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55)
2022 (74)
2023 (80)
2024 (60)
80年代末期,费翔唱过一首歌:”故乡的云”,红遍大江南北。那时我在美国上学,孤身一人在海外奋斗,时常会思念家乡和亲人,所以那首歌里的歌词,''归来吧,归来哟,浪迹天涯的游子''让我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最近偶尔一个机会在网上听到这首歌曲,又是倍感亲切。不过感觉不是在思念遥远的故乡了。其实是在思念曾经一起跑过步的朋友们。
自从两年多以前开始打匹克球,我就慢慢淡出了跑步圈。一开始还一边跑步一边打球,但是现在这把年纪,支撑两项大运动量的活动真有点力不从心了。后来膝盖就伤了。虽然跑步和匹克球两样都舍不得放下,但是必须二选一的情况下,万般无耐放弃了跑步。以前我就说过,因为打匹克球,现在跑步游泳自行车乒乓球徒步基本上都不玩了。原来在一起玩这些运动的朋友渐渐都疏远了。感觉在各个群里我都社死了。
匹克球的运动量确实比跑步的小不少,所以停止跑步后膝盖的伤痛慢慢在好转。去年年底因为受伤以前报了一个本地的全马,我还想去搞一个欢乐跑,关门之前能够完成全马就可以。结果在比赛以前试了几次长距离跑,一超过15迈膝盖又开始痛。然后只好领了一件最贵的T恤衫,没有去跑步。这是这么多年来第一次DNS(Did Not Start)。好象是运坛版主说过:一辈子不搞一次DNS都算不上一个真正的跑者。好吧,现在满足这个跑者定义的必要条件了。
三个多月以前,我觉得膝盖的伤应该是全好了,至少走路打球上下楼梯都没有痛感了。我正在考虑要不要再回去跑步,不幸这时又得了足底筋膜炎。各种方法都试了,效果还不错。最近感觉不太痛了,不过还是犹豫要不要再等一两个月再回去跑步。
上周有个休斯顿来的精英跑者(在龙帮群里认识的)T女士,她的小孩在我们学校上大学。她到大学城来看孩子,在微信里给我发了个消息,邀请我和L教授早上一起跟她去校园慢跑。他们要跑一个小时。我的心里很忐忑,因为太久没有跑步,一上来跑一个小时不一定能坚持下来。而且他们俩都跑得很快,我不一定能跟得上。
T女士看到我的回答,就说没有关系,他们会以很慢的速度跑。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我不好意思再推脱了。于是跟她说我提前一天去慢跑三英里试试,如果感觉还可以第二天就跟他们一起跑。那天晚上把很久没有用的跑步行头找了出来,到外面跑了三英里。配速10:20,感觉不是很累,不过平均心率达到158。估计以这个速度跑6英里也可以坚持。于是我给T女士发信:第二天早上会按时跟他们一起去慢跑。
L教授是我们大学城里的精英跑者,我以前常常跟他一起跑。最长的距离从他家跑到学校,往返大概一个半马。他对沿途的道路和建筑非常清楚,因为他经常路跑,还是建筑系的教授。而我很少在外面跑,以前训练跑马时大部分在室内的跑道上跑。
自从我转去打匹克球以后,L教授几次邀请一起跑步,我都没有去。人家最后也懒得再找我了。这次休斯顿来的T女士一叫我就来了,L教授对她说:还是你的面子大,我请了好几次都请不动。
L教授在我们学校上的学,所以在这里很长时间了,对校园的情况也非常了解。他带着我们从橄榄球场出发,转了学校里的几个主要景点。到老布什的总统图书馆转了一圈,后来又跑到百年老树前面看了看。那天又正好赶上德州农工大学的军乐队在操场上排练,我们也停下来看了一会。可惜没有带手机。L教授一路解说一路领跑,我看看手表配速大概都在11分左右。L教授有时候稍微跑快一点,拉开一点距离,女士不断提醒他不要跑太快了。这些提醒真的很及时,因为如果再快一点我可能就会跟不上,但是我自己又不好意思开口让他跑慢点。
结果一个多小时跑了6.2迈,感觉良好。T女士还说感谢我这么给她面子,出来一起跑。其实我更应该感谢她。要不是她发这个邀请,推我一把,我恐怕还得再休息两个月以后才会开始跑步。但是这次跑完6英里,我知道是时候回来了。归来吧,归来哟,浪迹天涯的游子终于又要回归跑群了,这个感觉真好。
跑完后我们在学校的橄榄球场前面合影留念。
照片发到龙帮跑群后,T女士受到龙帮帮主的”严厉”批评:人家外地的人都很正规地穿上龙帮队服,反而是你没穿队服。帮主还用A I生成这个“机器人”。除了膝盖有点毛病,看着比本人年轻英俊。AI真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