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在人为

人世间所有事情的成败完全在于每一个人是否能够努力去尝试去想然后脚踏实地的去做!
个人资料
yongbing1993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客机坠毁》没《螺丝钉精神》

(2025-06-13 10:43:08) 下一个

《客机坠毁》没《螺丝钉精神》

 

 


《客机坠毁》原因很多。这里不讨论《客机坠毁》的诸多原因,只讲一点即:《客机坠毁》时“即便是微小的配置错误,也可能引发灾难性后果。“这里讲的是“微小的配置错误“。例如,飞机门脱落等只是一个细小的螺丝钉没有拧牢。

那么,整个飞机有多少个“细小的螺丝钉“组成,每一个组装工人都能认真地做好吗?在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下一切向钱看,CE0每年拿几百万的年薪,工程师及中屋管理拿几十万年薪,而组装工人拿多少?组装工人中也有拿多拿少的,不泛其中有个别的组装工人不满薪资闹情绪少出力,沒挤牢一个“细小的螺丝钉“?又或是某个组装工人粗心大意不认真工作呢?

《螺丝钉精神》是在新中国毛泽东时代社会主义社会制度下,有劳动者自己提出来的,是以一个主人翁的参与社会主义建设者的自觉自愿发自内心的声音,建设好社会主义各行各业。不是以钱或利润来衡量为制造和建设某件工程的。人人自觉自愿地去做工,把这工作当作为我自己所用而去认真负责地完成的。这是雷锋提出的。

毛主席看到了雷锋事迹后,写下了“向雷锋同志学习”这一著名题词。雷锋是和平时期的青年楷模,是全中国人民学习的榜样。在《雷锋日记》里,最令人记忆犹新的就是他的“螺丝钉精神”。

1960年1月12日,雷锋写道:“虽然是细小的螺丝钉,是个细微的小齿轮,然而如果缺了它,那整个的机器就无法运转了,别说是缺了它,即使是一枚小螺丝钉没拧紧,一个小齿轮略有破损,也要使机器的运转发生故障的,尽管如此,但是再好的螺丝钉,再精密的齿轮,它若离开了机器这个整体,也不免要当作废料,扔到废铁料仓库里去的。”

1962年4月7日,雷锋再次写道:“一个人的作用对于革命事业来说,就如一架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机器由于有许许多多螺丝钉的联结和固定,才成了一个坚实的整体,才能运转自如,发挥它巨大的工作能力,螺丝钉虽小,其作用是不可估量的,我愿永远做一颗螺丝钉。螺丝钉要经常保养和清洗才不会生锈。人的思想也是这样,要经常检查才不会出毛病。”

雷锋的“螺丝钉精神”,是自觉地把个人融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之中,个人服从整体,服从组织,忠于职守,兢兢业业,干一行爱一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尤其是航空人如造飞机的每一个工人的“螺丝钉精神”是最为本质的大爱,是发自内心地对共产党、对自己的国家和对人民的无比忠诚;是对祖国航空事业的无比热爱,是对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无比执着。

毛泽东时代的伟大祖国,已经位于世界强国之列,中国人民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祖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奋斗之中去。那一代中国人民愿意滋润着祖国的母一寸土地;是阳光愿意照亮一个方向;我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愿意日夜坚守在祖国的各个岗位上。只有理解了“螺丝钉精神”,那时的中国人民才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工作中即使遇到了困难,也不会迷茫;只有实践了“螺丝钉精神”,才有全国各行各业每一个重点工程项目的井喷式发展,才有伟大的社会主义的建设实践。让那一代撸起袖子加油干,不辜负青春,不辜负自己,更不辜负未来。所以那一代的中国人都能成为新中国毛泽东时代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各行各业的一颗螺丝钉!

雷锋也是共产党人言传身教下成长的。影片《雷锋》中有这样一个片段:雷锋跟着张书记下乡,行走说话间,雷锋觉得脚被一个东西绊了一下,他低头一瞧,原来是一颗生了锈的螺丝钉,便一脚踢到了路边。张书记问:“你踢的是什么?”雷锋说:“是一颗螺丝钉。”张书记听了,没有说话,反而从草丛里捡起那颗螺丝钉,用手帕把螺丝钉擦干净,装进了上衣口袋。

雷锋觉得很奇怪。后来雷锋跟着张书记到一家机械厂开会。张书记问厂长:“如果这机床上少了一颗螺丝钉,机床还会转动吗?”厂长说:“那就要出毛病了。”这时雷锋突然明白张书记为什么要捡起那颗小小的螺丝钉了。

张书记对雷锋说:“革命也是这样,我们这些人就是大大小小的螺丝钉,缺了谁都不行。”这段经历让他反复思索,形成了他独特的“螺丝钉精神”:一个人的作用,对于革命事业来说,就如一架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机器由于许许多多的螺丝钉的连接和固定,才能成为一个坚实的整体,才能够运转自如,发挥它巨大的工作能力。螺丝钉虽小,其作用是不可低估的。我愿永远做一颗螺丝钉。

大力弘扬“螺丝钉精神”,甘于平凡,乐于坚守,用心、用情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这是毛泽东时代的一种精神,用钱买不到。

用心做好“螺丝钉”,就要发扬“挤”“钻”精神。螺丝钉要扎根,就要有“挤”劲和“钻”劲,要下定决心挤时间学习,学习了解各种法律法规政策和业务技能,不断拓宽知识面。要做到“脑勤、腿勤、嘴勤、手勤、眼勤”这“五勤”原则的指导下,日积月累,才能在业务上不断取得进步。

“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这首创作于1963年的歌曲,歌颂的便是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楷模——雷锋。

雷锋,原名雷正兴,湖南望城人。1940年,他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7岁时不幸成为孤儿。新中国成立后,雷锋积极参加了儿童团,思想愈发进步;与此同时,在新旧社会的强烈对比下,他的革命信念也愈发坚定。

1956年夏,小学毕业后的雷锋参加了工作,先是在乡政府当通讯员,后因工作出色,被调往县里做公务员。工作之余,他认真读书学习,并养成了写读后感、记日记的好习惯。他曾在一篇日记中写道:“一个人的作用,对于革命事业来说,就如一架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螺丝钉虽小,其作用是不可低估的。我愿永远做一个螺丝钉……”

1958年,鞍山钢铁公司到望城县招收工人。雷锋听到消息后,积极响应号召,他那“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奉献光与热”的夙愿终于得以实现。在鞍钢工作期间,他成为一名出色的推土机手,并多次被评为“劳动模范”“先进生产者”和“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

1960年,雷锋应征入伍,成为一名汽车兵。在部队里,他继续发扬螺丝钉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了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他乐于助人,留下了“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的佳话。他勤俭节约,经常把省吃俭用攒下的钱捐给灾区和需要帮助的人们。他还十分关心少年儿童的成长,先后担任抚顺两所小学的少先队校外辅导员,帮助教育孩子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见他如此不计回报,有人称他是“傻子”。对此,他回应道:“我要做一个有利于人民、有利于国家的人。如果说这是‘傻子’,那我甘心愿意做这样的‘傻子’,革命需要这样的‘傻子’,建设也需要这样的‘傻子’。”

1960年底,雷锋的先进模范事迹开始被广泛宣传报道,“雷锋”这个名字逐渐家喻户晓。但是,面对鲜花与掌声,他依然时刻提醒自己不能骄傲,要脚踏实地干好本职工作,继续做一颗螺丝钉。同年11月8日,雷锋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然而,不幸的是,1962年8月15日,雷锋在一次执行运输任务时因意外而殉职,年仅22岁。

在部队生活的这2年零8个月时间里,雷锋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先后被评为“模范共青团员”“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并当选抚顺市人大代表。

1963年3月5日,《人民日报》发表了毛泽东的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全国上下掀起了学习雷锋的热潮。此后,中华大地上涌现出一批又一批雷锋式的模范人物和学雷锋先进集体,他们将雷锋精神赓续传承、发扬光大,都能在自己的岗位上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中国人民的凝聚力、战斗力将无比强大,中国人民将无往而不胜。

[ 打印 ]
阅读 ()评论 (3)
评论
yongbing1993 回复 悄悄话 战争暴力源自资本集团互相霸道








例如:俄乌战争中,以俄方的资本集团和美方的资本集团加上北约的资本集团以及乌方的资本集团之间的争斗和霸道。中间有多少暴力和恐怖事件。制造了多少仇恨,埋下了多少复仇种子,永无止境。

又例如:以巴战争中,以方的夜壶资本集团在对中东的几个国家的资本集团的攻击和暗杀,使用了多少暴力,只为称霸中东。也是制造了多少仇恨,埋下了多少复仇种子,永无止境。

自从人类社会出现了以暴力掠夺为专业的资本集团群体之后,出现了这种分工的社会表现形态——资本集团。以暴力掠夺为专业的资本集团内部有暴力赋敛集团和福利生产集团。以暴力掠夺为专业的资本集团内部的各种正式关系,总是由最强伤害能力的拥有者规定或认可的。而生产能力拥有者,只能通过对暴力主体的得失损益的影响或控制,间接地决定各种政治经济和社会关系。人类社会中的各种权利安排,从政权到产权到种种人身权利,包括对这种权利体系的美化和神化,都是暴力保护下的某种安排的称谓。

暴力资本集团是比生产关系中的阶级划分根源更深的社会集团,他们是生产关系本身的直接选择者和维护者。这个资本集团控制着暴力资源,拥有强大的伤害能力即国家机器。为了资本集团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他们可以占有生产资料和劳动者的人身,也可以用更有利或更省事的暴力方式代替对生产资料和劳动者的占有。这就是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社会的私有化一切向钱看所创造的人类社会。

只有社会主义社会是劳动人民自己当家作主的。即劳动人民在社会中享有政治权力,并参与到国家管理中。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劳动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他们通过各种形式参与政治生活,包括选举、监督政府、参与公共事务等,从而实现对国家和社会的管理。这与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人民的政治地位和权力受到限制形成对比。

在现实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只有前苏联的最初30年以及新中国的毛泽东时代的30年中,那时的劳动人民是当家作主的。而之后的俄罗斯和中国的走资派时代就不是真正的科学社会主义了。当然劳动人民自己当家作主并没有完全实现是存在的,但这种当家作主的方式和内涵,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有所不同,但同样具有合理性和优越性。

这充分反映了社会主义社会对劳动人民政治地位的重视,以及对实现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理想的追求是不可否认的。

yongbing1993 回复 悄悄话 国家机器是为专政独裁者服务的







例如美国,专政独裁者川普在庆祝自己的生日阅兵,以借以美国军队成立日之举。同时,有许多美国人反对:《No King》时,军队、警察等国家机器是被用来维护专制独裁者的统治的,而不是为全体人民的利益服务的。相反的反对派被杀,反抗者被抓。

什么是国家机器:

国家机器通常指的是由军队、警察、法院、监狱等机构组成的,用于行使国家权力的组织体系。

这些机构在社会主义社会制度下是为全体人民服务的,人民子弟兵保家卫国,维护社会秩序,保护人民群众的安全。取到了“朋友来了有好酒,敌人来了用枪对待“的职责。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是被用来压迫和控制特定群体的。而最主要的职责是为专政独裁者的统治服务的。专政独裁者指的是不受宪法和法律约束,通过个人意志来统治国家,并常常利用国家机器来巩固其权力,压制异议和反对声音。例如美国总统川普的所作所为都证明了这个事实。但请人们别忘了,当拜登上台后是如何对待川普及川普的资本集团的?去抄川普的家,无数的罪名通过法官法院要送川普去坐牢,暗杀,等等。川普不在位,无法动用国家机器,只得忍!忍!忍!忍!到头了,超过一半美国选民又将川普扶上位了。复仇开始了。怪谁?又有何奈乎?

当国家机器在为专政独裁者服务时:反对党有用吗?示威抗议的游街有用吗?怪谁?又有何奈乎?

当国家机器被用来为专政独裁者服务时,它可能被用来:

镇压异议::对反对派进行逮捕、拘留、迫害,甚至使用暴力手段。

控制舆论::通过审查、宣传等手段,控制媒体,限制信息流通,维护统治者的形象。

维护特权::利用国家资源,维护统治者及其支持者的特权地位,而不顾及普通民众的利益。

看在如今的世界社会上,有许多的专制政权都曾利用国家机器来维持统治,例如夜壶以色列、乌克兰司机等搞了多少恐怖袭击,暗杀个人和烂炸民用设施。这些政权如夜壶以色列都曾对多个中东国家进行扩张占领狂轰乱炸恐怖袭击,夜壶所掌控的以色列的国家机器在狂轰乱炸恐怖袭击的其中又扮演了多么重要的角色。以色列人民需要的吗?

看国家机器掌握在谁手中,如是为专政独裁者占用了,就是一种对国家权力滥用。这也说明了国家权力并非总是中立的,而可能被用来为特定资本利益集团服务,甚至被用来压迫民众。

所以,对一个国家说是“民主“或“专制“并非是永恒的,绝对的,也对人类社会中世界上所有国家都不适用于“民主国家“或“专制国家“。民主对于个人来讲也是一样,作为一个国家领导人在领导岗位上时的所作所为是民主的或独裁的。所有国家通常都有明确的宪法和法律框架,和国家机器,在受到制约时可以为全体人民服务。然而,在一个国家的领导人是专制独裁时,这个国家的国家机器就有可能更容易被滥用,成为专政独裁者维护统治的工具。
yongbing1993 回复 悄悄话 毛泽东:修正主义也是一种瘟疫







一九六六年十二月二十六日毛主席过生日,晚上临时通知,毛主席和江青请陈伯达、张春桥、王力、关锋、戚本禹、姚文元到中南海的游泳池吃饭。没有林彪、总理、陶铸、康生、李富春。我们到时毛主席早就在等着了。那天屋里很热。吃饭是按他们的惯例,他招待外国人也是这样,四菜一汤。今天每人加了一小碗面条,还有烤白薯、煮玉米。吃饭前毛主席说了很多话。他从来不过生日,这次过个生日。这实际上是个重要的会。

这次毛主席的讲话我印象很深的是,毛主席说:社会主义革命发展到新的阶段,苏联复辟了,十月革命的策源地不行了。苏联的教训说明,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能不能巩固政权,能不能防止资本主义复辟,这是新的中心课题。问题出在党内,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阶级斗争没有完结,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是同资产阶级、特别是小资产阶级在党内代理人的全面较量,这种较量从夺取政权开始就存在。毛主席说:我这次搞了个文件《五一六通知》,广播了一张大字报,搞了个红卫兵大串联,大串联使全国革命连成一片。整个文化大革命的过程都是同资产阶级反动路线较量,现在还在继续。资产阶级在党内还有一定的市场,还有大批干部世界观没有改造或者没有改造好,这就是资产阶级在党内的市场。

他们为什么能蒙蔽群众?因为他们是共产党。共产党打了天下,工人地位有了改善,农民得了土地,都拥护共产党。这些人贪天之功为己功,把自己当成党的化身。他们说什么,就叫党的领导,相信党就要相信他个人。他们提倡不讲原则,提出无条件服从。不是服从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而是无条件服从直接上级。提倡盲从,提倡奴隶主义。我同他们的分歧,这是一个重大分歧。我不赞成他们保护自己,反对群众,提倡盲目服从。我一直坚持,只服从坚持革命路线的正确领导,对危害革命的错误领导要批判。这是政治原则也是组织原则。要按照这个原则来做,并且要让群众也懂得,为群众所掌握。这样走资本主义道路的人以及顽固坚持资产阶级反动路线的人就缴械了。一个要把社会主义革命进行到底,一个要保存资本主义的秩序,老框框、老组织、老规矩。一个要革,一个要保,就是两条路线斗争的继续。

毛主席说:最近时期出现新的局面,广大工农兵起来了,冲破了各种阻力,建立了自己的革命组织,投入了文化大革命。另外,革命学生起了变化,发展壮大了,提高了。革命学生到工人农民中去,同工农相结合。还有一个特点,党和国家机关的革命干部起来造反了。主力是工人,没有学生和工人的结合也不行,没有机关干部也不行。中国现代史上的革命运动都是从学生开始,发展到与工人、农民、革命知识分子相结合,才有结果。这是客观规律。五四运动就是这样,文化大革命也是这样。

毛主席讲话总的概念是:全国全面的阶级斗争。吃饭时毛主席举杯祝酒,说:“祝全国全面的阶级斗争”。这话在吃饭前也说过。除上述的话外,他吃饭前还说了很多话。这些话在后来的文章中找得到。虽然没有用黑体字,但思想是毛主席的。“全国全面的阶级斗争”,这话是正确地概括他对当前形势和今后作法的想法。有人说毛主席说“要开展全国全面的内战”,这次我没有记得听他说过。他说的“全国全面”,是指的工矿企业和农村。他说一定要搞工矿企业和农村的文化大革命,不然文化大革命就会半途而废。

“抓革命促生产”这一口号,毛主席说是抓革命才能促进生产,人的思想革命化了,才能解决生产的方向道路问题,才能把妨碍生产力发展的旧的框框搞掉,搞出一套新的规章制度,才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毛主席说,有人借口抓生产来压革命,他们关心的是自己的乌纱帽,他们关心的是保存资本主义修正主义的那些旧框框。他们害怕群众革命革到他自己头上。他们过去靠旧框框吃饭,离开旧的一套就不会走路,就不会说话。挑动群众停止生产,挑动群众斗群众,就是资产阶级反动路线。沿着这条路走下去,自己就要成为走资派。任何阻挡这场文化大革命发展到工人农民中去,一切抵制工人农民搞文化大革命的论调都应该驳斥,都是错误的。工人农民参加文化大革命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一切企图阻挡的人都要被历史潮流冲掉。毛主席说,他同陶铸分歧的实质就是这个。

那时相当多的人包括我自己对此都不理解。原来说是地委以下都不搞文化大革命。后来工矿企业和农村也要搞文化大革命了。这两个指示都是根据毛主席的指示起草的,可是我这起草人之一,开始也没有认识到毛主席为什么要做出这样重大的改变。毛主席过生日的谈话后我才知道。

毛主席还说:斗、批、改,改什么?光在文化部门、机关学校改,改些什么?整个国家文化大革命改些什么?作为社会经济基础的工矿农村还是老一套,那还改什么呢?那就没有目标了。至今人们大概也还不知道这个问题的背景。文化大革命是个悲剧,毛主席没有达到他原来设想的目的。有的人真的以为毛主席就是为了天下大乱,可是,自己打下的江山,为什么要叫它乱?这次毛主席过生日才说得比较透彻。

毛主席认为旧机器要改成新机器,旧方法要改成新方法,旧秩序要改成新秩序,旧制度(不是指社会主义制度,是说旧的规章制度)要改成新制度,旧纪律(对直接上级绝对服从)要搞掉。毛主席关于大民主的思想,就是这样来的。他认为我们旧的一套同资本主义、封建主义、同苏联差不多。他认为大民主好,便于攻击敌人,也能对各级领导机关、领导人直接监督,造成新的社会风气。

毛主席还讲了无产阶级专政是无产阶级大民主的保障,没有无产阶级专政,不但没有大民主,连小民主也没有。专政机关,必须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专政机关要保障群众大鸣大放、大字报、大串联的正常进行,专政机关不能干涉甚至压制,不能乱抓人。只能对确有证据的杀人、放火、放毒(放毒不是指说怪话反对领导,而是真正地去放毒药。)制造交通事故、暗害、间谍活动这些现行反革命要专政,依法制裁。革命群众要发动起来,帮助监督专政机关,保障实现无产阶级大民主。毛主席反复讲,放毒不是中指思想上的问题,思想反动的,坚持资产阶级思想的,只要没有违法,就不能抓。要摆事实讲道理,同他辩论。他说,专政限于很小范围。党内问题,不管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也好,顽固坚持资产阶级反动路线的也好,在党内、政府内、民主党派内部,即使确有证据的特务,也要一人不杀。这一条,文化大革命中我听毛主席讲过多次。这一点他是坚持的。但他没有坚持大部不抓。过去说大部不抓,是指确有证据的间谍特务都大部不抓。可是后来扩大到对打倒的大部都要抓了。他没有坚持过去的大部不抓。

毛主席说,看起来党内两条路线斗争还不能说已经解决了。他说,这个斗争不是文化大革命才开始的,从一搞社会主义就开始了。究竟是搞社会主义,还是搞资本主义?这两条斗争反映到党内,就是两条路线的斗争。他说,这一斗争现在也没有了结。刘少奇之后这斗争还是在斗。各级、各个领域都存在这个问题。他们在党内占据领导地位,在很多方面都有影响。清除这些影响,使各方面、各领域从思想上解决问题,还要作深入细致的工作,还要有很长时间的斗争。

毛主席说,一定要有革命领导干部参加文化大革命,要打破清规戒律,打破束缚群众的框框,到群众中去,同工人农民学生在一起,参加斗批改,实现机关革命化。要坚持分清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对领导干部的批判要治病救人,团结大多数,团结两个百分之九十五。毛主席看来,越来越多的领导人会站到革命群众方面来,支持他发动的群众的革命运动。他说极少数不肯回头、坚持错误、阳奉阴违、耍两面派的人,一定要被群众打倒,这极少数人是“咎由自取”(这四个字毛主席用的是陶铸的话)。

毛主席在吃饭之前说了上面一些话。这是他提出的“全国全面阶级斗争”的基本内容,也是他一月份号召全面夺权的根据。这也是他反复强调反对无政府主义的根据。这一番话,也比较完整地表述了他发动文化大革命的思想。饭桌上没有说什么话,只是祝酒说了一句。吃完饭闲谈几句各人就回去了。

毛主席过生日的这次谈话,是文化大革命中比较重要的一次谈话。这次谈话以后,我有一些想法,认为自己的思想落后于毛主席,落后于运动。觉得毛主席总是站在前边,我们总是赶不上。认为毛主席讲得很深刻,文化大革命搞了半年,他作了概括的总结,使我们比较清楚地懂得了一些东西。当时我是拥护毛主席的路线的,这是主要的方面。不象别人的回忆录说的,自己当时就对毛主席的错误进行了坚决的斗争。这是事后圣人,反正当时我没有看见过一个坚决斗争的。那时自己是否没有疑问?也不是。这样的搞法,到底怎么样?我有点担心。当时听了毛主席讲话之后一两天,我对给我开车的中联部司机王贵说:文化大革命搞了半年,还要大搞,看起来所有的干部都要被打倒。后来一九八二年我从秦城出来后,王贵对我说:你看得真准,后来果然是所有领导干部都被打倒了。但是,当时我并没有提出不同意见。上文选自《王力遗稿:王力反思录》上册,香港北星出版社P322-329《毛泽东传1949—1976》(节选)

自1959年以来党内高层领导中对形势的估计、农村“包产到户”问题等意见分歧,一步步积累起来,更使他(毛主席)认定问题首先出在党的上层。他曾对身边的护士长吴旭君说过:

“我多次提出主要问题,他们接受不了,阻力很大。我的话他们可以不听,这不是为我个人,是为将来这个国家、这个党,将来改变不改变颜色、走不走社会主义道路的问题。我很担心,这个班交给谁我能放心。我现在还活着呢,他们就这样!要是按他们的作法,我以及许多先烈们毕生付出的精力就付诸东流了。”

“我没有私心,我想到中国的老百姓受苦受难,他们是想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所以我依靠群众,不能让他们再走回头路。”

“建立新中国死了多少人?有谁认真地想过?我是想过这个问题的。”《毛泽东传1949—1976》(下卷)P.1390

几天后,罗瑞卿向毛泽东和中央政治局常委汇报备战问题。毛泽东在插话中又谈到防止出修正主义的问题,并且着重谈到中央领导集团所持态度的极端重要性。他说:

“修正主义也是一种瘟疫。”

“领导人、领导集团很重要。我曾经说过,人长了个头,头上有块皮。因此,歪风来了,就要硬着头皮顶住。六二年刮歪风,如果我和几个常委不顶住,点了头,不用好久,只要薰上半年,就会变颜色。许多事情都是这样:领导人一变就都变了。那一次,如果我们点头了,你们在座的其他人,当时可能反对,也可能不一定。这样的经验很多,国内国外、正面反面的都有。这些经验,我总是要讲的,或者在全会上,或者在明年社教运动搞完了开九大时,我要正式讲一次。”《毛泽东传1949—1976》(下卷)P.1393-1394

五月五日,他(毛主席)会见谢胡率领的阿尔巴尼亚党政代表团时的谈话中,把他这种焦虑心情表露得十分明显,并且说到要在他有生之年把这个问题解决好。他说:

“我的身体还可以,但是马克思总是要请我去的。事物的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马克思、恩格斯就没有料到手创的社会民主党在他们死后被他们的接班人篡夺领导权,变为资产阶级政党,这是不以马克思、恩格斯的意志为转移的。他们那个党开始是革命的,他们一死变成反革命的了。苏联也不以列宁的意志为转移,他也没有料到会出赫鲁晓夫修正主义。”

“事物不断地走向反面。不仅是量变,而且要起质变;只有量变,不起质变,那就是形而上学。我们也准备着。你晓得哪一天修正主义占领北京?现在这些拥护我们的人摇身一变,就可以变成修正主义。这是第一种可能。第二种可能是部分分化。”

“鉴于这些情况,我们这批人一死,修正主义很可能起来。”“我们是黄昏时候了,所以,现在趁着还有一口气的时候,整一整这些资产阶级复辟。”

“总之,要把两个可能放在心里:头一个可能是反革命专政、反革命复辟。把这个放在头一个可能,我们就有点着急了。不然就不着急,太平无事。如果你不着急,太平无事,就都好了?才不是那样。光明的一面现在看出来了,还有黑暗的一面。”

“不要怕反革命。有的时候我也很忧虑。说不想,不忧虑,那是假的。但是睡觉起来,找几个同志开个会,议论议论,又想出办法来了。”《毛泽东传1949—1976》(下卷) P.1410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