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857)
2023 (2384)
2024 (1331)
2025 (14)
欧盟和中国谁较伪善 牛津与北大学者激辩
www.creaders.net | 2023-05-04 16:22:50 中央社
今日一场由欧盟协办的论坛,探讨中国、印度、土耳其眼中的欧洲。与会的北京大学学者表示,中国认为欧盟在俄乌战争的表现“伪善”,引起牛津大学学者反驳中国政府才是最伪善者。
位于意大利佛罗伦斯、由欧盟23个会员国及英国资助的“欧洲大学学院”(European University Institute,EUI)今明两天举行年度大型论坛,探讨欧洲面临的经济、能源、环境、全球化、治理等多种挑战。
今日议程之一聚焦在前述3大国如何看待欧洲的全球角色,由参与牛津大学欧洲研究中心“CITRUS”(指中国、印度、土耳其、俄罗斯与美国)计划的跨国学者分享看法。该计划旨在研究这5国眼中的欧洲,预计今年底完成报告。
英国牛津大学(Oxford University)欧洲史教授艾许(Timothy Garton Ash)根据该计划目前研究资料,指出中、印、土的观点与欧美认知有几个重大差异。
首先,相较欧洲与美国大致上都想要乌克兰获得胜利,中、印、土要的则是尽快停战,即便这代表乌克兰将放弃很大一部份领土。更值得注意的是,即便俄国发起战争,这3国视俄罗斯为完全可以接受的伙伴。
他以该计划民意调查为例,当问到谁是盟友或必要的伙伴时,美国在印度民调中获87%同意、欧盟获82%、英国获80%,俄国也获80%支持。土耳其的民调更惊人,欧盟获73%,俄国获69%,但与土耳其同为北约盟国的美国只获65%。
其次,当问到“哪个国家最接近真正的民主”,有77%中国人的答案是中国,艾许说完立即引起现场一阵笑声。他提醒,由此看来向中国诉求民主理念恐怕行不通。
再者,“南方世界”(global south)的框架对这些国家也无效,像南亚的印度并不自认属于南方世界。艾许分析,中、印、土3国看待自己是“曾经的伟大帝国,然后在欧洲帝国殖民主义下受苦难,如今重新跻身国际强权之林”。
艾许直言,20年前欧洲人天真的希望,20世纪晚期的欧洲将成为世界的模范,那是一个多元治理、以法治为基础、合作、跨国治理概念当道的欧洲;但如今看来,这个世界将会更像是19世纪晚期的欧洲,也就是一个有许多帝国竞争的地方。
他特别对欧盟提出两个建议:“第一,少一点说教、多一点聆听,没有人比欧盟更爱说教,但你得更瞭解这些国家,才能与他们往来;第二,虽然我们不该对自己的价值有任何妥协,但与其以价值说教,更多一点以利益为基础的对话,才能从这些国家得到更多(成果)。”
北京大学国际关係研究所助理教授吕晓宇分享从中国观点看待欧盟的全球角色,有两个观察。
一是在规范与利益之间进退两难。因欧盟自视为以规范为基础的国家,“但你们现在得从地缘政治利益和规范之间作选择”,他以俄乌战争的辩论为例,表示“在中国,即使主张应公开谴责俄罗斯的人,也对加入欧盟行列迟疑,原因很简单,觉得欧盟伪善。”
吕晓宇认为,欧盟要求国际对乌克兰采取一致行动支持,但对阿拉伯盟邦以军机介入也门内战、以色列占领巴勒斯坦领土等事件则态度不同,“对中国而言,欧洲是选择性执行它的规范…欧盟应该坦言(挺乌)是为了自己的地缘政治利益。”
他还说,欧洲将中国视为“没有与我们共享价值的崛起中强权”,成为双方合作的障碍,“但回到1980年代中国开放初期,我相信中国与欧洲国家共享价值更少,但却不影响合作”。
吕晓宇强调即便过去10年中国政治变化,中国与欧洲仍有许多共同价值。论坛主持人在此时打断、请他举例,他说,例如中国和欧洲对全球化的立场相同,都要求要有管理、有规则,对于衝突中国家应寻求和平解决的立场也一致。
他质疑欧盟价值有双重标准的说法,遭到牛津大学欧洲研究中心主任梅尔(Hartmut Mayer)的挑战。
梅尔说:“我们可以轻易的批评欧洲伪善,进一步说,每个国家、政府、社会都有伪善的一面,但没有人比中国政府更伪善了。”
他举例,中国爱教训他国勿干涉内部事务,但自己同时对中东欧设下“16+1”战略,并以双边往来分化欧洲国家。“当你说欧洲与中国有相同价值,我们可以讨论谁能定义其内涵,是关于发展、人权还是自由?”
梅尔主张,当许多複杂的议题被均等化,例如说大家一样伪善,并对应该处理的议题没有优先顺序时,我们该怎麽建立一个全球秩序来解决全球性的问题?
在与会者多数批评欧洲的氛围中,梅尔喊话,如果你想要一个自由社会,不能忽略民主自由基础来自欧美,“不要说欧洲什麽都做错”。他建议欧洲与中国等国对话的起点,是瞭解彼此各有历史,但也都对全球负有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