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王德峰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

(2023-05-05 00:10:26) 下一个

 

YouTube:  复旦大学·王德峰【哲学课堂】1-1我们为什么学不成西方人?——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渊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l-_r4W4zJU

Sep 12, 2022  王德峰【哲学课堂】讲座
解决日常生活的危机,不是靠法的理性,也不是靠资本的逻辑,靠一个民族的伦理精神,台湾人说大陆人,有历史,没文化。
我们从一个物质上普遍不满足的时代,进入了一个精神上普遍不安宁的时代。
假如全体人类只有一种思想,只有一种智慧,它就是思想和智慧的结束。
                                               ——王德峰

2019年王德峰老师《资本论》共26节合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pmSd96Fo


举着个例子我想说,当代人就是这样生活的,经济学家用经济范畴讨论,法学家的特点是把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放在法的范畴内讨论,于是我们不得不问一个问题,他们从事实出发,由此出发的事实是怎么来的,社会事实是如何成立的。我有一个邻居,是社会学教授,我们有共同的爱好,喝黄酒,他就在我这里喝黄酒,说我看你们搞哲学的人,空谈学理,于事无补,瞧不起哲学了。那么你们社会学怎么样,他说社会学是实证的科学,我们讨论社会现实问题,一从社会事实出发,二给出解决方案。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


https://philosophy.fudan.edu.cn/
联系我们
philosophy@fudan.edu.cn
qjshao@fudan.edu.cn
谢晶,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兼任利徐学社研究员、巴黎高等社会科学研究学校合作研究员   邮箱:jing_xie@fudan.edu.cn
孙宁,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复旦大学杜威中心研究员, 邮箱:sun_ning@fudan.edu.cn
徐英瑾,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邮箱:yjxu@fudan.edu.cn
021-65642731
上海市邯郸路220号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光华楼西主楼2308室)


王德峰生平

王德峰,1956年10月出生于江苏泰县,复旦学院副院长、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教研室教师及“当代外国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研究员,兼任美学教研室主任。
王德峰1982年7月于复旦大学哲学系本科毕业。1982年至1987年在上海译文出版社任哲学译著编辑。1987年9月起在复旦大学哲学系攻读哲学硕士学位。1990年毕业后留校任教。
王德峰的主要研究领域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意义、当代艺术哲学。
1975年至1978年担任上海东风合金厂工人,1978年恢复高考后考入复旦大学哲学系哲学专业,1982年毕业后担任上海译文出版社哲学译著编辑,曾参与翻译卡尔·雅斯贝尔斯、亚伦·雷德利、彼得-安德烈·阿尔特等人的著作。1987年再次考入复旦大学哲学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攻读哲学硕士学位,1990年毕业后留校担任复旦大学哲学系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研室教师兼美学教研室教师。1994年至1998年7月继续于复旦大学哲学系攻读哲学博士学位,2005年晋升哲学教授。[书 2]2006年担任复旦学院副院长。
2010年,王德峰就朱学勤事件发表评论,认为知识分子应当立足于学术良知,要“安贫乐道,良知不改”。不应当遗忘自身对整个社会的责任,并谋求在政治体制上的利益。
2014年,王德峰在复旦大学公开课《中西文化差异的渊源》中认为,工业化的前提条件是必须引入市场原则以及资本逻辑。中国人通过改革开放30多年[注 2]来盲目学习资本逻辑,以为这样做可以进一步让市场经济朝健康与完善的方向发展,并且还可以带来中国社会的进步。今天的中国社会各个阶层没有一个有幸福感、安全感,精神生活普遍缺乏。个人彼此之间目前及未来仍然无法以理性作为契约原则的基础,很难得到相互信任。由此导致当前社会处于解体的临界点,法治秩序紊乱,形形色色的丑恶现象、利己主义者层出不穷,这种现象在中国历史上几乎前所未有。中国人学习不了西方人的本源是在汉语(即母语),语言是人类存在的世界,人类对于整个世界的基本经验、理解、情感、人生态度无一不是在语言中形成,一种语言的灭绝等同于一种对于整个世界的理解架构的灭绝,所以试图利用诸如基督教等宗教把中国变成一个宗教国家是行不通的。同年10月16日,王德峰担任复旦大学任重书院院长。在新生大会上,王德峰提出大学应当引领社会而非适应社会,并呼吁学生要做民族之脊梁,而不应当以追求社会上的功名利禄为目标。
2021年10月,王德峰正式退休,不再担任复旦大学教授一职。

王德峰《资本论》课程录音文字01

https://zhuanlan.zhihu.com/p/597137580
知识搬运工

 

我们从马克思发动哲学革命这件事开始说,由于发动哲学革命,马克思才可能提出资本论学说,资本论学说不是经济学理论,马克思不是经济学家。《资本论》的副标题是《政治经济学批判》,马克思和社会科学家的根本区别在于,社会科学有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法学等等,所有的社会科学,第一,认为自己是真正的科学,从经验的事实出发。第二,所有的社会科学都认为它们成功地把社会现实放在逻辑体系中讨论,所谓逻辑的体系,是由范畴和相互关系构成逻辑框架,把社会现实生活放在逻辑系统中去,社会现实生活如果出了问题,就是背离了逻辑系统理性的法则,要做的事情就是纠正,把偏离纠正回来。社会科学家们都有这样的自信,第一是实证的,第二是把事实放在逻辑框架中去。政治学这么做,法学这么做,经济学这么做……。做一个比喻,假定一对夫妻,丈夫是经济学家,妻子是法学家,结婚后共同面对家庭事理,讨论意见分歧,这件事该不该做和该怎么做。经济学家丈夫先发言,什么是前提性的问题,我们现在先讨论投入与产出、成本与效益,法学家的妻子马上反对,你说的前提性问题,还不算前提醒问题,更前提的是要解决权利与义务的问题,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那么请问谁投入,产出归谁,成本谁花,效益怎么分配,两个人争论了两个多小时,没有触摸到家庭事务本身。举着个例子我想说,当代人就是这样生活的,经济学家用经济范畴讨论,法学家的特点是把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放在法的范畴内讨论,于是我们不得不问一个问题,他们从事实出发,由此出发的事实是怎么来的,社会事实是如何成立的。我有一个邻居,是社会学教授,我们有共同的爱好,喝黄酒,他就在我这里喝黄酒,说我看你们搞哲学的人,空谈学理,于事无补,瞧不起哲学了。那么你们社会学怎么样,他说社会学是实证的科学,我们讨论社会现实问题,一从社会事实出发,二给出解决方案。好我问你,你如何获得社会事实,他说我观察到,我笑了。他说你笑什么,我说你可能观察到社会事实吗?打个比方,某年某地,有两波人在打架,新闻记者路过,群体突发性事件,记者要报道,无非这几种报道,一种是某年某月某时某地发生了警匪之战,还有一种是黑社会内讧,第三种,发生了人民起义。究竟是警匪之战、黑社会内讧还是人民起义,这都不是他看到的,倘若按照看到的报道,那么是两群高级灵长类动物在进行肉体搏斗。你可以看到物理事件,但社会事件这个东西不是你看到的,我说是范畴、理念。比如说你报道成警匪内战,你要有政治范畴,私人非法暴力、公共合法暴力,警察是国家概念,有国家理念在起作用,这不是你看到的。警匪之战这个社会事实是被范畴建构起来的,established,从一个物理事实变成社会事实,当中有个东西,是范畴。假如某人看到一男一女在性爱,他跟别人说他们在通奸,请问通奸是他看到的吗?那叫一夫一妻婚姻伦理范畴,如果我们心中没有这样的范畴,天下何尝有通奸。事实不是直接给予我们的,我们似乎眼睛一睁开就获得事实,但事实是被范畴建构的。跟社会学教授说,你们有实证主义的精神,强调的就是从事实出发,哲学要研究你那个社会事实是怎么出来的。有了我们的研究才有你们说的话,他眼睛挣的很大看着我。

马克思发动哲学革命。现在讲一条经济事实,表达成这样,比如一个企业家到人才市场上去,购买人力资源,是市场行为,经济活动,表达为这样一个事实,资本雇佣劳动。经济学有专门研究这个领域的,劳动力,于是一条经济事实表达出来了,叫资本雇佣劳动。在这个事实中隐藏范畴有资本、工资、商品,劳动作为商品,雇佣就是这个意思,在前资本主义生产中不存在雇佣,不存在购买劳动。比如欧洲中世纪的行会手工业,劳动者是师傅的徒弟与帮工,他们的关系,给你的钱叫零花钱,你在这里劳动和学手艺,两个人的关系似乎是半人身依附关系,没有发生市场行为,所以没有一个范畴叫工资。所以在这条经济事实中,怎么出来的呢?我们心中要有范畴,资本,拿出一部分是工资,在雇佣里面隐藏着范畴工资,劳动变成商品,有这样三个范畴做出一条事实来,叫资本雇佣劳动,好在平等,等价交换,其中隐藏着价值范畴,整个经济学最基础性核心的范畴是价值,资本、工资、商品都是价值。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被认为是人类迄今为止找到的最合理的经济关系,因为没有等级压迫、没有奴隶主挥着鞭子,是独立的个人,在市场上平等的见面。构成了一条经济事实,于是经济学就从经济事实出发,建立一整套理论,理论是逻辑关系,它用理性可以推,所以经济学是理性的科学。

现在我们试一试,把三个范畴都拿掉,这个事实就没了,但这个事实每天发生,如果你没有资本,换句话说,没有过去建立起来的劳动,要保证物质生活,你的选择是什么?你只拥有自己的活劳动,你只能去找拥有积累起来劳动的人,生产资料、机器等就是积累起来的劳动,谁拥有它,就有一种力量,让不拥有它的人提供活劳动,这里我没有用经济范畴,积累劳动和活劳动的关系我在说这件事,我一用范畴就变成另外一件事了。交换价值的意义在哪里?再做个简单的说明,比如我王德峰买了500架缝纫机,我是缝纫机爱好者,我收藏它。这是一种可能的原因,假如我并不爱好缝纫机,我有500架缝纫机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让没有缝纫机的人在这里干活他们自然会来。花钱有两种花法,买几百双皮鞋,假如买了一百个制皮鞋的机器呢?前者是享受穿着,后者是可以生产皮鞋了,所以你选择了,你是选买皮鞋还是制皮鞋的机器?如果是后者,那么你买了过去积累的劳动并不消耗,你把制皮鞋的机器拿来使用了,产生新的皮鞋。人类积累起来的劳动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直接的消费品,一种是生产消费品。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这个阶段,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做出选择,你怎么花钱,说明你拥有怎样积累起来的劳动。拥有生产资料还是生活资料积累起来的劳动。

我现在想象我王德峰拥有良田万顷,如果没有资本运营,那么拥有了等于没拥有,只是法律上认可而已,它会被荒芜在那里,一纸空文。因为今天的人类社会生产性质变了,目标是价值增值,土地上产出的东西以今天的市场价格出售,丰收了也没有因为你发现成本都没有捞回来,你只能把土地荒废在那里,除非你又足够的资本经营资本农业,在资本时代,你选择你怎么花钱,是购买生活资料还是购买生产资料,如果购买生产资料,你就有一种力量,让一部分人的XX由你来支配,于是这一条经济事实被改写了,你把范畴清洗掉,这句话的改写,生产资料行使对活劳动的支配权,这个权落到谁手里,取决于我们的选择。选择拥有生产资料,本身固有的权力就在里面。上面(资本雇佣劳动)是经济事实,下面(生产资料行使对活劳动的支配权)叫事情本身。看来我们正在做一番工作,把经济学家提出的范畴清洗掉,经济事实就还原为事情本身,我们要做还原。政治学家的政治事实,把fact事实中的范畴清洗掉将获得另一种事情本身,法的事实也是如此。法学家讨论的事实,把法的范畴清洗掉会获得事情本身。

提出这一条原则的就是马克思。我们现在已经知道了,这叫现象学还原。明确提出来的是二十世纪的德国哲学家胡塞尔,这个名词来得比较晚,不代表没做这件事,马克思做了,他发动哲学革命,就是要清洗事实中隐藏的范畴,于是表达为事情本身,社会事实、自然事实也是被,物理事实前提是物理范畴,化学范畴,性质是一样的,今天人类的知识是这样,要用范畴体系,范畴与范畴之间有逻辑关系,于是每一条事实被规定为理性,合乎理性,因为是范畴和范畴之间的逻辑关系,既然是逻辑关系,那么用理性可以讨论,非逻辑的东西是非理性,比如说资本雇佣劳动,是经济事实,符合理性,理性的基础就是价值,就是等价交换,独立的个人平等地见面,以统一的尺度交换劳动产品,这个尺度是货币。假如我运用某种政治权力,实行不等价交换,那么经济学一定指出你错了。所以经济学讨论的经济事实是合乎理性的,所以有理论可以上去,现实发生危机,指出导致危机的原因是非理性行为,然后加以纠正。于是经济学成为当代显学。经济学自豪态度中掩盖了一个基本的真相,经济活动的领域本质上是非理性的,在市场舞台上争斗,表面上叫竞争,价值竞争,积累起来的劳动对活劳动的支配权力的竞争,一部分人支配另一部分人,积累起来的过去的劳动,支配另一部分人的生命时间,我上次用了一个概念叫权力power,这里的权力不是政治,所以power前面还要加一个形容词social,资本作为一个经济范畴,可以对它进行理性的研究,对资本做理性研究叫经济学,倘若XXX,你发现它是当代社会权力。我们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年了,中国人第一个目标是脱贫,赚钱为了脱贫,基本实现了第一个目标,更强烈的欲望,第二个目标来了,安全,为了安全而奋斗,钱多得安全问题解决了,你有那么多的货币,财务自由,那么你还要钱干嘛,第三个目标power,不是政治权力,还是面临一个选择,你是支配别人还是被别人支配,假如你有财务自由,但是还不足以支配别人,当你觉得不能被别人支配,我们觉得你钱已经很多了你还觉得自己很穷,这种感觉来自你远离power,所以资本的性质,马克思做了现象学还原,把范畴拿掉暴露出事情本身,一还原,合乎理性的事实变成非理性的人与人的关系。Power,是非理性的人与人的关系。把他讲清楚,不然不可能懂马克思资本论学说的。所以千万别误解,不要误解他为理性主义的哲学家,他寻找的是理性前的东西,非理性的东西。如果我们还是不愿意相信,请问一下,今天国家机器的强大程度、杀人的力量是空前的,假如民族之间的斗争是以往的主题之一,那么现在全球化了,国家独立民族解放,旧殖民主义退出历史舞台,今天的国家机器那么强大,巨大的杀人武器干嘛?按照理性的法则,建立外交关系,都ok。在一国内部也用理性法则,把国家内部建立得秩序井然,监狱空着,军队闲着,没敌人。现在的情况恰好相反,我们要追问根源,根源不是人类比以往更恶了,根源在于social power,资本是社会权力,资本增值是社会权力的扩大,你选择吧,要么拥有社会权力,要么成为社会权力的对象,把资本竞争描述成理性活动,这是经济学家,你没有很好地进入经济学逻辑体系所以你败了。马克思资本论学说告诉我们这是斗争,而斗争是非理性的,因为社会权力是非理性的人与人的关系,一部分人支配、统治另一部分人,你怎么能说它是理性的呢?物质利益是最讲究实际的,世界上没有什么比消灭自己的敌人更实际,当进入物质利益领域,不是理性领域。消灭自己的敌人或者被消灭,利益是最讲究实际的,世界上没有比消灭自己的敌人最实际的事情。

王国维说世界上的学问分两类,一类可爱不可信,一类可信不可爱,经济学是可爱的,经济学思维来了,你觉得很安稳,是不是足够了,这叫可爱而不可信的学问,马克思学说是可信而不可爱,所以提到马克思有点烦,讲斗争,我们不要斗争,我们都有人道主义精神,有善良的心,就像2006年比尔盖茨论坛,21世纪创新型资本主义,读完很感动。开宗明义,人类在经济建设中一切进步都不足以让人类自豪,人类在科学技术领域的进步不足以让人类自豪,只有在减轻或者消除人与人的不平等方面取得的进步才值得自豪。非但没有进步,只有倒退,今天的经济是穷人为富人打工的经济,口袋的钱越少,市场为你服务的动力随之减少。在今天这个地球上,有10亿人口每天支出不超过1美元。2020马上到了,全面小康,这10亿人口没有中国人,这段话一读,哦有点懂马克思的。马克思讲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同时是人与人不平等的扩大,比尔盖茨没有用social power的概念,不是政治上的不平等,政治上是平等的。你可以雇佣别人,可以被雇佣,有同样的公民权,比尔盖茨讲的不是政治、法的层面,讲的是事情本身,我觉得好,再看下去底下来了,21世纪能不能做到市场也为穷人服务,他说可以做到,全世界企业家要有一条信念,相信自己的企业有两种不同的资本,一种是可以计算的有形资本,另一种是无形的资本,social reputation,声誉,对一个企业的生存这两个资本都同样重要,假如我们全体企业家都同意这一观点,我们也能够创立一种新的机制,让市场为穷人服务。他举了例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世界的医疗企业招标,成本价向非洲出售疫苗,因为他们没有购买疫苗的能力,但疫苗生产成本极低,如果哪一个医疗公司能为非洲投放大量疫苗,将获得联合国教科文授权的新开发的市场份额,给她一种权力,一家印度公司中了,向非洲投放疫苗,获得国际市场。比尔盖茨拿这个举例,说创新型的资本主义是可能的。应该不以利润为目标,谁做这样的事就有社会声誉。我读到这里终于发现比尔盖茨不懂马克思,因为今天这个人类社会,贫困先被制造出来,资本的增值每一步都在制造贫困,导致社会分裂,比尔盖茨提出的是消弭贫困的方式,但他忘了,他要消弭的贫困是他的资本创造出来的。我们想一想比尔盖茨不就是IT产业,成为世界首富,同时制造很多贫困,肯定这样的,不知道是自己造成的,资本的本性就是如此。他在自己的增值状态中,把一部分仍到贫困中去,否则剩余价值是没有的,如果他是慈善家,他不是首富,他将无偿贡献所有发现和创造,美国,不断创造新的剩余价值,资本增值的空间,后来来了乔布斯,他的首富的同时是相当比例人口的贫困,人类社会的贫困、现代贫困不是等级压迫的结果,没有人运用等级的政治权力,平等的,平等是价值范畴,都等价交换,这掩盖了贫困的不断被制造。法国发生的黄马甲运动,法国是那么一个自由的国度,在法国社会内部导致一部分人生活水平下降,表面上是燃油价格提升导致的,这只是导火线,法国大比例人口工资没有涨,物价在上涨,通货膨胀,不断贫困,燃油价格激发出来,马上蔓延到法国之外,比利时,黄马甲运动开始蔓延,社会分裂没有改变政治制度,还有英国脱欧,许多国际政治学家没有预料到,英国也不是工业化体系完备,主要靠金融,那么你脱欧干嘛,失去很多利益。最后投票的时候投成了脱欧,说明通过加入欧盟获利的都是英国的大资产阶级,一个做金融,一个做贸易,在全世界范围内投资、并购、重组,这个利益英国大资产及拿了,但英国百姓的生活不断下降,人数最多所以投票脱欧,社会分裂造成的。美国特朗普上台,也是社会分裂的结果,政治不正确的人怎么上台呢?社会已经分裂了特朗普才被选上,全球化让美国大资产阶级、金融资产阶级盈利,社会贫富分化加剧,他开始搞逆全球化事情,要弥合美国社会的分裂。从今天的大势来看,我们问一个问题,全球化是主导趋势还是逆全球化是主导趋势,有人反对我的观点,我说我根据马克思学说,现在是逆全球化在主导,根据就是social power,社会权力的对抗是国与国的对抗,穷兵黩武,还有国内的对抗,叫社会分裂,所以我们抓住这个概念social power,马克思发现,资本主义的发展是社会权力的扩大,是非理性的,所以我上次画过一个简要的示意图,经济学家只看到wealth,《国富论》,马克思承认财富是资本,但同时他揭示资本是人与人之间非理性关系,所以马克思不把著作命名为国富论,把著作命名为资本论,研究资本运动就同时在研究当代社会权力的运动,这个社会权力是非理性的,wealth增长了,power以同样的比例扩大,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关系,一定导致社会分裂,先是政党之间的斗争。

资本怎么变成social power。它不是political power,政治权力是国家机器,军队、警察、监狱,它们是维护社会权力的。比如说我王德峰现在口袋里一大堆钱,超出个人消费需要之外,在座的各位囊中如洗,第一种情况来抢,我不怕,因为有政治权力,警察监狱,所以这种情况不发生。在这个强大的国家机器里不会发生,第二种情况,我王德峰走到哪里你跟到哪里,不断跟我说话,你跟我说你应该拿出来投资,或做金融、或实业,总而言之不能放在口袋里,我回答了,你们说的事情我都不会做,你说你不会做没关系我们会做,我们帮你做,你们抢着要求我雇佣你们,你们要求我来支配你们一部分生命时间,我口袋里多的货币没有说过话,说话的是你们,所以社会权力不是观念idea,你们说的话在承认它是力量,这叫社会权力,感性的真实的力量,不需要idea,但是观念会来的,观念把这个力量表达为权利right。法的范畴上去了,现在Power穿上理性的外衣变成right,这是马克思哲学的基本功,你有这个基本功看显示就知道了,你不管政府政策怎么变,只要想一想,如果我们拥有power,最后谁听谁的,除非你愿意把social power等于political power,高等级拥有社会财富,那你就别搞别的了,回归原来的计划经济,产生特权阶层,这是政治阶层、政治权力,然后毛泽东反对,文化大革命,不以毛泽东意志为转移失败,中国改革不可避免,它无法保存与增值,只有把政治拿掉,还原为social power,每一个国家改革成,苏联后来改了,叫休克疗法,中国后来也来,邓小平用中国式的方式改,第一要承认social power,不承认的时候经济活动叫投机倒把,投机倒把在道德上被反对,法律上不认可,终于这个power是真实的,国营企业日益衰落,产生不了利润,第一笔投资要保证最佳投资,当时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代,国营企业共同的毛病叫投资饥饿症,投资追加再追加,国营企业到了历史的终点,于是体制外的经济活动被表达为搞活经济,这叫意识形态的改变,因为这个power是真实的,观念表达它,这叫意识形态,ideology。一个非理性的power,经过意识形态的表达上升为权利,这个权力被认定地比较晚,2006年出台《物权法》。

生产活动有规定,一个人可以雇佣7个人不算剥削,超过7个叫剥削,在改革的浪潮中被突破,法律是滞后的,被全面突破之后建立right,表达为私有财产的权力,扭转不回来。两句话一个叫深化改革,一个叫扩大开放,扩大开放是承认国外的social power,深化改革是进一步清洗政治维度,这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2008年举行民营企业家座谈会,最后一条措施是保证民营企业家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它不是突然观念的改变,这叫重力,人们在水里溺死的原因,有一个好汉发现是因为人们头脑中有重力观念,所以必须把重力观念清除,这为好汉做了长期的奋斗,马克思这话有意思,那么形象地告诉我们,social power 不是重力,权力是重力的观念,不是权力让我们有支配别人的力量,只要我有social power,改革开放的时代不是思想解放的结果,我们抛弃旧的观念,中国进入新时代,这样想的话你离开马克思的洞见多么遥远,邓小平发表了解放思想的要求,新时代的到来是因为邓小平的主张,你觉得它重实际,这全在历史唯心主义里面。

在计划经济晚期,从中产生出一种异质要素,它将拥有未来。是计划经济体制中产生出来跟自己异质的东西,怎么产生呢,因为有货币,就有人要做事情了。假如我们没有货币,投机倒把也不可能发生,虽然是计划经济体制,但是商品交换、价值规律都要起作用,相异的要素全要发挥作用,毛泽东晚年认识到这一点,他说我们跟旧社会差不多,有货币、商品经济,跟旧社会差不多,底下又来了一句,工人阶级一部分、党员一部分都有出现资本主义倾向,这在无产阶级专政的条件下加以限制,承认有货币就承认了商品交换,投资追求利润,这一切都在社会主义国家中发生着,马克思在天之灵,一看以苏联为首的各个社会主义国家,他们的行为难道叫社会主义吗?其实不是,因为价值规律要起作用,第一部类卖给第二部类,这叫价值实现,如果不实现,这个社会的生产就停顿了,这一切都是中国实践成的没有资本家的资本社会,他一定突破计划经济,这就是所谓新的社会权力一定在计划经济胎胞成熟起来长大,然后意识形态要表达他,上层建筑,法的体系和国家制度都要表达它,power决定Right,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一种叫政治的上层建筑。

我们了解了这个所谓现象学还原,把用范畴建构起来的事实还原到事情本身,我们发现这个事情本身是非理性的,建构是理性的,所以理性的研究形成种种社会科学,范畴建构了经济事实于是经济学来了,社会学来了,法学来了,政治学来了。马克思的哲学革命,实际上揭示了人类生活的基础部分是非理性的,所以不能认为马克思的哲学是理性哲学,对非理性的探讨要求哲学革命,纠正过来,说明范畴本身是怎么来的,价值这个范畴我们觉得很容易理解,商品交换存在,人类的产品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维度,比如说这个手表,使用价值,计时器,值200美元指它的价值,劳动产品成为商品,有个价值要来,200美元的手表和200美元的皮鞋可以等价交换,本来生产手表的劳动和生产皮鞋的劳动是不同的劳动,产生的是不同的使用价值,他们之间无法通约,完全不同的使用价值,但他们作为商品进行交换必须通约,等价交换这条原则。凝聚在手表上的200美元,为什么可以等同于生产两双皮鞋的劳动呢?这时候就把劳动抽象化,生产手表的劳动和生产皮鞋的劳动不同,但在一点上它们相同,一定时间内体力和脑力的支出,只讲劳动时间,不讲劳动感性的特点,这一步叫劳动抽象化。马克思要揭示价值范畴的来历,就揭示了劳动的二重性。商品的二重性不是他来揭示,只要有经济学,研究的不是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是价值。研究使用价值是工艺学探讨,指向使用价值。只讨论交换价值,经济学来了,这是商品的二重性。马克思在商品二重性基础上揭示了劳动二重性,手表值200美元是抽象劳动制造的,不是两种不同的劳动,在现实中这是同一个劳动。生产出的不仅是产品,还是商品。一个方面是具体劳动,创造出计时器这种东西,一个是创造计时器交换价值的抽象劳动,同一个劳动从两个方面看。资本主义出现之前,有限范围里的商品交换,小生产者由于分工的缘故,比如鞋匠终生制作皮鞋,但粮食要吃衣服要穿,出售获得货币,用货币购买其他生活资料,商品交换在资本主义之前就有了,这种商品交换可以用简单的公式表示,我生产皮鞋是卖给别人的,拿着货币去购买我不能生产的东西,W-G-W,货币只是价值尺度,一般等价物,起了媒介的作用而已。货币只是流通手段,前资本主义生产中会出现商品交换、有限的商品经济,自然经济是农业文明的首要方式,在中国很明显,叫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这个村落不需要同外界交流,自然经济的旁边总是有一些商品经济,分工造成,有限的商品经济是W-G-W,现在发现另一件事情,生产的起点首先是货币,G-W-G‘,G‘>G,幸福的农业文明,现在呢,社会生产的目的改变了,增加的货币减去原来的货币,叫剩余价值,这个改变是人类历史上的巨大转折点,叫社会生产目的改变,意味着原来仅仅是流通手段的货币成了财富的主体,以前只是流通手段,只是一般等价物的货币。这样一件事情是会让上帝都感到惊讶的,上帝造人,以劳动的方式交换,人与自然界变换产生使用价值,人靠使用价值活着,生产的目的本应该是作为使用价值的财富的增长,这是自然的天然的生产目的,现在改变为奇怪的目的,一般等价物货币money的增长成了生产的目的。货币是财富的主体,这种改变中国人最能体会,中国古代社会有商品流通,商人如果做生意成功,口袋里积攒了货币,置办田产,有了田产才真有了财富,如果货币转换不成土地,拿在手里也没有意思,这是自然的事情。中国亚细亚生产方式和欧洲不一样,土地没办法购买,因为贵族对土地的占有是世袭的,当时的欧洲土地都有主人,主人是固定的,这种等级是世袭的,教会的地产,农民在教会的土地上耕作要给租税,三个等级,假如欧洲没有严格的封建制,中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封建社会,封建是封土建国,皇帝承认这块地是我的,世袭的,而且我在这里建立小小的政治结构,叫诸侯国,欧洲中世纪的结构是这样的。中国社会特别有意思,上下阶层能流动,贫苦农民可能上升阶层,一种做生意,一种科举,所以好好读书,科举及第变地主,就像《儒林外史》中的范进中举,一下子成为一个小地主,上下流动,所以中国社会内部不可能发展出资本主义,商业再繁荣也是一样。教科书中的明末清初资本主义萌芽,可能会发展为资本主义这不要信,我们追求的更多是使用价值,土地是财富之母,在土地上的耕作一可以吃,二可以做衣服,养蚕,丝绸,手工业,使用价值的增多是生产目的。西方把目的改成货币的增多,因为西方人越来越多的货币没办法购买土地,土地是不动产,商人钱多了没用,于是感受到强烈的要求,能不能撼动世袭制战胜贵族。资产阶级在法语中叫XXX,本来这个词是城关市民,欧洲教塔和城堡,城堡是贵族领地的核心,向外辐射,这块土是他的地,领地与领地之间的夹缝中商人从事贸易,经常受到贵族武装的清洗,组织武装的商队准备战斗。中国历史上偶而也出现这个状况,甲地到乙地去卖,一路上要有武装保护自己,边上都是虎视眈眈的贵族。第一个阶段是武装商队,失败是经常的,于是欧洲最初的城关市民为了保证贸易的流通和资本的运作,建立资本需要的政治制度,于是终于发生了尼德兰革命、英国革命、法国大革命,巷战来了。第三笔成本,他们在战胜贵族等级的过程中,塑造出无产阶级,无产阶级和他斗了,欧洲资产阶级的成熟分为三个阶段。中国资产阶级的成熟,第一阶段的成本是贿赂,这个就不展开了,有一个成长过程。商人的目的是要赢得手中动产的自由,货币是动产,赢得动产的标志是战胜不动产的历史权威,土地服从资本这叫动产战胜不动产,实际上任何国家包括东方后发的国家,现代化进程的第一步是动产战胜不动产的过程。在中国也一样,在西方必须如此,货币能购买土地,土地服从资本的运动。购买土地的前提是贵族要解体,欧洲贵族在奢靡中被商人利用,贵族追求享受,当时的奢侈品在东方,瓷器、香料等都是欧洲贵族要享用的,欧洲商人扩大海外贸易,从东方采购瓷器、绸缎、香料等东方奢侈品。我有一次到,走进去一看,陈列的当时的贵族王室最高享受全来自东方。欧洲商人用这种手段让贵族的钱流到自己口袋了,贵族在自己奢靡的生活中衰落,驱散仆从,这批人离开贵族的土地奔向城市,城市手工业是行会手工业,行会制度是很严密的,门槛很高,你要找师傅,师傅是不是接受你。来到城市,摆脱了原来的封建人身依附关系,自由了,但同时自由得一无所有,只有劳动力。

王德峰《资本论》课程录音文字02

 

 

2

没关系,有商人口袋里的钱等着他们,商人做工场手工业,转入生产领域,原来的商品来自行会手工业,这是商品流通,时间长了,他知道行会手工业的生产者应该听我的,生产什么以及生产多少我比你清楚,行会师傅如果听他们的话为了市场需求而生产,资本就发明了,资本主义来了。行会手工业生产不是为了市场,是为了有限地区的老雇主的需要,生产的东西打上家族的族徽,并不想扩大生产规模。商人建议他们,他们不会听,这还在封建生产关系里面。机会来了,从贵族领域逃亡城市的,有的已经有手艺的,从行会里逃出来的,和从农村里来的人一样,有商人口袋里的钱等着他们。这样劳动力诞生了,商人购买劳动力才能让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结合,产品卖到市场上获得原来货币的增殖,可以继续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让人类生产的根本目标改变了。是欧洲人自家的事也好,但这跟东方也有关系。资本的目的、生命、本性是增殖,一定要突破欧洲的疆界,在今天这也是根本道理。等会再讲他为何要走向世界,有市场才能增殖,但欧洲范围内的市场是有限的,于是把全世界人的消费需要看成市场,把整个地球的资源变成增殖材料,这样东方民族也逃不了了。资本哪一天灭亡?所有人类的消费纳入资本的运动,地球的资源不能再用了,它不再能增殖,就消亡了,现在还有空间。一个是不断增长的消费需要,比如iPad,手机等,新的使用价值带来资本增殖的新空间。一个是地球上的空间,这两个空间都占据完毕就没有空间了。以前的皇帝没想到看电视,我们现在都有了。资本带来新的使用价值的空间,这是它的文明作用,等会再来讨论资本主义是不可避免的历史阶段。

由于欧洲的商人用口袋里的货币,跟一无所有的自有劳动力结合,让货币增殖,货币增殖到一定程度和贵族对抗,贵族正在衰落,开始出卖贵族的土地、头衔,两种选择,一种是贵族变成资本家,新贵族,英国多,还有一种是旧贵族,贫困化,法国多。一开始是租的,租地农场主,贵族拿土地占有权做商品出售,土地所有权的商品价值是地租,这件事情中国也在做,权利本身买卖了,我卖掉了做地主,每个月照收钱。土地是有限的,享有地租,欧洲发生了整个贵族等级的衰落,土地的世俗占有权变成商品流通,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全面建立。上次讲过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即土地服从资本运动,本来在土地上劳动的人同时拥有土地所有权,自耕农破产,土地被纳入资本中去,圈地运动,羊吃人,世界市场对羊毛的需求增加。有土地的农民破产改成牧场。马克思每天待在伦敦大英博物馆,写出《资本论》,读完惊心动魄,这是非常残酷的过程,资本来到人世间,资本诞生的历史是以血以火的方式,动力来自货币增殖的商人目的,战胜贵族等级所有制,中国温和的多,但这个过程不可避免,没有工业化就没有现代化,近代历史告诉我们,印度独立,圣雄甘地,非暴力不合作,印度社会最好的是小生产者为主的社会,圣雄甘地拒绝工业化,这是幻想,不可能的。中国也搞工业化,一个农业大国,那么多人口转移到生产领域,钢铁不得了,萦绕在毛泽东心头,钢产量提高,粮食成熟每人去收,大家都炼钢,但是当时搞工业化没办法,只能剥夺农民,工人生产不能吃不能穿的东西,只有农民给他。毛泽东的计划经济时代,是后发的国家工业化需要原始积累,实质是剥夺农民的土地所有权,让农产品和城市的产品进行交换,温和的方式剥夺,农产品和工产品进行交换的剪刀差,卖给农民的贵,工业品比较贵,比欧洲的残酷程度低一些,农民的贫困程度让我们惊讶,两个人合穿一条裤子之类,没有办法。工业化如果没有商品交换是不可能的,价格剪刀差,以这种方式剥夺农民。如果用市场经济的方式,不会在短时间内建立工业化,因为主要是自然经济,农民和城市交换只会拿剩余的农产品交换,养活不了工业化需要的产业大军,这是计划经济的历史必然性。不要以为这是真正的社会主义,这是后发的国家搞工业化的必要形式,如果国民党没有被推翻,我们也许今天过得比以前好,不可能的,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发展水平我认为不会超过拉丁美洲、南美,这个基本判断可以做的,所以中国人是被逼出来的,一部近代史摆在这里,南京大屠杀,我们惹过日本人吗,日本靠制造业,没有足够的能源,要打开市场和掠夺资源,这是资本带来的,惨痛的教训带来前30年毛泽东时代,计划经济时代,其实仍然是商品经济,处在没有资本家的资本社会中,1956三大改造,中国没有资本家了,但是资本存在,国家的投资要求利润,因为货币、商品交换,一定服从价值规律、剩余价值规律,毛泽东不否认利润,经济建设受挫的时候学经济学了,价值规律是伟大的学校,这是在中国发生的事。诞生于欧洲的历史诞生了世界史。以前没有世界史。所以马克思说资本开创了世界历史。各个民族卷入资本运动中去。

由于生产目的的改变,货币充当财富主体。货币的增殖,欧洲经济学思想,第一阶段,重商主义,认为财富来自商品流通,商人最重要,英国的事实告诉他们。王室的敌人是贵族,保护商人,贵族和王室战斗发生政变,推翻不喜欢的国王。商人的商业贸易带来了钱,王室用钱养军队和贵族战斗。最典型的是东印度公司,王室特许,有特权,垄断英国对海外的贸易。眼看英国的富裕都来自商人贸易,打破这一点的是工业革命,英国短时间里工业化的企业增多,英国国民的生活、消费资料不依赖商人的海外贸易,工业资本主义来了。之前还有第二阶段,农业资本主义,商人做租地农场主,重农主义,财富来自土地的耕作。增加真正的财富,比如理发师不能算劳动,没有增加东西,农业劳动是真正的劳动,经济学还没成熟,第三阶段,工业化来了以后,英国的工业化企业起来,《国富论》问世了。主题是政治权力要从市场中走出去,国民的财富让市场这个看不见的手来调节。经济学才成熟为一门科学,农业劳动不是唯一的劳动,工业劳动也是劳动,逐渐形成一般劳动这个概念,凡事能够让货币增殖的劳动叫劳动,理发师的劳动也是劳动,这是亚当斯密的劳动价值理论。不要以为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提出的,其实是成熟的经济学提出的,先亚当斯密,后李嘉图,完成了劳动价值论。价值指商品交换价值,劳动不指具体劳动,指一般劳动。这样就把人类劳动抽象化,把具体劳动的感性特征抽掉,量由货币计算。比如这块手表值200美元,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假如彩电卖地比手表贵,因为凝聚在彩电上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量要比手表的量多。以货币的量标识凝聚在商品上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量。不同的劳动被等量齐观,这是劳动抽象化。于是货币代表一般劳动的量。能不能增殖呢,就要占有更多劳动时间的量,这一部分,劳动时间延长,不发生在流通领域,剩余价值的形成在生产领域。现在有人反对,不在劳动过程,在金融领域,资本的借贷关系增殖。这是荒谬的,你把打麻将也看做增殖行为,一个人的口袋里转到另一个口袋,这是零和博弈,资本市场不是零和博弈,到实体经济中去,实体经济中的利润可以分割。实体经济是生产领域,货币的增殖在这里发生。借贷没有实现,利润就落空了。所以归根到底,劳动价值没办法否定。有人用另外一种方式否定,比如石油的价格,一直波动,是不是按照生产的时间呢,中东开采石油的劳动量很低,但价格很高,觉得劳动价值理论站不住脚。表面上这种反驳成立,物以稀为贵,不是劳动时间量规定。盛产石油的地方,没有资格用自己的石油,生产钻石,没资格用钻石,人家拿着货币来,货币是过去积累起来的劳动,拥有享受钻石的权力,中国人终于有购买力了,来自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劳动积累起来的,所以劳动价值理论是正确的,价值增殖过程来自劳动,不会来自金融、商品流通。个别人可以成功,提前知道这里可以投资,金融资产阶级拿的就是利息,这是个人发财,说成财富就是来自这里肯定很荒谬。劳动价值理论意味着抽象劳动、一般劳动成为财富的源泉。一般劳动的增多就是资本增殖。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如果不能成为交换价值,这个使用价值被废除,这个劳动不能叫劳动,这就完成了一件事情,具体劳动被抽象劳动支配,发生的生命活动算不算劳动,取决于是否带来抽象劳动的积累。否则叫个人怪癖,比如我王德峰写哲学的文章,但是复旦大学容忍我,容忍我是因为要面子,因为university,综合性大学。我研究马克思、资本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他还给我钱。复旦大学不是知识分子云集的地方,很多知识产业,导师是老板,为资本增殖贡献,这批人,应用科学,我说你们都是工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不仅体力劳动者,比如IT,受到剥削的程度也很严重,只有少数人不是工人阶级,比如我,应用科学的劳动是劳动,是资本增值的一个方面,剩下还有一波人研究纯粹理论,文学等,对资本增殖没有意义,被养着,知识分子最后的群体越来越小,知识分子不是工人阶级,工科的“知识分子”就是工人阶级。没有我们谁来守护思想,最后一点自我安慰。

之前讲了资本论学说的最基础理论。马克思之前,西方的政治经济学经历了几个阶段的发展,成熟为一门科学,标志是劳动价值理论,亚当斯密提出,李嘉图加以完善,这让经济学作为一门科学正式成立。为什么呢,因为经济学获得了自己真正的研究对象,劳动价值理论的价值,是商品的交换价值,劳动不是具体劳动,是抽象劳动,所以劳动价值确认了,一般劳动成为支配资本主义生产的灵魂,具体劳动作为劳动成立是因为是抽象劳动的积累,这理论指明了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交换价值的增殖,一般劳动成为主体,本来是具体劳动的抽象,劳动时间是体力智力支出的量,货币转化为资本,货币本来是一般等价物,现在成了主体,意味着不只是一个等价物,是财富的主体。这是支配大多数国家的原则,不计算创造了多少使用价值,而是计算一年里货币增长的情况怎样。我们现在说的GDP,不是统计多少布匹、牛羊,计算货币,因为货币具有普遍的购买力和当代社会权力的代表。你那个地方生产石油的劳动量很低,但价格很高,这没有驳斥劳动价值理论,而是物以稀为贵,积累起来的劳动在货币中,今天的财富等于资本,资本是能增殖的货币。比如一个家庭,10个人,家长计算本家庭在一年中需要的生活资料的量是多少,这全是统计,用什么方法提供一年的生活,直接计算需要的使用价值,保证使用价值存在。Bujixue是经济学的前身,农民会记账,收入多少,能否应付本家庭的需要。但是如果财富不是以使用价值的量计算,而以货币增殖的量计算,bujixue被经济学取代。资本主义诞生之前,人类不会有经济学,话说回来,今天能丢掉buji吗,因为经济学是通过劳动创造的剩余劳动,剩余价值,货币增殖,具有购买力,加入市场断了,还能否生活,这时候bujixue重新被记忆,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发现不能取消buji,比如英国会考虑粮食安全,金融国家之一,不再有冒烟的工厂,老牌帝国主义留下来的,殖民地结束了,但是赢得独立的国家仍然承认英国的投资,除了中国不承认,都是国有,汇丰银行继续,国家不会忘了,一旦经济出现危机,我们要让这个土地一直能种粮食,这是bujixue。改革开放实现,粮食,但中国的粮食问题存在,中国人口数量增长对可耕土地造成压力,现在虽然可以廉价进口美国农产品,但打战了呢。能源也一样,不要忘了buji。怎么保存可耕的土地,需要的时候可以自己生产粮食,照明,供暖,石油,是国家的战略性物资,通过buji的原则确立基础。我的体会就是这样。再做个简单的比喻,我们都用电灯,但别忘了在抽屉里放几只蜡烛。蜡烛和电灯的关系就是buji和经济学的关系。用电脑写书,写到一半硬盘坏了,无法恢复,这个教训惨痛。原理是一样的,人还是必须站在大地上,比如金融,各国的货币纷纷脱离金本位,意味着年轻的时候付出的劳动以货币的形式得到承认,不敢全部用完,因为都会老、生病,需要储蓄,一部分钱保存在哪里。保存就是保值,假如货币不脱离金本位,那么货币发行量受制于黄金储备量,黄金储备在地球上有限,一元人民币兑换多少黄金,这是金本位,我不慌,储存在银行里。今天抢钱不必破门而入,而是温文尔雅的有学问的金融专家,在金融市场做几个动作,家里的钱就缩水缩掉了。以前美元是金本位,其他国家不是金本位,它是可靠的,作为结算货币,美元可靠。1975年,美国脱离金本位,现在没有国家的货币是金本位,储存在那里的货币终于缩水缩掉了。资本走到今天脱离大地,只能让每一个人把未来寄托在偶然性上,积累起来的过去的劳动受制整个资本市场的波动,于是我们度入可怜的晚年,明明应该安顿晚年,却每天盯着股市,价格上上下下,本来就有心脏病,还有老年人,在工商银行门口排队买理财产品,他们开始这样度入老年。上帝看人类基本上疯了,后来我的结论告诉各位,如何度过老年,第一种情况拥有巨额财富,只要不发生战争日子还可以过,第二种情况要么很穷,老了继续摆地摊,积累的财富缩水缩掉了这样的老年生活最尴尬,70多岁踩乌篷船,我都踩不动的,我心里马上羡慕了,我的老年这么过就好了。资本本质是抽象劳动统治具体劳动,这是近代以来的唯心主义。所以尼采“上帝死了”,欧洲人无家可归,欧洲文明成为主导文明,本质上是虚无主义。财富以使用价值来计算,这件事情不能被遗忘,市场经济会发生危机,以前是生产相对过剩,现在是金融危机,短时间内让一个国家十年的成果毁于一旦,上世纪马来西亚,索罗斯,被炒掉了,同样面对金融危机的韩国,把金融的大门关闭,短时间内恢复韩币的金本位,让黄金储备提高,稳住韩币,马来西亚总统发表演讲,号召团结起来度过金融危机,没人响应,中国去新马太旅游了,有人民币很好,发现你富了。所以资本论中说,货币天然是金银,金银天然不是货币。金银是矿产,不是货币,货币是社会存在物。财富应当不脱离大地,储备有限,同时便于携带,这叫货币天然是金银,必须以金银做本位,不然就是纯粹抽象物,按照国家意志的需要来发行,所以马克思资本论学说讲的朴素的真理是不能被遗忘的,劳动价值理论为资本论学说准备了基础,马克思将提出剩余价值规律,之前说明劳动过程是价值增殖过程,因为剩余价值的源头是一般劳动。

货币-商品-货币的过程,和资本主义以前的商品生产过程不一样,商品-货币-商品。货币怎么投放,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这里的生产资料是广义的,资本有机构成是技术,技术高就是有机构成高,劳动力改写为工资,生产资料的价值+工资→8小时劳动把原来的原料和新产品(棉花到布匹),布的价格高出来的部分是劳动带来的,假如8小时的工资都给你了,棉花的价格全部转移到布匹的价格了,还有部分以折旧的方式转移,机器要折旧,租金要转移,一份一份转移到新产品,新产品的价格怎么计算,贵出来的部分是工资,劳动创造的新价值由工资还给劳动者,假如真是这样的话,雇佣是等价交换,这样资本家是雷锋,义务组织生产。马克思的“剥削”没有道德上的贬义,今天的劳动是正义的,叫“剥削”。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正义,没有批判资本主义,无偿获取剩余劳动是正当行为,不要以为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是伦理道德的批判,人的阶级分化不是好人和坏人的分化,一个资本家可以同时是虔诚的宗教徒,经营企业的另外生活领域是克勤克俭的人,经常施舍。资本家是资本的人格化,资本跟道德品质没关系,“我对资本经济过程的描述不需要任何人承担责任”。

剥削不是贬义词,日常生活中是贬义词。挥舞鞭子强迫劳动是恶、奴役,资本家没有奴役任何人。只是按照资本的法则,让劳动者8小时的劳动中,一部分剩余劳动,一部分必要劳动。资本家隐瞒了这个事实,但不是有意掩盖,马克思说出来了,叫剩余劳动。每个组织生产的人卖劳动产品,市场是竞争的舞台,你成功了我就没成功,迫使参与竞争的企业家降低成本,让产品可以便宜,第一种做法,让工人工作10小时,延长劳动时间,但自然界让每一个人必须睡觉、吃饭、make love。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只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发生。第二种做法,减少必要劳动时间,提高劳动效率,通过技术提高以及提高劳动者熟练程度。泰勒制,管理科学的鼻祖。泰勒观看老婆织毛衣,多余的80%的动作是让我感到乐趣的部分。有限的艺术感,在效率的原则前被清洗。织毛衣机器运用于生产,技术来了。所以通过提高技术的方法仍然是有限的,资本主义就这么来了。剩余价值的生产不能只用绝对剩余价值,这是原始野蛮的资本主义。

效率提高,终于工人在半个小时里就创造出工资的价值,其余7.5个小时就是剩余劳动时间,谁先做到谁就获得超额利润。为什么同样是制造业,中国是制造业大国,量大,从质量上讲制造大国是美国,因为新技术不断开发。精良,德国和日本。制造业产品的技术绝大多数来自美国,一次次的科技革命。日本主要是复制,学得快,根据消费需要不断改进。德国是精密,耐久耐用,中国是量上的。在制造业中我们是中低端,高端是西方。因此他们获得品牌的地位,中国那么多廉价劳动力,用西方的品牌,made in china。今天相对剩余价值主导方式是技术开发。技术的竞争全面展开,美国强调知识产权,实体制造业空壳化,底特律变成鬼城,在制造业领域只作技术开发,但具有龙头老大地位,特斯拉,最好的新能源汽车。新技术开发和金融,和其他国家打货币战争,华尔街精英,掠夺财富,美元是居于第一位的货币,金融的手段和体系的成熟,把美国金融家引导中国股市,是引狼入室,看我们资本市场的毛病看得比我们清楚多了,洞若观火。中国开放股市第一批赚钱的是在美国玩金融的,随便玩玩,一看全漏洞。美国的支柱是金融和技术开发。现在要解决问题,美国有3亿人口,需要多少人待在华尔街,实体制造业的衰落让美国产生失业人口,开始贫困化,特朗普上台制造业回归本土,就职演说说的很清楚,号召美国老百姓用美国的商品顾美国工人,所以我想特朗普恐怕要连任,这次弹劾会怎样我不知道。但是特朗普不连任,其他人上去,基本做法会延续,跟中国贸易战继续打,目的是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这是另外话题,这是真正中美斗争,中国另辟一条路,一带一路,这是根本的战略性的东西,贸易战是一种手段。

因此我们知道资本生产一定带来技术应用,在此之前只有技艺。这是两种自然观,技术把自然界抽象化为物质的世界、质料的世界,material world,等待技术处理的世界。技艺另一种自然观,天人合一。手工业劳动者的手艺不是技术,手艺妨碍了效率被技术代替。来了美国的哲学教授作访学,吃中餐,鹌鹑蛋端上来,筷子夹,第一次失败了,第五次成功了,还没送到嘴边掉到地下了,说你们中国人真聪明,手那么灵巧,我说这里面和聪明没关系,和哲学有关系。欧洲人美国人怎么吃饭,knife、folk,解剖分析,主体面对、消灭客体,这是你们的饮食,我们没认为它是客体我是主体,我们都是自然,天人合一,筷子叫艺术art,把食物夹起来,完成天人合一,没有完成主体处理客体的事情,我说只是开玩笑,这是西方思维的特征,对自然界隐藏技术的态度,分析解剖自然物,化为物质的东西,比如医疗怎么看待人体,是机器,哪一个部件出问题。西方人的药是要,看中药的药不是药,是天然食品。西方人在化学工厂生物学工厂制作,中国人的药烹调。我举这个例子说明中国人和西方人的自然观不一样。中国人不追求效率,西方因为资本来了追求效率,把感性特征降低到最低水平,中国无论生长不出资本主义和对技术的态度,不要误解马克思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不要解读为生产工具的进步带来新的生产关系。行会手工业转变为工场手工业,生产工具没变,生产关系变了。在行会手工业,人与人的关系是封建关系,徒弟帮工对行会师傅有半人身依附关系。生产关系变成资本主义了,要求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经验上还没诞生,机器在逻辑上已经发明了,瓦特蒸汽机,经验上发生了。假如没有资本需要,瓦特的蒸汽机完全可能被送到贵族的宫廷里被作为一个玩具。

发布于 2023-01-13 06:36?IP 属地湖南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