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經濟轉型的故事: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
作者: 郭岱君
出版社:聯經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5/05/27
第一章 台灣的新統制經濟1945-1949
清廷在甲午戰爭中敗北,於1895年接受《馬關條約》,把台灣割讓給日本,從此,日本殖民政府統治台灣,台灣的經濟變成殖民地式的經濟,也就是由日本殖民政府主導的計畫經濟,一切經濟活動都必須根據日本的需要而定。20世紀初,台灣的主要產品是蔗糖和大米,成批地運到日本本土與相關地區。
毋庸諱言,日本在台的殖民統治期間,台灣地區還是有過不少開發建設。例如:建立了新的交通運輸系統、進行人口普查、完成地籍登錄、開發礦山、發展林業和漁業、開展公共衛生工作等等。到1930年代,台灣經濟已經有了相當的基礎,日本殖民政府開始發展鋼鐵工業、食品製造業、同時建立化工和機床製造工業。持續的經濟成長也導致城市化的起步,農村人口開始走向城鎮。當時台灣經濟增長的速度已和日本本土差不多,雖然人民生活、教育水準還趕不上日本,但比中國大陸要好得多。
不過,太平洋戰爭爆發之後,台灣的經濟大受影響。台灣是日本的「南進基地」,遭受美軍的密集性轟炸,機關、學校、工廠、公路、鐵路、發電廠等受到嚴重破壞,以致生產驟降,通貨膨脹尤其嚴重,1945年的物價上漲率高達575.11%。
1945年日本戰敗,國民政府收回台灣,日本人撤離台灣,幾個月內,走了25多萬日本人,其中不但有行政管理人員,還有許多技術人員。他們一走,原有的殖民式經濟頓時瓦解,儘管國民政府的接收團隊也有財經技術方面的人員,但是時間緊迫,人手也不夠,許多事情銜接不上,台灣的市場與社會陷入一片混亂,這對於飽受戰火破壞的台灣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陳儀與國民黨的經濟理念
代表國民政府接收的是首任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長官陳儀。陳儀和蔣介石以及其他國民黨領導人一樣,都是計畫經濟的忠誠支持者。國民政府自1928年以來,實行的一直是統制的計畫經濟。蔣介石、陳誠他們都是孫中山的信徒,都認為「三民主義」中民生主義的核心就是「節制私人資本,發達國家資本」。他們認為:私人企業效率低,無法提高金融資本、擴大生產能力;而且,資本家自私自利,容易流於貪腐、壟斷。唯有政府掌控生產與消費,才能做到公平和效率;唯有政府掌控資源技術,才能達到工業化的目標。在蔣介石看來,「真正的中國經濟不是放任的自由經濟,也不是階級鬥爭,而是計畫經濟。」
自從1931年日本占領東北後,蔣介石等更堅信中國必須建立強大的國家機器,以經濟發展國防,才能應對日本侵略。為達到這個目的,蔣介石在1935年把主管全國國防建設的「國防計畫委員會」改名為「資源委員會」,直接隸屬軍事委員會,負責中國資源的調查研究和動員開發。中國的重工業,尤其是與軍事工業相關的鋼鐵、動力、機電、化學、水力等基本工業,都由資源委員會掌控;私人企業僅能生產日常消費品,以提高民眾福利。
資源委員會帶頭實行大規模計畫經濟,控制軍械和工業生產,還創設新的制度與機構來保護中國的戰略資源。所以,到二戰結束為止,國民政府主要領導階層的腦子裡都塞滿了國營企業、重工業、計畫經濟的想法。
陳儀的台灣新統制經濟
蔣介石選定陳儀出掌台灣是經過了縝密思考的。陳儀畢業於日本陸軍大學,能說一口流利的日語,陳夫人是日本人。陳儀曾任福建省主席,擁有主政地方的經驗,而且,福建和台灣地理文化接近;更重要的是,陳儀的治理理念和蔣介石相同,堅信「如不實行國營經濟,中國就沒有未來」。所以,他一到台灣,就宣稱將力行國父遺教,要把台灣建設成「三民主義的實驗所」。
陳儀早在1934-1941年擔任福建省主席期間,就已經在福建建立了一個以公營企業為主的龐大統制經濟體系,工商貿易、米糧生產、財政金融、交通運輸等都由專賣負責,幾乎日常生活中的每筆交易都要經過政府掌控。
但是,鋪天蓋地的統制經濟,效果卻不理想,反而惹來不少民怨,因為「奸商趁機囤積,貪官從中漁利,米荒嚴重,物價飛漲,民怨沸騰」。不過,當時戰亂頻繁,陳儀並沒有機會去深入思考其中的得失利弊。
1945年奉命掌理台灣,陳儀把在福建省沒有能充分發揮的經濟理念帶到台灣。他身兼台灣省行政長官和警備總司令二職,牢牢掌握了政治和經濟大權,在他的領導下,台灣很快就建立起一個由政府嚴格控管的新經濟。
首先是接收日產。陳儀沒收了日本人留下的企業,把它們重組、並且改為公營,例如把日據時代的四大糖廠整併為台灣糖業公司(台糖);原先的六家石油公司被合併為中國石油公司。他把所有日本和日台合辦的工礦企業都轉交給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還接收一切公私交通以及所有糧食生產和流通,日本人的土地也全部沒收了。陳儀還成立了一個「日產管理委員會」來清算日本人的房地產,並把它們收歸政府管理。從1945年11月到1946年6月,在短短的七個月裡,戰前日本人的土地、工商農礦財產都涓滴不漏地轉移到政府手中。
此外,還有「學校財產委員會」負責管理教育系統及其財產,「土地委員會」處理土地糾紛。
陳儀主政的台灣當局還規定米、鹽、糖、煤油等民生產品,一律由官方統一定價收購;同時加強對菸、酒、火柴等物品的專賣管理。為達到這些目的,他特別設立了貿易局、專賣局、糧食局和煤炭調整委員會來管理。專賣局控制食鹽、樟腦、火柴、酒和菸的生產與銷售;糧食局制定糧食政策,購買糧食、穀物、徵收土地稅、並控制糧食生產的來源;煤炭調整委員會則壟斷能源供應,規定所有私營煤礦所生產的煤炭只能出售給這個委員會來分配。到1946年底,70%的工業資產和72%的土地都納入了台灣省長官公署所控制的統制經濟體系之中。
陳儀本來預期這個嚴格的管制經濟體系能盡快恢復生產,提振經濟,但事與願違,長官公署一開始就和台灣人民弄得不愉快,農工生產也一直提不上來。
其中的原因很多。首先,日產處理造成不少民怨,許多日本人離開台灣之前把房地產出售或贈與台灣的朋友,因為走得匆忙,很多來不及辦理轉移證明。結果,凡是拿不出轉移證明的,房地產一律收歸國有。其次,如此大規模的政權轉移,使許多人失去了工作。僅僅是公務員方面,國民政府取代日本殖民政府,就有大約37,000名台灣人因此失去了工作。殖民政府時期的台灣官員有84,559名,其中44%是日本人,56%為台灣人(台灣人有46,955人)。1945年國民政府接收以後,政府官員的員額縮減了將近一半,只剩44,451名,其中又有不少職位被大陸來的公務員拿走。縮編後的行政長官公署人員,從大陸來的人占了64%,台灣人只剩下22%,剩餘的14%為留任的日本人(大多是技術方面的職位)。算起來,在政府工作的台灣人從原來的46,955人一下子降到19,730人,將近37,000位台灣人失去了工作。在這失業37,000名公務員中,如果平均每個人承擔五口之家的生活,那就意味著約有18萬台灣人因為國民政府收回台灣而面臨生活困境。
不只是失業的問題,經濟也出現困難。嚴格的統制經濟不但沒有恢復市場的活力,反而使台灣工業及農業生產出現倒退,一度出現了嚴重的通貨膨脹,到處都有民眾的不滿之聲。還有,壟斷與管制造成政府的腐敗與低效。因為處處管制,走私及黑市交易必然增加,這樣一來,陳儀和他的部屬更加依賴警力來緝查,而在緝查的過程中,往往造成衝突與民怨,台灣民眾對國民黨及陳儀政府的反感愈來愈大,也深深地傷害了台灣人和大陸人之間的感情,影響兩者的關係。
當時,已有一些文化知識界人士提出警告,要求陳儀迅速做出政治與經濟上的改革,否則要出大問題,而陳儀太過自信,不但沒有注意改正,反而加緊經濟管控措施。問題是,越管制,經濟及社會秩序越惡化;越惡化,就更加強管制,如此惡性循環,使陳儀政府陷入巨大的統治危機而不自知。
到1946年底,台灣人對未來的期望瀕臨崩潰。失望和不滿不斷增長,城市裡最嚴重,通貨膨脹成了惡性通脹,失業率飛速上升,台灣人與大陸人的矛盾也加速惡化。當時已有政治觀察者指出,社會的不滿以及政府與人民關係緊繃,已經到了臨界點,山雨欲來風滿樓,任何一點衝突都可能成為燃火點,「變亂隨時可能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