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闲人免进的阿拉伯之星(Burj Al Arab),不住宿又想进去参观的唯一办法,就是上网预定个早餐350DHS.
因为前边所说的阿联酋国情,英文便是官方语言之二。所有的正式文件还是要以阿拉伯语文为准,许多外国的身份文件或者资历证件之类,还都必须要用阿拉伯语文翻译,没有第二什么事哦!所以说,诚如我在多年前,讨教一位来自突尼斯的工友那样,在突尼斯,因为曾经是意大利殖民地的原因,当地人的生活语言是阿拉伯语,科技经济语言是意大利语一样,阿联酋的当地人也是要会两种语言的,男人尤其如此,面对如此庞大的外国劳工,大多都是来自同样的前英属殖民地,英语自然大行其道,所以许多中国小青年渴望到阿联酋打工,无奈英文地不行。印巴人的英文在杜拜很好吗?这是假的。正如中国打工者由于种种原因文化不高一样,印巴人也是一样,来此地打工者多为其国下层,受到殖民文化影响,学了些只言片语,便就敢出远门讨生活。优势在于地理接近,气候差不多,食物结构相似,人多势众,故而你英文好的,倒要屈身俯就,我在杜拜一月,碰到所谓英文好的,屈指可数。英文好的前提是什么?毕业证书吗?非也!毫无疑问,第一是英语母语的国民,第二是活学活用有天赋的外国人,外国人的英语好坏怎样评判,这也不是一纸证书的事,而是母语国家的人说好才好。英语国家的人评判你英文好坏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你去参与找工作的面试。这个绝对就不是出于客气的评判了。你都无法跟我沟通,怎样可以来为我工作呢?!自己对自己的外语好坏评判,其实也很简单,那就是你会否在梦里说英文?这就是马克思对于外语好坏的自我评判标准。我再添加一点,外语口语可以用来和当地人谈恋爱了,那就可以认为是好了。不信你试试看
此条只限男生。我有多次在杜拜与印巴人交谈的场合,大多都是靠猜!许多时候,甚至使用英语国家打工者的粗俗语言,反倒使对方的意思立马明了了。有一回碰到两个西人摸样钟点清洁工,甚至连桌椅板凳都分不清,就敢向我索要桌子以便登高!我猜她是索要椅子,竟然对我说有无桌子,我当场愣住,至于登高需要一张桌子的吗?她并比划出要登高的样子。从常识来说,我也知道她要登高只需一把椅子便可,结果,果不其然,她自家见到了一把椅子,便就如获至宝操起便走了。这就是语言没有学好的指鹿为马啊!说到此,不由得想起我在美国打工时的一个笑话,有位仁兄做个招待,错把客人索要蜡烛想要营造一个浪漫晚餐,听成要个避孕套的!可想而知老板的震怒!有一个杜拜中介的,打电话问我需要作什么工作,最后问我一个问题,至今我还没有搞清问我什么有多少?是我的住处有多少还是什么有多少?只好结束谈话。问题出在哪里呢?一个是词汇问题,一个是口音问题。所以你如不是他们那疙瘩的人,你得凭猜。比如说,与一位出租车司机在行进中聊天,他来自孟加拉,问道他有几个孩子,他回答一个女儿一个儿子,实际上真正的英语国家人回答这个问题,也会如同任何一个国家人一样,只需说一女孩一男孩足矣,大可不必摆明血缘关系!其次,说道其女上小学四年级,他就用Class 4来替代,你不英文好你还真难猜出是说四年级,倒要琢磨是四班还是等级4。所以说,中国的年轻人只要胆子大,去杜拜打工一样没有问题。我所在的住处二房东是安徽人,照样用中国式英文混得很好,租下当地人的别墅做家庭旅馆,接来送往外国人一样通吃,其夫人是天津大学英文教授,其英文口语也是不过尔尔,离印巴人的熟练尚有极大差距。我的观察,英文无需好,只要实用练达即可在杜拜混饭吃。也有人说,菲律宾人英文好,我的观察是,菲律宾人的口音似乎要轻些,但还是同样问题,词汇有限;我有一回在超市里寻找某种商品,菲律宾女售货员就不知我要什么,其实我要的东西就在离她不远处。在高档西餐厅用餐,菲律宾女服务员就不懂我说的玩笑话,这对于欧美靠小费养家糊口的女招待来说,就完全没得小费拿了。莫非杜拜不时兴收小费?更有甚者,有晚从地铁站出来,竟然被印度人追上问路,我因为听不懂他的印度话,只有回答不知道;他在转而去问别人时,居然还回头瞅我一眼,似乎很是纳闷,在杜拜竟然还有人听不懂印度式英语?!再说杜拜的衣着。杜拜的气候是典型的热带沙漠性气候,但又得天独厚坐落在波斯湾北岸,早晚凉,中午热,所以说,阿联酋的作息时间是全民睡午觉的,夜里人最多.阿布德比和杜拜还好,其它酋长国中午至下午四点期间,店铺,餐厅都不开门的! 全国常年无冬。11月至来年3月气温比较适宜户外活动,雨季基本就在二三月间,我们去的时候,老天有宠下过几场雨,基本也就是地皮湿,3月15号晚下一场最大,淋湿衣衫,按说这样大的雨是要全民狂欢的,但是因为是夜里十一时,不见有人在雨中舞之蹈之。据早来之国人介绍,几年未见下雨了,莫非我们当中有贵人? 故而,在阿联酋是见不到路边排水沟的。当然,沙尘暴也是阿联酋必有的风景。我们也先后遭遇三起沙尘暴,果真是遮天蔽日,黄蒙蒙飞沙走垃圾,杜拜是没有石头的,茱美拉棕榈岛填海的石头都是从海对岸的伊朗运来!这种时候才能体会当地人的长袍和头巾,如此穿着并非没有含义。诚所谓一方水土一方人。《史记》中关于白衣大食的记载,在今天同样可以验证。在沙尘暴的天气,实在只有长袍和头巾是最佳遮身裹体,且又散热之利器。女子们的黑袍头巾更是只露双目,裹得来严丝合缝。纵使漫天飞舞沙尘,回家只需脱了一抖,顿时便沙是沙来尘是尘,颗粒无染。杜拜的衣着据说是整个阿拉伯世界里最为宽松的,波斯湾的沙滩上允许裸体晒肉,但有便衣道德警察在巡逻,防止穆斯林女子越轨暴露。作为我们非穆斯林外国人来说,见到有杜拜或海湾国家女子身着全套黑衣行头在摄影留念,不免觉得滑稽可笑!这样的照片你能分出谁是谁吗?当然,参观清真寺的着装还是马虎不得的,尤其是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