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中国太幸福了,这可不是我说的。
某日早新闻,看到电视在播报一起发生在上海地铁站中有关手机失而复得的新闻,好奇特地留意了,大意是一个女生哭哭啼啼地跑到地铁值班室,说自己价格不菲的手机被偷了,而且里面有公司重要资料,民警问她是否拉在了家里,她哭着说在地铁站中还使用过,很有些“如丧考妣”之感,心想:至于吗?现在都是云,信息想删掉都不是件易事。长期以来靠监控破案的民警于是行动起来,调动了该时段的监控,终于发现了女生在走路时,后面有个男的做了个弯腰捡东西的动作。。。。数小时后, 手机完璧归赵,女生兴高采烈地对着镜头说:生活在中国太幸福了!
想起从机场回家,楼门口也从多年前的密码锁变成了人脸识别,似乎有了“上档次”之感,第二天早上去居委会办识别,惊奇地发现居委会不再是传统意义的老阿姨,老大爷,而全是30多岁的年轻人,窃想,现在人的思想观念真是天翻地覆的改变了, 以前年轻人谁愿意到居委会,甚至街道办事处工作。现在办事效率也高了,几小时后从外面回家,已经可用了。有得有失,虽然个人隐私越来越被剥夺。。。。
在姐家住了几天,其所居住的小区旁边有家民办中学,早上买了早点途径该校,正是上学时间,但见路边停着警车,而校门口4个头戴钢盔的保安,各持长短冷兵器分立两旁,而警察则站在后面,甚是威风,不亚于当年的康办,福州路的市局。多年来严重的贫富悬殊,而导致后果之一就是报复社会的恶性案件常见诸报端,无辜平民,甚至孩童成为恶徒袭击的主要对象,让人痛心疾首。虽然学校门口这副景象有些让“幸福感,安全感满满的国度”有些不堪,但也实在是无奈之举。。。。。
拍照时,也许太靠近了,保安用警惕地目光向我扫来,赶紧”落荒而逃“
在沪期间,一再被提醒在马路上行走,要特别小心开着助动车横冲直撞的外卖员,他们是社会最底层的人,是最可能有戾气的一群,万一被撞,不要太过认真。的确,这些外卖员为赶时间常常在人行道,在徐家汇近东方商厦附近,甚至看到逆向非机动车道飞逝,很少见到辅警,更少见警察管理
远东第一de徐家汇圣依纳爵主教座堂,我们更喜欢叫徐家汇天主教堂,读大学时学校就在隔壁,当年听门房间的老大爷说,1988年去世的张家树主教因为是三自爱国教会非法祝圣的,死后,进不了天堂,灵魂一直在教堂里哭喊
大堂旁是不知何时建造的富丽堂皇主教府,过去是破旧的二层或者三层楼房,是修女们居住的。有次我放学,已故金鲁贤主教带着一帮海外信徒,对着学校的门口,指指点点,说这里过去是教堂的产业,其实更准确的这地皮应该是徐汇中学了,2006年回上海,整个地皮都给了徐汇中学
==================
有毛病吧?要闹去中领馆,别在这儿瞎胡闹。 阿乌卵 :)
======
+1, 是很年轻。
郑念的《上海生死劫》高中时就读过,她家庭的悲剧也是那个时代的悲剧。可惜历史往往会被简单的反复。
=======≠=======
高中读的是中文版吧,我读的英文版,网上中文版我也看了一下,中文版有很多删减,建议再读英文版
========
你这么替“梨花姑娘”讲话,估计不是她男人就是她情夫。你有情有义,为你点个赞 :-)
========
所以说嘛,还是要大力普及监控,监控从每家每户开始 LOL
======
+1, 是很年轻。
郑念的《上海生死劫》高中时就读过,她家庭的悲剧也是那个时代的悲剧。可惜历史往往会被简单的反复。
这些人就算受不了美国的种种不安全,也不可能去中国,做瞎子聋子么
”梨花“大概想说:美籍华人如果受不了美国社会的种种不堪,喜欢国内的”安全“,可以回中国,那里有母语,中国菜,中华文化,所谓的地利人和
回复 '每天一讲' 的评论 :
谢谢! 俺认为,美国土著比老中更有条件,比如到欧洲生活,现在很多在大厂还是在家上班,有些就长期在欧洲居住,尤其是年轻人。
那位上海名媛郑念的故事, 也很有意思
“以史为镜:陈毅不理解为什么资产阶级宁愿跳楼”
https://news.creaders.net/china/2022/05/08/2481411.html
==============
谢谢!现在人脸识别已经普及,在进入中国的机场,人脸照相,十指纹都有记录。在上海大街小巷到处都是监控探头,人脸识别的技术全世界应该排在第一吧,南京路吧步行街每个行人人脸一清二楚。
在电视新闻上看到的都已经做了技术处理,看得不清楚,而实际后台画面清晰度肯定世界一流,跟踪定位,报道是4个还是5个小时手机就归还了。
至于浪费警力,现在中国最不值钱的就是人,警力有地铁人员,有警察,有文职辅警更可能就是外勤辅警做这些具体工作,我可能另行一文来说。
===========
没看懂你在说啥 o((⊙﹏⊙))o.
==============
谢谢! 俺认为,美国土著比老中更有条件,比如到欧洲生活,现在很多在大厂还是在家上班,有些就长期在欧洲居住,尤其是年轻人。
美国土著不会想跑到安全的中国来生活, 语言饮食文化都是问题
但是美籍华人应该没有这个问题
每天一讲 发表评论于 2025-03-21 21:55:51
回复 '墙头的一朵梨花' 的评论 : 生活在中国太幸福了,那你赶紧回去啊,没人拦着你!LOL
=============
梨花姑娘,不要以为大姨妈都足不登户了,就可以不说人话了 LOL
我都换了第3本美国护照了,连川普总统还哭着喊着让我再投票给他,你信不信 LOL
=============
梨花姑娘,不要以为大姨妈都足不登户了,就可以不说人话了 LOL
我都换了第3本美国护照了,连川普总统还哭着喊着让我再投票给他,你信不信 LOL
助动车是很危险,而这些人又没有钱,撞到了也只能只认倒霉。
===========
现在要找个体面点的工作有些困难,很多单位招人都要求35岁以下。居委会不会是公务员吧?街道可能是公务员。
================
小康,你的感觉惊人的正确 :-)
=============
+1。我这次回国带了8000多人民币,在国内没有花,都定存到银行了,一年利息1点多,据说还是优惠。
我个人觉得还是90年代中后期天主教堂的周围环境比现在要好,现在高楼林立,太过商业化了,太世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