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国伦敦客

虚度60人生,横跨半个地球,出门在外的日子里,每天都是在度假。记录前半生,享受每一天。
正文

2023 长岛观鸟

(2023-06-02 19:01:38) 下一个

疫情期间又有了一个新的爱好:观鸟。

过去两年多,都是在后院观鸟,能看到的也就是几种常见的品种:美国金丝雀,红翅黑鸟,啄木鸟等,偶然看到一次小巧玲珑的蜂鸟,悬停在我的喂食器上,煞是好看。

今年以来,各种公众观鸟活动重新恢复。五月份的长岛观鸟节就是比较热门的活动之一。我也去凑热闹,希望能看到我没看到过的小鸟品种。

我们这个长岛叫Point Pelee National Park。它是一个狭长的半岛,位于加拿大陆地的最南部,一直延伸到伊利湖中间。

这里是加拿大第二小的国家公园,占地只有15平方公里。但是由于它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成为了鸟类南北迁徙的集散地,是最受欢迎的一个观鸟景点。

长岛离我们家的车程是两小时左右。我凌晨三点起床,顶着一轮明月,在401高速上开了一个小时后,又跟着GPS导航,在弯弯曲曲的乡间小路上行驶了一个多小时, 最终到达了目的地。

这时。天还是一片漆黑,但是公园门口已经排起了汽车长龙。观鸟迷的热情是难以想象的。公园凌晨五点准时开门。我跟随着观鸟的车队,在黑暗中摸索着,一直开到了小岛最南端的停车场。

下车后,再坐上公园里的小交通车,前往延伸到伊利湖中最顶端的沙滩边上。

这时,天刚蒙蒙亮。浩渺的伊利湖一望无际,湖水拍打在沙滩上,发出哗哗的声音,微微的晨风吹来,让人略感一丝寒意。

今天早上第一批来这里观鸟的爱好者大约有五,六十人。在离沙滩的顶端大约二十米处,大家自觉地停下了脚步,是为了给鸟儿们留下足够安全的自由活动空间。

一些摄影爱好者们,手忙脚乱地架设好照相设备,准备捕捉候最佳瞬间。另一些观鸟老手们,则是安静地拿起挂在胸前的高倍望远镜,仔细地观察前方鸟类的活动。就像重新和自己老朋友见面一样。

我也拿起望远镜向远处的沙滩处看去,只见远处沙滩上,一群体积不大的小鸟,来来回回地在沙滩上奔跑,一会向东,一会向西,还不时用它们坚硬的喙,把沙滩的小石头翻开,寻找它们想要吃的小虫子。这些鸟的英文名字就叫做Turnstones (翻石鹬)。

这些小鸟有白色的羽毛,而在翅膀和身上都有褐色的条纹。别看这些小鸟的体积不大,它们可都是长途飞行的能手。冬天时,它们飞到墨西哥和中南美洲过冬,到了夏季又飞回到加拿大北方靠近北极圈的栖息地,产卵繁殖,抚养后代,往返的距离都在几千英里以上。

我们这里地处加拿大最南部,是这些鸟儿长途飞行中的第一站,它们会在这个地方休养一下,补充食物和养分,然后继续向北飞去。

长岛国家公园,远离城市,有着大片的湿地,各种植物生长茂盛,各种昆虫的品种也很多,为这些迁徙的鸟类提供了足够的食物来源。所以,每年的春秋两季,长途迁徙的候鸟们在这里落脚,也为人们提供了观鸟的好时机。

在沙滩上看完了这些翻石鸟以后,太阳正从水平线上缓缓地升起,像电影里看到的慢镜头一样,一轮红日慢慢脱离湖水,一霎那,就像一个红气球,悬挂在天际线上。

这时,观鸟的人们的目光也都不约而同地转向太阳升起的地方,静静地观赏着清晨日出的美丽景观。湖水拍打着岸边的哗哗声,交织着小鸟叽叽喳喳的叫声,就像一曲悦耳的音乐,伴随着人们开始了美好的一天。

这次的观鸟之行,我还特地参加了一个两小时左右的环岛徒步观鸟的项目。

每个小组只有七八个人,由一位经验丰富的观鸟志愿者带领我们,沿着岛上纵横交错的崎岖小路,去观察那些躲藏在树林中不容易被发现的小鸟。

据介绍,在这个国家公园里,能观察到大约200多种鸟的品种。在观鸟节期间,如果谁能观察到100种鸟的品种,就会得到一份奖品。

我们随着导游,在小树林里静静地行走,全神贯注地凝听着鸟儿的叫声,用长镜头捕捉着那些稍纵即逝的小鸟的身影。年青的导游,是个在校大学生。从小就和他父亲到这里来观鸟。他对这里各种鸟的品种了如指掌。他能从鸟儿的叫声中辨别出是什么鸟,也能从小鸟的飞行或行走的姿态上判断出鸟的品种。

在导游的帮助下,我也在短短的两小时里观察到了大约十几种鸟类的身影。这些鸟看起来和普通的麻雀差不多,不过它们身上的羽毛的颜色和图案的不同,喙的形状也不一样。我只能借助相机,把它们拍下来,回家后,慢慢地用手机里的观鸟app来区分它们。

对于我来说,能看到几种鸟的品种不重要。我只是想体验一下,在野外观鸟的乐趣。世界上已经发现的的鸟类品种有10万多种,鸟类学家们每年还会发现十多种新的鸟类品种。

业余观鸟是一件很惬意事情。风和日丽的天气,走到郊外,听着小鸟的叽叽喳喳的叫声,看着小鸟的倩影,想着李白的千古绝句:“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消闲而又浪漫。

但是要成为一位全日制研究鸟类的专家,则要常年奔波于野外,餐风露宿,远离城市,其中的艰辛,不是一般人们能够想象得到的。

回想当年,我到神农架去采集昆虫标本,在大山里面转悠了一个星期,没吃没喝,被蚊虫叮咬,被太阳暴晒,后来赶快提前打道回府。坐在有空调的实验室里工作,比跑野外强多了。所以后来我转行分子生物学,而不是做昆虫的分类。况且,单纯做分类的学生,学成以后,也很难找到理想的工作。

当我和那位年轻的导游聊起他的工作前景,他好像信心满满,幼稚天真的大眼睛里,充满着美好的憧憬和希望。我在心里默默地祝福他:未来好运。能够一辈子做他喜欢做的事情,研究世界上美丽的鸟类。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博主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