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在人为

人世间所有事情的成败完全在于每一个人是否能够努力去尝试去想然后脚踏实地的去做!
个人资料
yongbing1993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他的哲学思想通观一切洞明一切

(2025-11-18 08:56:47) 下一个

他的哲学思想通观一切洞明一切

 

 

人们常说,这个世界没有“通才”。其实,这种说法只是指技术层面的,而在更高级的思想层面,毛主席就是一位“通才”,他用他的哲学思想,通观一切,洞明一切,看得比任何领域的专家都更深、更远、更明白。

1976年毛主席逝世后,美国的华人在纽约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杨振宁在追悼会上做了《人类历史上的一位巨人》的演讲。在演讲的最后,杨振宁说道:“毛泽东主席对世界人民的思想意识的启示,是史无前例的伟大的贡献,他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位巨人!”

转载:《人类历史上的一位巨人》

——1976年杨振宁在纽约毛泽东追悼大会上的讲话

二十世纪初的中国社会是一个在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层层压榨之下暗无天日的社会。是一个农村整个破产,工业被帝国主义全盘控制的社会。用鲁迅的话,是一个吃人的社会。面对着这些压榨,中国人民作了数不尽的英勇反抗。

要了解那时候的历史,让我们来读《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的敏锐的预言,那是毛主席于一九二七年初写的:

“很短的时间内,将有几万万农民从中国中部、南部和北部各省起来,其势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无论什么大的力量都将压抑不住。他们特冲决一切束缚他们的罗网,朝着解放的路上迅跑。一切帝国主义、军阀、贪官污吏.土豪劣绅,部将被他们葬入坟墓。一切革命的党派革命的同志,都待在他们面前受他们的检验而决定弃取。站在他们的前头领导他们呢?还是站在他们的后头指手画脚地批评他们呢?还是站在他们的对面反对他们呢?“年轻的毛泽东选择了第一条道路。他挺身站在中国农民的前头做革命的带路人。

革命的道路是艰难的。一九三五年毛主席的诗这样地描述了二万五千里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革命的牺牲是巨大的。毛主席自己的一家就为了中国的革命事业牺牲了六个亲人:他的爱人杨开慧,弟弟毛泽民和毛泽覃,堂妹毛泽建,儿子毛岸英和侄子毛楚雄都为革命牺牲了性命。杨开慧是一九三零年被蒋介石的爪牙在长沙识字岭处刑而死的。死的时候才二十九岁。二十七年以后毛主席写了一首词纪念她。毛主席的词是这样的:

我失骄杨君失柳,

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

问讯吴刚何所右,

吴刚捧出桂花酒。

寂寞嫦娥舒广袖,

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

忽报人间曾伏虎,

泪飞顿作倾盆雨。

词的第一句用“骄杨“而不用“娇杨“,这是何等的气概!“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这又是何等的幻想!这首《蝶恋花》没有问题是世界文学史上感情最丰富的爱情诗篇。

革命的成果是辉煌的,把一个山穷水尽丧失了自尊心的国家变成今日的自足自信、有理想的、前途光明的新中国,这是怎样一个天翻地覆的变化。要描述这个变化,我们可以列举今天中国年产三千万吨钢、八千万吨石油的数据,可以列举卫星上天、断肢再植的科技发展,可以列举中国人民的新精神面貌,或者中国社会的种种有远见的制度,可是我想最能道出中国的巨大变化的还是诗人的描述:

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

千村解荔人遗失,万户萧疏鬼唱歌。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牛郎欲问瘟神事,一样悲欢逐逝波。

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

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

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

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


这是毛主席一九五八年写的两首《送瘟神》,他在这两首诗的前面写了一个短序,说一九五八年六月三十日《人民日报》报道江西余江县消灭了历来危害农民的血吸虫病,“浮想联翩,夜不能寐“。浮想联翩所以有这样的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所以有这样的描述“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这是何等力量,何等胸怀!

在艰难的道路上,带路的是毛主席,在巨大的牺牲中,带路的是毛主席,在取得辉煌的成果的每一个过程中,带路的是毛主席,在半个世纪的时间里他是中国的明灯,是中国的舵手。

什么是毛主席的领导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毛主席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之一,他于一九二一年在上海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以后五十多年的时间中,通过他的著作,他的演讲,通过他所领导的中国共产党的文件,毛主席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发展有了决定性的影响。他总结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小的革命实践。他提出了在生产资料基本上公有以后,阶级仍然存在的论断。

他创建了继续革命的理论,他分析了现代修正主义的本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告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书上说“毛泽东主席是当代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我想这是绝大多数的世界人民都会同意的评价。这是历史的事实。

毛泽东思想里面的一个基本观念是群众路线。这么是群众路线呢?据我的了解,简单的说就是要站在被压迫的群众一边,就是要坚信群众的无比的庞大的力量,就是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我们看毛主席自己怎样讲:“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我们应该走到群众中间去,向群众学习,把他们的经验综合起来,成为更好的有条理的道理和办法,然后再告诉群众(宣传),并号召群众实行起来,解决群众的问题,使群众得到解放和幸福。”

受了毛泽东思想的影响,在中国产生了新的精神面貌,在第三世界产生了新的世界观,在发达国家里产生了对人的价值观念的重新估定。

毛泽东主席对中国人民的革命建设的领导,他对世界人民的思想意识的启示,是史无前例的伟大的贡献!他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位巨人!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yongbing1993 回复 悄悄话 假如不为人民服务就没有艺术!








在中国(1976年时),戏剧、音乐,都正在进行革命。事实上,所有的艺术形式也在革命。基本的原则是:假如不为人民服务,就没有艺术。《假如不为人民服务,就没有艺术。》

你可以同意,亦可以不同意这种概念。

但我认为,在像中国这样的社会中,正需要全国一致努力去建立一个既现代化而又生气勃勃的社会。在这个方向上加以强调,是意料中事。现在,有几个剧本及交响乐曲已编写完毕,对中国的古老京剧、西方的芭蕾舞,也加以革命性及大胆的合并。

我看过几个这样的戏,觉得中国的新京剧是非常有趣味的。在创作过程中,人民是以下列方式参加的。所有这些一新戏剧都在集体的努力下不断改进,而结果是,所有中国观众对每一出戏都极为熟悉,他们可以立刻指出什么地方已有了改动。然后他们便在热烈地讨论为什么要改动这个地方。那些改动可能是在内容方面,也可能是在故事方面,也可能是在某一个演员的动作方面。每一个人都是这样地熟悉剧本,这使我感到惊奇。也许这种惊奇是不需要的。因为假如你在北京扭开收音机,你就会听到这些新戏剧的演唱。戏剧数目大约有十二至十五个。它们不断地重复播放,你是一定会听到的。


转载:《杨振宁介绍他在中国所拍摄的幻灯片》

△这是早上六点钟北京近郊的一条街道,有许多男女骑着自行车上班。有人告诉我,北京有一百五十万架自行车。

△我的家乡合肥街道的一个角落。我还记得这个角落——一个中世纪式的地方,有许多小铺子。

△这是北京第三十一中学,我曾在这课室里念第八班。

△这个女学生正在运用校办工厂的小刨床。

△这一班正在上英文课。中国强调,没有任何行动和任何读物是不带政治性的,因此我们看到他们的课本里有很多政治性文章。

△这是我曾提过的那一家在合肥的纺纱厂,里面有工人一万二千名。我还记得,当我还是小孩的时候,全市甚至连电力也没有呢。

△北京的大街。左边的是人民大会堂,不同地区及职业的代表在里边开人民代表大会。它能容纳一万名代表。

△上海黄浦江一景。

△在北京,一些男孩子用黏胶捕蝉。我问他们怎样处理那些蝉,他们答不出来。(笑声)

△这是北京的一间回教食物店,现在北京已没有回教庙宇,但仍有人守着回教的斋戒。

△这是一所幼儿院。我对一个保姆说:“替小孩拍一张行吗?”她说:“行!行!”孩子们争着走过来对我说:“替我拍一张!”“替我拍一张。”(笑声)

△这是大寨的一所小学。那里的学生每天都要从事一小时劳动。这些女孩子挑着石块,这些石块是用来制石灰盖房子的,背景的房子都是那四百个农民在冬天建的。

△中国军队招收青年男女,这是两个在军队里的女孩子。

△上海的一个女护士。

△背后是故宫,正宫后边是煤山,三百年前明朝最后一个皇帝在这里自杀。

△故宫后院是一个博物馆。这博物馆常常挤满了人。我的向导告诉我,在星期天,通常有三万人前来参观。

△这是博物馆的一角,自一九五八年,他们不断地把它修建,你们可以看见有一边已经改建了,另一边则仍然保持原状。

△外国谣传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过激的红卫兵破坏了很多古物及建筑物。我猜中国政府为了要表示这种说法的不正确,很自豪地展示了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出土的古物。

△这是一件很有价值的古物,名为金缕玉衣(译注:杨氏用中文讲这四个字,后又自己译成英文),在很早的历史上就有记载,但在两年前才有人见过它。它是在离北京不远的地方发现的。这件衣服是由金和玉编织成,包裹着公元前两世纪的一个藩王和他的妻子。当时他们以为如果有了这些金缕玉衣,尸体就不会腐烂。但我们发觉他们已片体不存了。(笑声)

△这是一幅颐和园的美丽风景。

△这里的一个女病人左右腿上各扎着三根针,你们还可以看到那些电极。我也买了一些这样的针,但收拾行李时忘记了带,我已请母亲给我寄来。

△这是施手术时的情形,他们用一张布屏遮着,使病人看不见手术的进行。

△如果你在北京的大街上走,你会看到这样的北京填鸭馆子。他们是把菜单挂出来的。附带说一句,赖斯顿被施手术时所住的医院,离这馆子很近。(笑声)

△大家都知道,中国有七亿人口,而这七亿人口中有百分之七十是农民。我最感满足的就是给这位农民拍了这样一张照片。在他的脸上,我们可以想象得出他有无穷的工作能力,毫无苦楚的表情,活跃,沉实,刚毅,就是这些质素造成一个永恒的中国。谢谢大家!(热烈的掌声)

杨振宁回答听众的提问:

问:在中国,男人和女人的关系是怎样?女人是不是和男人做同样的工作?假如你曾注意到的话,那么在家庭里工作的分配情形如何?

答:问题是问我所观察到在中国的男女地位是怎样,尤其是有关于他们怎样参加工作方面。我个人认为,与其他社会比较,这里(美国)妇女解放运动提出的所有要求,中国现在的社会已差不多全部实现了。(笑声)但是,男女仍不是完全平等的。例如:在公社里,每一个社员都会得到起码的口粮,除此以外,每人还可得到一些钱。公社向政府出售余粮及生产品,得到的钱,除留下一部分基金作建设农村之用外,余下的便分给社员们。每人所应得的数目是由以下方法解决的:每人先自己提出工作的所值是多少,最后的数目则由大众评议所决定,这个制度称为“自报公议”。(译注:这里杨氏讲中文)根据这个制度,男性比女性收入多。(笑声)但是根据我所读过的《毛主席对斯诺的谈话》,其中有说及毛主席认为这不是一个公正的制度,他相信最后一定会采取对妇女有利的适当行动,好使妇女的平均收入可以比得上男子。

问:在那四个星期里面,你对文化的水平所得到的印象是怎样?

答:我相信你所说的“文化”是指艺术、音乐、戏剧等。你是不是这个意思呢?……在中国,戏剧、音乐,都正在进行革命。事实上,所有的艺术形式也在革命。基本的原则是:假如不为人民服务,就没有艺术。你可以同意,亦可以不同意这种概念。但我认为,在像中国这样的社会中,正需要全国一致努力去建立一个既现代化而又生气勃勃的社会。在这个方向上加以强调,是意料中事。现在,有几个剧本及交响乐曲已编写完毕,对中国的古老京剧、西方的芭蕾舞,也加以革命性及大胆的合并。我看过几个这样的戏,觉得中国的新京剧是非常有趣味的。在创作过程中,人民是以下列方式参加的。所有这些一新戏剧都在集体的努力下不断改进,而结果是,所有中国观众对每一出戏都极为熟悉,他们可以立刻指出什么地方已有了改动。然后他们便在热烈地讨论为什么要改动这个地方。那些改动可能是在内容方面,也可能是在故事方面,也可能是在某一个演员的动作方面。每一个人都是这样地熟悉剧本,这使我感到惊奇。也许这种惊奇是不需要的。因为假如你在北京扭开收音机,你就会听到这些新戏剧的演唱。戏剧数目大约有十二至十五个。它们不断地重复播放,你是一定会听到的。

也许另外一个回答你所提问题的方法是这样:在一个早上,我曾很小心地写下,处于上海市中心,在我母亲的家里,我可以听到一些什么其他的声音呢?时间是早上八点,据记忆所及,我的记录是这样的:有一组老人、妇女及小孩子来到附近,他们携带了扩音机说道:“就在今天,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责任使中国再也没有苍蝇存在了。”(笑声)这一组人走后,四周环境最突出的声音似乎是一种撞击声,我并不清楚这是什么声音。(笑声)这可能是人们在建造防空洞。因为在中国,这是十分重视的工作。也可能是其他声音,我没法分辨出来。然后,我感到有点惊奇,我连续地听到以下的声音:我听到一个青年在练习小提琴。说不定他不是一个青年,但我认为是青年的可能性会较大。(笑声)然后我听到一个女孩子在练习京剧的声音,跟着又不断地听到有人在练习钢琴。也许这是因为我母亲的房子距离上海的一间音乐学院并不太远的关系。(笑声)但是,我也曾看到青年男女骑自行车时带着他们的小提琴。

问:在你去中国访问以前,许多年来你都一直支持台湾,可是,你在今天的演讲中,对中国毫无非议之处,你能否告诉我们这种态度的转变?还有从你跟周恩来等人的谈话中,有没有任何迹象,毛主席已经逝世?

答:对于你问题的最后部分,答案是否定的。请你重复前一部分问题,我没完全听懂你问题的意义。

问:在你去中国访问以前,许多年来你都一直支持台湾!!

答:我不知道这话是哪里听来的。

问:他要问的是:“你现在是否相信社会主义?”

答:我的态度是以事实为主。我到过这个国家,而发觉这是使人十分兴奋的,事实上,我对你讲出我所见到的是什么。无可怀疑,在中国,在物质上,很多方面仍然有着很大的需求。但我发觉到最令人感动的是在精神方面。回过头来看看美国这个国家,我怀疑是否因为过分注重物质享受,因而使到这个国家失去那份使她有今日成就的精神了呢?(掌声)

问: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死了多少中国人?你有没有一个数字?

答:我并没有具体的数字。但是他们告诉我,而我也相信他们,这个数字是非常少的。正如我曾告诉你们,在清华大学,有五个工人在我所描述的情形下身亡。在此之前,当学生分成两派打斗的期间,大约有十五个学生死亡。这个数字已占了全北京死亡人数的很大部分。他们告诉我,在内燃机厂,发生过一件很著名的事,就是这个工厂在文化大革命初期曾发生大打斗,有一人死亡。

问:你刚才提到过你会多讲一些关于解放军的情形,可是你没有再讲。

答:对不起,我忘记说了,中国的少年们差不多全都喜欢参加解放军。我当然是感到惊奇的。但后来我了解到,中国军队在全中国人民当中是被认为最有组织、最有纪律和具有最佳装备的一群。在军队日常所干的工作中(军队包括海军及空军),大部分是农村的实际生产工作,或在军办农场、军办工厂中干活。当然也有为了巩固国防而受的训练。但是,大部分时间是花在生产工作中的。例如:很多农业方面的发展是由军队开始的。当参观农村时,他们告诉我,将稻草变成饲料喂猪的新方法便是由一个解放军战士所发明的。他们又曾经告诉我说:“建筑北京的地下火车。有一半工作是由解放军承担的,而另一半则由工人负责。”

问:由你对红卫兵的分派以及跟工人冲突的描述,我有一种感觉,好像在那边政治组织的形成是相当自由的,是否这样呢?

答:我并不认为我会肯定答复这问题。文化大革命,尤其是对城市的居民来说,是一个动荡的经验。在那里,市民们是最受影响的。他们承认,在城市和大学中,曾经非常的混乱。事实上,所有大学都有大约四年时间停了课,直到一九七〇年,部分大学才再开始招收新生。中学也很受影响,但程度较轻,它们平均停课约一年。至于小学,则停了几个月。在农村中,除了一些特殊地方外,生活基本上跟平常差不多。可是,在城市中,毫无疑问,人们是感到混乱的。人们并不真正知道正在发生什么事,而学生们,在极其热心的情况下,每人都采取某一些自己的立场。所以我曾问过几个我所遇到的大学人员:“假如是这样的混乱,为什么整个制度不会垮下来呢?”对这个问题,我并没有得到一致的回答。而我也并不期望会有一致的答案。

但是将所有的答案归纳起来,我得到以下的结论:事实在显示出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混乱发展到最高峰是因为人们不知道主要政策的方向是怎么样,经过了一段时间,毛主席便会指出哪一派的方向是正确。对中国人来说,他有历史的根源,有魄力,有威望,于是大部分的中国人便会跟随他所讲的政策走。我个人认为,文化大革命所以不会导致不幸的局面,这也许是最主要的因素。我可能估计错误,但这是我的结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