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基辛格私密日记 三位新中国领袖在其中比重各有不同

(2023-12-13 05:23:37) 下一个

基辛格去世“私密日记”曝光,三位新中国领袖在其中比重各有不同

搜狐军事 |2023-12-12  

近期,曾担任美国国务卿的基辛格在家中安然离世。他的离开,引起全球舆论的高度关注,毕竟他颇有政治外交履历,可以说是当前美国的“化石”级人物、年龄之大,经验之丰富都是首屈一指。

而对中国来说,基辛格也是非同凡响的划时代人物——他当年担任尼克松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时曾访问我国,并且开启中美关系正常化序章,而中美关系缓和也一直被誉为是中国成功打破西方封锁的标志。

所以我方在得知基辛格去世后,也以极高规格为这位美国前国务卿发去唁电,再次让全世界感受到中国对这位美国前国务卿的重视。

其实基辛格的确有资格享受这一切,他毋庸置疑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他本人对中国政治也有非常深入的了解,毕竟曾前后100多次到访中国,他见过我国数代领导人,包括毛主席、周恩来、邓小平。

而在基辛格自己出版的书籍《论中国》中,他写过不少当时的历史。毋庸置疑,这本“私人日记”也有不少对毛主席、周总理、邓公的具体描述,当然评价与看法也大不相同。

首先来说毛主席,基辛格见毛主席时,毛主席年龄已经很大,那时毛主席的身体非常不好,每天能够起床行动的时间非常有限,但是他对基辛格访问中国的事还是非常上心,还特意见过基辛格。

点击图片看原样大小图片

后来基辛格陪同尼克松访问中国时期,他也曾经跟着尼克松一同见过毛主席,聆听毛主席的讲话。综合书中的话术,他对毛主席的评价是:主席是一个很有政治智慧的人,是那个世纪最伟大的政治家之一,但主席说话时也有中国人典型的深度。

简单来说,在说话的时候往往不喜欢直接表达观点,而是通过各种其他的方式来表明自己的态度,这对西方人来说是一个难以理解的事情。所以在基辛格的印象里,毛主席是一个睿智的老人,但“话中有话”,很少会直接把自己的意思挑明。

说完毛主席,我们再来看周总理。基辛格本人第一次来到中国时,最先见到的也是周总理,毕竟那时的周总理本身平时便是负责外交方面的事宜,而像基辛格访华这种极具代表性的事件,周总理肯定是要站出来的。

点击图片看原样大小图片

虽然周总理的身体已经非常不好,甚至还被查出癌症,但周总理作为一位敬业的政治家、外交家,还是选择在基辛格抵达中国的第一时间就去接见这位美国总统的特使。而基辛格在看到周总理后也非常荣幸,毕竟周总理在国际外交领域影响力非凡。

后续凭借个人魅力,周总理也很快折服了基辛格。在基辛格的书中是这么写的:周总理是有非比寻常个人政治魅力的领导者,他说话非常风趣,而且还有异常丰富的政治和外交经验。

周总理非常懂得与这些西方人相处,基辛格声称:他在与周总理说话的时候能够感受到如沐春风的感觉,周总理总是能够把握住重点。但周总理也是一个相当有底线的人,一旦基辛格说出一些明显存在错误的话语,那么周总理会毫不客气地指出他的错误。

点击图片看原样大小图片

——比如有一次基辛格在拉着周总理讨论我国历史时曾说:“现在的中国政府其实还在尊崇儒家文化,把儒家文化和马克思主义学说结合到了一起。”

当时周总理听到这些话后,脸色马上变了,第一时间就对基辛格说道:这样的想法是完全错误的,部分儒家文化是中国的旧时代文化,它代表的是封建制度、代表的是落后;而马克思主义则不同,马克思主义是先进的文化,是要破除那些旧文化给中国人民带来改变。

周总理这种不卑不亢的表态也让基辛格钦佩不已,所以此后他再也没有和与周总理讨论过这种意识形态相关的问题。

点击图片看原样大小图片

最后,说下邓公。邓公与毛主席、周总理也是完全不一样。邓公在说话做事时会更加犀利,他不喜欢寒暄,只考虑那些有用的事情,所以邓公说话的时候非常直接,不拖泥带水......

比如当年邓公亲自访问美国时,要与美国讨论的一个重点议题便是“中国已经准备发起对越自卫反击战了”,越南不断在中越边境采取各种疯狂行动的做法严重触碰到中国底线,中国无法容忍这种行为,所以需要给越南一点惩罚。

而邓公在与美国高层提到这事时,几乎都没有添加任何修饰,说得相当直接,让与会的美国高层为之震惊。

当其提出反对意见后,邓公的回应也相当霸气,他说:“我们不是在和美国人商量,他来美国只是在告诉美国这件事罢了。”其实这是在表态:不管美国对中国即将发起的对越自卫反击战有怎样的态度,中国都不会停止自己行动的脚步,我们必须维护自己国家的利益。

点击图片看原样大小图片

最后也证明邓公的选择是正确的,他单刀直入的表态让美国意识到中国“对越自卫反击战”这件事的决心,也让美国最终下定决心:一旦苏联准备下场援助越南,那么美国就需要采取一些行动,当然美国不可能直接援助我们。

可在对越自卫反击战爆发后,苏联真准备采取行动时,美国也的确有动作。比如不允许苏联向我们发动核战争,而美国的表态也让苏联感到投鼠忌器,他们害怕我方是不是已经提前和美国联系好,这也是苏联最后会在中越边境冲突一事上保持沉默到最后一刻的缘由。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