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话中,获悉X同学妈妈不幸得了老年痴呆症,而他为此躺平在家照顾,心中很是难过。在我记忆中,同学的妈妈是个很热情,好客又爱干净的女同志,同学骑自行车技术也是他妈妈教会的,当年常常听她说上影厂那些老一代女明星如秦怡,张瑞芳,黄宗英等等的轶事,当时听得津津有味,回去后又讲给其他朋友听。每次去同学干净清洁而富有艺术气息的家,同学总不忘提醒我们先把鞋子放在室外,再穿上家里的拖鞋才能进入,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这种习惯在上海并不多见。
同学家的客厅四周摆满各种文物,书籍和字画,连过道也如此,对于一些熟悉的朋友,同学的父亲还会主动介绍一些文物字画的出处和由来,有些我至今还记忆犹新,尤其还记得他介绍文物时的兴高采烈,眉飞色舞的模样。现在想来,当时的人们真的是很朴实的,善良的,如果是现在,说不定早有不肖之徒动起坏主意了。
同学也是我家的常客,所以,我妈妈也很熟悉,听说同学为了照顾妈妈而已躺平,十分惋惜,感叹像他这样的好孩子现在社会真的不多了,一个人照顾真的很不容易,叮嘱我回电话说肯定不吃饭,让他不要麻烦了,同学却说都是便饭,我就不便推辞了。
做好最坏的思想准备,心中忐忑如约来到同学家,见到老同学,互相打量,彼此都说对方没有变化,其实我是有自知之明的,知道同学是客套。同学妈妈从里屋出来,同学指着我说,你还认识他吗?妈妈笑着说了我的名字,我观察妈妈气色很不错,和6年前并无什么变化,不由高兴地夸道,你比6年前我看到,除了微微发福但是还是很精神,一点变化都没有。。。。。。。,其实,我并没有言过其实,而是凭爱心说诚实话。
同学把我引进那间熟悉的客厅,环顾四周,文物摆件字画陈设依旧,如此的亲切,此时仿佛又回到当年同学少年意气风发。同学去厨房烧菜,妈妈关心问起我和家人情况,我一一作答,一边回答,一边观察,私下嘀咕,妈妈看上去身体情况很不错啊,虽然因为久居家中少有外出,人有些发福,但对答如流,并无异常。我不禁说道,你看上去比我妈妈身体还要好,虽然你比她年轻5岁,但是我妈妈腿脚不方便,还拒绝用拐杖。同学妈妈一听,马上就兴奋大声说,她自己腿脚好,可以从家里一直走到外滩,这架势着实吓我一大跳。
突然我想起了,30多年前,我们都在谈恋爱时,同学妈妈常常回忆,当年住在华亭路时因为工资收入低,平时晚上,她和同学父亲总是一起边走边聊天,一直走到外滩才返回。她记忆一定还深刻定格在那一个美好时刻。很快,我就发现了问题,妈妈一遍又一遍重复着相同一些问题,好在我早又准备,回答再回答。同时,内心也有些许安慰,妈妈的情况比我想象的要好太多了。。。。。,回美后,我和爱人聊天,她说这应该是Dementia,还不是Alzheimer。
同学并没有妈妈生病,而敷衍准备菜肴,而是菜肴的丰富远远超过我的意料,冷盘,热菜都十分讲究,佛跳墙,梅菜扣肉,大虾,羊肉,熏鱼,三鲜烤麸,罗宋汤。。。令我感动,毕竟是30多年同学的友情,没有被社会人际关系日益利益价值衡量所同化,没有那种虚伪得连自己都吃惊的演戏而无奈。
同学一再说,看看他现在的烹饪手艺如何?其实我和他都一样,年轻时候不是在家里吃父母烧的菜,就是在单位食堂吃饭,以致出国时,我可以说什么菜都不会做,真正开始做菜是2015年末爱人辞职去新洲照顾生病的丈母时,才急急忙忙学了大约2周如何烧菜,因为女儿要在家吃饭,不能马虎。
这一晚很开心很充实,同学友情得到进一步升华,同学妈妈的身体状况也让我放心不少,也为同学高兴。席间,我问他看过最近爆火的《哪吒2》?我把我的想法告诉了他,建议作为电影人的他也去看看,给我些他的看法,他答应了。另外,我建议他买一对可拆卸组装的哑铃,进行力量训练,毕竟像我们这个年龄,工作事业也基本定型了,也没有经济负担了,身体就是一切。
临走时,同学妈妈还不停说有空再来玩,把夫人也一起带来,家里大,住在这里没问题,你们是几十年的老同学了。的确如此,最近几次回国,她总是如此,邀我在家里住几天。我说有机会一定再来看你。
同学特意把我送到公交站台,我问妈妈情况还是不错,你有必要躺平?他无奈说,妈妈情况时好时坏,我又问,你不上班,妈妈不问?他说,她脑子糊涂了,你也看到了,相同问题不停的问来问去。我告诉她,电影厂在放假,就搪塞过去了。。。。。
一个月后的周末,同学微信过来,说他用手推车花了足足30分钟时间推着妈妈到电影院看了《哪吒 2》,他把他的想法和我分享了,我再次被他的孝心和诚信所感动。。。。。。。
三图均摄于徐家汇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