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在夏令营认识的科学家 - 吴健雄

(2017-07-17 19:56:32) 下一个

女儿从夏令营回来,告诉我她刚认识的一个人:"Chien-Shiung Wu".

"谁?”

"Chien-Shiung Wu"

"???"

"Manhattan Project,atom bomb ......"

"哦,吴健雄博士呀!”(看来和ABC交流要学会另一种拼音系统) 

抓住时机一起分享交流,物理实验,二战,日本侵略,原子弹,Luke Yuan, 杨振宁,诺贝尔奖.......忍住没说28和82的佳话。

"为什么吴博士没得诺贝尔奖呢?"

" Because Lee and Yang originated the idea that the law of parity did not apply universally, Dr. Wu designed the experiment to prove it. "

嗯,这个回答倒一点不女权主义,确实没有证据证明诺贝尔委员会有性别歧视之嫌。当时参与实验的还有华盛顿DC国家标准局的四位低温物理学家,而低温物理并不是吴博士的专长,实验室也在华盛顿DC,吴博士当时还在哥大有教学任务,每周往返于华盛顿DC与纽约,她的团队苦战了六个月,终于得出结论,这时李政道无意间透露实验成功的消息,另一组在哥大的两位科学家连夜设计出另一种实验,"加上运气",在四天内做出的试验也验证了宇宙不守恒定律(天才啊)。此时吴博士想进一步精确论证实验结果,又重复做了一遍实验,核对数据,这才寄出论文。而另一组科学家因为是在得知肯定结果后才做的实验,所以特意等到同一时间才寄出报告。如果我是诺贝尔奖评委,这两组做实验的主要几位科学家都有功劳,该给谁呢,干脆给提出理论的科学家吧。

不过,中国,美国,求学,求职,吴博士一路走来,确实跨越了不少性别、国籍带来的障碍,幸而有开明的父亲亲自启蒙,有看好侄女潜能的叔叔出资留学。在美师从名师,在原子核分裂实验中成功解决气体阻隔难题,连费米都要Ask Miss Wu,请教远在加州伯克利的吴博士,这一实验也为日后原子弹制作做出贡献。时逢二战时期不少教授上了前线,才有幸被聘为普林斯顿物理系第一位女教授,之后更参与曼哈顿计划,为二战尽快结束立下功劳,难怪以色列把第一次的沃尔夫物理奖颁发给了吴博士。

周末在图书馆借到吴博士的传记,发现里面附有爱因斯坦写给美国总统罗斯福的信,敦促美国加大力度研制核弾,务必赶在德国之前。当时在美的科学家们误以为德国很快就能研制出原子武器,但核武一旦问世又震惊于它的破坏力,爱因斯坦以后为此信颇有悔意。如今核武成为人类的头号威胁,我们也只能怀有信心,相信人类不会因此愚蠢地自我毁灭。

吴博士自36年离开中国,再也没能见到父母兄弟,实为憾事。她一直用中文名,坚持穿传统的中式服装。看着她身着旗袍在实验室里的照片,是那么地端庄得体。从忧郁蹙眉的居里夫人,移望到笑意盈盈的吴健雄博士,我更愿意相信女性科学家越来越受到公正待遇、应有的尊重和重视。

此文为实现对孩子的承诺,和她们一样,读书,写字,思考。免得她们认为我不像个读书人。

2014。08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