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圣父圣子圣灵的名,阿门。今天的证道文是使徒行传6:1-7,“1 那时,门徒增多,有说希利尼话的犹太人,向希伯来人发怨言。因为在天天的供给上忽略了他们的寡妇。2十二使徒叫众门徒来,对他们说,我们撇下神的道,去管理饭食,原是不合宜的。3 所以弟兄们,当从你们中间选出七个有好名声,被圣灵充满,智慧充足的人,我们就派他们管理这事。4 但我们要专心以祈祷传道为事。5 大众都喜悦这话,就拣选了司提反,乃是大有信心,圣灵充满的人,又拣选腓利,伯罗哥罗,尼迦挪,提门,巴米拿,并进犹太教的安提阿人尼哥拉。6 叫他们站在使徒面前。使徒祷告了,就按手在他们头上。7 神的道兴旺起来。在耶路撒冷门徒数目加增的甚多。也有许多祭司信从了这道”。感谢神的话语。
冬去春来,春天是上帝有组织的一场行动——大雁归来,靠着组织能力飞跃万水千山。教会是基督徒的雁阵。我同意这种释经传统,新约圣经在这里用这七节经文,第一次清楚地启示了教会组织的基本原则,而且这些原则可以被视为大公教会的“永恒的原则”(摩根)。我们通过继续返回圣经,也将颠覆迄今为止教会组织本身的变异,一方面带领我们自己远离教会组织对福音的败坏;另一方面,使我们自己的教会组织更好地归回圣经原则,更好地服务于福音的目的。这段经文也可以放在交叉结构之中,我们就能更清楚地看见,4节是中心(使徒祈祷传道);向外依次是:2-3对应5-6,讲执事会建立的原则和实践;1对应7节,讲问题的产生和解决,以及教会及其组织的目的,就是为了兴旺福音、门徒增多。求神借着今天的信息,用来建造我们的教会组织,特别是按牧之后,我们正在创建的正式的教会执事会;并用祂的真理,带领祂的众教会,脱离教会政治的诸多黑暗。阿门!
1 那时,门徒增多,有说希利尼话的犹太人,向希伯来人发怨言。因为在天天的供给上忽略了他们的寡妇。
教会内部又出事了,连词δ?将这种令人沮丧的情况引出来。这次的问题是教会内部的纠纷和分裂,山雨欲来。永远不要期待一个一劳永逸、不再出问题的教会。而且,δ?用来对比前后对立的情况,这是耶利哥和艾城的对比:一场胜利,紧接着一场失败;不过失败之后还有胜利。这场内部危机基本背景是,“那时,门徒增多”。?ν δ? τα?ς ?μ?ραις τα?ταις,And in those days;到一定的时候,就会出现危机。圣灵也开始叙述时间里面的教会,带领我们进一步返回历史。这场内部危机的原因是信徒多了。πληθ?νω这里用作现在持续式分词,用以说明危机在教会增长的过程中出现了(出埃及记1:20)。这个动词在使徒行传中出现了5次(6:7;7:17;9:31;12:24),多代表教会成长的重要阶段。教会在问题中长大。人就是罪和问题,有人的地方就有问题和罪;人多,罪和问题必然随之增长。教会永远是问题教会,因为教会是由蒙恩的罪人或有问题的人组成的,但也是由一些信靠基督,因此靠基督拥有解决问题能力的新人组成的。这两个方面是基督徒面对所有问题、包括教会组织问题的基本常识。因此我们反对三种流行的关于教会的误判或控告。
第一、使徒行传第一次出现了门徒这个词,μαθητ?ς;这个字告诉我们,是信徒出了问题(μαθητ?ς只出现在福音书和使徒行传中,到了使徒书信中变成了“弟兄”和“圣徒”,我们可以看见基督徒从学生到信徒、从希伯来语境到希腊语境的转变)。以教会和基督徒为名,否认教会和基督徒存在问题;目的是借着教会和基督徒实际存在问题而控告教会和基督徒,并进而控告我们的信仰。一方面,圣经从未记述一个没有问题的以色列选民,也从未吹嘘一个没有问题的先知、使徒和教会。所以我们千万不要上这种归谬法的当——他们先把你放在一个道德高位上,目的是用你没有做到反过来钉你的十字架。撒旦及其差役为了攻击教会和牧师先不把他们当人看,以便把他们攻击成魔鬼。当然,某些教会和他们的属灵表演艺术家,受到这样的败坏也是咎由自取;但我们感谢神,靠着祂的怜悯,三年来,我们从未在这方面给我们的仇敌留下半点地步。我们从始至终都宣告,我们不是圣殿上的那个法利赛人,永远是法利赛人对面的税吏。
第二、很多基督徒关于初代教会或使徒时代教会的美丽幻想。见过很多基督徒,尤其是特别别扭又野心勃勃的人,用“返回使徒时代的教会”的漂亮旗帜,批判自己的教会和同时代的教会,或者以此捍卫自己的宗派主义。但从旷野时代以色列人丑陋不堪的怨妇记录开始,一直到约翰在拔摩岛上记录耶稣批评七间教会为止,圣经中所有的选民和教会都是问题教会,一直需要神的带领、医治和保守。而使徒行传6:1-7 教会突然出现的内讧和内部危机,不过是教会在使徒时代就存在的若干丑闻之一而已。圣灵特别要将这一切事实告诉我们,今天的教会就更没有理由美化先人了。这世界从来没有完美的教会,正如从来没有完美的家庭一样。答案还是那个常识:因为没有义人,一个都没有。
第三、虽然教会和世界或社会一样,都会出现各种问题,而且神允许教会经历这些问题,基督徒在怎样面对这些问题的时候,圣灵却把我们从中分别出来。首先,面对问题。摩西可能暴躁和怨恨,上帝惩罚了摩西这种态度,这也是圣经给我们的宝贵借鉴:“10摩西,亚伦就招聚会众到磐石前。摩西说,你们这些背叛的人听我说,我为你们使水从这磐石中流出来吗? 11摩西举手,用杖击打磐石两下,就有许多水流出来,会众和他们的牲畜都喝了。12耶和华对摩西,亚伦说,因为你们不信我,不在以色列人眼前尊我为圣,所以你们必不得领这会众进我所赐给他们的地去。13这水名叫米利巴水(米利巴就是争闹的意思),是因以色列人向耶和华争闹,耶和华就在他们面前显为圣”(民数记20:10-12)。摩西的问题是只看见抱怨和不信之民,却没有看见“耶和华就在他们面前显为圣”。教会出了问题,教会领袖首先就该心平气和地面对;其次,靠基督解决问题继续前进。基督徒都是应该信靠真理和圣灵的新人,我们有神的话语和从神而来的信心与智慧,解决这些问题。靠着解决问题,我们和教会一起长大。而通过建立和完善教会的组织结构,教导和鼓励更多的人从怨妇转向仆人,这是这段经文给我们指明的光明之路。神就是要借助于这场教会的内部危机,为历代教会奠定组织原则,好面对必要有的诸如此类的教会风波。
现在我们来详细考察这场内部危机的具体内容。上个主日我们谈到了人类陷入苦境的原因之一是人本主义(罪人起来像神一样论断别的罪人的善恶),以及唯物主义那果子好作食物)。这节经文可以说一一对应了这两大原因:“有说希利尼话的犹太人,向希伯来人发怨言”——人像神一样起来论断人;“因为在天天的供给上忽略了他们的寡妇”——食物,这是一切家畜沦落的原因。自以为神自我中心,以及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利益问题,这是人类纷争的两大根本原因:国家战争、家庭内战、文化冲突,大抵如是。因此,若要解决内部危机,首先就是要穷本溯源,解决这两个基本问题。一方面,将自以为神的怨妇改造成神仆;另一方面,将纷争的标的,就是食物,按神的公义有效地管理起来。我们先来考察第一个原因:人对人的控告及其导致教会分裂。
根据这一节经文,冲突的主体为“希腊人”和“希伯来人”,这基本上是种族和文化冲突:“有说希利尼话的犹太人,向希伯来人发怨言”。原文中只是希腊人(?λληνιστ?ς,Hellenist)和希伯来人(?βρα?ος,Hebrew),并没有提到犹太人。不过事实如此:此时犹太人已经分散到列国,当时希腊语几乎是最流行的语言,而很多分散在列国的犹太人不仅说希腊语,而且深受希腊文化的影响。语言的分裂是从巴别塔开始的,我们看基督怎样弥合这种分裂,把这些分裂的人造成一个身体。这些希腊人,和留在巴勒斯坦地区继续说希伯来语的犹太人,有相当一部分,信了基督,成了基督的门徒。了解希腊哲学和希腊神话的人知道,希腊精神的本质是人本主义,人愿意起来像神一样质疑和批评教会,并在这种质疑和批评中自以为神,争取自己的利益。无论是文化上的差异,特别是具体利益上的纷争,都因此成为教会内部危机的根源。这也许是教会历史上第一次公开的“耶路撒冷和雅典”的冲突,了解神学历史的人知道,这场冲突从使徒行传6章的耶路撒冷,一直持续2014年的蒙特利尔。只是圣灵,要把危机变成转机。
控告教会的主要方式是“发怨言”,这是人的言语,这是罪人的话语。人言即怨言。什么人本、质疑、自由、批评精神等等,从本质上都是“罪人对神和罪人发怨言”。人类只有两种语言,福音和怨言;你只能操持这两种语言,根本没有第三条道路;所有福音之外的语言归根结底都是怨言,人类的著作不过就是一本本的怨言。人类历史上第一句怨言是“也不可摸”,第一个女人就这样成了怨妇。旧约圣经七次谈到了以色列人怎样为食物向摩西和上帝发怨言的丑行(LXX,如出埃及记16:7、民数记14:27等);而新约严厉警告基督徒不要重蹈覆辙(哥林多前书10:10),要靠圣灵胜过了旧人的试探。希腊文化在本质上是一种夏娃文化。γογγυσμ?ς,a murmur, murmuring, muttering,大意是背后嘀咕(名词出现在约翰福音7:12,腓立比书2:14,彼得前书4:9;动词γογγ?ζω,马太福音20:11;路加福音5:30;约翰福音6:41,6:43,6:61,7:32;哥林多前书10:10)。怨言至少显明了三个逻辑上的无知或致命缺陷。第一、向一个有限者发怨言,错误地预设了这个被抱怨者为神;第二、是一个有限者在发怨言,这种主体本身不是神;第三、怨言总是以神(完美)存在为前提的,但很多抱怨者却都是无神论者。
但是,无论这场冲突怎样挂着自由主义、理想主义、思想文化等等自欺欺人的招牌,圣灵却一言以蔽之,这些争执归根结底就是食物那点事儿。圣经简单深刻得近乎残酷,让所有愿意穿希腊花裤衩的人也顷刻间崩溃,看见自己在神面前比皇帝还要一丝不挂。食物是痛失乐园的理由,也是魔鬼对耶稣的第一试探。首先,这些希腊犹太人为他们的寡妇(α? χ?ραι α?τ?ν,their widows)抱怨。一方面,这恰恰证明了初代教会按主的吩咐关爱弱势群体(女人和寡妇)这个基本事实(路加在他的作品中9次使用了这个字);这种教会关怀在人类历史上从未稍懈(出埃及记22:22;申命记10:18;14:29;24:17-21;26:12-13;27:19;诗篇68:5;94:6;146:9;箴言15:25;以赛亚书1:17-23;10:2;耶利米书7:6;22:3;以西结书22:7;撒迦利亚书7:10;玛拉基书3:5;马太福音23:14)。另一方面,抱怨者所拣选的理由也显示,教会没有在这个全新的事业上做得尽善尽美。其次,这场纷争针对的是“天天的供给”,?ν τ? διακον?? τ? καθημεριν?,in the daily ministration,每天的服侍。联系上下文,διακον?α这里主要指食物的供应。不过这个字就指“执事”,基本含义就是service,服侍、侍奉;圣经讲的执事主要是两类,第一类就是伺候食物,准备饭食(路加福音10:40,使徒行传6:1等);第二类就是传道职分(使徒行传6:4等)。最后,抱怨的事项是?τι παρεθεωρο?ντο,because ……were neglected;παραθεωρ?ω,Tense: Imperfect,Voice: Passive,Mood: Indicative;被忽视。一个连续发生的事实,这不是一次诬告。
7 神的道兴旺起来。在耶路撒冷门徒数目加增的甚多。也有许多祭司信从了这道。
千万不要低估这场危机给教会造成的危险,这首先是寡妇危机,是道德危机,管理不善最可能形成教会的道德丑闻。其次这是文化冲突,如不谨慎面对,必然造成教会大分裂。感谢神,借着执事会的建立,教会胜过这严重的试探。所以我们看见,危机过后教会开始蓬勃发展。教会的成长包括三个方面的境况,这三个情况分别由三个impefect动词表示。首先就是“神的道兴旺起来”。神的道(? λ?γος το? θεο?)是建立教会以及相关组织的基础和目的,也是教会成长的指标。如果没有神的道,教会增长只是伪增长,再怎样人山人海都毫无意义。同时,如果教会建立的组织不利于传道或成了讲道台的掣肘,这样的组织不如没有。动词“兴旺”是α?ξ?νω,to increase,to grow——这个动词首先用来指植物种子在“好土”中破土而出和持续成长(马太福音6:28;13:32;马可福音4:8;路加福音12:27,13:19)。主耶稣曾经将神的道比喻为种子(路加福音8:11),也将“天国之子”比喻为种子(马太福音13:38)。其次,这个字也指孩子的长大(路加福音1:80;2:40)。此外,也指耶稣的影响在扩大(约翰福音3:30)。无论在那种意义上,天国收复失地的工作已经开始了,这是教会的黎明、童年和春天,将基督的教会消灭在萌芽状态的诡计被彻底粉碎。不仅如此,这个动词是主动语态:不是神的道被教会兴旺了,而是神的道借着教会、使用教会开始兴旺。这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增长过程,不是一朝一夕的工作。而且我们也看见,神的道取代人的话(怨言)重新回到教会的中心,这是复兴的基础。
神的道兴旺,首先看得见的标志就是信徒增多,就是洗礼归信的人增多。第二个动词是πληθ?νω连同“门徒”(μαθητ?ς)一起,和第一节经文形成了完美的呼应关系。这个字的基本含义是增多,乃是呼应创世记1:28和创世记12:3、申命记6:3等应许。福音的种子不仅开始破土成长,而且开始向全地扩张。不过值得强调的是,这个动词是被动语态,这一点非常重要。我们一直强调要与“决志神学”分别出来,这个被动语态又是一个有力的证明。一个罪人归信基督,绝对不是他自己的主动决定,而是由于神的道临到他了,带领他归信基督。这就是我们一直强调的,信仰绝对是一起被动事件。先有神的道,然后才有信徒,才有洗礼。圣经至少有三处相关的经文,进一步解释了其中的道理,或者上帝的儿女怎样像种子一样发芽长大的。首先是约翰福音8:31,“耶稣对信他的犹太人说,你们若常常遵守我的道,就真是我的门徒”——种子首先要栽种在神的道中,或者神的 的道首先要植入你的生命。其次是罗马书10:17,“可见信道是从听道来的,听道是从基督的话来的”。再次是以弗所书2:8,“你们得救是本乎恩,也因着信,这并不是出于自己,乃是神所赐的”。 此外,这里特别提到“耶路撒冷”,这也是回应使徒行传1:8,并预告耶路撒冷的大逼迫即将到来。但无论如何,福音在地球的中心,在耶稣钉十字架的地方,在耶路撒冷,初战告捷。
如果说门徒增加强调的是神的道兴旺的肯定方面,那么祭司归信,则强调福音兴旺的否定方面——连福音最顽固仇敌,就是直接钉死基督的那些“意见领袖”,也开始归信基督了。这也是一种见证:祂升入高天,掳掠了仇敌。这是特别让犹太人以及所有基督的敌人恐慌的,祭司归信开始动摇了犹太教的基础,也开始动摇世界的基础。祭司是行为献祭得救的代表,是人类文明的基础;他们的归信意味着罪人开始放弃这种自我献祭的妄想,接受上帝儿子的代赎。这是两种祭司文化的更替;是至高神的祭司、撒冷王麦基洗德带着饼和酒出来应验为基督(创世记14:18)。这场宗教革命反过来也可以为迦玛列的“重要讲话”作证——很多犹太领袖起初可能也持和迦玛列同样的观点,而那些观点会继续带领他们归信基督。πολ?ς τε ?χλος τ?ν ?ερ?ων,a great company of the priests,许多祭司。当然我们不知道具体数字,但这个句子显明人数非常之多(约瑟夫说当时应该有2万祭司)。犹太祭司都是非常熟悉旧约的,他们的归正使教会更为壮大。不仅如此,犹太祭司和希腊人,犹太人和外邦人,联合起来可以代表万民,福音真正世界化了。值得强调的是,所谓初代教会吸引的只是各种社会弱势群体的控告,实在是很无聊更是很无知的,不用说迦玛列和尼哥底母这些大知识分子深受影响和震撼,祭司阶层如过江之卿的涌入,更见证了基督和福音排山倒海,摧枯拉朽的的势态。
起初,犹太人从用这个动词?πακο?ω,专门来描述魔鬼及其权势下的奴仆也听从耶稣:“众人希奇说,这是怎样的人,连风和海也听从他了”(马太福音8:27);“众人都惊讶,以致彼此对问说,这是什么事,是个新道理阿。他用权柄吩咐污鬼,连污鬼也听从了他”(马可福音1:27)。而耶稣自己,也讲过一个比喻,讲论一种绝对不可能但却可能的信心:“主说,你们若有信心像一粒芥菜种,就是对这棵桑树说,你要拔起根来栽在海里,他也必听从你们”(路加福音17:6)。无论如何,祭司归信就是圣灵所行的神迹,这些“高原上的桑树”被拔起根来栽在海里(列王记上10:7)。?πακο?ω,基本含义是倾听、听从、信从(马太福音8:27)。这个动词用作主动语态,在于强调这种听从不是出于勉强,而是出于乐意。教会没有任何能力勉强这些精英分子归信基督,而是圣灵大大地感动了他们,是基督的道理让他们心服口服,并愿意放下一切成见,受洗重生。换言之,他们是因为听道而顺服的(?π? and ?κο?ω)。而且,他们是不断地坚持听,是持续地听,然后是持续的顺服。这个动词的宾语是τ? π?στε,而π?στις的基本含义是,conviction of the truth of God,belief,信上帝,信仰。和合本是意译(罗马书1:5;6:16-17;10:16;帖撒罗尼迦后书1:8)。不过这个字也让我们回到创世记3:1蛇的那个试探:神岂是真说。上帝在基督里将怀疑主义医治了,让迷惘而又自以为是的人类,终于开始回归“对上帝确定的信心”,对上帝确定性真理完全的顺服。
2十二使徒叫众门徒来,对他们说,我们撇下神的道,去管理饭食,原是不合宜的。3 所以弟兄们,当从你们中间选出七个有好名声,被圣灵充满,智慧充足的人,我们就派他们管理这事。
我们现在应该回去看看危机及其解决。危机出现了,使徒和教会必须面对。事实上,怨言主要针对的是使徒。ο? δ?δεκα,the twelve,这十二位。原文中并没有“使徒”一词,προσκαλεσ?μενοι用作专有名词,特指12使徒。他们把众人叫来(προσκαλ?ω),并对众人说话(ε?πον)。这里的众门徒首先就指那些希腊人。首先请注意,在面对和处理危机以及建设教会组织的整个过程中,使徒的领导和教导角色。教会组织的建立有两个基本特征。第一、绝对不是外邦人或按外邦人的政治原则建立的,而是蒙召按立的神的仆人,根据他们领受的真理,按神的心意建立的。第二、教会组织绝对不是会众自发起来成立的群众自治组织或民主社团。总而言之,教会组织的建立,是牧者按真理主持建立的。
危机首先要冲击的就是讲道台,甚至逼迫牧师不务正业地成为雷锋式的“木者”;用探访中心改造牧者。使徒没有这样做。使徒首先区分了教会中的两种执事,可以定义为福音执事和管理执事;在逻辑上,并根据上下文,管理执事是为福音执事服务的;而两方面的执事共同组成教会的“执事会”。首先,使徒、牧者和传道人也是一种执事(哥林多前书4:1;哥林多后书3:6;以弗所书3:7;罗马书15:8;歌罗西书 1:7;歌罗西书1:23-25;歌罗西书4:7;帖撒罗尼迦前书3:2;提摩太前书4:6;希伯来书8:2)。其次,牧者必须是侍奉上帝的话语或讲道为正业,是他的本分。牧者不能用好人秀马大秀替代讲道天职:Ο?κ ?ρεστ?ν ?στιν ?μ?ς καταλε?ψαντας τ?ν λ?γον το? θεο? ,It is not reason that we should leave the word of God,我们撇下神的道(去管理饭食)是不合宜的。在某种意义上,这两种执事的分工,也是对这节经文的具体应用:“耶稣却回答说,经上记着说,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乃是靠神口里所出的一切话”(马太福音4:4;参考申命记8:3 ,路加福音4:4)。一方面,人活着的第一基础或生命的意义在于神的话语,因此上帝在教会里首先设立了福音执事(哥林多前书 12:28),来服侍祂的话语。另一方面,神设立管理执事,来侍奉人的生存必需,应对教会成长中出现的内部危机。
神在教会设立了管理饭食的执事。διακονε?ν τραπ?ζαις,serve tables。其中管理一词,本意是侍奉,作仆人;διακον?ω这个动词的名词形式,就有“执事”之意。τρ?πεζα有(餐)桌、筵席之意(路加福音16:21;22:21);也可能指财务问题(马太福音21:12;25:27;路加福音19:23)。管理食物可以做宽泛的解释,不仅指食物供应,也可以指所有讲道台之外的职分,或者凡是服务于讲道台所有的职分都可以是管理执事(路加福音4:20):如崇拜、读经、“后勤”、儿童主日学等等。福音执事和管理执事两者都可称成为神的仆人或者神的执事;而后者中也有女执事(提摩太前书3:8-13,3:11),新约圣经特别提到一位女执事,就是坚革哩教会中的女执事非比(罗马书16:1)。使徒书信并没有向女人开放讲道台,但女执事的侍奉,在教会中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不仅根据原文知道这7人是管理执事,更因为使徒行传21:8 明确说,这七个人就是“七个执事”。主耶稣在马太福音20:20-28中使用的就是διακον?ω,祂彻底将权力主义从教会中终结了,用侍奉取代权力。耶稣自己首先作了众人的奴仆,并要求门徒也这样行:“26 只是在你们中间不可这样。你们中间谁愿为大,就必作你们的用人。 27谁愿为首,就必作你们的仆人。28正如人子来,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并且要舍命,作多人的赎价”。服事人并借此服侍神,像耶稣一样作执事,就是教会组织的基本章程。教会的章程不是规定执事有哪些权力,而是规定执事要首先服事人。至于七这位数字,在希伯来文学中代表完全,当然,也可能是巧合;对此众说纷纭,不赘。
根据这段经文, 设立管理执事需要遵循以下五个基本原则。第一、你们中间。执事首先必须是信徒,是基督徒,是弟兄们中的一员。其次,执事必须是参加教会生活的基督徒,是坚持正常教会生活特别是主日崇拜的人。也只有这样的人才真正是你们中间的人。这是执事资格的基本前提。最后,动词?πισκ?πτομαι并没有现代“选举”的含义,而是指“注意”、“造访”等(马太福音25:36会众商议或征求意见的过程;若非如此,与后文在逻辑上就可能是矛盾的——民选有可能和按手发生矛盾。但圣经显然根本不承认存在这种矛盾,这就意味着这个字根本没有“民选”的意义。第二、有好名声。μαρτυρ?ω,to be a witness,作见证(希伯来书11:2,39;提摩太前书5:10)。这个“好名声”主要应该指因为大有信心而爱神爱人者。特别自私的人不能作执事。而“牧者杀手”以论断牧师为特色的“基督徒”决不能做执事(马太福音23:31;约翰福音18:23);与此相关,常常“杀害先知”,乃是圣经关于”名声不好“的首要定义。第三、圣灵充满。所谓圣灵充满,首先是指顺服真理的圣灵——执事必须明白执事不是一种权柄,而是一种服侍;而且不是侍奉人,而是侍奉神,并且在基督里侍奉人。执事不是权力,不是人情。“好人”若非真信,根本不能做好执事。第四、智慧充足,特别是管理和处理人际纠纷的能力(哥林多前书6:5)。即使是好人,又懂真理,但若没有智慧(σοφ?α)和能力,也不能胜任执事。无论财务执事还是唱诗班的执事,若没有专业上的智慧和才能,是无法胜任的。第五、牧者授权。一方面,καταστ?σομεν,we may appoint,我们按立或差派(他们),执事的职分和工作来自牧者的按立和指派。另一方面,执事的职分只有一个,就是牧者指派的侍奉事项,这里是指“管理饭食”。καταστ?σομεν ?π? τ?ς χρε?ας τα?της,over this business。换言之,执事的合法性来自牧者的按立而不是会众的选举;另一方,执事的工作以牧者指派的事工为界限。即使满足前四项条件,还不能做执事,因为这人可能因罪性起来挑战牧者,或者越权论断、干涉别的执事的工作,这就背弃了教会设立管理执事的初衷。因此,执事包括执事会必须置于牧者的领导之下。执事会与讲道台在职分上是分开的,但牧者指导和参与执事会。
非法的执事是自己跳出来的执事,以及完全民选的执事。最疯狂的执事是管理执事变成福音执事——其中最无耻者,是管理执事监督和控告福音执事;而无耻之尤者,是女执事起来教导和控告福音执事(提摩太前书2:12)。最后这一点值得特别强调。执事会和讲道台的平行结构恰恰是今天教会的流弊——执事会不再服侍讲道台,而成为另外一个权力中心,拥有聘请、解聘和监督牧者的权利,以及评论、控告牧者生命和讲道的权利,并不知羞耻地根据形势和他们的偏好,要求改变讲道内容的权利。这一切一直败坏教会的丑行是完全没有圣经根据的,正如“师母”和“执事会主席”也没有圣经根据一样。牧者不需要在讲道问题上征求任何平信徒和执事的同意,执事会也没有资格开会讨论牧者的讲道问题。执事会监督讲道台这个二元结构一直成为教会风波的组织绝症,今天,愿神彻底医治祂的教会。神的教会应该将他们们那套世俗小学,即民主思想、平等主义、宪政制度和普世价值等等视为粪土。也许加尔文主义者自诩加尔文是美国精神之父而沾沾自喜;而今天一些加尔文分子继续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地要成为希律和法老的制度设计师;但我们恰恰要这种以丑为美、不务正业的神学承担西方教会整体衰败的责任。
5 大众都喜悦这话,就拣选了司提反,乃是大有信心,圣灵充满的人,又拣选腓利,伯罗哥罗,尼迦挪,提门,巴米拿,并进犹太教的安提阿人尼哥拉。6 叫他们站在使徒面前。使徒祷告了,就按手在他们头上。
使徒确立了教会组建执事会的基本原则之后,现在就进入实践阶段。根据这两节经文,我们可以将这个实践程序分成三个阶段。第一、使徒教导。κα? ?ρεσεν ? λ?γος ?ν?πιον παντ?ς το? πλ?θους ,And the saying pleased the whole multitude ,大众都喜悦这话——“这话”(λ?γος)是教会组织程序启动和运作的基础。在这个句子中,“道”(λ?γος)是主语,喜悦(?ρ?σκω)是动词,而且是主动语态;受动者是所有的会众。第二、他们拣选。?κλ?γομαι,they chose。这个动词的主语“他们”是仅仅指会众,还是也包括使徒,几乎无法判然。而动词?κλ?γομαι也非民选之意,而是拣选——耶稣拣选门徒,用的就是这个动词(路加福音6:13)。十二门徒的拣选绝对不是民主选举的结果,乃是神单方面的作为。不仅如此,摩西也是这样选出12个探子的(申命记1:23)。第三、使徒按手。ο?ς ?στησαν ?ν?πιον τ?ν ?ποστ?λων,Whom they set before the apostles;他们将这些人放在使徒面前。这里的“他们”仍然指代不明。προσευξ?μενοι ?π?θηκαν α?το?ς τ?ς χε?ρας,when they had prayed, they laid hands on them。这里的几个“他们”同样需要联系上下文来仔细辨认。按手是以色列人拣选、任命和差遣使者的基本程序(民数记27:18;申命记34:9);教会继承了这个传统,并被赋予了更属灵的含义(使徒行传8:15;13:3;提摩太前书4:14;5:22;提摩太后书1:6;希伯来书6:2)。
这里的七名执事全是希腊名字,其中尼哥拉本身可能就是希腊人。即使这些人不是生为希腊人,也是深受希腊文化影响的人。第一位是司提反,Στ?φανος(crowned,戴冠冕者,被高举之人),我们有更多的时间认识他。第二位是Φ?λιππος(lover of horses),我们也会再接触这位“执事腓利”;不过这个名字显示,他本来只是一个希腊世界的无神论者或偶像崇拜者、自然主义者。第三位Πρ?χορος,leader of the chorus,伯罗哥罗可能是希腊戏剧中的歌唱家。若这是真的,我们可以想见,一个艺术家出来管理饭食,这种谦卑侍奉实在令人感动。第四位Νικ?νωρ,conqueror,“征服者”尼迦挪就这样被神征服又被神征用了。第五位提门,Τ?μων,honourable,翻译成霾国的正能量,就是“人家做人很好”。道德主义者特别自以为义,而且吃人,他成为执事实属神迹。第六位巴米拿,Παρμεν?ς,abiding;“永久居民”。他父亲可能愿意他的一生是稳定的,但这个儿子如今加入了一个危险的宗教;一个明哲保身的人,如今不仅开始侍奉基督,而且在教会所承担的职分,无名无利,只有危险,劳苦而可能被人轻贱。需要说明的是,保罗和巴拿巴也做过这样的管理执事。第七位是尼哥拉,Νικ?λαος,victor of the people,人民万岁,或人民的胜利者。这应该是一位政治家。
值得强调的是,使用批评者为教会按立执事树立了一个光辉典范。首先我们要知道,这次危机是希腊人挑起的;其次,使徒按立的偏偏就是希腊人。这有什么特别的道理呢?教会应该使用“挑刺”的人。原因大致如下。第一、他们可能真有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出问题就是解决的一半。第二、面对希腊人的抱怨,只有说希腊人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解决他们的问题。这一点很容易理解,一个堂会如果有很多中国人,最好按立一位中国执事,他才能更好地服侍中国人。其中尼哥拉的按立更能说明,此时教会中有血统上的希腊人了,所以需要尼哥拉来服侍他们。第三、让他们经历别人的劳苦,学会尊重人和谦卑。批评家是败坏自己和一切正经事的罪人。但圣灵借着启用他们是为了医治他们。希腊文明培育的只是质疑者和批评者,但圣经要将这些根本有病的罪人建造自己承担责任的正常人。第四、善于发怨言的人若不被使用,他们还会继续时不时起来发怨言,成为教会风波屡教不改的推动者。拣选他们,也是为了将内部危机消灭在萌芽状态。
在这份执事名单中,有两位执事圣灵特别着墨了。第一位就是司提反,圣灵说他“乃是大有信心,圣灵充满的人”。他是教会的第一位殉道者,关于司提反,我们这个春天会跟随他的脚踪。与之对应的是第七位,这里说他是“进犹太教的安提阿人尼哥拉”。这个人有两个特点。第一、他是一位犹太教的皈依者。προσ?λυτος,a proselyte,one who has come over from a Gentile religion to Judaism。他首先是希腊人,后来转归犹太教。我们可以想象他身上带着深刻的希腊文化和犹太教的传统,这两个传统有一点是共通的,就是“律法主义”和“行为成义”;不要基督的十字架和白白的救恩。这些异教传承可能影响到了他后来的信仰生活。我们能理解这种情况,如果一位基督徒、一位执事,长期浸淫于佛教、禅宗、瑜伽或希腊哲学,而又不能顺服基督和更新悔改,这样被异教思想武装起来的人,更有可能成为教会风波的挑起者,甚至成为以后的异端。这可能正是尼哥拉后来的命运。启示录第二章两次提到一个败坏初代教会的异端:启示录 2:6,“然而你(以弗所教会)还有一件可取的事,就是你恨恶尼哥拉一党人的行为,这也是我所恨恶的”;启示录2:15,“你(别迦摩教会)那里也有人照样服从了尼哥拉一党人的教训”。 第二、他是安提阿人(?ντιοχε?ς)。安提阿是教会历史上特别重要的一个城市,“基督徒”这个名字就从安提阿开始的,而那里很快就成了初代教会差传的中心。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魔鬼在那里借着尼哥拉设立了又一道防线。
如果执事尼哥拉就是后来的尼哥拉党人的领袖,那么,这个人也成为加尔文主义神学的又一个致命的难题,特别是他们那个“一次得救永远得救”的教义。根据这段经文,尼哥拉的按立是经过会众和使徒的拣选,又经过使徒祷告和按手。我们应该相信那时候使徒们是被圣灵充满的,而其时,执事尼哥拉应该是“真信了”;即满足了使徒说的五项原则。否则我们就在控告使徒在说谎了。但是,即使一个曾经得救的人,也会因为自己的罪而失去救恩,甚至成为基督和教会的仇敌。被拣选的执事也是可能败坏的,如同被拣选的犹大;而他们可以因为自己的罪失去救恩。所以让我们感谢神,尼哥拉当成为我们的镜鉴,好让我们持续警醒,住在施恩之具之中。事实上这样的例子在古代更有名的是罗得之妻。“15天明了,天使催逼罗得说,起来,带着你的妻子和你在这里的两个女儿出去,免得你因这城里的罪恶同被剿灭。16但罗得迟延不走。二人因为耶和华怜恤罗得,就拉着他的手和他妻子的手,并他两个女儿的手,把他们领出来,安置在城外。17领他们出来以后,就说,逃命吧。不可回头看,也不可在平原站住。要往山上逃跑,免得你被剿灭。23罗得到了琐珥,日头已经出来了。24当时,耶和华将硫磺与火从天上耶和华那里降与所多玛和蛾摩拉,25把那些城和全平原,并城里所有的居民,连地上生长的,都毁灭了。26罗得的妻子在后边回头一看,就变成了一根盐柱”。这个女人最初是得救了,被神的使者带出了灭亡之城所多玛。如果你说这个女人本来就没有得救,这是完全不符合圣经的。但是,这个已经得救的罗得之妻,完全是因为自己的缘故,由于贪恋过去的一切,成了盐柱,作一切半途而废者的教训。值得为执事尼哥拉一哭,但我们也该小心,免得也被引诱。
4 但我们要专心以祈祷传道为事。
第4节经文放在交叉结构的中心是至关重要的:一方面,魔鬼发动外在的逼迫羞辱以及内部危机,真正的目的,就是要拆毁讲道台,拆毁教会的中心,一如蛇从起初弯曲和颠覆神的话语一样;另一方面,使徒带领教会建立执事会,最终的目的就是无论怎样内外交逼,必须坚固讲道台。这也意味着,教会组织的最终目标,就是服侍讲道台,并让神的道继续兴旺,信徒继续添增,祭司继续归信。圣灵里面的使徒知道这场危机要拆毁的目标。请注意这个句子:?με?ς δ?,But we,但是我们!首先,这个但是表示一种强烈的转折——无论是来自公会的残害和羞辱,还是来自内部的分裂与怨言,无非是想消灭和改造我们。事实上,恰恰是在这类危机之中,牧师及教会开始变质,牧者开始被动转行,开始离开讲道台,开始减少讲道的时间,开始增加探访,开始关心寡妇,开始将教会变成世界里各种千篇一律的组织。而且,内部的怨言比外部的攻击更有力量毁掉一个传道人,人的话(怨言)总是这样威胁和取代“神的道”。任何一次内部危机出来,魔鬼都会发出这样的声音:你讲道很好,但你不适合牧会;这个魔鬼的道理就这样公然违背圣经地将讲道和牧会对立起来,巧妙地改变了教会的性质,同时,让牧师不务正业地成为管理饮食的马大。也许诸位可以统计一下,今天的教会马牧师的比例一定超过了50%。然而,牧者仅仅继续坚持唯独讲道是不行的,所以使徒行传在这里赐给全教会一个宝贵的经验或智慧:呼召按立执事去侍奉和解决内部危机;以此确保“我们要专心以祈祷传道为事”。
专心是什么意思呢?προσκαρτερ?σομεν(Tense: Future,Voice: Active,Mood: Indicative),这个动词的基本含义是:把自己投身于,专心侍奉(马可福音3:9)这个动词本身包含一种否定性和排斥性的意味:无论怎样的试探、捆绑、危机、搅扰……我们都不会把我们自己交给别人,交给这些局势。换言之,我们不会动摇。这个动词的将来时态则在于强调,应付完目前的危机之后,我们将继续“专心以祈祷传道为事”;而这是他们一直的侍奉,就是仇敌所嫉恨并要拆毁的(使徒行传1:14,2:42,2:46)。
各位,如果使徒行传6:4不是圣经说的,而是任不寐说的,你能回想起那些耳熟能详的东方表情吗?这段经文清楚的告诉我们:福音执事必须专心传道,此为正业。一个牧者是否合格,压倒一切的标准是他的“说”(祷告和教导),而不是他的“行”;或者说,牧者的“说”,就是上帝跟他要的“行”(提摩太后书2:15;4:2)。但魔鬼在东方兴起的差役是言行之辩:行重于言,我行重于你言(此为本质)。但圣灵却吩咐传道人以言为本,如同以道为本。我这样说,丝毫不意味着鼓励牧者不追求成圣。不过按今天已经被魔鬼和世界败坏的神学,按世界流行的生命神学,使徒们这些教导一定会招致马大及其同情者的攻击。一方面他们因为自己的行为自以为义;另一方面,他们一定控告使徒只会夸夸其谈。“重要的不是你说什么,而是你做什么”。但是,在我们丝毫也不承认控告者比我们行的好,丝毫也不放弃我们追求上帝面前的好行为的前提之下,让我们刚强壮胆地宣告:最重要的就是你说什么,而不是你做什么。
立言和传道就是牧者的“生命”,是神的教会区别于一切社会组织的唯一标准。一个牧者若不能专心侍奉祷告和教导,就是在神面前和在人面前最大的败坏,就是真正的“没有生命”和“缺德”。马牧师是不符合圣经的,其根本原因,是混淆和颠覆了两种执事的分工,并用第二执事取代了第一执事。愿我们警醒:似乎圣经禁止什么,教会偏偏倡导什么,并反过来去控告那顺服圣经的人。也正是为了确保这个专心,耶稣首先将“分家”的“善举”从他的使命中剥离出来(路加福音12:13-15);教会,特别是路德改革中的教会,将婚姻家庭交付民事领域。牧者不要以耻为荣,以次充主,以蠢为智。
使徒行传6:4是使徒宣言,也是教会宣言、牧者宣言——教会一切事工的目的,都是为了“祈祷传道”。一方面,这是牧者的天职;另一方面,教会执事会等等一切组织和事工的中心,是为了确保这个祈祷、传道使命的完成。使徒从神领受的天职是两个。首先是祷告。这里的祷告是加了定冠词的(τ? προσευχ?),应该特指教会崇拜中的公共祷告。这应该是一种“提喻”的用法——并不是说使徒在教会只是做这两件事,而是用这两件事代表教会生活。其次,就是作道的执事(τ? διακον?? το? λ?γου),就是传道教导。
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圣灵建立执事会只有一个目的:减少牧者的重担,使牧者“专心以祈祷传道为事”。然而,如果执事会不是建立在圣经的真理之上,建立在服侍这个真理上;执事会不仅不会成为讲道台的支援,反而会成为教会和讲道台的败坏。这主要包括两种情况。第一、执事会的败坏。执事也是蒙恩的罪人,罪人组成的组织若有例会制度,更可能使每一次例会成为罪性爆发的机会。罪人不仅不会开会,而且会使开会成为刑场。与此同时,权欲和虚荣使执事会成为与讲道台并列的第二中心,以反对牧者独裁的名义故意为牧者制造人事障碍。就这样执事会反成了教会的负担,内耗无事生非,比寡妇风波更甚。执事会本来是为了使教会简单化,却成了麻烦和复杂的制造者。第二、执事会滥权。更丑恶和败坏的是,管理饭食的执事成了管理牧师的教痞。这出于人的权欲和私欲。长时期以来,执事会被赋予了聘请、管理、监督(圣经中的监督主要是指牧者)、论断、驱逐牧者的权力,而这些权力完全没有圣经的基础。执事闹事、执事会开会讨论牧师的讲道,执事起来占领讲道台,与属灵表演艺术家一起,成为华人教会的两大丑闻。所有教会政治丑闻,大部分是执事起来作牧师杀手。就这样执事会不安心管理饭食,反转去管理牧师和他人,就成了教会风波的火药桶或策源地。两千年来,很多教会组织、特别是执事会的建立,渐渐远离了圣经基础,成为魔鬼败坏教会、消灭牧羊人的利剑。教皇制是第一个千年之痒,就是牧者自己败坏了,出于骄傲。但是,第二个千年之痒则是教会同工组织的越权,执事的败坏及其各种平民主义运动,同样出于骄傲。但是让我们感谢神,神的道是我们得胜唯一的依靠,我们今天像种子一样被栽到基督的根基上。
这里也涉及两个似是而非的问题:第一、这个牧者大权独揽。这是不信之人提交的假问题,只为暴露他们自己的权欲熏心和无知无畏。教会既不是你们家公司,也不是他们家政府。第二、我们要建立一个强有力的执事会。但这是什么意思呢?如果强有力干预和质疑牧者,这个教会组织就只能是教会的败坏者。在这种意义上,强有力的组织就是强有力地犯罪,是福音、祈祷和传道强有力的拦阻与搅扰。如果这个强有力是指为讲道台提供强有力的支持,这就回到了圣经的基本真理上,执事会就是教会强有力的精兵(马太福音20:25-28)。基督的教会因为牧者专心以祷告和讲道为事,成为教会;教会也因执事会、同工和会众对强有力地支援牧者以祷告和讲道为事,成为教会。
长期以来,无论是出于东方的宗教风俗,还是出于我们的骄傲和贪婪的失败,我们有两个理由厌恶教会组织。第一、组织意味着对个人自由的侵占和约束;第二、组织充满倾轧和伤害。对组织的人性控诉殃及教会。然而,关于组织的缺陷,上帝在比我们更了解了这种情况之下,偏偏建立有缺陷的教会组织,并借着教会与我们同在,借着教会将救恩临到万民,这就是神的奥秘和神的智慧了。一方面,圣经一点也不认为任何人在教会之外真的活在自由之中,也不认为批评教会组织的人真的出于高尚,而不是出于贪婪。而事实上,不受教会约束的人,只是更深刻地在自己肉身的约束或放纵之中。事实上,沉迷自由犯罪和贪欲利用失败是控告教会的常见原因。另一方面,神设立教会恰恰是要将属天的自由、责任、爱与重生赐给我们。因为神比我们更了解自己——若没有施恩之具或外加的干预和保守,人靠自己不可能更新;尽管教会组织是有缺陷的。教会拥有所有组织共有的缺陷;但是,教会拥有所有人类组织没有的特质,这特质出于神的祝福和保守。
圣经中表示教会的字大约如下。第一、?????(出埃及记12:3,利未记4:15,congregation,gathering,witness;会众,会中);第二、??????(出埃及记12:19,house.family,会中);第三、?????(出埃及记21:8,25:22,to fix, appoint, assemble, meet, set, betroth,订婚、相会);第四、??????(创世记1:14,出埃及记9:5,出埃及记27:21,appointed place, appointed time, meeting;会(幕));第五、???????(利未记23:36,assembly, solemn assembly,to restrain, retain, close up, shut, withhold, refrain, stay, detain;严肃会);第六、?????????(出埃及记25:9,dwelling place, tabernacle,帐幕,住,安置;创世记3:24);第七、?κκλησ?α(马太福音16:18,a gathering of citizens called out from their homes into some public place, an assembly;compound of ?κ and a derivative of καλ?ω),church,教会)。值得一提的是,金文的“会”,是一场“聚餐”。
到底什么是神的教会呢?教会是在出埃及的历史中出现的;上帝要祂的子民离开世界进入应许之地的路上,建立了教会。换句话说,从洗礼池到天家,基督徒以教会的方式开始和完成天路历程。根据上面的经文,教会具有如下理由或特征。第一、神让祂的子民以教会的方式为基督作见证,,同时向世人宣告我们的信仰,向人类一切恶心的组织夸胜。第二、教会是一个新的家庭,为了重建破碎的伊甸,为了活出神的爱。第三、神借着教会与选民同在,用祂的血造就羔羊的新妇(使徒行传20:28;以弗所书5:25)。第四、神按祂自己拣选的地点和时间与我们相会。第五、教会聚会是“退修会”,是与世界分别出来单单与神亲近的严肃会;教会是基督徒的身体,应当圣洁(歌罗西书1:24)。第六、在教会聚会中,神亲自临到我们,服侍我们,道成肉身住在我们中间。这有关路德神学强调的divine service,real presence和the means of grace。第七、教会是公共活动,是公共崇拜活动,是按神的旨意从家庭呼召出来的圣徒。靠基督宝血重生,靠真理成圣的信徒进入公共领域,这使基督教信仰与个人灵修和归隐避世的宗教彻底区别,并用公共事务造就负责人的自由,以及爱人如己的见证。
神是真正的呼召者,因此教会只有一位主,就是耶稣基督(哥林多前书1:2,歌罗西书1:18)。被呼召出来的教会,承担继续用福音真理向埃及呼召选民出来的使命(提摩太前书3:15)。神借着祂所建立的教会,胜过魔鬼、世界和罪,带领选民进入天国。而神也借着教会各种执事的建立,坚固复兴旺教会(哥林多前书12:2;提摩太前书5:17)。“圣灵向众教会所说的话,凡有耳的就应当听”(启示录2:29)。阿门!
任不寐,2014年2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