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发展让美国监听管控全世界
美国前防务承包商雇员爱德华·斯诺登的爆料,曝光了代号“棱镜”的美国秘密监听项目。其《监听对象》不仅包括《美国民众》,也包括法国、德国等欧洲国家的《政要和百姓》。
美国国家安全局2009年对122名外国领导人实施监听,建有一个专门存放外国领导人信息的数据库,其中关于时任德国总理默克尔的报告就有300份。监听名单从“A”开始,按名字首字母顺序排列,第一位是时任马来西亚总理阿卜杜拉·巴达维,默克尔排在“A”区第9位,名单上最后一位是时任乌克兰总理尤利娅·季莫申科。
美国的《长臂管辖》是对世界各国的实体和个人滥施“域外管辖”的蛮横司法实践。《长臂管辖权》在美国确立后,随着《科技的发展》逐渐扩张到合同、侵权、商业、家庭、网络等领域。美国法院率先将长臂管辖权延伸到《互联网》案件中,并且在Cybersell案中创造性发展了互联网案件中的《长臂管辖权》,即把《网址》分成互动型网址与被动型网址,并对互动型网址行使《长臂管辖权》。
《长臂管辖》原则是经济及《科技发展》的结果之一,这种灵活的规则容易适应复杂的社会情况。与此同时,美国依靠其强大的经济实力,为美国向国外扩张长臂管辖权提供了后盾。长臂管辖权可以更有效地保护美国的利益,特别是在霸权武力强大之中这种保护最明显。
美国应停止《非法单边制裁》和《霸权长臂管辖》,切实履行其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国际责任。美国《霸权长臂管辖》是美国霸权政府以综合实力和金融霸权为后盾,根据本国法律,对他国实体和个人滥施《霸权长臂管辖》的蛮横司法实践。科技发展让美国监听管控全世界。
截至2021财年,美国已生效的制裁措施累计达9400多项。美国“长臂管辖”已涉及中国、俄罗斯、伊朗、叙利亚、朝鲜、古巴、法国、英国、德国、日本等多个国家。美国历届政府滥用经济胁迫手段,将制裁作为解决外交问题的首选,非但起不到效果,还造成人道主义灾难。美国布鲁金斯学会分析估计,在伊朗疫情最严重时期,美国的制裁影响可能导致了多达1.3万人死亡。
美国霸权为维持经济和科技领先地位,美国泛化国家安全概念,滥用出口管制措施,人为干扰正常经贸往来,破坏全球产供链稳定,同美方一贯标榜的市场经济和公平竞争原则背道而驰。美国霸权滥用长臂管辖权,门槛不断降低,力度空前加大,打击对象范围不断扩大,损害了世界各国家之主权平等原则,侵蚀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多边主义国际秩序,扭曲了正常国际贸易秩序,极大地损害了各国企业的利益。“美国应停止非法单边制裁和《长臂管辖》,切实履行其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国际责任。
《“棱镜门》十周年:美国“监听瘾”越来越重。
(国际观察)“棱镜门”十周年:美国“监听瘾”越来越重
记者:朱瑞卿
2013年6月5日,英国《卫报》率先通过美国前防务承包商雇员爱德华·斯诺登的爆料,曝光了代号“棱镜”的美国秘密监听项目。其监听对象不仅包括美国民众,也包括法国、德国等欧洲国家的政要和百姓。
十年过去了,遭到美国政府通缉的斯诺登如今居住在俄罗斯,已获得俄国籍。“棱镜门”事件引发全球对美国大规模监听活动的强烈谴责,但美国并未悔改,十年来仍不断曝出各种监听他国的丑闻,其中不少受害国家还是美国的盟友。这些事件反复证明,美国为维护自身霸权不择手段,是不折不扣的“监听帝国”。
惊天丑闻
德国《明镜》周刊援引斯诺登提供的文件披露,美国国家安全局2009年对122名外国领导人实施监听,建有一个专门存放外国领导人信息的数据库,其中关于时任德国总理默克尔的报告就有300份。监听名单从“A”开始,按名字首字母顺序排列,第一位是时任马来西亚总理阿卜杜拉·巴达维,默克尔排在“A”区第9位,名单上最后一位是时任乌克兰总理尤利娅·季莫申科。
2013年7月12日,新闻工作者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打开网页浏览斯诺登的讯息。新华社记者姜克红摄
斯诺登提供给《卫报》的一份文件显示,美方设于英国北约克郡的一处情报分支机构在2009年二十国集团峰会上监听时任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与俄国内的卫星通话。这次监听的时间是在梅德韦杰夫与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举行会谈后数小时,两人在会谈中刚刚就建立互信达成共识。
“棱镜门”事件令美方十分尴尬和恼火,斯诺登因此被美国政府以间谍罪、盗窃罪和未经授权泄露国防及情报信息等罪名通缉。2019年,美国政府还起诉斯诺登,指控他出版的回忆录未经政府审查,违反了保密协议,要求没收其出书和参加公共活动获得的收入。斯诺登在社交媒体上嘲讽:“很难想象还有比美国政府的一纸诉状更能证明这本书内容真实性的方式了。”
监听成瘾
“间谍行为是一项已经嵌入美国历史、根深蒂固的习惯。”美国《时代》周刊一篇文章这样评论。
美国并未从“棱镜门”事件中汲取教训,“监听瘾”反而越来越严重,不断践踏别国主权,侵犯互联网用户隐私,严重危害国际网络安全。2015年“维基揭秘”网站爆料,美国国家安全局曾对多位法国总统进行长时间窃听;2021年丹麦媒体爆料,美国国家安全局通过丹麦国防情报局接入当地网络,在2012年至2014年间窃听德国、法国、挪威、瑞典等国政要的短信和电话通话;今年4月,一批美军秘密文件出现在社交媒体上,内容涉及美国对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以及韩国、以色列、乌克兰等盟友的窃听行动,再次暴露美国监听行动范围之广。
如今,美国的对外监听行为已走向“制度化”。美国政府打着“国家安全”和“反恐”名义,通过《涉外情报监视法》等立法,不断扩大安全机关权限,对他国进行监听。美国《涉外情报监视法》702条款将于今年年底到期,该条款允许美国情报机构在未经法院许可的情况下对“外国目标”实施监听,搜集其电话、短信及互联网通信内容。最近,美国政府正敦促国会延长该条款有效期,白宫方面甚至直接将该条款称为美国的“宝贵工具”,宣称延长该条款有效期是本届美国政府的“关键优先事项”。
“没有可避难之地,没有可安息之所,美国政府不会接受任何地方处于其监控视野之外。”美国记者巴顿·格尔曼在《美国黑镜》一书中如此揭露。
霸权工具
多年来,美国声称维护联合国作用,却在联合国掀起“监听风暴”;自诩自由、民主的所谓“捍卫者”,却利用先进技术构建“监听帝国”;标榜维护信息安全,却在全球布下“信息安全陷阱”。这些自相矛盾的举动充分表明,美方在网络空间实施双重标准,其根本目的是维护自身霸权和私利。
2013年10月26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一块反监控的大型标语牌竖立在国会大厦前。新华社记者方喆摄
厄瓜多尔拉丁美洲新闻社的评论文章指出,随着霸权开始衰落,美国为维持自身地位而变得更加暴力和危险。这时,美国的各种干预活动变本加厉,斯诺登披露的大规模监听活动就是其中之一。
伊朗政治分析人士拉扎·卡莱诺埃认为,包括监听在内的网络战是美国“混合战争”的工具之一,与经济制裁、恐怖活动、心理战以及军事行动一样,都是其用来干涉其他国家、达到自身政治目的的手段。
西班牙《国家报》刊文指出,世界上有许多地图,如地理地图、人口地图、经济地图、军事地图及政治地图,这些地图可以提供各类信息,但都无法像美国的“监听地图”那样呈现出关于霸权的赤裸裸现实。(参与记者:赵冰、宋盈)
《美国真的放弃互联网控制权了吗?》
新闻分析:美国真的放弃互联网控制权了吗?
记者:林小春
当您通过手机、笔记本或台式电脑连上互联网时,也许不会感到有什么不同。但在互联网几十年发展史中,这一天可能具有特殊意义。
就在这一天,美国政府终于将互联网域名管理权移交“互联网名称与数字地址分配机构”(ICANN),从而结束对这一互联网核心资源近20年的单边垄断。
随之而来的问题是,美国真的放弃了互联网控制权了吗?
事实上,这次“交权”并非美国政府心甘情愿,而是在国际社会强大压力下的一点点让步。同时,美国政府也不是随便“交权”,而是设置了严格的前提条件,即交给“全球互联网多利益攸关社群”,并设立了复杂的制衡系统,以保证自己在形式的“交权”后仍拥有隐形的控制权。
总部设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非营利性国际组织ICANN成立于1998年,根据与美国商务部下属的国家电信和信息局合约,它承担全球互联网域名系统管理、互联网协议(IP)地址分配、协议参数配置以及根服务器系统管理等职能,而国家电信和信息局对这个机构如何运行具有最终决定权。
自ICANN成立之初,美国政府就承诺未来会交出互联网域名系统管理权,但一直“雷声大雨点小”。直到2013年,“斯诺登事件”曝光美国情报机构大范围监控互联网后,为了平息国际社会的愤怒,美国才于2014年3月宣布加速移交进程。
美国南加州大学互联网研究专家洪宇说,美国政府在互联网顶级域名分配上一直保持单边主义的垄断性控制,构成单极的地缘政治和军事威慑力,所以在世界范围内不得人心。“斯诺登事件”戳穿了美国自称的“开放互联网守护者”假象,严重削弱了它在互联网外交政策上的道德基础。
同时,互联网已由一项前沿技术转变为全球性的基础设施,逐步受到世界各国法律的规范。在此形势下,如果还在最基础的互联网资源层面坚持一国特权,没有太大意义,反而让美国政府陷于被动。这些都是导致美国最终决定“交权”的重要因素。
正如美国国家电信和信息局近日在一份背景声明中所承认,长期以来,美国政府在互联网域名系统管理中的角色“一直是让外国政府不满的一个源头”,一些国家因此呼吁由联合国、国际电信联盟或新设立一个政府间机构来接管域名系统管理权,“如果美国政府不完成这一权力的移交,各国以多边政府运行方式取代多利益攸关模式的呼声只会越来越高”。
应该说,在美国国家电信和信息局交出对ICANN的控制权后,表面上美国对域名管理的行政干预能力确实大幅削弱,但美国已充分利用最后一段时间的权力,为ICANN今后的演变埋下伏笔,“多利益攸关模式”就是关键。
所谓“多利益攸关模式”,是指包括学界、民间组织、行业组织乃至政府等在内的多元参与。但是,为了避免交权后被其他政府或某个第三方控制或者“恶意接管”,在移交条件中,政府及政府间组织被限定为政策制定顾问的角色。超过160个国家的政府整体作为一个咨询委员会参与进来,必须在委员会内部达成共识之后方能发布政策建议。
因此,ICANN独立接管互联网域名管理权后更可能走向“私有化”,而非多边政府运行。这并不符合世界其他国家的主张。
曾撰写多本全球互联网治理专著的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教授米尔顿·米勒认为,这种互联网治理模式是一个“重要创新”。他对新华社记者说:“这标志着网络空间的国家主权走向人民主权。”但他也承认,还需等这种模式开始运行后才能知道是否实际可行。
值得注意的是,互联网巨头在“多利益攸关模式”中将扮演重要角色,而美国将通过比其他国家强大得多的企业、硬件和软件技术、人才等优势继续保持影响力。
洪宇认为,虽然“全球互联网多利益攸关社群”原则上支持多元参与,但实际上互联网企业将拥有极大影响力,所以这次移交获得了亚马逊、谷歌、思科、微软和脸书等巨头支持,而这些都是美国企业。另外,最具商业价值的域名资产,如顶级域名中最大的“.com”、排名第五的“.net”都在美国企业威瑞信手里,不会随着此次交权而改变,“域名产业的政治经济格局暂时没有变”。
此外,对今后的互联网管理,美国法律的控制也仍然存在。美国国家电信和信息局局长劳伦斯·施特里克林曾表示,ICANN会“一直并将继续受到(美国)反垄断法的制约”。交权方案也明确指出,这个机构的总部仍位于加州,必须遵守当地法律。
显然,在互联网域名管理权转移的过程中,其适用法律是一个讨论焦点。米勒指出,美国政府尤其是执法与行政机关对ICANN的影响确实在减小,但美国法律将继续影响这一机构。他进一步解释说,ICANN是一个国际机构,所以一旦有行为被认为制造或增加垄断,将不仅可能受美国反垄断法律调查,在中国或欧洲也同样可能接受反垄断法律调查。
从长远看,ICANN未来是否有可能在美国之外如瑞士建一个平行机构,以提升其国际化合法性,目前仍不得而知。
“棱镜”后持续曝出美国网络监控活动和事件。
“棱镜”被曝光之后的十年间,仍不断有令人震惊的美国监听、监控项目被曝出,进一步揭露了美国情报机构无孔不入,将黑手伸向行业标准、软硬件供应链上游、大型平台服务器、移动设备等目标通过植入木马、预置漏洞、入侵通信链路、使用间谍软件等手段,不断强化情报获取能力。“棱镜”之后被曝出的影响较大的美国监控活动和事件梳理如下。
(一)“奔牛”计划:破解互联网密码污染加密标准
2013 年 9 月,英国《卫报》和美国《纽约时报》报道斯诺登披露的 NSA “奔牛”计划(BULLRUN),曝光 NSA 能够破解广泛使用的在线协议,包括HTTPS、VoIP 和安全套接层(SSL)等。NSA 的备忘录显示,NSA 每年花费 2.5 亿美元在软件和硬件中插入后门,且其破解特定网络通信技术加密的能力涉及多个非常敏感的来源。NSA 将该破解加密项目描述为“美国保持不受限制地访问和使用网络空间的入场券”。
“奔牛”计划是美国情报界“信号情报赋能计划”(SIGINT Enabling Project)的重要组成部分。被曝光的该项目绝密预算文件显示,与科技公司“合作”是该计划的重要手段,通过“积极与国内和国外 IT 企业合作,暗中影响和/或公开利用其商业产品的设计”“将漏洞插入商业加密系统”。参与此类合作的公司均未具名,这些细节具有更高级别密级。
2013 年 12 月,路透社刊文《连接 NSA 与安全产业先锋的秘密合同》称,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2006 年正式发布的 SP 800-90 标准中推荐的确定性随机位发生器(Dual_EC_DRBG),确实存在 NSA 的后门。在 NIST 将 Dual_EC_DRBG 加密算法纳入标准之前的 2004 年,NSA 支付 1000 万美元与加密技术公司 RSA 达成秘密协议,使具有 NSA 漏洞的 Dual_EC_DRBG 作为 BSafe 加密库中首选的默认随机数据生成算法,助其开展大规模监控。美国研究人员证实,因为该算法漏洞的存在,“利用单个 CPU 或计算集群只需花费数秒或数十秒,就可以获得通信密钥”。英国《卫报》2013年评论称,“NSA 的做法已经动摇了整个互联网的信任基础”。
(二)“风挡”计划:入侵雅虎和谷歌数据中心
2013 年 10 月 31 日,美国《华盛顿邮报》和《纽约时报》同步曝光英国政府通信总部(GCHQ)和 NSA 联合实施的监控项目“强健”计划(MUSCULAR)。通过斯诺登披露的文件和知情人士提供的信息,媒体揭露了 GCHQ 和 NSA 通过美国电信运营商 Level 3,秘密侵入连接雅虎和谷歌数据中心处于英国的主要通信链路 DS-200B。在 2012 年 12 月至 2013 年 1 月的 30 天内,“强健”计划收集了 1.81 亿份记录,远远超过“棱镜”计划每天收集的上百万数据。但是,这一数据较之“香炉”计划(INCENSER)还是相形见绌,该计划同期 30 天内收集了超过 140 亿份记录。
“强健”与“香炉”均为“风挡”计划(WINDSTOP)的子项目,是 NSA 与所谓“可信第二方”(Trusted Second Party)“五眼联盟”(FVEY)情报机构合作的监控项目,旨在监控欧洲和中东地区的通信。
“香炉”计划的监控目标为连接北美东海岸至英国、法国以及连接亚欧的两条海底光缆,在英国大东电报局(Cable & Wireless)的支持下,在英国康沃尔监控接入点进行数据拦截。海底光缆数据流通过海量压缩(MVR)进行过滤后提取,除通话外,所有类型的 IP 流量,如 VoIP、电子邮件、web 邮件和即时消息等都被重构,存储在 NSA 的服务器上供情报人员进行搜索、分析。据《卫报》报道,2011 年,GCHQ 处理了 4 万个目标,NSA 处理了 3.1 万个目标。另据被泄露的 GCHQ 文件,由于涉及的光缆运营商印度信实通信公司并非“五眼联盟”合作伙伴,无法直接暗箱操作,所以为获取情报,从 2009 年开始,进行代号为 PFENNING ALPHA 的网络黑客攻击以便获取情报。
(三)“怒角”计划:劫持谷歌和三星应用商店感染智能手机
2015 年 5 月 21 日,加拿大广播公司与英国《卫报》同时刊文,揭露 NSA 与“五眼联盟”实施的“怒角”计划(IRRITANTHORN)。此前,斯诺登披露的文件已显示,“五眼联盟”成员国有关机构为苹果和安卓智能手机设计了间谍软件。这些间谍软件在感染目标手机后可获取电子邮件、文本、网络历史记录、通话记录、视频、照片以及所存储的其他文件。“怒角”计划则揭示了这些机构如何“利用”应用程序商店服务器发起“中间人攻击”。
2011 年 11 月 至 2012 年 2 月,“五眼联盟”情报机构多次开会研讨、确立行动方案,通过使用 NSA 的 XKEYSCORE 分析识别流经互联网光缆的智能手机流量,破解和劫持手机用户与谷歌和三星应用程序商店的连接,向目标手机发送间谍软件,收集数据。
XKEYSCORE 是斯诺登曝光的一项 NSA 绝密项目。2013 年 7 月,《卫报》曾对其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报道。该计划最初是采集和分析邮件和浏览器活动,并建立庞大的“指纹”系统,后来发展为几乎覆盖 VoIP、社交聊天等所有网上活动的监视和分析系统。XKEYSCORE 被称为 NSA 的“谷歌系统”。NSA 在全球 150 个地点设置超过 700 个服务器支持该项目运作。大数据公司 Palantir 的海量数据分析和可视化分类服务,对该系统给予了有力支持。
(四)“拱形”计划:监控网络安全厂商
2015 年 6 月 22 日,美国多家媒体网站“拦截者”“连线”“福布斯”等同步报道“自由斯诺登”网站当天曝光的 NSA 绝密文档《轻松获胜:利用信号情报了解新病毒》,披露美国情报机构对全球网络安全厂商实施的“拱形”(CAMBERDADA)计划。
通过对俄罗斯卡巴斯基等反病毒厂商和用户间通信的监控,美国情报机构获取新病毒样本及其他相关信息,并据此开发网络攻击武器。该计划可能始于 2007 年,由 NSA 下设机构信息保障局(IAD)和威胁行动中心(NTOC)执行。除卡巴斯基外,该计划后续目标涉及欧洲和亚洲 16 个国家的 23 家全球重点网络安全厂商。美国迈克菲(McAfee)、赛门铁克(Symantec)和英国守护士(Sophos)均不在目标名单之上。分析认为,该计划服务于美国主导的“五眼联盟”国家情报机构,所列目标为其他国家有能力发现和遏制美国情报活动的安全厂商“黑名单”。
“连线”刊发的文章称,“拱形”计划是一个系统性的恶意软件检测“逆向工程”。NSA 每天从发送至卡巴斯基的数十万个恶意样本中筛选出 10 个进行分析,检查卡巴斯基杀毒软件对这些恶意样本的响应,在确认尚未被纳入检测的样本后,NSA黑客会“改造恶意软件”供自己使用,并定期检查卡巴斯基是否将其纳入病毒库。
(五)“宝库”/“界限”计划:操控瑞士加密机公司 Crypto AG
2020 年 2 月 11 日,美国《华盛顿邮报》、瑞士德语广播电视(SRF)和德国电视二台(ZDF)联合发布调查报告,曝光 CIA 与德国联邦情报局(BND)在二战以来数十年间,通过控制全球最大加密设备制造商瑞士 Crypto AG 公司,窃取全球多达 120 个国家的最高机密。
媒体通过采访多名匿名情报部门官员及 Crypto AG 公司员工,揭露了这一长达数十年窃密行动的真相。1951 年,Crypto AG 公司与美情报部门达成秘密协议,即最先进型号加密设备只对美国批准的国家出售,以此得到高达 70 万美元的损失补偿;1967 年,Crypto AG 公司推出取代机械加密的新一代电子加密机,但其内部工作原理完全由 NSA 密码学家设计;1970 年,美德情报机构联手收购了Crypto AG 的股份,完全控制了该公司的业务运营、员工雇佣、技术设计及销售对象。该行动最初代号为“宝库”(THESAURUS),直到 20 世纪 80 年代被改为“界限”(RUBICON)。
各国本欲使用密码机保护的通信情报在美德面前成了高价定制的“皇帝新衣”。《华盛顿邮报》报道称,20 世纪 80 年代,NSA 破解的外交通信情报中,大约 40% 来自 Crypto AG 加密设备。可以说,Crypto AG 加密机决定了二战后许多重大历史事件走向。CIA 文件显示,在伊朗与伊拉克长达十年的战争期间,美国情报机构截获了伊朗发送的超过 1.9 万份加密通信,这些情报对美国而言“可读性为 80%到 90%”。
(六)“邓哈默行动”:接入丹麦海底光缆监听欧洲国家
2021 年 5 月 31 日,丹麦广播公司(DR)率先报道,德国《明镜周刊》、英国路透社、阿拉伯半岛电视台、今日俄罗斯等媒体转载,披露 NSA 在 2012 年至 2014 年间与丹麦国防情报局(FE)合作的情况,他们通过接入海底互联网光缆,对法国、德国、挪威和瑞典的高级官员的移动电话、电子邮件、聊天信息等进行监听、监视,目标包括德国时任总理默克尔以及外长、财政部长等。此项行动代号为“邓哈默行动”(Operation DUNHAMMER)。
丹麦因其地理位置而拥有数座连接德国、瑞典、荷兰、挪威和英国的海底光缆关键着陆站点。NSA正是利用其优势资源,通过监听海底光缆针对性检索,使用 XKEYSCORE 分析系统,截获了欧洲多国官员的通话、短信和网络信息。
除丹麦外,2020 年 11 月 和 2021 年 5 月,欧洲媒体也连续披露 NSA 通过网络监控海底光缆对法、德等欧洲盟友进行窃密的丑闻,包括监控意大利的三条海底光缆、日均监控 200 万个法国通信活动和 1 亿多个德国通信活动等。
(七)社交媒体监控软件 Babel X 采购事件
2022 年 4 月 5 日,美国《华盛顿邮报》报道,FBI 与 Babel Street 公司签订了高达 2700 万美元的创纪录软件服务合同,购买 5000 份 Babel X 软件的使用许可,强化 FBI 对社交媒体内容的搜索与追踪能力,扩大开源情报来源。该合同于 2022 年 3月 1 日生效,持续 5 年。
FBI 表示,此份采购为了能够从“推特、脸书、Instagram、YouTube、LinkedIn、Deep/Dark Web、VK 及 Telegram”等社交媒体软件或网站获取信息。事实上,FBI 监控清单上还包括 8Kun、Discord、Gab、Parler、Reddit、抖音及微博等。5000 份许可证可以使 FBI 每月搜索大约 2 万个关键词。
虽然合同具体细节不为外界所知,但是根据 FBI 招标要求,Babel X 软件应该具备对“至少七种外语”的搜索及翻译能力,同时,还应具备对某一设定地理区域的搜索,对发帖人的关联分析、情绪分析、表情分析、预测分析、机器探测等备选功能。
(八)以色列 NSO 公司间谍软件采购事件
2022 年 5 月 12 日,美国《纽约时报》报道称,2018 年,FBI 购买以色列网络安全企业 NSO 间谍软件“飞马”。据报道,当时代表美方签约的是一家名为“埃及艳后控股”的美国公司,其背后的实际所有者是政府承包商“黎瓦网络”。
飞马”是一款具有跟踪、监听和间谍渗透的间谍软件。它无需来自目标的任何交互就可以发起所谓的“零点击”攻击,秘密地从远程目标的移动设备中提取情报,还能远控打开摄像头和麦克风,实时监控机主的一切活动。获取的数据以隐藏、压缩和加密的方式发送回“飞马”服务器。防病毒和反间谍软件难以追踪其行为。该软件还可以在面临暴露风险时启动自毁机制。2021 年 7 月 18 日,《华盛顿邮报》《卫报》等媒体发布调查报告,揭露 NSO 销售的“飞马”间谍软件在 50 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业务,对 14 位国家元首以及众多政要进行监控。2021 年 11 月 3 日,拜登政府将 NSO 列入美商务部黑名单,禁止该公司在美进行商业运营。
据《纽约时报》2023 年 4 月 2 日爆料,就在美国发布 NSO 在美禁令 5 天后,即 2021 年 11 月 8 日,美国政府机构通过第三方公司与 NSO 签约购买另一款名为“地标”(Landmark)的地理定位黑客工具。该工具能够在目标用户不知情或未同意的情况下精确定位手机位置。据透露,美国政府根据这份合同对墨西哥目标进行了数千次查询。
除了不顾禁令地采购 NSO 产品外,专门向美国防部门和情报部门出售电子战和监控技术的美军工巨头 L3 哈里斯科技公司,还进行过收购 NSO 活动,并为将其从美商务部黑名单中移出进行游说。
棱镜,是指透明材料做成的多面体,光线通过它会发生分光或色散。但在2013年6月6日,这个词语被赋予了令人震惊的新含义:
美国国安局和FBI通过进入各大网络运营商的服务器,监控普通民众的电子邮件、聊天记录、视频及照片等秘密资料。这一项目被称为“棱镜”。在“棱镜”的倒映下,深藏在阴影之后的“黑客帝国”逐渐暴露在阳光中。
消息引起轩然大波。奥巴马政府被斥滥用职权、侵犯民众隐私;他本人也被认为“不能信任”,国安局更是被推上风口浪尖。数日后,爆料者、前美国防务承包商雇员爱德华·斯诺登现身香港,并揭露更多细节;这名步阿桑奇后尘的29岁年轻人被政界斥为“叛徒”,被人权组织捧为“英雄”。
美国情报机构工作员工举报人:《斯诺登泄密事件》
2013年6月,美国举报人爱德华-斯诺登史无前例地披露了情报机构运作的广泛监控项目,令世界为之震动。2013年6月6日,《卫报》上的一篇文章是根据告密者爱德华-斯诺登泄露的信息发表的一系列文章中的第一篇,该文章揭示了美国由秘密部门NSA和FBI完成的全球无限制的间谍计划。这篇文章揭示了国家安全局正在收集数百万美国居民的电话交谈数据的事实。
此后,《华盛顿邮报》接着披露了 “棱镜 “窃听计划。根据该报告,国家安全局和联邦调查局直接窃听中央电脑,从而窃听苹果、美国在线、谷歌、Facebook、微软、雅虎和Skype等互联网公司的客户数据。例如,他们获得了视频、照片、电子邮件、文件和联系人数据,从而能够创建广泛的用户档案。
在几天后发表的视频声明中,告密者爱德华-斯诺登描述了美国的间谍活动能力大大超出了人们的想象:“如果我想查看你的电子邮件或你妻子的电话,我所要做的就是调出截获的数据。” 任何被授权的情报人员可以在没有司法授权的情况下大规模地获得被通缉者的 “电子邮件、密码、通话数据、信用卡信息”。
在爱德华-斯诺登披露国家安全局的极端监控机制十年后,对更多监控的推动仍在继续。2013年6月,举报人爱德华-斯诺登史无前例地披露了情报机构运作的广泛监控项目,如PRISM和XKeyscore,令世界为之震动。美国政府认为泄密事件是一种叛国行为。因此斯诺登开始了逃亡生活。被俄罗斯收留。
6月6日:机密曝光:英国《卫报》和美国《华盛顿邮报》首先曝光,美国国家安全局和联邦调查局于2007年启动了一个“棱镜”的秘密监控项目,直接进入美国互联网公司的中心服务器里挖掘数据、搜集情报,包括微软、雅虎、谷歌、苹果等在内的9家互联网巨头皆参与其中。
6月6日晚:承认辩护:美国官方承认进行搜集情报活动,但目标是“外国人”,坚称此举是出于“国家安全”考虑。美国总统奥巴马次日强调,这一项目不针对美国公民或在美国的人,目的在于反恐和保障美国人安全。
6月10日:揭秘者现身:“棱镜”项目的揭秘者,29岁的男子斯诺登现身。他藏身香港,此前曾在美国中央情报局(CIA)任职,有机会接触美国情报机构的相关计划。
6月11日:撇清干系:被牵涉进“监控门”的9家IT公司中的谷歌、微软和“脸谱”等相继发表声明,呼吁美国政府采取更透明态度,披露安全机构要求企业提供相关数据的情况,以证明这些企业的“清白”。
6月12日:再次辩护:陷入舆论漩涡的美国国家安全局局长基思·亚历山大首次对“监控门”作出辩护,称该计划曾帮助政府成功挫败了数十次恐怖袭击阴谋。
6月12日:中国受害:美国“监控门”事件揭秘者斯诺登再度爆料,称美国情报部门早在2009年就开始监控中国内地和香港的电脑系统。美国国家安全局在全球进行超过61000个入侵电脑行动,其中数以百计目标针对中国内地和香港,范围涵盖政商学界。他指出香港中文大学是目标之一。
6月13日:刑事调查:美国联邦调查局(FBI)局长罗伯特·穆勒首度证实,FBI正在对“监视门”主角斯诺登进行刑事调查,“这些泄密行为严重损害国家安全,我们正在采取一切必要措施追究此人的泄密责任”。
何为“棱镜”?
“棱镜”计划(PRISM)是一项由美国国家安全局(NSA)自2007年起开始实施的绝密电子监听计划。该项目的正式名称为“US-984XN”。“棱镜”计划被列为美国最高机密,对搜集对象展开全方位、多角度的情报跟踪,获取的信息包括邮件、聊天记录、视频、照片、存储数据、文件传输、视频会议及登录信息。
科技成监控帮凶?NSA在美国各地建立了窃听站,并帮助建造了一台世界上最快的计算机,以破解保护信息的编码。该机构有效地挖掘元数据的能力,已经使窃听和偷听通讯内容的重要性大大降低。
美国政府看见了什么?
根据斯诺登披露的文件,美国国家安全局可以接触到大量个人聊天日志、存储的数据、语音通信、文件传输、个人社交网络数据。
多少网络巨头牵涉其中?“棱镜”项目监视范围很广,微软、雅虎、谷歌、Facebook、PalTalk、YouTube、Skype、AOL、苹果9大网络巨头牵涉其中;除此之外,还有数千家公司也为政府情报机构提供敏感资料,以获得包括机密情报在内的多种好处。
我们是否遭到监视?奥巴马称:“你不能在拥有100%安全的情况下同时拥有100%隐私、100%便利。”英国外交大臣黑格表示,英国的守法公民永远不会知道政府部门为了阻止你的身份被盗或者挫败恐怖袭击所作的一切事情。
十年前,2013 年 6 月 5 日,美国中央情报局(CIA)前职员、国防承包商博思艾伦咨询公司(Booz Allen Hamilton)前雇员爱德华·斯诺登(Edward Snowden)曝光美国国家安全局(NSA)和联邦调查局(FBI)于 2007 年启动的“棱镜”(PRISM)秘密监听计划,揭开了美国“窃听丑闻”的盖子,使美国的网络空间情报获取工程体系渐浮水面。此后十年间,美国的大规模、无差别监听计划仍不断被曝光。事实证明,美国并未因各种曝光而收敛网络窃密和监听活动,而是变本加厉地强化其网络空间情报获取能力,将网络空间行动视为维护其全球霸权的重要工具。
“棱镜”曝出美网络空间情报获取是庞大工程
“棱镜”项目是斯诺登曝光的 NSA 始于 2004 年的“星风”(STELLARWIND)监控计划的四个项目之一,其余三个项目分别是“主干道”(MAINWAY)、“核子”(NUCLEON)和“码头”(MARINA)。“棱镜”项目主要对即时通信和存储资料进行深度监听和数据获取;“主干道”项目监控美国四大电信运营商 AT&T、SBC、BellSouth和 Verizon 电话记录;“核子”项目截获电话通话内容并进行日常关键词监控;“码头”项目的目的是获取互联网“元数据”并进行存储、分析。“星风”计划的骇人之处在于:一是无人幸免,上至包括美国盟国的领导人日本首相和德国总理在内的 35 位国家领导人,下至普通美国民众,都是被监控的对象;二是无处不在,能够监听的既有电子通信也有无线电通信,包括但不限于电子邮件、视频/语音聊天、照片/视频、文件传输和社交网络信息等;三是无所不用,微软、雅虎、谷歌、脸书、Paltalk、YouTube、AOL、Skype、苹果等九家美国网络巨头均参与项目,为政府提供数据。
从 20 世纪 40 年代开始,美国陆续通过“三叶草”(SHAMROCK)、“尖塔”(MINARET)等计划,建立了对电报电话系统的监听存档机制。从 20 世纪 60 年代开始,美国建设以“梯队”(ECHELON)为代表的各类信号情报获取系统。在这些大型信号情报获取系统的基础上,美方开展了大量针对性的信号情报监听项目。通过大型海底光缆监听、重点特殊区域监听、计算机网络利用(CNE)、运营商入侵、卫星监听、第三方情报共享等方式,美方能够在全球范围获取包括电子邮件、文件传输、语音通话、网络访问、短信、传真、电报等在内的各类网空信号情报,形成了网空作业的“先天优势”。
在此基础上,美国又建立以“湍流”(TURBULENCE)为代表的进攻性能力支撑体系,通过被动信号情报获取、主动信号情报获取、任务逻辑控制、情报扩散与聚合、定向定位等相关能力模块,实现完整的网络空间情报循环,继而结合“监护”(TUTELAGE)、“量子”(QUANTUM)等网络空间攻防能力模块,美国进一步实现情报驱动的网络空间积极防御和进攻行动。
正如中国网络安全产业联盟报告所述,“斯诺登事件”让大家看到,美国情报机构网络空间情报获取工程是一个“大到无形”的庞大体系。
一份严厉的联合国报告审查了加拿大为限制不公平劳动所做的努力,并指出,加拿大的临时外国工人计划是“当代奴隶制的滋生地”。
该计划使工人与雇主处于不公平的权力失衡状态。有些工人被故意不告知自己的权利,或者太害怕举报剥削性的工作条件。许多人在参与这些计划时还陷入了债务奴役。
“他们还可能欠第三方招聘人员的债务,包括法律上应该由雇主承担的费用,” 他们还可能欠第三方招聘人员的债务,包括法律上应该由雇主承担的费用。尽管存在明显的利益冲突,但政府将告知临时外国工人其权利的很大一部分责任推给了雇主。由于工人无法获得司法救助,他们面临着各种其他虐待的风险。
“特别报告员收到了有关工资不足和工资盗窃,身体、情感和口头虐待,工作时间过长,休息时间有限,合同外工作,无偿管理职责,缺乏个人防护设备(包括在危险条件下工作)的报告……还有女性报告了性骚扰、剥削和虐待。”
《一年来了超13万外国工人!加拿大遭联合国狠批!已有多家雇主被罚》发布:2024年08月14日 来源:加国无忧 51.CA 作者:S君
一份严厉的联合国报告审查了加拿大为限制不公平劳动所做的努力,并指出,加拿大的临时外国工人计划是“当代奴隶制的滋生地”。
据CTV报道,该计划允许雇主在找不到合格的加拿大人时雇用外国工人来填补临时工作。近年来,通过该计划就业的工人数量大幅增加。根据联合国的报告,2018年有84,000多名许可证持有者。到了2022年,这一数字接近136,000。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在农业和相关劳动部门工作。
这份由联合国当代形式奴隶制问题特别报告员Tomoya Obokata撰写的报告称,该计划使工人与雇主处于不公平的权力失衡状态。例如,如果工人被解雇,他们可能会被驱逐出境。Obokata写道,有些工人被故意不告知自己的权利,或者太害怕举报剥削性的工作条件。报告称,许多人在参与这些计划时还陷入了债务奴役。
“他们还可能欠第三方招聘人员的债务,包括法律上应该由雇主承担的费用,” 这份日期为7月22日的报告写道,并在发布前与联邦政府共享。
该计划由加拿大就业和社会发展部、加拿大移民、难民和公民部以及加拿大边境服务局管理。在魁北克,省政府是行政合作伙伴。
“尽管存在明显的利益冲突,但政府将告知临时外国工人其权利的很大一部分责任推给了雇主,” 报告指出。
由于工人无法获得司法救助,他们面临着各种其他虐待的风险,Obokata写道。
“特别报告员收到了有关工资不足和工资盗窃,身体、情感和口头虐待,工作时间过长,休息时间有限,合同外工作,无偿管理职责,缺乏个人防护设备(包括在危险条件下工作)的报告……还有女性报告了性骚扰、剥削和虐待。”
就业、劳动力发展和官方语言部长发言人Mathis Denis在向声明中表示,政府最近提高了对不向外国工人提供适当工作条件的公司的罚款。
他说,上个财政年度,加拿大进行了2,122次检查,罚款总额为210万加元,高于前一年的154万加元。被发现不合规的雇主会列在由加拿大移民、难民和公民部管理的面向公众的网站上。
政府称,该名单上的知名公司包括温哥华的一家Domino's Pizza分店,其工资、工作条件或工作细节与工作机会不符。该分店被罚款21,000加元。
政府发现,卑诗省Richmond的一家Freshii因未向检查员提供所需文件而被罚款15,000加元。魁北克的一家农场 Ferme L. Campbell et Fils Inc. 因同样的原因被罚款60,000加元,并被禁止参加该计划五年,因为政府发现它“没有付出足够的努力”来确保工作场所没有报复和身体、心理或经济方面的虐待。
“加拿大临时外国工人 (TFW) 的健康和安全至关重要,” Denis写道。
他补充说,政府对临时工人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76%)工人了解自己的权利和责任。在接受调查的1,600名工人中,约80%表示,他们对自己的权利和可用服务的了解有所提高。
“雇用TFW的雇主有责任确保他们在整个就业期间的安全和福祉。联邦政府有责任确保雇主遵守该计划,并追究不遵守计划的雇主的责任,”Denis写道。
《美国对加拿大出手:加倍征收关税,加拿大部长说不合理》
来源:加国无忧 51.CA 作者:谈海
加拿大国际贸易部长批评美国商务部将加拿大软木材的关税几乎增加一倍,称此举不公平且毫无道理。
部长Mary Ng表示,美国已大幅提高对加拿大软木材征收的关税,从8.05%提高到14.54%。
这是双边拉锯战中的最新一次,渥太华称此举阻碍了改善住房成本和供应的努力。
Mary Ng说,涨价将损害边境两边的消费者和生产者的利益,并呼吁对这一长期争端找到持久的解决方案。
BC省木材贸易委员会表示,这件事发生的时机非常不恰当,使本来就十分困难的形势更加恶化。
BC省木材贸易委员会主席Kurt Niquidet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这将影响全省的制造业运营、就业和社区。
BC省林业厅长Bruce Ralston也表达了同样的看法。
Ralston表示:我对美国商务部提高不公平和不必要的软木材关税的决定感到非常失望。
今年2月,美国商务部暗示计划大幅提高软木材关税,称将把关税定为13.86%。然而周二的税率甚至更高,达到14.54%。
周二,行业组织美国木材联盟声称,美国商务部的关税决定“证实了加拿大继续在美国补贴和倾销其软木产品。”
该联盟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加拿大的做法扭曲了美国软木市场,影响了美国的锯木厂、锯木厂员工和社区。
评论:
a:加拿大政治家见识短,把全部放在美国身上,活该被加税。加拿大人福气不够,上台的草包无能的多
b:对加拿大人最狠的政府是民主党人,从克林顿开始一直对加拿大加税。对加拿大人最好的人是共和党川普。但是加拿大从政府到媒体都犯贱,都喜欢美国民主党政府。
c:加拿大政府还要对比亚迪征收高额关税呢?多天真,多幼稚。不为加拿大老百姓谋福利,不如回家种红薯。
d:让那个美狗乌克兰纳粹去补贴木材商
e:【加拿大政治家見識短,把全部放在美國身上…]1??蠢貨。長期被左棍洗腦的結果。2??不是 米國 軍事+政治 與 加國相鄰的關係,加國能有幾百年的和平環境嗎?
f:【部長Mary Ng說,漲價將損害邊境兩邊的消費者和生產者的利益,並呼籲對這一長期爭端找到持久的解決方案。]1??這是 典型的左棍思想。天真幼稚,愚蠢。 2??兩國爭端,談判 講的兩國實力:經濟+政治+軍事。沒有合理,不合理的。 3??加國政府,就是一個草台班子。其政府官員,就是一群草包。 4??川普上台後,應加 加國2~4倍 入口關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