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寐之夜

神说要有光,于是就有了光
个人资料
正文

“三年使徒行传”第十五课:彼此相爱(4:23-31)

(2017-03-10 20:20:21) 下一个

奉圣父圣子圣灵的名,阿门。今天的证道经文是使徒行传4:23-31,“23 二人既被释放,就到会友那里去,把祭司长和长老所说的话,都告诉他们。24 他们听见了,就同心合意地,高声向神说,主阿,你是造天,地,海,和其中万物的。25 你曾借着圣灵,托你仆人我们祖宗大卫的口,说,外邦为什么争闹,万民为什么谋算虚妄的事。26 世上的君王一齐起来,臣宰也聚集,要敌挡主,并主的受膏者。(或作基督)27 希律和本丢彼拉多,外邦人和以色列民,果然在这城里聚集,要攻打你所膏的圣仆耶稣,(仆或作子)。28 成就你手和你意旨所预定必有的事。29、30他们恐吓我们,现在求主鉴察。一面叫你仆人大放胆量,讲你的道,一面伸出你的手来,医治疾病,并且使神迹奇事,因着你圣仆耶稣的名行出来(仆或作子)。31 祷告完了,聚会的地方震动,他们就都被圣灵充满,放胆讲论神的道”。感谢神的话语。这段经文可以放在交叉结构中,23-24a与31首尾呼应,分别是祷告之前的教会预备,以及祷告之后的教会更新。中间24b-30是教会祷告的主体部分。你们可以将这段经文视为教会历史上第一场“祷告会”,不过我希望大家注意这场祷告会的背景,是世界加诸于使徒和教会的那场世纪审判。面对这样的局势,教会怎么办?圣灵使用这场祷告将教会和人间任何社会组织区别出来,叫信仰和宗教分别出来,将基督徒和政治人区别出来。当你在世界上遭遇匪夷所思的逼迫和冤屈的时候,你有两个选择:第一、暴力革命政治改革或四处向人倾倒苦毒(包括用假祷告来发泄怨恨);第二、祷告上帝,向神倾诉,将一切交托给神,并从神那里支取继续做正经事业的力量。各位弟兄姐妹,我们深知,此时此刻,你或你和家人一起,正处在这个十字路口。在这一年里最寒冷、最黑暗的日子里,愿那条通往自由和天国的道路,加倍与我们众人同在。阿门!

一、主内同在(23-24a

“23 二人既被释放,就到会友那里去,把祭司长和长老所说的话,都告诉他们。24 他们听见了,就同心合意地,高声向神说……

1、你去哪里

被害之后,你要去哪里,这是一个问题。世人遭遇不幸和逼迫之后,会进一步沉陷在世界之中。但是,使徒释放之后,“就到会友那里去”。所谓“会友”,?διος,pertaining to one's self,基本意思是,因共同信仰而互为肢体的人;是由于神的救恩,是这个世界上互相认同从不弃绝的人——是自己人(马太福音9:1)。有的英文版本将这句话翻译成 “their own friends”,使徒自己的朋友们。使徒的朋友们和大祭司的亲族形成对照,让我们想起创世记中赛特家族和该隐家族的对比。无论魔鬼和世界怎样强势,上帝在这地上为祂的仆人留有自己人(列王记上19:18;使徒行传18:10)。使徒把所遭遇的一切,即祭司长和长老所说的话,包括审判和威胁,都告诉会众了。?σος,as great as,尽可能全面地,无论何人何事,全部告诉教会。使徒与会友分享个人遭遇,这至少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为他们自己,是因为他们需要教会的帮助,并且只有教会才能提供真正的帮助。使徒遭遇的审判不是他们自己的事,而是神国的事,是教会每一位弟兄姐妹的事;而使徒需要弟兄姐妹的同在、支持和代祷。上帝就是这样藉着教会与每一位基督徒同在。第二、为了教会,乃是因为审判和释放是传道人经历的宝贵的功课,是神藉着他们赐给全教会的属灵财富,所以他们有责任到会友那里去报告这件事,与主内分享。使徒也藉着这样的遭遇,即亲身经历神,来教导会众。让会众不仅知道神的话语是信实的,也带领他们学习面对审判的属灵经验——使徒所遭遇的,每个基督徒都要不同程度地遭遇。会友不能说,这是你们个人的遭遇,与我们无关;也不能高调说,我们来只想听你跟我们讲基督。事实上,使徒讲的就是基督,就是基督十字架的真理,而且事关每个人的得救。因为耶稣说:“人要下手拿住你们,逼迫你们,把你们交给会堂,并且收在监里,又为我的名拉你们到君王诸侯面前”(路加福音21:12-13);“并且你们要为我的名,被众人恨恶,惟有忍耐到底的,必然得救“(马太福音10:22)。谁不明白、不学习、不经历这样的功课,这样的十字架道路,就与神的国无份的。

2、告诉上帝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当二使徒回到我们中间,我们会有什么反应呢?首先,可能是放弃信仰——原来信基督这么危险哪。其次就是因恐惧而弃绝使徒——这是两个政治敏感人物,我们应该离他们远点儿。当然,我们不会以政治恐惧的名义弃绝他们,而是说他们真理有问题,或者,个性有问题。稍微老奸巨猾的借口是:“虽然(你讲的很好),但是……”;“其实我们离开和你个人没有任何关系……”;“我只是想用一点时间在家里灵修……”。第三,外部逼迫总是激起内部的逼迫,同工起来,以属灵的名义,一知半解地逼迫传道人必须改变传道模式。第四、冷漠与反感——这是你个人的事,不是我们的事。当然,不排除还有趁机解恨和幸灾乐祸(活该)与趁机取义的(我早就含泪劝勉过他们了)。第五、义愤填膺,马上变成政治基督徒——“小常宝控诉了土匪罪状,字字血,声声泪,激起我仇恨满腔。普天下被压迫的人民都有一本血泪账,要报仇,要伸冤,要报仇,要伸冤,血债要用血来偿!”事实上,今天教会也有这种状况,展示了普遍的霾国传承和深刻的不信。然而起初并不是这样。初代教会面对传道人被逼迫的反应有两个方面。

第一、“同心合意”。?μοθυμαδ?ν,with one mind, with one accord, with one passion。这个字特别强调是感情上的同心合意。这份“情”很重要,特别是在传道人因为传道而遍体鳞伤,成为世界公敌的时候;至少在感情上,教会应该站在使徒一边。同心合意的底线是“不可停止聚会”。越过底线的主要表现是置身事外,冷血甚至落井下石。这在感情上的伤害是非常残酷的。当然,神对教会在逼迫中的同心合意有更高的要求。这个字在使徒行传中已经出现了三次了(使徒行传1:14,2:1,2:46);但出现在这里,弥足珍贵。上帝不仅要求教会在平时同心合意,更要求在逼迫和危难之中同心合意。就这样,魔鬼的计划泡汤了 ,因为它本以为,这是拆毁教会的一次良机。初代教会这第一场祷告会,就这样为后世教会面对逼迫的反应, 开辟了一个良好的先例。合一不是我们不要惹世界,而是当世界起来残害传道人的时候,教会应该同心合意。

第二、向神祷告。“高声向神说”,一方面, “高声”(?ραν φων?ν)这个句子充分表明,掌权者的威胁和恐吓毫无用处。审判庭的目的就是希望教会闭嘴,但这里针锋相对,教会继续发声,而且比以往更甚。另一方面,这种真理的勇气与政治勇气无关,只是向神说,即祷告。πρ?ς τ?ν θε?ν,这一点至关重要——在最艰难的时刻,教会藉着与上帝亲切的交谈,经历主的同在。如果此时此刻,教会开始向人伸冤,不仅落入魔鬼的拳头里面,使教会纠缠到政治漩涡中,与世界同归于尽;而且,也显出我们根深蒂固的不信——一方面,我们不相信神的大能;我们所信的神不是天上地下所有的权柄都赐给祂了,因此还需要我们祈求另外的偶像或靠我们自己伸冤;另一方面,我们不相信神的大爱,我们以为上帝不爱我们,不在意我们的冤屈。此等不信之人,无论是政治基督徒还是某些“新兴宗教”,若不是见证了他们所信的根本就不是圣经启示的上帝,根本就不是上帝;就证明了他们根本就不是真正的基督徒。此外,这场教会祷告明显不是方言祷告,而且也不是乱糟糟的那种同声祷告。因此,今天的教会应该返回这种祷告传统上去,这就是使徒和先知的根基。

二、教会祷告(24b-30

24b主阿,你是造天,地,海,和其中万物的。25 你曾借着圣灵,托你仆人我们祖宗大卫的口,说,外邦为什么争闹,万民为什么谋算虚妄的事。26 世上的君王一齐起来,臣宰也聚集,要敌挡主,并主的受膏者。(或作基督)27 希律和本丢彼拉多,外邦人和以色列民,果然在这城里聚集,要攻打你所膏的圣仆耶稣,(仆或作子)。28 成就你手和你意旨所预定必有的事。29、30他们恐吓我们,现在求主鉴察。一面叫你仆人大放胆量,讲你的道,一面伸出你的手来,医治疾病,并且使神迹奇事,因着你圣仆耶稣的名行出来(仆或作子)。

1、认信上帝

教会祷告的内容主要分成三部分。首先是呼喊主的名,即向神祷告,上帝存在(24b)。其次是分辨处境或事实,世上有苦难(25-28)。最后是求告事项(29-30)。首先就是呼求上帝的名;“主阿,你是造天,地,海,和其中万物的”。这是什么意思呢?第一、上帝是我们的主。δεσπ?της,a master, Lord;这个希腊字母特别强调主与我们的关系。基督徒是有主的人,在患难中尤其如此。主爱我们,一定与我们同在。在这方面,教会与蛇以及夏娃区别出来。我们承认上帝不仅是造物主,也是我们的救赎主;同时,承认上帝是主宰一切的真理。第二、主啊,你是神。σ? ? Θε?ς,thou art God。我们的主与人间所有的主不同,祂就是上帝。第三、上帝是创造主,在所有领域掌权(马太福音28:18)。因此,祂大有能力,一定能按祂的大能和公义,在祂自己所定的日子里,“重新审理这个案件”。第四、由于祂的大爱和大能,为祂自己名的缘故,必能赐给教会信心和力量,胜过眼前的恐吓,继续完成福音大使命。事实上,遭遇难处和冤屈,总是试探我们歪曲甚至弃绝神;因此,苦难中的祷告最重要的,是重新认信我们所信的,到底是谁。祂配得我们的祷告,必垂听我们的祷告。为什么很多时候我们在难处中感到绝望呢?因为我们常常是无神论者,没有主,没有神——有主的人仿佛是孤儿,有神的人继续作浪子。

2、认清事实

祷告必须按真理祷告,就是按圣经祷告。我们越是熟悉圣经,越能够按真理祷告,并与别人同心合意祷告。这正是这场祷告的基本特点——众人引用圣经祷告神这里引用的是诗篇2:1-2。。这个引经的目的,在于根据神的真理,正确认识审判和逼迫的属灵本质。而认识这个本质了,教会就会有平常心,才会避免走极端,陷入魔鬼的试探;并且刚强壮胆,喜乐平安。事实上,遭遇患难,你怎么看这件事,至关重要。魔鬼要藉着这件事败坏你并跌倒很多人;但神的意思是好的,要藉着这件事坚固门徒,兴旺福音。但是我们用什么来判断目前所遭遇的这件事呢?不是根据自己的习惯和成见,不是根据任何世俗小学的逻辑和道理,而是根据圣经。这个事实认定可以放在如下交叉结构之中。

第一、外邦为什么争闹,万民为什么谋算虚妄的事。首先,我们传福音要进入外邦人中,外邦人总的来说代表不信的世界,换言之,置身不信的世界,包括假基督徒之中,这是教会的基本处境。在这个处境之中,你遭遇难处和逼迫是必然的。外邦人对教会和福音主要的反应是“争闹”。φρυ?σσω,to neigh(像马一样嘶鸣), stamp the ground(气得直跺脚),prance(暴跳如雷), snort(哼着鼻子),to be high-spirited(受害者家属情绪极其不稳定)……这大约是该隐的经典表情:大大地发怒,变了脸色。这是福音临到之时,外邦人经典的表情。外邦人首先痛恨的不是教会和传道人,而是上帝的声音,上帝的话语。听福音的人和传福音的人,都要预备这场冲突或祁克果所说的不快,正如主说的,教会建造在地狱的门口,就是这样。

大大生气变了脸色的人不是少数人,而是万民,即所有的人(λα?ς)。按人的罪性,每个人都是基督和祂福音的仇敌。福音引起冲突之后,万民不仅仅仅停留在生气的阶段;虽然神警告该隐要制服愤怒,远离罪;但该隐一定起来犯罪。这场犯罪是精心策划和准备的。μελετ?ω,to care for, attend to carefully, practise,大约就是众志成城,而且彼此操练;to meditate,每个人自己独处的时候,也殚精竭虑,并且朝思暮想。一方面,人类的联合,全世界无神论者联合起来;罪人都在攻打教会的罪中有份——谈起教会的负面消息,似乎每个人都义不容辞,而且同心合意。另一方面,这需要耐心细致和有智慧的准备——在拆毁教会和败坏传道人方面,魔鬼和世人都很精明。用康德的话来说,每个人都要充分大胆地利用自己的理智。然而圣灵宣布,这一切都是虚妄。κεν?ς,empty, vain(空虚);devoid of truth(毫无真理)。在交叉结构中,我们进一步看见原因:神会利用这一切,“成就你手和你意旨所预定必有的事。

第二、 世上的君王一齐起来,臣宰也聚集,要敌挡主,并主的受膏者。(或作基督)。最后起来代表外邦人和世人发起攻击的,是人类的领袖。这倒应验了那句政治格言:有什么样的人民,就有什么样的政府。世上的君王本来彼此为仇的,臣宰之间的权力内战更加惨不忍睹。但在对付基督这个问题上,他们就成了朋友。因此,教会、特别是传道人,必须预备好,在“公共领域”,你一定是孤独的,在你的周围,在你的对面,联合势力会不断聚集,其中包括一些曾经支持和同情你的人,一定不断向你的仇敌的阵地汇流。他们想干什么呢?“要敌挡主,并主的受膏者”。像巴别塔运动一样,人类起来,与神对抗。人与上帝的战争构成文明史的本质。这不是世界大战,这是宇宙大战。κατ?,against,阻挡——撒旦的意思就是阻挡者,它是人类联军真正的统帅。他们要阻击上帝,并祂膏立的君王。“主的受膏者”。受膏者这个希伯来字即弥赛亚,希腊文翻译为基督。祂是万王之王,是天父设立的君王。

第三、希律和本丢彼拉多,外邦人和以色列民,果然在这城里聚集,要攻打你所膏的圣仆耶稣,(仆或作子)。现在转到对现实的进一步分辨。我们需要按原文的顺序解释27节。首先,συν?χθησαν ,他们被聚集在一起。συν?γω 这里是被动语态,说明这场联合犯罪是当事人自己也不能胜过的试探,这事出于魔鬼和人自己的罪。魔鬼甚至会把很不相干的人聚拢在一切,来拆毁教会。其次,聚集的原因和攻打的对象有两个,这是由两个介词短语构成的:?π? ?ληθε?ας ?π? τ?ν ?γιον πα?δ? σου ?ησο?ν ?ν ?χρισας,要攻打真理和你所膏的圣仆耶稣——耶稣就是真理。一方面,他们攻打真理,他们痛恨真理;痛恨真理对生活的搅扰和对秩序的颠覆(约翰福音18:37-38)。另一方面,他们仇恨并攻打耶稣,因为耶稣是主的圣仆。τ?ν ?γιον πα?δ? σου ?ησο?ν,thy holy child Jesus。πα?ς,既可指孩子,也指奴仆。很多人熟悉加尔文的“三职分说”(先知、祭司、君王);但是,真正体现基督特征的职分是圣仆、义仆,受苦的仆人,即钉十字架的上帝;基督是受苦的君王(以赛亚书53:7-11,63:9)。最后,他们是谁?“希律和本丢彼拉多,外邦人和以色列民,果然在这城里聚集”。希律是陆地英雄,本丢彼拉多是海上强权,不信的人仇恨基督,而以色列人仇恨更甚。追杀和仇恨摩西的,不仅是埃及人,还有希伯来人。无论如何,逼迫传道人就是攻打上帝和基督,这是一个震撼人心的属灵事实。

第四、成就你手和你意旨所预定必有的事。但这一切,都在神的计划之中。大逼迫这一切必须应验在基督和祂的教会上。这一切都是要成就的,因为是神所定意要成就的。神预定了基督和基督徒进入仇敌中间,身体力行去爱仇敌,并穿越苦难得荣耀。προορ?ζω,to predetermine, decide beforehand。这意味着什么呢?一方面,神预定了基督和祂的教会在人间要经历苦难;另一方面,你即使逃离这条十字架的道路,但神的旨意仍然要成就——你可以放弃,但神必会兴起祂的仆人,跟随基督的道路。神的话语就是我们脚前的灯路上的光。如果没有神的话语,在急难之中,我们只能瞎打乱撞,甚至被魔鬼顺利夺去了。但我们若住在神的话语里,我们就能加倍经历神的同在和荣耀。无论如何,为福音受苦,这是神定意要发生在我们身上的,这不仅是仇敌的意思,更是上帝的意思。基督和祂的门徒在世界里不仅被万人恨恶,也被上帝弃绝在十字架上。

3、求主同在

最后是祈求的事项。教会祷告神,跟神祈求三项内容。第一、交托。“他们恐吓我们,现在求主鉴察”。原文并没有“我们”。κα? τ? ν?ν κ?ριε ?πιδε ?π? τ?ς ?πειλ?ς α?τ?ν,这句话直译是这样:现在,主啊,求你鉴察他们的恐吓。教会再次呼吁“主”(κ?ριος,主神),为要把所遭遇的逼迫和冤屈交给神(路加福音1:25)。而一旦已经交给神了,你就自由了;就可以忙正经事业去了。圣经反复说,不要自己伸冤,要听凭主怒;因为伸冤在神,祂必报应。很羞愧我们常常软弱,交托了主之后,自己又起来争战,结果每况愈下。但是,报仇这件事,与祷告者无关。

第二、传道。交托之后,转向正经事业,就是继续传道,并且是“叫你仆人大放胆量,讲你的道”。首先,叫你仆人。会众要为传道人代祷。το?ς δο?λοις σου,your servants。一方面,传道人是神的仆人,求神眷顾和保守;另一方面,传道人也是蒙恩的罪人,需要靠着教会的代祷过得胜的生活。其次、大放胆量。μετ? πα??ησ?ας π?σης λαλε?ν,that with all boldness they may speak。παρρησ?α(胆量)这个字有三个基本含义。I. freedom in speaking, unreservedness in speech,一方面,言论自由,教会要支持传道人传道的自由,包括尊重他的个性与恩赐;另一方面,教会要支持传道人向任何禁区传道的自由。II. free and fearless confidence, ,没有惧怕。III. the deportment by which one becomes conspicuous or secures publicity,教会要给传道人一种安全感,如果每个主日传道人都担惊受怕又扎跑谁了,讲道台就会不断向外邦风俗沦陷。对讲道台真正的拦阻是面对普世联军的胆怯,是恐吓。没有任何传道人在这方面可以夸口,特别涉及数点民数的试探之时。名牧是靠民数生活并自我荣耀的。大卫遭遇的两大试探是每个人的最大试探。会众不是求主让传道人闭嘴,免得再给教会惹麻烦,甚至殃及“我这么清高”、“这么会做人”的人。相反,会众必须不断鼓励传道人大放胆量。最后,讲你的道。大放胆量的目的是“讲你的道”。一方面,教会为传道人祷告的主要事项是讲道,因为讲道是判断传道人是否合格的主要标准。传道人最需要教会代祷的并不是他的个人生活——总的来说,传道人可以更多地、甚至被迫地活在所传的话语中。用不着你别有用心或行善过度或自以为义地为传道人的生活祷告,藉着“生活祷告”控告传道人不过是撒旦的小把戏,我们就是顶风千里也能闻出这种霾国人渣的味道出来。圣灵要教会为传道人代祷的事项,最最重要的,就是为他的放胆讲道祷告。这是唯一正经的代祷事项。另一方面,他所传的道,不是传自己的话,也不是传会众喜欢的话,而只能是,不断接近“你的道”。τ?ν λ?γον σου,thy word。

第三、国度。关于神迹的意义,我们已经多有讨论。藉着传福音,我们祈求神的国降临。就是更多的人、更多的瘫子重生得救。这本身是更大的神迹,就是虽然强敌围剿,但是,圣灵藉着教会的祷告,藉着传道人所传的真理,仍然会“杀出一条血路”,在旷野开道路,在沙漠开江河。无论魔鬼怎样在我们身上宣告他们的得胜,但是,神仍然将得救的人天天加给我们。这就是基督的教会。另外,这里两次提到“你所膏的圣仆耶稣”,“你圣仆耶稣的名”;这非常清楚地说明,祷告是向圣父祷告,奉圣子的名。和合本这里的翻译不够准确,δι? το? ?ν?ματος το? ?γ?ου παιδ?ς σου ?ησο?,by the name of thy holy child Jesus;这应该是祷告的结束语:奉你的儿子耶稣的名。

三、主内同行(31

31 祷告完了,聚会的地方震动,他们就都被圣灵充满,放胆讲论神的道。

1、何为祷告

上帝垂听了他们的祷告。祷告的果效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聚会的地方震动”;另一方面是“他们就都被圣灵充满,放胆讲论神的道”。这里有两个动词需要特别强调一下——这两个动词也是再进一步总结和解释这场祷告会的属灵特质。

第一、祷告,δ?ομαι,to want,lack,to desire,to long for,to ask,to  beg;基本含义就是祈求,尤其指不配的祈求祷告(马太福音9:38;路加福音5:12)。不过这个动词在这里是被动语态。换言之,这样的祷告不可能是出于人自己,而只能出于神。这就是保罗说的,“况且我们的软弱有圣灵帮助,我们本不晓得当怎样祷告,只是圣灵亲自用说不出来的叹息,替我们祷告”(罗马书 8:26)。首先,我们自己祷告只能是趋利避害;或者为了求世界上的某项好处;或者,求神拿走这杯,我们不要这十字架。因此,祈求逆境传道,只能出于圣灵。其次,我们祷告一定是用我们自己的话语,而圣灵的祷告是用圣经、诗篇或神自己的话向神祷告。最后、这个“祷告”是保罗和路加的专用词(除了马太福音9:38之外),也许圣灵就是使用他们,让一个根本没有祷告传统,不知何为祷告的希腊人和外邦人,认识何为祷告。这祷告的真理不仅医治我们不祷告的无神论风俗,也医治妄求的教会偏离。人在祷告过程中,如同祷告着的耶稣基督,成为光明之子:“正祷告的时候,他的面貌就改变了,衣服洁白放光”(路加福音 9:29)。这是祷告的力量,因为与谁说话就像谁;和罪人说话就像罪人,和神说话就像神,祂就是光。

第二、震动。σαλε?ω,a motion produced by winds, storms, waves——这是圣灵引起的震动。这个字也出现在使徒行传16:26,“忽然地大震动,甚至监牢的地基都摇动了。监门立刻全开,众囚犯的锁链也都松开了”;这场震动和释放有关。藉着祷告,恐惧的重担被解脱了。其次,希伯来书的作者这样解释震动:“26当时他的声音震动了地。但如今他应许说,再一次我不单要震动地,还要震动天。27这再一次的话,是指明被震动的,就是受造之物,都要挪去,使那不被震动的常存。28所以我们既得了不能震动的国,就当感恩,照神所喜悦的,用虔诚敬畏的心事奉神”(希伯来书12:26-28)。这应该是告诉会众,基督已经胜过了世界,“不要怕他们”,反要继续传道。这个字当然更是被动语态。这首先是一个神迹,显示上帝在宇宙中掌权,连黑暗的势力或这地方、这世界的王也被震慑(马太福音11:7;路加福音21:6)。同时,这也会被祷告者理解为上帝垂听了他们的祷告。但这个神迹有普遍的意义。这里明说是他们聚会的地方震动,而他们应该保持平静安稳。这是教会得胜的见证。

2、圣灵充满

所有的祷告,都关涉一个“礼物”、一个恩赐,一个实实在在的帮助和祝福。在所有的祝福中,最真实最伟大最有效的祝福,是从神来的;而这个祝福就是圣灵,圣灵的充满(使徒行传2:38)。根据这场祷告会的背景,我们至少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认识圣灵的充满。第一、圣灵的安慰。圣灵首先被称为安慰者。祷告祈求的真正对象不是财富,而是一种安慰。每个人都需要安慰,在患难和逼迫中的人尤其如此。第二、圣灵的能力。圣灵不是把结果赐给你,就像外邦人所求的。上帝不是藉着施舍让我们如外子,获得某种属世的特权;而是将与生命有关的能力赐给我们。圣灵首先就是代表能力(使徒行传1:8,4:8)。这是成长的能力,这是恢复上帝形象的能力,这是灵魂苏醒的能力。第三、真理的圣灵。圣灵所代表的能力主要就是讲道的能力(约翰福音3:34,14:17,14:26,15:26,16:13;使徒行传2:4,);而且是在世界审判的环境中,放胆讲道的能力。 我们在讲道中恢复神的形象,我们藉着所讲的道,带领更多的人恢复神的形象。讲论,λαλ?ω,这里用的是Imperfect。他们没有被吓住,开始持续不断地。藉着祷告所支取的力量,教会加倍讲道,并且更加刚强壮胆,愿意为真理不顾性命。不仅如此,现在是所有人都被圣灵充满,都起来讲道,与使徒同行,承担地极使命。圣灵不仅在危难中保守主内同在,更在危难中保守主内同行。这场逼迫就这样被胜过了,教会继续前进,预备同心合意地经历更多的苦难。

这段经文最后落在“神的道”这个核心真理上了。不是神迹,而是神的道,是教会侍奉的中心。τ?ν λ?γον το? θεο? ,the word of God。教会要殉这个道,这个道就是道成肉身的道。正如起初上帝藉着道创造宇宙万物,今天,神的道藉着教会,继续在人间开天辟地。保罗说圣灵的宝剑就是神的道,耶路撒冷的大逼迫没有解除教会的武装,相反,教会进一步仗剑直行。事实上,传道人可以被杀害羞辱,但神的道节节胜利,这是福音的历史。整卷使徒行传,“神的道”、“主的道”一直是教会历史的基本线索或成长的基石。首先,使徒行传4:31是黑暗中开端;使徒行传6:2将传道人从管理饭食的事工分别出来,然后使徒行传6:7第一次通告天下:“神的道兴旺起来”。其次神的道扩张到撒玛利亚(使徒行传 8:14)和外邦人(使徒行传11:1);然后圣灵第二次宣告,“神的道日见兴旺越发广传”(使徒行传12:24)。第三、神的道经海岛(使徒行传 13:12)到了小亚细亚半岛(使徒行传13:5-7,13:44-48),然后圣灵再一次宣布:“于是主的道,传遍了那一带地方”(使徒行传13:49)。第四、神的道再度以安提阿为基地(使徒行传15:35)进一步进入欧洲,开始是希腊(使徒行传16:32,17:13,18:11),随后转回小亚细亚和叙利亚(使徒行传18:25-26,19:9-10),然后圣灵宣告:“主的道大大兴旺而且得胜就是这样”(使徒行传19:20)。第五、神的道最后从耶路撒冷定格在罗马( 使徒行传28:31),圣灵宣布:保罗“放胆传讲神国的道,将主耶稣基督的事教导人,并没有人禁止。”福音必胜。

应用:恨与爱

2013年我们忍耐,2014年我们相爱。爱是恒久忍耐,相爱就是加倍忍耐。不过我们在2014年更强调相爱的主动和积极方面。为了深入讨论彼此相爱的道理,我们需要重新思想使徒行传4章的基本结构。因这道的缘故,使徒行传4:1-22讲世人对使徒和教会的恨;使徒行传4:23-37讲在仇敌围剿的环境中,教会的彼此相爱;其中23-31讲教会在真理上的同心合意;32-37讲教会在物质上的公用互助。这是基督的教会、传道人和每一位基督徒都要经历的恨(μισ?ω)与爱(?γαπ?ω)。圣灵在教会里面点燃的相爱之火,使传道人和教会在这世界存在,为真理争战和得胜的必要条件之一,使教会成为冬天里的春天。没有安提阿这个基地,根本不可能有使徒保罗,没有教会爱的支持与同在,根本就没有传道人。基督的教会没有单打独斗的游僧或名牧。魔鬼败坏福音的工作,就是试图斩断使徒和教会的联系,并使传道人成为教会弃绝和仇恨的对象。魔鬼不仅激动世人恨使徒,更激动教会的人与世人一起恨使徒;甚至,假弟兄起来,以真理的名义,比世人更恨使徒,“更有效”更有力量地追赶、残害传道人。因此,基督里面的彼此相爱是教会得胜的保证。

1、超验根基

彼此相爱的源泉和保障是神就是爱,而神先爱了我们(约翰福音15:9-17;约翰一书4:8,16,19)。总体上说,这世界由两大文化圈组成,希腊文化与印度文化,希腊文化向西繁殖出西方文化,印度文化向东引领东方文化。两者统称印欧文化。关于爱的动力问题,印欧与圣经决然不同。印欧主张爱是理智主义的决定,是人的决志和行动,而认识之后才能爱,爱是认识的结果。希腊的神只是爱的对象,自己并不能爱;对柏拉图来说,爱是我要,是欲求,是动物的生存原则;而不是我给,付出。无神论取消祷告,就是将人类孤立于上帝,封闭了爱的源泉。魔鬼会利用人与上帝的隔断从中渔利。哲学家和异教徒会趁机起来扮演上帝,但他们只是爱情骗子。一个从来没有或很少祷告上帝的人,不会有爱,只有欲。他们看重的只是肉身的幸福。但圣经强调,一方面,上帝是爱和神先爱我们,是我们爱上帝和爱邻居的前提。另一方面,爱从起源上与认识无关,而是绝对命令。认识不能导致爱,只能导致绝望和孤独。一方面,主体缺位,罪人丧失了爱的能力;另一方面,客体反对,世界和人不可爱,罪人被咒诅,世界亦然。同时,每个人又都是苛求被爱的乞丐,如果他是无神论者,不能靠着教会生活从神那里经历爱,他的命运会非常悲惨,只能向人索取爱,只能不断受到伤害,无限向隐士和怨妇“盲降”。

印欧这异教的风俗对教会有着深刻的影响。首先就是加尔文主义,用荣耀神学歪曲了上帝就是爱这启示真理。这实际上是基督教的希腊化,基本路线是奥古斯丁-阿奎那-加尔文。阿奎那说,上帝创造世界是为了自我荣耀,这正是希腊式的自我中心的上帝论,而这个神学被加尔文变本加厉:上帝创造世界不是因为神就是爱,而是因为神想炫耀祂自己。就这样,亚里士多德的自足的智者神取代了基督教救赎的上帝。这个胡说的恶魔性,与双重预定互为表里。这个思想与基督里启示的上帝截然相反:为爱而谦卑和受难的仆人,和祂的十字架。爱与恩典这种神性,在加尔文主义那里,被选民的假冒伪善和吃人道统取代。无爱的上帝,必然导致教会的暴政,他们即使烧死别人也以上帝的名义进行。荣耀神学演变为十九世纪的革命瘟疫,达尔文和马克思两只小妖或两只兽从海上和陆地起来,要用牙齿建立爱的秩序。

其次就是启蒙哲学宣告的博爱主义,这种博爱主义深刻影响了灵恩运动:一方面,离开上帝和施恩之具,罪人自己可以博爱,因此失去了爱的源泉。结果,我们常常注意到属灵高调的人,他们的爱心不会超过三分钟——一遇到试探,马上翻脸。离开上帝人只是毫无长性与忍耐无关的小孩子。启蒙运动“自律的理性”只是人自欺欺人的谎言。西方越是试图挣脱神圣的本源,越是接近自杀。博爱主义从未像今天这样有气无力。“正好像一支乐队正在演奏,指挥突然中断,而乐师们却还继续演奏一段时间才停止……但是,终极大乱必然是要到来的。”奥巴马只是一个兆头。另一方面,不爱上帝却爱人,甚至不爱真理却博爱。这种滥情首先导致罪人彼此爱上对方的罪,甚至引向偶像崇拜和爱的暴政。事实上,在灵恩派那里,上帝不是爱,爱是上帝。更多的西方人沿着存在主义的路线,在情欲之爱中自甘堕落。对同性恋的纵容,就是以非真理之爱的名义进行的。

2、经验团契

教会是爱的团契,基督徒首先要在教会中彼此相爱。这是神跟我们要的最基本的见证(约翰福音13:35)。彼此相爱的内容就是,在基本真理上同心合意,在非真理的问题上恒久忍耐(哥林多前书13:4)。不能彼此忍耐,常常彼此发怒的主要有四种人:自我而嫉妒(创世记 4:5);民族主义分子(约拿书4:1);权力主义者(但以理书3:19);绝不解怨的人,从不饶恕、从不反省,越想越恨的人(马太福音2:16)。对所有因为极小的事儿不同就大大发怒、变了脸色的人,应该记住约拿书4:4,“耶和华说,你这样发怒合乎理吗?”翻译成现在的话,就是针对民族主义者和个人主义者(自我中心、自以为义)说:你至于气成这样吗?你至于气得跟上帝似的吗?世界恨我,你比世界更恨我吗?

约翰一书是关于教会之内怎样彼此相爱的“要理问答”。第一章,相爱的基础是认罪悔改——一个从不认罪悔改的人不可能有从神来的爱,他只是审判别人的公会成员。圣灵靠着认罪赦罪,从根本上夺去了审判别人、恨弟兄的理由和时间。第二章、恨弟兄的人仍然住在黑暗里,只是长不大的小孩子,是贪爱世界的并被世界弄瞎了眼睛,是魔鬼的儿子(约翰一书)。第三章,恨弟兄的,就犯有杀人罪,根本没有得救和永生,是魔鬼的儿子。第四章,爱弟兄出于圣灵,恨弟兄出于邪灵,我们必须做出选择。第五章、从基督和祂的真理中出生的,就是忍耐住在施恩之具中渐渐更新的人,一定能活出神的爱来;恨弟兄的,难免最后被审判或地狱的火(马太福音5:22)。

印欧的爱主要是个人主义的,而圣经的爱是群体主义的。中国的爱也强调群体主义,但以血缘和家庭这个生物学原则为基础。圣经讲的群体之爱就是教会之爱,是无血缘关系的弟兄姐妹之爱,是马利亚和约翰的家人之爱。这是神圣之爱。上帝是爱的超验根基,而教会是爱的经验团契。基督教就是爱的团契。对上帝的爱只能通过同邻人的爱见证出来,基督徒甚至可以牺牲“理智”去爱教会。印欧思想的爱是个体的行动。“希腊式的对上帝的爱终归将人引出人际之外,而不是将他带入与他的兄弟发生日益深入、广泛的共同关系之中,这种希腊式的对上帝的爱注定只能终止在一座山上,那位孤独的隐士正在那座山上放弃了与他人的一切联系”(马克斯-舍勒)。这就是中国的个人灵修与自命清高。欧美的败落源于失去了借助于教会与上帝保持的爱的团契关系;而中国人一直处于文明的幼稚园中,是因为我们用家族之爱弯曲了爱的本质,并制造了一场群体的自私。

3、绝对命令

圣灵对教会说,彼此相爱是基督的命令。一方面,我们被恨,这是绝对事实。因为恨基督的缘故,世界恨你们(马太福音10:22,24:9-10;马可福音6:19,13:13;路加福音1:71,6:22,19:14,21:17;约翰福音3:20,7:7,15:18-25,17:14;使徒行传5:17,14:2,26:11;约翰一书3:13)。另一方面,我们相爱,并用相爱胜过被恨。因为基督爱我们的缘故,你们要彼此相爱。这是一条绝对命令(约翰福音13:34;约翰一书3:11,3:23)。教会之内彼此相爱是上帝在新约圣经中赐给教会的“律法”,是律法中的律法,是律法的总纲或总结(马太福音22:40)。这命令是赐给在外邦世界之中的教会的,无论是罗马人(罗马书13:8),还是希腊人(帖撒罗尼迦前书 3:12,4:9;帖撒罗尼迦后书1:3);无论是弟兄(约翰一书 4:7-12),还是姐妹(约翰二书1:5)。

康德的爱只是推导和算计出来的爱,是为了福利。中国的哲学是:你要别人怎样对待你,你就怎样对待别人。但基督之爱与经济人理性是对立的。圣经的道理是,不管别人怎样对待你,你还是去爱别人,像爱自己一样(爱人如己)。你怎样论断人,就怎样被论断,在否定意义上,这个规律完全成立;但是在肯定意义上,这个规定常常失败:你怎样爱人,你不一定怎样被人爱。所以圣经说,爱是命令,你即使不被爱,还是要去爱——这个道理是以神存在为前提的,结算不在他人,而在上帝。很多中国知识分子熟悉这句名言:“在德国,起初他们追杀共产主义者,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共产主义者;接着他们追杀犹太人,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犹太人;后来他们追杀工会成员,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工会成员;此后他们追杀天主教徒,我没有说话———因为我是新教教徒;最后他们奔我而来,却再也没有人站出来为我说话了”(Rev. Martin Niemoller, 1945)。这句名言的目的在于鼓励政治勇气和道德担当;但是,它的逻辑绝对不是圣经的,而是印欧的。因为实际情况常常是,你即使为别人挺身而出,未必“交易成功”。而圣经的道理只有一个: “即或不然,我也不拜你的神”。耶稣对彼得说,“你喂养我的小羊”,耶稣没有规定小羊必然爱你,彼得领受的使命只是去爱。

彼此相爱是,并且必须是来自神圣的命令。这是什么意思呢?第一、我们都失去了爱的意愿和能力,若非上帝藉着施恩之具常常外加力量给我们,没有人能恒久忍耐;而理性盘算的博爱无根而无力。所以彼此相爱是一个神圣事件。第二、绝对命令绝非出于绝对的神不讲理,而是神的道理高过我们的道理,而神一定对忠于并坚决执行这个命令的基督徒负责到底,特别是,将祝福加给他们。所有人都追求喜乐、平安、幸福和伟大人生,但圣经说平安的路他们未曾知道。彼此相爱是一条平安大道。第三、命令意味着我们按着理想和情感是不愿意的,只是靠着信心只能顺服。因此,彼此相爱从根本上说是一个信仰问题或被动事件。当我们说一个基督徒的信仰有问题的时候,常常就是指他失去了彼此相爱的新顺服(约翰一书2:9)。第四、这条新命令也是我们在家庭、教会和社会中一切人际危机中上好的选择:放弃还是坚持?旁观还是支援?攻打还是忍耐?分手还是同行?每一个人际关系的十字路口,在所有的试探、两难和抉择中,新命令是我们脚前的灯路上的光。“因为黑暗渐渐过去,真光已经照耀”(约翰一书2:8)。因此,彼此相爱是一个胜过魔鬼试探的得胜经验。

最后,服从命令是军人的天职,服从爱的命令是基督徒或基督精兵的天职。而按照常识,抗命、特别是战场上拒绝执行命令,一定面临严厉的神圣惩罚。如果神没有弃绝你,你会经历更严厉的管教,直到你认罪悔改,浪子回头;如果神弃绝了你,他会任凭你重新作一个外邦人,或者继续作你的假基督徒,有永罚为你存留。有时候教会“纠缠”你同工,不是我们真的缺你不行,而是我们要顺服所信的神,祂“不愿有一人沉沦,乃愿人人都悔改”(彼得后书3:9)。各位,我们受苦如此之多,难道都是徒然的吗?果真是徒然的吗?先知以赛亚曾指着抗命的儿女说预言:“4嗐,犯罪的国民,担着罪孽的百姓,行恶的种类,败坏的儿女。他们离弃耶和华,藐视以色列的圣者,与他生疏,往后退步。5你们为什么屡次悖逆,还要受责打吗?你们已经满头疼痛,全心发昏。6 从脚掌到头顶,没有一处完全的。尽是伤口,青肿,与新打的伤痕。都没有收口,没有缠裹,也没有用膏滋润。7你们的地土已经荒凉。你们的城邑被火焚毁。你们的田地,在你们眼前为外邦人所侵吞,既被外邦人倾覆,就成为荒凉。8 仅存锡安城(城原文作女子),好像葡萄园的草棚,瓜田的茅屋,被围困的城邑。9若不是万军之耶和华给我们稍留余种,我们早已像所多玛,蛾摩拉的样子了”(以赛亚书1:5-6)。主啊,怜悯我们,阿门!

任不寐,2013年12月15日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