。
真正的中医,会说自己长于什么,不善什么,能治则治,不能勉强。
俺那中医师父就不看妇科、伤科。
西医也有不分科的
西医也是如此,社会资源的丰度决定了分工程度。
俺下乡那会儿,村民有病去位于另一村的大队部找赤脚医生(不花钱)。治不好再去公社医院(五分钱挂号费),那里只有俩医生,昼夜倒班,不分科。再看不好,送县医院,有十几名医生,分“内外妇儿五”了。还整不明白,就要去市医院,细分科了,如外科就分:胸、腹、骨、头等。
西医学院,以医疗系为主体,培养出来的也是全科医生,几十门科都要学,教科书摞起来差不多等身了。毕业后才有住院医、专业培训,然后才可能成为专科医生。
我们州的医学院,每年招收相当数量各县定向培养的医学生。由州里出学费,等有了行医资格后,回县里的社区诊所做五年“全科”医生。诊所只有一、二名医生,如有事请假,得从其他方面找人来代班。
附
《周代的医学分科与医事制度》
http://bowuguan.bucm.edu.cn/kpzl/ysmt/47322.htm
…………
伴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医学的不断发展,当到达一定水平的时候,在我国周代,医学分科正式形成。
………………
《周礼·天官》记载:医师,上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二人、史二人、徒二十人。食医,中士二人。疾医,中士八人。疡医,下士八人。兽医,下士四人。由此可见,周朝医学分为四科,即:食、疾、疡、兽,相应的有食医、疾医、疡医、兽医。
食医相当于现代的营养师,但是人家可是会治病的营养师,掌握着六食、六饮、六膳、百馐、百酱、八珍等;疾医相当于现代的内科医生,治疗春夏秋冬四季不同的病证;疡医相当于现代的外科医生,治疗因为金属兵器所致的创伤、骨折,以及皮肤痈疽、肿物等;最后兽医相当于现代的兽医,但是人家看的是战马、耕牛这种高级牲畜。
周朝在此时期还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医疗考核制度和考核标准。《周礼·天官冢宰》中记载:医师掌医之政令,聚毒药以共医事。凡邦之有疾病者,疕疡者,造焉,则使医分而治之。岁终,则稽其医事,以制其食。十全为上,十失一次之,十失二次之,十失三次之,十失四为下。由此可见,那个时候的及格标准和我们现在的一样,达到百分之六十,60及格,即为“下等”。
上文提到“稽其医事”,是要根据“病例记录和死亡报告”来判定的意思。《周礼·天官冢宰》中写道:凡民之有疾病者,分而治之。死终,则各书其所以,而入于医师。这些反映出当时医生针对病人会采取个性化治疗,并且建立治病的记录。对于死亡的病人,还会做出死亡原因的报告,呈送医师。以上这些都作为定级评薪的依据。
在我国,随着时间的推演,朝代的更替,医学分科不断发展。
唐代由政府设立的太医署,代表着当时医疗行政和医学教育的最高机构,设立医科、针科、按摩科、咒禁科。针对临床医疗又分为体疗(内科)、少小(儿科)、疮肿(外科)、耳目口齿(五官口腔科)、角法(外治法)。
宋代政府设立了翰林医官院,医学分为九科:大方脉(内科)、风科、小方脉(小儿科)、疮肿兼折疡、眼科、产科、口齿兼咽喉科、针灸科、金镞兼书禁科。
元代时期,由于骑术盛行和战争频繁,骨折损伤者明显增多,正骨科单独成科。此时的医学分为十三科:大方脉、杂医科、小方脉科、风科、产科、眼科、口齿科、咽喉科、正骨科、金疮肿科、针灸科、祝由科、禁科。
明清两代基本沿袭元代,分科无太大改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