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寐之夜

神说要有光,于是就有了光
个人资料
正文

以赛亚书概论:第二课,上帝的故事(6:1-12:6)

(2017-03-11 03:21:49) 下一个

弟兄姐妹平安。感谢神,今天我们来到以赛亚书第一单元(1-12)的第二部分,即6-12章。以基督中心论为释经原则,我们可以将这7章的内容,依次安排在三个弥赛亚主题之下:以马内利、婴孩作王、耶西本根——这三个主题在新约圣经中有更充分的解释。而基督的这三个身份,也分别对应他对罪或死亡、魔鬼和世界的胜利。按这样的逻辑,以赛亚书6-12章可以进一步结构如下:一、以马内利(6-8):1、先知受命(6:1-13)、2、以马内利(7:1-8:10)、3、先知受命(8:11-22)。二、有位婴孩(9-10):1、婴孩作王(9:1-7)、2、审判雅各(9:8-10:4)、3、审判亚述(10:5-34)。三、耶西的根(11-12):1、耶西的本(11:1-9)、2、耶西的根(11:10-16)、3、人类救主(12:1-6)。

我们将看见,以赛亚书5章上帝要拆毁葡萄园的预言是怎样应验的。换言之,历史的意义就是上帝对人类的拆毁和重建;而这一切,都是在基督里完全应验的。不仅如此,我们将藉着上述三个主题,分别讨论这些真理在信仰生活中的应用:第一、神怎样与我们同在;第二、怎样逃离魔鬼的控告和捆绑;第三、怎样在“教会温柔”中见证基督对世界的得胜。只是由于时间关系,加之经文较长,所以我们今天的学习,只能更加提纲挈领。愿主帮助我们,愿祂的同在、谦卑和得胜,大大地得着我们。阿门。

一、以马内利(6-8)

以赛亚书6-8章可以放入交叉结构中,6:1-13与8:11-22节都在讲论先知接受使命;而中间7:1-8:10则从不同的角度启示以马内利的信息。新约圣经关于“以马内利”的经文特别安排在马太福音开篇和结束部分。马太福音1:21-23,“21 她将要生一个儿子。你要给他起名叫耶稣。因他要将自己的百姓从罪恶里救出来。22 这一切的事成就,是要应验主借先知所说的话,23 说,必有童女,怀孕生子,人要称他的名为以马内利。(以马内利翻出来,就是神与我们同在)”。马太福音28:18-20,“18 耶稣进前来,对他们说,天上,地下所有的权柄,都赐给我了。19 所以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奉父子圣灵的名,给他们施洗。(或作给他们施洗归于父子圣灵的名)20 凡我所吩咐你们的,都教训他们遵守,我就常与你们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另外可以参考路加福音1:28,约翰福音14:16,使徒行传11:21、18:10等。

1、先知受命(6:1-13)

1当乌西雅王崩的那年,我见主坐在高高的宝座上。他的衣裳垂下,遮满圣殿。2 其上有撒拉弗侍立。各有六个翅膀。用两个翅膀遮脸,两个翅膀遮脚,两个翅膀飞翔。3 彼此呼喊说,圣哉,圣哉,圣哉,万军之耶和华。他的荣光充满全地。 4 因呼喊者的声音,门槛的根基震动,殿充满了烟云。

5 那时我说,祸哉,我灭亡了。因为我是嘴唇不洁的人,又住在嘴唇不洁的民中。又因我眼见大君王万军之耶和华。 6 有一撒拉弗飞到我跟前,手里拿着红炭,是用火剪从坛上取下来的。7 将炭沾我的口,说,看哪,这炭沾了你的嘴。你的罪孽便除掉,你的罪恶就赦免了。 8 我又听见主的声音,说,我可以差遣谁呢?谁肯为我们去呢?我说,我在这里,请差遣我。

9 他说,你去告诉这百姓说,你们听是要听见,却不明白。看是要看见,却不晓得。10 要使这百姓心蒙脂油,耳朵发沉,眼睛昏迷。恐怕眼睛看见,耳朵听见,心里明白,回转过来,便得医治。11 我就说,主阿,这到几时为止呢?他说,直到城邑荒凉,无人居住,房屋空闲无人,地土极其荒凉。12 并且耶和华将人迁到远方,在这境内撇下的地土很多。13 境内剩下的人,若还有十分之一,也必被吞灭。像栗树,橡树,虽被砍伐,树墩子,却仍存留。这圣洁的种类在国中也是如此。

这段经文可以细分为三部分。首先,上帝是谁,祂是至圣者(1-4)。其次,先知是谁,以赛亚是蒙恩的罪人和受差遣的使者(5-8)。最后,人民是谁——他们拒绝神的话语,等候惩罚和怜悯(9-13)。

第1节经文让我们看见世界的君王和万王之王之间的区别,以及永生上帝要在死地开始救恩工作。然后是以赛亚看见圣殿的异象——主在圣殿中(诗篇11:4)。撒拉弗(??????)也指火蛇(民数记21:6等);这个字的动词的意思是燃烧(创世记11:3;参考以西结书1:4,13,27;列王纪下6:17)。因此这些“燃烧的天使”让人回想起创世记3:24,“在伊甸园的东边安设基路伯和四面转动发火焰的剑,要把守生命树的道路”。以赛亚看见天开了,看见了胜过死亡的生命之路重新开启。“重生”之路的第一个真理就是分别为圣的真理,“圣哉”的呼告(Sanctus,Trisagion,Kedushah;启示录4:8)告诉我们上帝是圣者,并只有祂是圣的。就连天使在神面前也是掩面的,不敢直视和分享神的荣耀。“遮脚”的意思应该就是遮盖下体(士师记3:24),或指一切被造物的遗传——因为这地是圣的(出埃及记3:5;约书亚记5:15;以赛亚书20:2)。这是天使面前的上帝,或上帝面前的天使。

其次,上帝面前的人,或人面前的上帝。先知认识自己和人都是罪人,特别是言语或舌头犯罪之人;而罪人在神面前唯一的去处是死亡。这个“以口犯罪”不仅指“公共批评”,也包括“背后说人”,以及“腹诽之罪”。乌西雅王约40年漫长的统治(前781-740年,或783-742年),王国由盛而衰。当时对大麻风病国王的批评应该席卷全国(历代志下26:16-21),“公共知识分子”在批评运动中显然承担了领导角色,而以赛亚应该是其中一员。以赛亚的更新或反省具有宗教意义,这种反省在中国知识分子从未开始。“公共批评”或“不同政见”本身不过也是污秽的衣服,包含着罪;也分享着掌权者和人民同样的口舌犯罪。以赛亚书6:5彻底粉碎了知识分子的良心神话,把人心夺回,使之都顺服基督。实际上,以赛亚的老我和乌西雅王一同死了。天使圣歌除了三圣颂,还有荣耀颂(“他的荣光充满全地”)——“因为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神的荣耀”(罗马书3:23);“这是因他们爱人的荣耀,过于爱神的荣耀”(约翰福音12:43)。而罪的工价就是死。罪人罪得赦免、出死入生靠的只能是神的恩典和洁净。赦罪的工作是在圣坛前完成的——靠着圣道和圣礼,罪人得以更新。这个更新的过程如同经历“火的试炼”。红炭,????????,指神殿中的“圣火”(历代志下7:3);也指“铺石地”(以斯帖记1:6;以西结书40:17,18;42:3)。这里火的洁净主要是针对话语的(诗篇120:1-7;耶利米书2:7-9;雅各书3:1-18)。然后先知被赋予一个使命,受差遣向神的百姓喊话。值得强调的是8节中的“我们”(?????,for us),只有基督教能诚实地面对这个“复数的上帝”。

第三、在上帝或上帝话语面前的人类,我们看见人类的悖逆、罪和必然遭遇的审判。以反讽的语气,神事先告诉以赛亚,这是一个必然失败的工作:你无论怎样说,他们就是不明白;好像自寻死路。人还有自己“非常成熟”的一套道理,以至于你怎样讲他们都“对答如流”、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而且“这百姓,这百姓”总以为自己特别“圣洁”,至少比别人更圣洁,“这圣洁的种类”是先知和教会的癌症或瘟疫。栗树(?????)和橡树(???????)代指人自以为神的骄傲和偶像崇拜。9-10也被引用在马太福音 13: 13-15和使徒行传 28:24-27——日光下面没有新事,人在真理面前失丧了领受的能力,其中自以为圣的人更是真理的仇敌。这个信息与第三部分“绊脚石”的主题前后呼应。但这种失败不是永远的,“树墩子却仍存留”,这个信息可以与“耶西的根”连在一起。所以最后这节经文也包含着这样的救恩盼望:一方面,人得救完全靠神的怜悯,神最后会怜悯祂的百姓;另一方面,福音因此要从犹太人转向外邦人。

2、以马内利(7:1-8:10)

1 乌西雅的孙子约坦的儿子犹大王亚哈斯在位的时候,亚兰王利汛,和利玛利的儿子以色列王比加上来攻打耶路撒冷,却不能攻取。2 有人告诉大卫家说,亚兰与以法莲已经同盟。王的心和百姓的心就都跳动,好像林中的树被风吹动一样。3 耶和华对以赛亚说,你和你的儿子施亚雅述出去,到上池的水沟头,在漂布地的大路上,去迎接亚哈斯。4 对他说,你要谨慎安静。不要因亚兰王利汛,和利玛利的儿子,这两个冒烟的火把头所发的烈怒害怕,也不要心里胆怯。5 因为亚兰,和以法莲,并利玛利的儿子,设恶谋害你,6说,我们可以上去,攻击犹大,扰乱它,攻破它,在其中立他比勒的儿子为王。7 所以主耶和华如此说,这所谋的必立不住,也不得成就。 8 原来亚兰的首城是大马色,大马色的首领是利汛。六十五年之内,以法莲必然破坏,不再成为国民。9 以法莲的首城是撒玛利亚,撒玛利亚的首领是利玛利的儿子。你们若是不信,定然不得立稳。 

10 耶和华又晓谕亚哈斯说,11你向耶和华你的神求一个兆头。或求显在深处,或求显在高处。12 亚哈斯说,我不求,我不试探耶和华。13 以赛亚说,大卫家阿,你们当听。你们使人厌烦岂算小事,还要使我的神厌烦吗? 14 因此,主自己要给你们一个兆头,必有童女怀孕生子,给他起名叫以马内利。(就是神与我们同在的意思)15 到他晓得弃恶择善的时候,他必吃奶油与蜂蜜。16因为在这孩子还不晓得弃恶择善之先,你所憎恶的那二王之地,必致见弃。17耶和华必使亚述王攻击你的日子临到,你和你的百姓,并你的父家,自从以法莲离开犹大以来,未曾有这样的日子。18 那时,耶和华要发丝声,使埃及江河源头的苍蝇,和亚述地的蜂子飞来。19 都必飞来,落在荒凉的谷内,磐石的穴里,和一切荆棘篱笆中,并一切的草场上。20那时,主必用大河外赁的剃头刀,就是亚述王,剃去头发,和脚上的毛,并要剃净胡须。 21那时,一个人要养活一只母牛犊,两只母绵羊。22 因为出的奶多,他就得吃奶油。在境内所剩的人,都要吃奶油与蜂蜜。23从前凡种一千棵葡萄树,值银一千舍客勒的地方,到那时,必长荆棘和蒺藜。24 人上那里去,必带弓箭,因为遍地满了荆棘和蒺藜。25 所有用锄刨挖的山地,你因怕荆棘和蒺藜,不敢上那里去。只可成了放牛之处,为羊践踏之地。

1 耶和华对我说,你取一个大牌,拿人所用的笔,(或作人常用的字)写上玛黑珥沙拉勒哈施吧斯。(就是掳掠速临抢夺快到的意思) 2 我要用诚实的见证人,祭司乌利亚,和耶比利家的儿子撒迦利亚,记录这事。3 我以赛亚与妻子(原文作女先知)同室。她怀孕生子,耶和华就对我说,给他起名叫玛黑珥沙拉勒哈施吧斯。4 因为在这小孩子不晓得叫父叫母之先,大马色的财宝,和撒玛利亚的掳物,必在亚述王面前搬了去。

5 耶和华又晓谕我说,6 这百姓既厌弃西罗亚缓流的水,喜悦利汛和利玛利的儿子。7 因此,主必使大河翻腾的水猛然冲来,就是亚述王,和他所有的威势。必漫过一切的水道,涨过两岸。8 必冲入犹大。涨溢泛滥,直到颈项。以马内利阿,他展开翅膀,遍满你的地。9 列国的人民哪,任凭你们喧嚷,终必破坏。远方的众人哪,当侧耳而听。任凭你们束起腰来,终必破坏。你们束起腰来,终必破坏。 10任凭你们同谋,终归无有。任凭你们言定,终不成立。因为神与我们同在。 

我把这段经文放在平行结构中。以赛亚书7:1-9讲以赛亚的长子施亚雅述;而以赛亚书7:10-25讲以马内利——神要将祂的百姓从以法莲和亚兰联盟的攻击中拯救出来。与之平行的是,以赛亚书8:1-4讲以赛亚的次子玛黑珥沙拉勒哈施吧斯;而以赛亚书8:5-10讲以马内利——神要将祂的百姓从亚述帝国的奴役中拯救出来。

(1)施亚雅述(7:1-9)

世界的罪恶和死亡的临到,特别是神的选民处于危机之中。这场罪恶有着极端的表现:北国以色列(以法莲)与亚兰结成同盟,攻击自己的弟兄南国犹大。以法莲是北国以色列国中最强大当然也是最败坏的部族,因此常被用来代表北国。罪恶很强大,魔鬼作王(1)。同时,被攻击的南国犹大君民恐惧战兢,亚哈斯作王在主前736-725年(2)。但是神预告这场罪恶不会成就。神差遣以赛亚和他的长子施亚雅述同时去找亚哈斯(3)。??????  ???????,a remnant shall return,余民回归,平安归来(以赛亚书6:10,10:20,14:22)。剩下的,会将起初的信心坚持到底的,必然得救。“上池的水沟头,在漂布地的大路上,去迎接亚哈斯”,这些地点应该是表明亚哈斯正打算去寻找亚述的帮助(列王纪下16:7,18:17;以赛亚书36:1-3),这是耐人寻味的。亚哈斯投靠亚述,和神使用亚述为工具,动机和结果都是不同的。另外,这些话语是永恒的训诲:“你要谨慎安静”;“也不要心里胆怯”;“你们若是不信,定然不得立稳”(参考以赛亚书30:15)。

(2)以马内利(7:10-25)

长期以来,以赛亚书7:14中“童女”(???????,创世记24:43;出埃及记2:8;诗篇68:25;箴言30:19;雅歌1:3,6:8)一字,一直是犹太教和基督教的火线之一,有兴趣的弟兄姐妹可以翻找相关文献。不过对我来说,马太福音1:23的解释已经足够了。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的“兆头”一词,就是创世记4:15上帝给该隐的“记号”,目的是:“免得人遇见他就杀他”。“因为罪的工价乃是死。惟有神的恩赐,在我们的主基督耶稣里乃是永生”(罗马书6:23)。这两下的启示是一致的:以马内利降临,“因他要将自己的百姓从罪恶里救出来”(马太福音1:23)。也是靠着这样的“记号”,摩西到埃及去呼召以色列人(出埃及记3:12,4:8-9)。亚哈斯和以色列就是该隐,但该隐被神怜悯。然而连亚哈斯自己对神的救恩和怜悯都缺乏信心。以马内利,神与我们同在:一方面,神一定帮助我们;另一方面,我们不需要跟任何人结盟。

以赛亚书7:15-25具体告诉我们,以马内利的拯救是怎样发生的——兴起亚述击退北方联军。首先是弥赛亚实施拯救的时间:“15 到他晓得弃恶择善的时候,他必吃奶油与蜂蜜”。原文中,“吃奶油与蜂蜜”在前,而根据16-24节的解释,“吃奶油与蜂蜜”的原因是一场大规模的侵略战争,导致了王国粮食供应的荒凉;因此其上的居民只能“吃奶油与蜂蜜”。二王和亚述的入侵都会导致这种后果,而希腊和罗马的征服同样如此。施洗约翰吃的就是蝗虫和野蜜。其次,弥赛亚本身开始救恩工作的时间,就是“到他晓得弃恶择善的时候”,如果我们看KJV的翻译,就更容易理解其中的预表:that he may know to refuse the evil, and choose the good。换一个说法就一目了然了:当他胜过那恶者(???)的试探、并开始拣选门徒的时候!这正是耶稣救恩工作的开端。然后请注意四个“那时”和四个“荆棘”或“荆棘和蒺藜”的结构作用:亚述进攻细节如何(创世记3:17-18)。

(3)玛黑珥-沙拉勒-哈施-吧斯(8:1-4)

“耶和华对我说”,也在这四部分信息中起到结构的作用。8:1因此转向一个新的话题:藉着“玛黑珥沙拉勒哈施吧斯”这个名字,宣告亚述要劫掠北国以色列和亚兰,即大马色和撒玛利亚。和合本解释玛黑珥沙拉勒哈施吧斯这个名字的意思是:掳掠速临抢夺快到。?????  ?????  ???  ????,英译(KJV)swift is booty, speedy is prey。“玛黑珥”(动词)的意思是“快速”(出埃及记32:8,;申命记4:26等);“沙拉勒”(名词)的意思是“掳掠”(创世记49:27;出埃及记15:9等);“哈施”(动词)的意思是“快速”(民数记32:17;申命记32:35等);“吧斯”(名词)的意思是“掳掠”(民数记14:3;申命记1:39等)——这实际上是一次同义反复。这场掳掠和抢夺不仅是针对“邪恶轴心”的,也将临到犹大。这个名字被写在一个“大牌”(??????????也指镜子,以赛亚书3:23)上面,这让我们想起彼拉多为耶稣写的牌子(马太福音27:37)。“拿人所用的笔(或作人常用的字)”,这个目的是让路人皆知,人都看得懂:“有许多犹太人念这名号。因为耶稣被钉十字架的地方,与城相近,并且是用希伯来,罗马,希利尼,三样文字写的”(约翰福音19:20;参考以赛亚书53:8)。这事极为重要,因此需要合法的见证人(申命记17:6;参考约翰福音19:34-35,38-39)。值得强调的是,“我以赛亚与妻子(原文作女先知)同室,她怀孕生子”,????????? ??????????????? ???????? ???????? ????。如果按原文直译,应该是,And I went unto the prophetess; and she conceived, and bare a son;“我走向或降临到女先知,她怀了孕,生下一个儿子”。如果这里的“我”同时指向“神”或“圣灵”,这一幕清清楚楚地预表了耶稣的降生。

(4)以马内利(8:5-10)

“耶和华又晓谕我说”,引出又一个话题。“这百姓”应该指向南国的犹大,西罗亚在耶路撒冷(路加福音13:4;约翰福音9:7)。南国犹大和北国以色列同样犯罪。因此,亚述转身成了南国的惩罚;“大河”指幼发拉底河。西罗亚,还是幼发拉底,这是一个问题。但是,神要将祂的百姓从亚述的铁蹄下拯救出来。因此,最后再一次转向以马内利的主题。亚述可以代表列国或万邦人对选民的欺压,神预告以马内利(???????? ????)的降临,为要把“我们”从罪和死亡中拯救出来。请特别注意7:14与8:8b-10的平行关系,“以马内利”(???????? ????)与“神与我们同在”(???????? ????)在原文中本是同一个词组。不过这里的以马内利是另外一个形象:“以马内利阿,他展开翅膀,遍满你的地”。新约圣经中的平行经文只能是:“耶路撒冷阿,耶路撒冷阿,你常杀害先知,又用石头打死那奉差遣到你这里来的人。我多次愿意聚集你的儿女,好像母鸡把小鸡聚集在翅膀底下,只是你们不愿意”(马太福音23:37;参考出埃及记19:4;诗篇17:8,91:4)。在亚述的铁蹄之下,我们在人间得救的指望和帮助全部断绝,拯救只能来自上面。“我的意中人是个盖世英雄,总有一天,他会驾着七彩祥云来迎娶我,我猜到了开头却猜不中结局”……

3、先知受命(8:11-22)

11耶和华以大能的手,指教我不可行这百姓所行的道,对我这样说, 12这百姓说,同谋背叛,你们不要说,同谋背叛。他们所怕的,你们不要怕,也不要畏惧。13但要尊万军之耶和华为圣。以他为你们所当怕的,所当畏惧的。 14他必作为圣所。却向以色列两家作绊脚的石头,跌人的磐石。向耶路撒冷的居民,作为圈套和网罗。15 许多人必在其上绊脚跌倒,而且跌碎,并陷入网罗,被缠住。16 你要卷起律法书,在我门徒中间封住训诲。17 我要等候那掩面不顾雅各家的耶和华,我也要仰望他。 

18看哪,我与耶和华所给我的儿女,就是从住在锡安山万军之耶和华来的,在以色列中作为预兆和奇迹。 

19 有人对你们说,当求问那些交鬼的,和行巫术的,就是声音绵蛮,言语微细的。你们便回答说,百姓不当求问自己的神吗?岂可为活人求问死人呢? 20 人当以训诲和法度为标准。他们所说的,若不与此相符,必不得见晨光。 21他们必经过这地,受艰难,受饥饿。饥饿的时候,心中焦躁,咒骂自己的君王,和自己的神。 22 仰观上天,俯察下地,不料,尽是艰难,黑暗,和幽暗的痛苦。他们必被赶入乌黑的黑暗中去。

8:11-22反过来强调先知所领受的使命的其他信息。这段经文可以按上述交叉结构分析。
首先还是针对先知本人,神要先知不要走百姓的道路。先知不可以认同人民,讨人民的喜悦,顺服“多数暴政”或“多数正义”(11-17)。而先知也代表以马内利中的“我们”,就是神要拯救的百姓或“余民”。这里首尾呼应再一次强调“尊万军之耶和华为圣”这个主题。然后进一步解释先知信息遭遇抗拒或传道失败的原因是:“向以色列两家作绊脚的石头,跌人的磐石”——基督和祂的福音同时是罪人的绊脚石,这个信息可以参考罗马书9:32-33、哥林多前书1:23、彼得前书 2:6-8等。先知和使徒以及基督教会所传的真理,之所以也是绊脚石,乃是因为人的骄傲,以及人对行为称义的偏执,对因信称义真理的始终三心二意和实际的弃绝。当罪人彻底弃绝福音的时候,你要离开。但不可失去信心。“17 我要等候那掩面不顾雅各家的耶和华,我也要仰望他”。这是爱情。

中间一节经文,即8:18,可以指向基督和祂的教会;这是启示的中心。

最后这部分,即19-22节,要处理“我们”面对的另外一种残酷的试探。“交鬼的和行巫术的”,神视之为淫乱 (利未记19:31)。交鬼的,????的本意是“瓶子”;行巫术,?????????的字根是“我知道”。这是很难拒绝的一种勾引,因为“声音绵蛮,言语微细”。声音绵蛮,?????,像鸟一样叽叽喳喳滔滔不绝,又常常见不得人一样压低嗓音背后说人(以赛亚书10:14,29:4,38:14)。神吩咐先知和使徒“大声宣告”,但“交鬼的”总是吴侬软语,燕舞莺歌;仿佛蛇在泥土中:“and thy speech shall whisper out of the dust”(以赛亚书29:4)。英译常用peep,窥视,吱吱叫。“言语微细”,?????,这个字的基本含义就是呻吟、咆哮、思想、恶语、谎言(以赛亚书16:7,31:4,33:18,38:14,59:11,59:13)。基本上指用痛苦伪饰下的似是而非的假道理;这是“从不反省但总是受伤”者的宗教。这些道理只是通往饥荒、艰难、痛苦与黑暗。

应用1:神怎样与我们同在

第一部分信息的中心是以马内利,而我们需要知道,神与我们同在的目的,是要把我们从罪中拯救出来。因此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就是,那么“神怎样与我们同在”;或者说,我们怎样经历神的同在和拯救。解释这个问题只能以经解经——看使徒是怎样应用以马内利这个真理的。首先,主的同在与平安有关——住在“平安”中的人,就在经历以马内利。罗马书15:33,“愿赐平安的神,常和你们众人同在,阿们”;腓立比书4: 9,“你们在我身上所学习的,所领受的,所听见的,所看见的,这些事你们都要去行。赐平安的神,就必与你们同在”;帖撒罗尼迦后书3:16,“愿赐平安的主,随时随事亲自给你们平安。愿主常与你们众人同在”。换言之,接受基督的平安,安静在基督里的人,就是正在经历得救的人。相反,一切急躁和不安,都证明你至少面临失去救恩的危险。

其次,接受耶稣救恩或恩典的人,才能住在基督的平安中,才能真正开始得救。使徒多次多方将“恩”与“以马内利”联系起来。罗马书16:20,“赐平安的神,快要将撒但践踏在你们脚下。愿我主耶稣基督的恩,常和你们同在”;哥林多前书 15:10,“然而我今日成了何等人,是蒙神的恩才成的。并且他所赐我的恩,不是徒然的。我比众使徒格外劳苦。这原不是我,乃是神的恩与我同在”;哥林多前书16:23,“愿主耶稣基督的恩,常与你们众人同在”;歌罗西书 4:18 ,“我保罗亲笔问你们安。你们要记念我的捆锁。愿恩惠常与你们同在”;帖撒罗尼迦前书5:28,“愿我主耶稣基督的恩常与你们同在”;帖撒罗尼迦后书3:18,“愿我们主耶稣基督的恩,常与你们众人同在”;希伯来书13:25,“愿恩惠常与你们众人同在。阿们”;启示录22:21,“愿主耶稣的恩惠,常与众圣徒同在。阿们”。这个道理很简单——不靠恩典而靠律法,妄想靠自义、甚至吃人自义的人,不可能真正经历主的同在。得救的人必须瞩目恩典,而不是律法。实际上,他们或者经历自己与自己的同在(自我感动自欺欺人),别人与自己的同在(罪人互相收受荣耀以及罪人互相论断),甚至不过就是鬼与他们同在(撒谎吃人自义撒谎)。

第三、在爱中经历主的同在。蒙恩的人,感恩的人,必然去爱,也能够去爱。所以这些信息将爱和以马内利连接起来。哥林多前书16:24,“我在基督耶稣里的爱与你们众人同在。阿们”; 哥林多后书 13:11,“还有末了的话,愿弟兄们都喜乐。要作完全人。要受安慰。要同心合意。要彼此和睦。如此仁爱和平的神,必常与你们同在”;提多书3:15,“同我在一处的人都问你安。请代问那些因有信心爱我们的人安。愿恩惠常与你们众人同在”。

第四、只有借着真理,才能经历爱、接受恩典,进入平安。换言之,神藉着真理与我们众人同在。真理的圣灵藉着真理让我们经历以马内利。提摩太前书 6:21,“已经有人自称有这学问,就偏离了真道。愿恩惠常与你们同在”;提摩太后书4:22,“愿主与你的灵同在。愿恩惠常与你们同在”;约翰二书1:2,“爱你们是为真理的缘故,这真理存在我们里面,也必永远与我们同在”;约翰二书1:3,“恩惠,怜悯,平安,从父神和他儿子耶稣基督,在真理和爱心上,必常与我们同在”。 这同在的真理往往和教会生活联系在一起:“我听见有大声音从宝座出来说,看哪,神的帐幕在人间。他要与人同住,他们要作他的子民,神要亲自与他们同在,作他们的神”(启示录21:3)。“愿主耶稣基督的恩惠,神的慈爱,圣灵的感动,常与你们众人同在。 阿门”(哥林多后书 13:14)。

二、有位婴孩(9-10)

如果说“以马内利”的信息重点在拯救,在“将祂的百姓从罪中拯救出来”;那么“婴孩降生”和“婴孩作王”这个主题在于审判:审判所有罪人的骄傲。正因为如此,9-10中在“有位婴孩”(9:1-7)这个信息之后,先审判骄傲的以色列(9:8-10:4),然后审判骄傲的亚述。魔鬼的基本属性就是骄傲,魔鬼也利用人的骄傲统治人心和世界。因此婴孩来就是胜过魔鬼。新约中,这位“婴孩”的信息,特别应验在马槽圣婴身上。路加福音2:12,“你们要看见一个婴孩,包着布,卧在马槽里,那就是记号了”;路加福音 2:16,“他们急忙去了,就寻见马利亚和约瑟,又有那婴孩卧在马槽里”。 而在马太福音第二章,“小孩子”(παιδ?ον,婴孩)就出现了9次,分别在如下经文中:马太福音2:8、2:9、2:11、2:13、2:14、2:20、 2:21。这是“三个三次”对婴孩降生的见证。

1、婴孩作王(9:1-7)

1 但那受过痛苦的,必不再见幽暗。从前神使西布伦地,和拿弗他利地被藐视。末后却使这沿海的路,约旦河外,外邦人的加利利地,得着荣耀。 2 在黑暗中行走的百姓,看见了大光。住在死荫之地的人,有光照耀他们。

3 你使这国民繁多,加增他们的喜乐。他们在你面前欢喜,好像收割的欢喜,像人分掳物那样的快乐。4 因为他们所负的重轭,和肩头上的杖,并欺压他们人的棍,你都已经折断,好像在米甸的日子一样。5 战士在乱杀之间所穿戴的盔甲,并那滚在血中的衣服,都必作为可烧的,当作火柴。

6 因有一婴孩为我们而生,有一子赐给我们。政权必担在他的肩头上。他名称为奇妙,策士,全能的神,永在的父,和平的君。7他的政权与平安必加增无穷。他必在大卫的宝座上,治理他的国,以公平公义使国坚定稳固,从今直到永远。万军之耶和华的热心,必成就这事。 

从黑暗到光明(1-2)。从创世记到福音书,这个信息贯穿始终。以赛亚书9:1-7像马可福音一样,先从弥赛亚“30岁”的事工谈起,这也是在呼应这个时间概念:“到他晓得弃恶择善的时候,他必吃奶油与蜂蜜”。马太福音4:11-17应该重点参考;而我今天要重点强调的信息是,马太福音4:11谈到魔鬼,而马太福音4:17谈到悔改——天国的得胜就是要摧毁魔鬼的骄傲。

从律法到福音(3-5)。魔鬼的骄傲才是“他们所负的重轭,和肩头上的杖,并欺压他们人的棍”。而魔鬼使用的主要工具是罪人用律法互相杀戮。论断和攻击乃是罪人的自卫战争,或狡猾而凶恶的自我遮盖;但这一切“盔甲”和“衣服”将在圣灵的火中被焚烧。罪得赦免的福音将因信称义的人复归乐园。

从暴君到婴孩(6-7)。解放是由一位婴孩带进来的。这场解放战争从一位婴孩降生开始,而他将会成为万王之王;政权向婴孩转交。“他的肩头”,可以连接以赛亚书53:1,“我们所传的,(或作所传与我们的)有谁信呢?耶和华的膀臂向谁显露呢?”没有人相信上帝的力量在“马槽圣婴” 的身上显露。上帝是力量,但在人间,力量是上帝。而“大卫的宝座”这个概念,向下连接到“耶西的根”那个主题。这里对弥赛亚有四个定义,或弥赛亚有四个名字:“他名称为奇妙的策士,全能的神,永在的父,和平的君”。我们需要查看原文。

第一是奇妙的策士(这是我的翻译),??????是名词,wonder, marvel。这个字表示的是上帝与所有假神和人神都不同(出埃及记15:11;诗篇77:14等)。人无法想到上帝,以及祂的力量和爱,会以马槽和十字架的方式启示出来,以道成肉身、因信称义的方式临到我们。因此这个字修饰“策士”是合乎逻辑的:?????,动词分词,to consult,作名词用指建议(出埃及记18:19)或谋士(撒母耳记下15:12)。但这个字可以预表基督在天父和罪人之间的中保、代祷工作。第二、全能的神,??? ????????,The mighty God。祂就是神,子就是神。第三、永在的父,????????,The everlasting Father。子与父本为一。这是耶稣的见证:“我与父原为一”(约翰福音10:30)。第四、和平的君,?????????????,The Prince of Peace。首先祂是君王;其次,这位君王和所有君王都不同,祂带来的是属天的和平。这“和平”强调的乃是罪人在基督里面与神和好。

2、审判雅各(9:8-10:4)

8 主使一言入于雅各家,落于以色列家。9 这众百姓,就是以法莲和撒玛利亚的居民,都要知道。他们凭骄傲自大的心说,10 砖墙塌了,我们却要凿石头建筑,桑树砍了,我们却要换香柏树。11 因此,耶和华要高举利汛的敌人,来攻击以色列,并要激动以色列的仇敌,12东有亚兰人,西有非利士人。他们张口要吞吃以色列。虽然如此,耶和华的怒气还未转消,他的手仍伸不缩。

13这百姓还没有归向击打他们的主,也没有寻求万军之耶和华。14 因此,耶和华一日之间,必从以色列中剪除头与尾,棕枝与芦苇。 15长老和尊贵人,就是头。以谎言教人的先知,就是尾。 16因为引导这百姓的,使他们走错了路。被引导的,都必败亡。17 所以主必不喜悦他们的少年人,也不怜恤他们的孤儿寡妇。因为各人是亵渎的,是行恶的,并且各人的口,都说愚妄的话。虽然如此,耶和华的怒气还未转消,他的手仍伸不缩。
18 邪恶像火焚烧,烧灭荆棘和蒺藜。在稠密的树林中着起来,就成为烟柱,旋转上腾。 19 因万军之耶和华的烈怒,地都烧遍。百姓成为火柴,无人怜爱弟兄。 20有人右边抢夺,仍受饥饿。左边吞吃,仍不饱足。各人吃自己膀臂上的肉。 21玛拿西吞吃(或作攻击下同)以法莲,以法莲吞吃玛拿西。又一同攻击犹大。虽然如此,耶和华的怒气还未转消,他的手仍伸不缩。

1 祸哉,那些设立不义之律例的,和记录奸诈之判语的。2 为要屈枉穷乏人,夺去我民中困苦人的理,以寡妇当作掳物,以孤儿当作掠物。 3 到降罚的日子,有灾祸从远方临到,那时,你们怎样行呢?你们向谁逃奔求救呢?你们的荣耀(或作财宝)存留何处呢?4他们只得屈身在被掳的人以下,仆倒在被杀的人以下,虽然如此,耶和华的怒气还未转消,他的手仍伸不缩。 

世人啊,你有什么可骄傲的呢?你凭什么吃人、揭露人、控告人、审判人又自以为神呢?“1你们不要论断人,免得你们被论断。2 因为你们怎样论断人,也必怎样被论断。你们用什么量器量给人,也必用什么量器量给你们”(马太福音7:1-2);“你们不要论断人,就不被论断。你们不要定人的罪,就不被定罪。你们要饶恕人,就必蒙饶恕。(饶恕原文作释放)”(路加福音6:37);“你这论断人的,无论你是谁,也无可推诿,你在什么事上论断人,就在什么事上定自己的罪。因你这论断人的,自己所行却和别人一样”(罗马书2:1)。于是圣灵指向基督或婴孩,对骄傲的世人及其背后的魔鬼实施审判。审判仍先从神的家开始。

“主使一言(??????)入于雅各家”,这节经文几乎在说“道成肉身”。9:8-10:4,审判的对象是“骄傲自大的以色列人”。凭骄傲自大的心,?????????? ????????? ????? ,in the pride and stoutness of heart。一方面,神是看人内心的,无论你怎样将你的骄傲伪饰成属灵,甚至是谦卑,但神仍然能认出你就是骄傲;无论你怎样说是为了神,神都知道你是为了自己。另一方面,“骄傲”和“自大”有非常丰富的含义。骄傲,????????,pride, majesty, a rising up。这个字不仅是“鳄鱼一样的骄傲”(约伯记41:15),而是像神一样骄傲,替天行道那种骄傲(申命记33:26);这种骄傲可能挥刀出鞘、渴饮人血(申命记33:29),并常常针对弱者、倒霉者,常常落井下石,致人死地(诗篇10:2)。骄傲的人总是充满属灵的谎言:“那撒谎的人,逞骄傲轻慢,出狂妄的话攻击义人。愿他的嘴哑而无言”(诗篇31:18)。这是上帝最憎恶和真正要报复的人(诗篇31:23)。而且这个字也有“站起来”的意思——我这么属灵的人,面对这种事,必须站出来。自大,??????,greatness,显示自己很伟大。有时候显示自己拥有神的公义和义怒(申命记11:2),有时候显示自己像神一样的大慈爱和怜悯(民数记14:19)。骄傲的人用他的脏手抓住我们的肉身,然后他宣布:神的手临到你了。

然而神的手正在这些骄傲自大的人身上。“他的手仍伸不缩”,这节经文出现了四次,因此以色列人的骄傲之罪也可以分为四个方面。第一是百姓或所有人都骄傲(8-12),他们以自己的世界为傲;第二是领袖集团和弱势群体的骄傲(13-17);第三是骄傲的表现——骄傲自大的人一定吃人,以至于肢体相残。不仅是北国以色列的内讧(玛拿西吞吃以法莲,以法莲吞吃玛拿西);也包括北国以色列攻击南国犹大(又一同攻击犹大)。内战乃是上帝对选民骄傲的惩罚(18-21)。你们都很属灵,都很牛,那你们相咬相吞,互相替天行道。第四、律法主义者(10:1-4)。这些人是用律法吃人来“荣耀”自己的宗教徒或审判官,他们才是最骄傲的人,常常是魔鬼的儿子。

3、审判亚述(10:5-34)

5 亚述是我怒气的棍,手中拿我恼恨的杖。6 我要打发他攻击亵渎的国民,吩咐他攻击我所恼怒的百姓,抢财为掳物,夺货为掠物,将他们践踏,像街上的泥土一样。7 然而他不是这样的意思,他心也不这样打算。他心里倒想毁灭,剪除不少的国。8 他说,我的臣仆,岂不都是王吗? 9迦勒挪岂不像迦基米施吗?哈马岂不像亚珥拔吗?撒玛利亚岂不像大马色吗? 10我手已经够到有偶像的国。这些国雕刻的偶像过于耶路撒冷和撒玛利亚的偶像。 11我怎样待撒玛利亚,和其中的偶像,岂不照样待耶路撒冷,和其中的偶像吗? 
12主在锡安山,和耶路撒冷,成就他一切工作的时候,主说,我必罚亚述王自大的心,和他高傲眼目的荣耀。13 因为他说,我所成就的事,是靠我手的能力,和我的智慧。我本有聪明。我挪移列国的地界,抢夺他们所积蓄的财宝,并且我像勇士,使坐宝座的降为卑。 14 我的手够到列国的财宝,好像人够到鸟窝。我也得了全地,好像人拾起所弃的雀蛋。没有动翅膀的,没有张嘴的,也没有鸣叫的。 15斧,岂可向用斧砍木的自夸呢?锯,岂可向用锯的自大呢?好比棍抡起那举棍的,好比杖举起那非木的人。 16因此,主万军之耶和华,必使亚述王的肥壮人变为瘦弱。在他的荣华之下,必有火着起,如同焚烧一样。17以色列的光必如火,他的圣者必如火焰。在一日之间,将亚述王的荆棘,和蒺藜,焚烧净尽。18又将他树林,和肥田的荣耀,全然烧尽。好像拿军旗的昏过去一样。

19他林中剩下的树必稀少,就是孩子也能写其数。

20 到那日,以色列所剩下的,和雅各家所逃脱的,不再倚靠那击打他们的,却要诚实倚靠耶和华以色列的圣者。 21 所剩下的,就是雅各家所剩下的,必归回全能的神。 22 以色列阿,你的百姓,虽多如海沙,惟有剩下的归回。原来灭绝的事已定,必有公义施行,如水涨溢。 23 因为主万军之耶和华,在全地之中,必成就所定规的结局。 

24 所以主万军之耶和华如此说,住锡安我的百姓阿,亚述王虽然用棍击打你,又照埃及的样子,举杖攻击你,你却不要怕他。 25因为还有一点点时候,向你们发的忿恨就要完毕,我的怒气要向他发作,使他灭亡。 26 万军之耶和华要兴起鞭来攻击他,好像在俄立磐石那里杀戮米甸人一样。耶和华的杖,要向海伸出,把杖举起,像在埃及一样。 27 到那日,亚述王的重担必离开你的肩头,他的轭必离开你的颈项。那轭也必因肥壮的缘故撑断。(或作因膏油的缘故毁坏) 

28 亚述王来到亚叶,经过米矶仑。在密抹安放辎重。 29他们过了隘口,在迦巴住宿。拉玛人战兢。扫罗的基比亚人逃跑。30迦琳的居民哪,(居民原文作女子)要高声呼喊。莱煞人哪,须听。哀哉,困苦的亚拿突阿。 31玛得米那人躲避。基柄的居民逃遁。 32 当那日,亚述王要在挪伯歇兵。向锡安女子的山,就是耶路撒冷的山,抡手攻他。 33看哪,主万军之耶和华,以惊吓削去树枝。长高的必被砍下,高大的必被伐倒。34稠密的树林,他要用铁器砍下,利巴嫩的树木必被大能者伐倒。

现在开始审判亚述或外邦人——“亚述政治”和“婴孩政治”针锋相对。作上帝的鞭子或代表上帝咬人的狗,下场常常是悲惨的。一方面,这“义犬”一定在撕咬中骄傲自大,因此堕落为恶犬;另一方面,上帝的手一定反过来临到这恶狗。在这方面,上帝对祂的工具的确兔死狗烹,过河拆桥。这个事实特别提醒那些自以为是神“怒气的棍,恼恨的杖”、甚至追求起来帮上帝咬人的中国人,你们有祸了。因为你无论如何,都逃不出上面两条“亚述定律”:必然在吃人中自义,必然在自义中灭亡。这段经文比较长,但可以安排在上述交叉结构中。5-11节讲亚述在被上帝利用中开始利用上帝,义犬沦为恶狗;而与之呼应的是28-33节,追述这“仁义之师”怎样“挺进中原”的,怎样所向披靡,势如破竹。上帝要他灭亡,先让他张狂。12-19与24-27,前后呼应讲述上帝怎样惩罚亚述。而最中间的20-23节告诉我们,上帝最终把祂的余民从亚述的淫威中拯救出来。

应用2、神审判骄傲的人

谦卑如婴孩,还是自义如亚述,这是这段经文首先给我们的功课。这个功课也可以参考马太福音18:2-5,“2 耶稣便叫一个小孩子来,使他站在他们当中,3 说,我实在告诉你们,你们若不回转,变成小孩子的样式,断不得进天国。 4 所以凡自己谦卑像这小孩子的,他在天国里就是最大的。 5 凡为我的名,接待一个像这小孩子的,就是接待我”。主耶稣自己谦卑作婴孩,来到这个亚述和以色列都不可一世的世界。然后祂教导我们,要做谦卑的小孩子,也要接待小孩子。我们已经知道那些骄傲自大的人怎样弃绝了婴孩洗礼,因为他们自以为自己比小孩子更有信心,而且公然反对主的教导。马太福音19:13-14,“13 那时有人带着小孩子来见耶稣,要耶稣给他们按手祷告。门徒就责备那些人。14 耶稣说,让小孩子到我这里来,不要禁止他们。因为在天国的,正是这样的人”。

我们更看见了这世界和教会怎样骄傲得不行了。骄傲最常见的表现就是论断,特别是论断别人的生命。小孩子从来不论断别人,他们论断都是跟大人学的,甚至是大人教导的。实际上中国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就是在教导孩子怎样学习论断。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但更可悲的是,教会也成了培养属灵骄傲的渊薮——罪人举起圣经论断别人的生命。教会实际上比雅各、亚述更狂妄。雅各是指着砖墙和桑树骄傲自大,亚述指着君王和军队杀人自负;但教会却拿着圣经、甚至妄称主名地吃人自义。然而,神的意思乃是这样:“那时,耶稣说,父阿,天地的主,我感谢你,因为你将这些事,向聪明通达人,就藏起来,向婴孩,就显出来。 (马太福音11:25,参考诗篇8:1-9)。主又说:“经上说,你从婴孩和吃奶的口中,完全了赞美的话。你们没有念过吗?”(马太福音21:16b)。

魔鬼的属性首先就是骄傲,基督以婴孩的方式胜过魔鬼。魔鬼不仅骄傲,而且以谎言实践它的骄傲。最常见的骄傲谎言就是先论断别人骄傲,或者自诩自己圣灵内住,我是代表神来骂你的。这是魔鬼在教会中的哼哈二将,只是朱红今天也变成雪白。一方面,不是你论断别人骄傲你就谦卑了,很多时候,论断别人骄傲的人恰恰就是最骄傲的人,就是魔鬼的儿子。另一方面,魔鬼的骄傲总是通过魔鬼的谎言见证出来。魔鬼的谎言和罪人的谎言好像有一个区别:罪人的谎言最多就是无花果树的叶子,因为恐惧而遮盖自己;但魔鬼的谎言乃是迦南父亲的高调,一方面他要揭露别人的肉身;另一方面,他将自己的揭露和控告,从行为到内心全部美化如神,神化为神。这个魔鬼的骄傲和谎言,统治着以色列,也统治着亚述;统治着外邦人,更统治着教会。但我们的主以婴孩的方式进入世界,阴间的权柄不能胜过祂。

一切大话都破碎了,在婴孩的啼哭中。一方面,那一团团牛哄哄的东西不过就是一位又一位小破孩儿;另一方面,全能的上帝以小破孩儿的身份谦卑自己进入世界,为要把所有的小破孩儿拯救出来——谁或哪位小破孩儿,能或敢控告“小破孩儿上帝”所拣选或拯救的“小破孩儿”呢?!让我们赞美神:他名称为奇妙,策士,全能的神,永在的父,和平的君。阿门。

三、耶西根本(11-12)

“耶西的根”这个主题,强调的不仅是耶稣是大卫的后裔(路得记4:17,22;撒母耳记上16:1;历代志上2:12;马太福音1:5-6;路加福音3:32;使徒行传13:22);也强调在这个根基上,救恩将临到万国和外邦:“他要执掌权柄,从这海直到那海,从大河直到地极……诸王都要叩拜他,万国都要事奉他……他的名要存到永远,要留传如日之久。人要因他蒙福。万国要称他有福”(诗篇72:8,11,17)——这是“耶西的儿子大卫的祈祷”(诗篇72:20)。罗马书15:8-13也说:“8 我说,基督是为神真理作了受割礼人的执事,要证实所应许列祖的话。9 并叫外邦人,因他的怜悯,荣耀神。如经上所记,因此我要在外邦中称赞你,歌颂你的名。10 又说,你们外邦人,当与主的百姓一同欢乐。11 又说,外邦阿,你们当赞美主。万民哪,你们都当颂赞他。12 又有以赛亚说,将来有耶西的根,就是那兴起来要治理外邦的。外邦人要仰望他。13 但愿使人有盼望的神,因信将诸般的喜乐平安,充满你们的心,使你们借着圣灵的能力,大有盼望”。有一个问题先放在这里:弥赛亚靠什么征服和治理万国。

1、耶西的本(11:1-9)

1 从耶西的本(原文作"墩")必发一条,从他生的枝子必结果实。

2 耶和华的灵必住在他身上,就是使他有智慧和聪明的灵,谋略和能力的灵,知识和敬畏耶和华的灵。

3 他必以敬畏耶和华为乐。行审判不凭眼见,断是非也不凭耳闻。 4 却要以公义审判贫穷人,以正直判断世上的谦卑人。以口中的杖击打世界。以嘴里的气杀戮恶人。 5 公义必当他的腰带,信实必当他胁下的带子。

6 豺狼必与绵羊羔同居,豹子与山羊羔同卧。少壮狮子,与牛犊,并肥畜同群。小孩子要牵引他们。7 牛必与熊同食。牛犊必与小熊同卧。狮子必吃草与牛一样。8 吃奶的孩子必玩耍在虺蛇的洞口,断奶的婴儿必按手在毒蛇的穴上。 

9 在我圣山的遍处,这一切都不伤人,不害物。因为认识耶和华的知识要充满遍地,好像水充满洋海一般。 

首先请注意以赛亚书6:13、10:33-34中“砍伐树木”的相关信息,这一切都可以视为“耶西之本”的预备。当然,以赛亚书11:1也可以视为葡萄树和枝子的比喻——教会靠着基督进入地极。表示“本”的名词是??????(stem, trunk, stock of trees),在旧约圣经中出现三次(约伯记14:8;以赛亚书40:24)。耶西(??????)这个名字的意思是“我拥有”、或“我存在”。耶西是大卫的父亲,而路得记告诉我们耶西有外邦人的血统(喇合与路得都是外邦人)。因此旧约圣经42次提到耶西,似乎在强调,救主一直也是万人的救主,不仅仅是犹太人的救主。

11:1可以视为标题或总纲,而2-9可以视为交叉结构。首尾呼应的是真理的圣灵或圣灵用真理带领人归信(2,9)。祂拯救世界的工作是以圣灵同在为条件的,而圣灵是靠着“知识”和“话语”(口,嘴)征服世界的。11:9的“知识”(??????)与11:2中的“知识”互相呼应和彼此加强、这个道理正如歌罗西书3:9-10所说:“9不要彼此说谎,因你们已经脱去旧人和旧人的行为,10穿上了新人。这新人在知识上渐渐更新,正如造他主的形像”。另外,请注意“灵”与“水”的呼应(约翰福音3:5)。3-5和6-8讲我们信仰的两个根本方面:信与爱。前者讲因信称义,我们是以信为本的人(加拉太书3:7-9),靠信心归入神的国;公义和信实(11:5),这可以等于“因信称义”的真理。“凭眼见”和“凭耳闻”的行为称义者,肉身成道者,以及律法主义“恶人”,都被审判和弃绝。后者讲爱心与温柔。彼此相爱是神的新命令,是信徒最本分的见证。6-8节用动物和睦同居的画面描绘了新生活的新气象;而“小孩子”的形象位于国度的中心。这也是一个交叉结构,“小孩子”前后有六种本来不共戴天、弱肉强食的动物,现在脱离进化论的魔咒,在基督里和睦相处,成为家人。这是强者和弱者以及仇敌之间的和平共处。而8节进一步强调了“孩子”和“婴孩”这个信息。

这是信望爱的见证:靠真理或在真理中守望;活在信心中,活着就是爱。

2、耶西的根(11:10-16)

10到那日,耶西的根立作万民的大旗。外邦人必寻求他。他安息之所大有荣耀。

11当那日,主必二次伸手救回自己百姓中所余剩的,就是在亚述,埃及,巴忒罗,古实,以拦,示拿,哈马,并众海岛所剩下的。12他必向列国竖立大旗,招回以色列被赶散的人,又从地的四方聚集分散的犹大人。 

13 以法莲的嫉妒就必消散,扰害犹大的必被剪除。以法莲必不嫉妒犹大,犹大也不扰害以法莲。 

14他们要向西飞,扑在非利士人的肩头上。(肩头上或作西界)一同掳掠东方人,伸手按住以东和摩押。亚扪人也必顺服他们。 

15 耶和华必使埃及海汊枯干。抡手用暴热的风,使大河分为七条,令人过去不至湿脚。 16为主余剩的百姓,就是从亚述剩下回来的,必有一条大道,如当日以色列从埃及地上来一样。

10节仍可以视为标题,而余下经文为交叉结构。首先我们可以清楚地看见,“耶西的根”取代了“耶西的本”。这个名词的转换应该是有特别含义的:追本溯源——沿着本(信望爱),我们回到“根”。???????,root。耶西的本重点在于罪人的因信称义,听道信道;“知识”是信仰的根本或道路。而“耶西的根”,这强调万民归来,如叶落归根。换言之,人类顺着本(信仰基督),最终与神和好,返回天家,即“安息之所”。在未来的某一天,或者说在教会诞生之后,“耶西的根立作万民的大旗”,神要从万国找回祂的所有儿女。

11-12列举了八个国家或方向,预告神将从天下各国将“以色列”和“犹太人”召回。“二次”,?????,to add, increase, do again;再加一次,一次又一次。这个词可以指向耶稣的两次降临。是借着耶稣的第一次来和第二次来,万千子民从万国的回归(约翰福音12:32;启示录5:9.7:9)。

回归要解决两个基本的危险。第一是内乱(13),特别要消灭的是嫉妒,所谓“以法莲的嫉妒”;因为嫉妒是阴间的残忍。教会中诸多乱象,根源在“以法莲必嫉妒犹大”。动词“嫉妒”(?????)最早出现在创世记26:14,“他有羊群牛群,又有许多仆人,非利士人就嫉妒他”。实际上创世记讲了三场嫉妒。其次在创世记30:1,“拉结见自己不给雅各生子,就嫉妒她姐姐,对雅各说,你给我孩子,不然我就死了”。最后在创世记37:11,“他哥哥们都嫉妒他,他父亲却把这话存在心里”。一方面,男人和男人之间、女人和女人之间,甚至骨肉弟兄之间,都会发生嫉妒;另一方面,嫉妒会用越来越残忍的方式消灭对手。嫉妒会带来“扰害”。?????这个动词的含义很丰富:to bind, be narrow, be in distress, make narrow, cause distress, besiege, be straitened, be bound;to show hostility toward, vex……先被捆绑或裹缠,然后变得狭窄,抑郁并且敌意,以至于气冲斗牛,怒火相向,致力于消灭。所以靠着真理的圣灵胜过嫉妒和扰害,是神国的当务之急。

第二是外敌(14),这里列举了选民的四个宿敌:西方的非利士人;东方的以东、摩押和亚扪人。他们所代表的属灵含义可以参考以前的相关讲章。这里的胜利包含着“普世和平”的盼望(以赛亚书2:4)。

和平不是最终目的,目的是回家。最后,以赛亚书11:15-16告诉我们,这场人类的回归运动,从亚述回归、甚至包括从巴比伦回归,在神学本质上,就是新的出埃及运动。15节在谈论以色列人过红海的神迹,而且新出埃及记中的过红海事件,更加壮观。

我们看见了万国来归的盛况,我们今天仍然在这个历史进程之中。历史是祂的故事,这是故事、历史和圣经的基本线索:“30忽然有摩西以利亚两个人,同耶稣说话。31他们在荣光里显现,谈论耶稣去世(?ξοδος)的事,就是他在耶路撒冷将要成的事”(路加福音9:30-31)。

3、人类救主(12:1-6)

1 到那日,你必说,耶和华阿,我要称谢你因为你虽然向我发怒,你的怒气却已转消,你又安慰了我。2 看哪,神是我的拯救。我要倚靠他,并不惧怕。因为主耶和华是我的力量,是我的诗歌。他也成了我的拯救。

3 所以你们必从救恩的泉源欢然取水。

4 在那日,你们要说,当称谢耶和华,求告他的名,将他所行的传扬在万民中,提说他的名已被尊崇。5 你们要向耶和华唱歌。因他所行的甚是美好。但愿这事普传天下。 6 锡安的居民哪,当扬声欢呼。因为在你们中间的以色列圣者,乃为至大。

以赛亚书12:1-6是一首颂歌,内容让人想起摩西之歌(出埃及记15:1-18)和西面颂(路加福音2:29-32)。一般认为1-2和3-6各是一首希伯来诗歌。不过可以按上述交叉结构进行分析。“到那日(????????),你必说”和“在那日(????????),你们要说”引领两首诗歌,而中间第3节显然可以指向基督(约翰福音4:13-14;7:37-38;参考以赛亚书55:1),或基督里的国度,乐园里“生命水的河”(启示录22:1)。第一首歌的重点是:个人(你、我)得救,罪得赦免,与神和好(1-3)。第二首歌强调教会使命(你们、你们、你们),得救的人将救恩传到万邦,为基督作见证,敬拜“以色列的圣者”(4-6)。

应用3:教会是一场温柔

神的国是用温柔和爱征服嫉妒和扰害的新世界;而教会必须为此做出见证。我们今天可以重点说说“温柔”这个主题——在某一个方面,教会靠温柔成为神的家,并在世界里成为基督的见证。当然,彼此温柔的前提是:神与人和好,人与神和好。新约圣经大约启示了两种“温柔”,分别由两个希腊字代表。第一πρα?ς:是强调心灵的温柔,从圣灵而来的灵魂里面的温柔。第二、?πιος,话语的温柔,特别是传道的温柔。这两方面的温柔都是我们的功课,是2015年我们应该马上启程的功课。

第一、心灵的温柔

πρα?ς,作形容词,出现三次,基本含义是:mildness of disposition, gentleness of spirit, meekness。首先是马太福音5:5,“温柔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承受地土”。温柔几乎是进入国度的前提条件。但温柔很难,因为“天国宪章”首先是指向基督的。所以,“要对锡安的居民(原文作女子)说,看哪,你的王来到你这里,是温柔的,又骑着驴,就是骑着驴驹子”(马太福音21:5)。 而彼得前书3:4让我们效法耶稣的温柔:“只要以里面存着长久温柔安静的心为妆饰。这在神面前是极宝贵的”。这个字也作名词使用:πρα?της,或πρα?της,为阴性名词,gentleness, mildness, meekness。而每一次出现,基本强调的都是“温柔的心”,神看我们的心,也看重我们温柔的心。有时候,尖锐的表面下也可能有一颗温柔的心。如哥林多前书4:21;哥林多后书10:1;加拉太书6:1;以弗所书4:1-3;歌罗西书3:12-14;雅各书1:21;3:13;彼得前书3:15。

温柔是从圣灵来的,不是出于肉身(加拉太书5:22)。而有三节经文,告诉我们不温柔常常出于拜偶像。首先是“为利不温柔”,贪财的人很难温柔,反而常为玛门气急败坏,彼此征伐(提摩太前书6:10-11)。其次是为名不温柔,这常常表现为言词的争辩上:提摩太后书2:23-26,“惟有那愚拙无学问的辩论,总要弃绝。因为知道这等事是起争竞的。24然而主的仆人不可争竞,只要温温和和的待众人,善于教导,存心忍耐, 25用温柔劝戒那抵挡的人。或者神给他们悔改的心,可以明白真道。26 叫他们这已经被魔鬼任意掳去的,可以醒悟,脱离他的网罗”。第三、为权不温柔,政治和权力之争,也会夺去圣灵的感动和温柔。因此提多书3:1-2说,“1 你要提醒众人,叫他们顺服作官的,掌权的,遵他的命,预备行各样的善事。2 不要毁谤,不要争竞,总要和平,向众人大显温柔”。总而言之,钱财、名誉和权力这三大偶像(崇拜),会让人失去温柔,丑态百出,凶相毕露。

第二、话语的温柔

?πιος这个字的基本含义是affable,mild, gentle。这个字出于?πος,a word;而?πος出于ε?πον,即“说话”。用这个字表示温柔,可能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第一、用话语取代拳头;第二、话语也要温柔。秀肌肉和比狠话的世界,在这种温柔之下望风披靡。新约圣经用这个字主要表示使徒的品质,特别是传道的基本方式。温柔是一种能力,甚至只有温柔才是一种能力。发脾气和恼怒不是能力,若非神经病、极度软弱,就是被鬼附着了。温柔是从上面来的能力,这是圣灵的能力(使徒行传1:8)。帖撒罗尼迦前书2: 6-8,“6我们作基督的使徒,虽然可以叫人尊重,却没有向你们或向别人求荣耀,7只在你们中间存心温柔,如同母亲乳养自己的孩子。8 我们既是这样爱你们,不但愿意将神的福音给你们,连自己的性命也愿意给你们,因你们是我们所疼爱的”。提摩太后书2:24 -26,“24然而主的仆人不可争竞,只要温温和和的待众人,善于教导,存心忍耐,25 用温柔劝戒那抵挡的人。或者神给他们悔改的心,可以明白真道。26 叫他们这已经被魔鬼任意掳去的,可以醒悟,脱离他的网罗”。

特别是提摩太后书2:26节让我们清清楚楚地看见,温柔是我们胜过自我、世界和魔鬼的方式,也是带领和帮助别人出离老我、世界和魔鬼的道路。回首我们所有的失败,很多原因在我们自身,就是我们失去了温柔的见证。我从不鼓励一种以真理为代价的温柔。但向魔鬼变脸,得胜的永远是魔鬼而不是你。所以犹大书这节经文是非常重要的:“9天使长米迦勒,为摩西的尸首与魔鬼争辩的时候,尚且不敢用毁谤的话罪责他,只说,主责备你吧”。天使长的态度不是软弱,也不是态度神学;这是一种得胜的智慧——“我”脱离魔鬼的纠缠和利用,让基督和真理玉树临风,大行其道。所以亲爱的弟兄姐妹,我们经历了“殉道的教会”,也经历了“复兴的教会”;今天,求神把我们建造成“温柔的教会”。我们以温柔的方式殉道,也以温柔的方式复兴。这不是要显出我们的温柔,而是显出基督的温柔。因为基督在祂的温柔中饶恕了我,又吩咐我向众人大显温柔。真理争辩,我自己先要孜孜以求按真理争辩。

愿我主耶稣基督的灵,感动那些因为真理争辩而被我伤害的人,让他们的心温柔起来,饶恕伤害,却顺服真理;我们好一同回家。愿我主耶稣基督的温柔更新、温暖和胜过所有的冬季,我们好一同回家;愿主耶稣基督的温柔爱我,爱我所爱的,爱那爱我的;也爱我所恨的,和那恨我的;我们好一同回家。阿门。

任不寐,2015年10月10日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