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牛西去 紫气东来

My heart beating, my soul breathing
Upward falling, spirit soaring
正文

重温赵树理笔下的“三仙姑”

(2018-07-31 21:56:37) 下一个

记得初三时,读过中国山药蛋文学大家赵树理的传世经典《小二黑结婚》,里面有个章节,因为当时感到有趣,所以留有一些印象,而今天读来,不得不使我更佩服作者的文采,现在让我们大家一起读读这段很有些滑稽可笑同时又有些嘲讽的文字吧

三仙姑的来历

    三仙姑下神,足足有三十年了。那时三仙姑才十五岁,刚刚嫁给于福,是前后庄上第一个俊俏媳妇。于福是个老实后生,不多说一句话,只会在地里死受。于福的娘早死了,只有个爹,父子两个一上了地,家里只留下新媳妇一个人。村里的年青人们感觉着新媳妇太孤单,就慢慢自动的来跟新媳妇做伴,不几天就集合了一大群,每天嘻嘻哈哈,十分哄伙。

    于福他爹看见不像个样子,有一天发了脾气,大骂一顿,虽然把外人挡住了,新媳妇却跟他闹起来。新媳妇哭了一天一夜,头也不梳,脸也不洗,饭也不吃,躺在炕上,谁也叫不起来,父子两个没了办法。邻家有个老婆替她请了一个神婆子,在她家下了一回神,说是三仙姑跟上她了,她也哼哼唧唧自称吾神长吾神短,从此以后每月初一十五就下起神来,别人也给她烧起香来求财问病,三仙姑的香案便从此设起来了。

    青年们到三仙姑那里去,要说是去问神,还不如说是去看圣像。三仙姑也暗暗猜透大家的心事,衣服穿得更新鲜,头发梳得更光滑,首饰擦得更明,宫粉搽得更匀,不由青年们不跟着她转来转去。

    这是三十来年前的事。当时的青年,如今都已留下了胡子,家里都是子媳成群,所以除了几个老光棍,差不多都没有那些闲情到三仙姑那里去了。三仙姑却和大家不同,虽然已经五十五岁,却偏爱当个老来俏,小鞋上仍要绣花,裤腿上仍要镶边,顶门上的头发脱光了,用黑手帕盖起来,只可惜宫粉涂不平脸上的皱纹,看起来好像驴粪蛋上下上了霜。


  

老相好都不来了,几个老光棍不能叫三仙姑满意,三仙姑又团结了一伙孩子们,比当年的老相好更多,更俏皮。

 三仙姑有什么本领能团结这伙青年呢?这秘密在。。。。。。

 

看中国电影,片头总有这样的文字:电影情节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看美国电影,则片头会有这样的文字:Movies base on ture story.

所以,2种解读,大家读后可尽情发挥想象,也可以自作多情,对号入座。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7)
评论
每天一讲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茵茵梦湖' 的评论 : 哈哈哈,茵茵的留言太油墨,风趣了!谢谢啦!
茵茵梦湖 回复 悄悄话 哈哈哈,偶咋错过这多生动有趣的幽默好文。
三鲜菇,容嬷嬷,赵姨娘,都是人性审丑之必要。
在国外阮妈二大娘之流没地跳广场舞,全跑网上跳大神了。
每天一讲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周回陶钧' 的评论 : 兄弟,没有这么悲观,他们会或多或少的被提及。及时真的湮灭在文学的长河里面,那又何妨?
周回陶钧 回复 悄悄话 那个时代的文学作品目前正在或者说已经快消失了。文中提到的“山药蛋文学”,现在的读者估计是第一次听到了,而且不久之后,就很难有人再提起(我不敢说没有人会再提起,不过确实很难再听到了)。这些新中国作家还不像老舍鲁迅那样已然名声在外,总会有人定期的提到引用到。而他们就会像是那个已经消失的年代一样,注定会被遗忘。即便是有一天,那个年代被重新论证,而这些作家却注定不会被人们记起了........
每天一讲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ARooibosTea' 的评论 : 我亲爱的茶儿姐,我有很多年没有听这歌了,现在听听,彭麻麻唱得真好听。

记得1984年我还在读初中,胡耀邦邀请3000小日本来华访问,我还到上海万体馆做翻背景造型。
还唱什么,xi ya wa sai na na tell ou ta ta co, 而当时这首歌是最大紫大红的,也是这时知道有个彭麻麻
ARooibosTea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每天一讲' 的评论 : 彭麻麻的歌接地气 好听, 但听多了头发麻:)
每天一讲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zhiyan' 的评论 : 哈哈哈,子燕,象这文章的BGM真难配,本来我是想用《在那银色的沙滩上》但是发觉歌词又会引起大麻们的八卦,想用《绿岛小夜曲》但是没有MP3。选来选去还是彭麻麻的歌接地气,如同赵树理的小说那般。

三仙姑家在村民们的眼里就是乡村版的我们太太的客厅,这个比喻太好了!这个文城又何尝不是我们太太的海外客厅呢。总之,有鸡鸭的地方,粪多,有大麻大薯的地方,八卦多。

问好。
zhiyan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每天一讲' 的评论 : 哈哈,阿拉也吃不消,BGM 成了彭麻麻的歌曲了? 难道是阿拉上次听错了?
其实阿拉上次想开玩笑说,三仙姑家在村民们的眼里就是乡村版的林徽因太太的客厅。 怕侬误会,没敢说:)
每天一讲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xiaxi' 的评论 : 那就改一首歌吧。
xiaxi 回复 悄悄话 来学习邻居的大作。
赵树理的作品有着浓郁的乡土气息。为什么配这段曲子?
每天一讲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水沫' 的评论 : 水沫,当时教我们语文是个60多岁的返聘女老师,她在讲这个章节时,对三仙姑和老想好们的描绘是神采飞扬,滔滔不绝,当时,我还是有些似懂非懂,后来就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了,所以说一个女人说起另外一个女人是最有滋有味的,也是最为老道的。
水沫 回复 悄悄话 我奶奶特喜欢读赵树理的书,所以也是我最初读到的书~~
每天一讲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zhiyan' 的评论 : 子燕,侬真是地道上海人,捣起浆糊来阿拉也吃不消。
每天一讲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南国铁树' 的评论 : 哈哈哈,我的铁树姐就是见识广,朝阳沟是不是老舍先生的作品?

银环她妈还要什么冯寡妇,这些名字让我笑开怀,谢谢姐,你的补充
南国铁树 回复 悄悄话 三仙姑这个人物描写得活灵活现,现在都是印象深刻。还有两个也塑造得不错,一个是“朝阳沟”里银环她妈,另一个是迎春花里的冯寡妇。
zhiyan 回复 悄悄话 一讲好,钢琴曲挺好听的。
每天一讲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风清fq' 的评论 : 风清,管TA是仙姑还是仙公,谁爱谁拿去。所谓萝卜青菜各有所好。
每天一讲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暖冬cool夏' 的评论 : 一讲是想说,人老珠黄,青春无敌,大叔永远只会喜欢年轻漂亮的小妹,哈哈哈...
==========================================
暖冬,大家彼此彼此。 大麻也喜欢小鲜肉,哪怕是装嫩的老头儿也行, :)
风清fq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菲儿天地' 的评论 : 菲儿,只有这帖子置顶了我们才可能见到仙姑呢?:))更何况,如今医疗那么发达,谁知道仙姑究竟仍是仙姑还是已化身为仙公了呢!
每天一讲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菲儿天地' 的评论 : 菲儿,本来配的是彭国母唱的《小二黑结婚》主题曲,后来想想改成了这首 《We Thank Thee, O God,for a Prophet》 和《God Will Be With You Till We Meet Again》(一小部分)

是呀,是要感谢风清大夫的吉言。 风医生,风半仙 :))
暖冬cool夏 回复 悄悄话 一讲是想说,人老珠黄,青春无敌,大叔永远只会喜欢年轻漂亮的小妹,哈哈哈......
菲儿天地 回复 悄悄话 记得《小二黑结婚》,很经典,这曲配得,呵呵呵。。。风清会预言啊:)
每天一讲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ARooibosTea' 的评论 : 我亲爱的茶儿姐,那个秘密当然是三仙姑的漂亮女儿小芹嘛。就这么简单,自然法则谁都逃不掉。
ARooibosTea 回复 悄悄话 一讲你知道 “三仙姑有什么本领能团结这伙青年呢?这秘密在。。。。。。” 哈哈::)。 把迷迷公开了吧?
康赛欧 回复 悄悄话 都是荷尔蒙在作怪,人就是那样,原始的,本能的。。。文明点儿的加以掩盖,可本质是一样的,只是荷尔蒙有高低之分。。。
每天一讲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风清fq' 的评论 : 哈哈,谢谢风清,是赵树理神来之笔。

你知道这个钢琴曲曲名吗?曲名也很有意思。

谢你吉言,我现在就去要求置顶
风清fq 回复 悄悄话 哇!一讲,神来之笔,如以讽刺幽默,三仙姑在你的笔下栩栩如生。我止不住向往着去见一下你的三仙姑了,哈哈!此文必置顶。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