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初三时,读过中国山药蛋文学大家赵树理的传世经典《小二黑结婚》,里面有个章节,因为当时感到有趣,所以留有一些印象,而今天读来,不得不使我更佩服作者的文采,现在让我们大家一起读读这段很有些滑稽可笑同时又有些嘲讽的文字吧
三仙姑的来历
三仙姑下神,足足有三十年了。那时三仙姑才十五岁,刚刚嫁给于福,是前后庄上第一个俊俏媳妇。于福是个老实后生,不多说一句话,只会在地里死受。于福的娘早死了,只有个爹,父子两个一上了地,家里只留下新媳妇一个人。村里的年青人们感觉着新媳妇太孤单,就慢慢自动的来跟新媳妇做伴,不几天就集合了一大群,每天嘻嘻哈哈,十分哄伙。
于福他爹看见不像个样子,有一天发了脾气,大骂一顿,虽然把外人挡住了,新媳妇却跟他闹起来。新媳妇哭了一天一夜,头也不梳,脸也不洗,饭也不吃,躺在炕上,谁也叫不起来,父子两个没了办法。邻家有个老婆替她请了一个神婆子,在她家下了一回神,说是三仙姑跟上她了,她也哼哼唧唧自称吾神长吾神短,从此以后每月初一十五就下起神来,别人也给她烧起香来求财问病,三仙姑的香案便从此设起来了。
青年们到三仙姑那里去,要说是去问神,还不如说是去看圣像。三仙姑也暗暗猜透大家的心事,衣服穿得更新鲜,头发梳得更光滑,首饰擦得更明,宫粉搽得更匀,不由青年们不跟着她转来转去。
这是三十来年前的事。当时的青年,如今都已留下了胡子,家里都是子媳成群,所以除了几个老光棍,差不多都没有那些闲情到三仙姑那里去了。三仙姑却和大家不同,虽然已经五十五岁,却偏爱当个老来俏,小鞋上仍要绣花,裤腿上仍要镶边,顶门上的头发脱光了,用黑手帕盖起来,只可惜宫粉涂不平脸上的皱纹,看起来好像驴粪蛋上下上了霜。
老相好都不来了,几个老光棍不能叫三仙姑满意,三仙姑又团结了一伙孩子们,比当年的老相好更多,更俏皮。
三仙姑有什么本领能团结这伙青年呢?这秘密在。。。。。。
看中国电影,片头总有这样的文字:电影情节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看美国电影,则片头会有这样的文字:Movies base on ture story.
所以,2种解读,大家读后可尽情发挥想象,也可以自作多情,对号入座。
三鲜菇,容嬷嬷,赵姨娘,都是人性审丑之必要。
在国外阮妈二大娘之流没地跳广场舞,全跑网上跳大神了。
记得1984年我还在读初中,胡耀邦邀请3000小日本来华访问,我还到上海万体馆做翻背景造型。
还唱什么,xi ya wa sai na na tell ou ta ta co, 而当时这首歌是最大紫大红的,也是这时知道有个彭麻麻
三仙姑家在村民们的眼里就是乡村版的我们太太的客厅,这个比喻太好了!这个文城又何尝不是我们太太的海外客厅呢。总之,有鸡鸭的地方,粪多,有大麻大薯的地方,八卦多。
问好。
其实阿拉上次想开玩笑说,三仙姑家在村民们的眼里就是乡村版的林徽因太太的客厅。 怕侬误会,没敢说:)
赵树理的作品有着浓郁的乡土气息。为什么配这段曲子?
银环她妈还要什么冯寡妇,这些名字让我笑开怀,谢谢姐,你的补充
==========================================
暖冬,大家彼此彼此。 大麻也喜欢小鲜肉,哪怕是装嫩的老头儿也行, :)
是呀,是要感谢风清大夫的吉言。 风医生,风半仙 :))
你知道这个钢琴曲曲名吗?曲名也很有意思。
谢你吉言,我现在就去要求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