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知青往事 - 生命的光栅- 第一集 (下)- 那莫名的使命感哟

(2017-03-03 13:13:43) 下一个

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北清儒二弟的家中。

佣人和家人都忙着即将开始的送别午餐。花园内的餐桌上摆满了各式中式和西式的菜肴。

孩子们在打闹着,漂亮的夫人们聚在一起,先生们则在互相寒喧着。

北清儒的二弟举起酒杯,冲着熙攘的人群喊到:“女士们先生们,今天是为我大哥回国饯行。大家随意吧!”说着一仰脖将酒灌了下去,接着又将桌上的中国白酒抓起,却被另一只手将酒夺下。

“二弟,你不能这样,会伤身子的。”北清儒放下手中的酒瓶,狠狠的训斥到,晃出的酒溅到了他的西服上。

北清儒的二弟来美国晚于他,但两人从事的都是同一专业,只不过二弟是在试验室,侧重的是物理学的实验,而北清儒则主要是物理学的教学,两人经常在一起切磋,在事业的发展上是互相促进互相补充的,大哥的离去,既有亲情上的失落,又有事业上的缺憾。而二弟在回国的意识上却又与北清儒是格格不入的。况且他的妻子又是美国人。

这时,一位美国人两个手指夹着酒杯凑了过来,

“北教授,我们大家都希望你能留下来,你应该知道科学是没有国界的。”

“是的,科学是属于整个人类的。但掌握科学的人确是有国籍的,如果按你的说法美国就不应该扣留我运往中国的仪器设备,更不该扣留有关的科学资料。但是很遗憾,这种事情发生了。哎——”北清儒长吁一气,“我为我的祖国感到不平啊!算了!”北清儒端起酒杯一改忧患面孔。

“来,为我们的合作和友谊干杯!”

“对,为我们不久的重逢干杯。”大家一同举起了酒杯。

“大哥,”二弟又凑了上来,“不然让北向留下吧。美国的教育是最好的,况且他是我们家唯一的男孩。”

“这是不可能的,”北清儒的话语中一点商量的余地都没有,“但是如果我不回来了,北向大学毕业后是一定要到美国来的,美国的实验设施是世界一流的,恐怕在五十年内是这样,我想,那时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是没有国界的。”

宴会在进行中,客人们三五一群的聊着天。

二弟拥着北清儒来到了餐桌前的椅子上,高洁同二弟妹走了过来。

“坐这儿。”二弟赶忙拿椅子放在嫂子跟前。北向拉着小表妹也跑了过来,“爸爸,让小妹同我们一起走吧。”

“可以啊,不过你要问问她妈妈愿意吗?”

“婶婶,你愿意吗?”北向幼稚的抬头问二弟妹。

 Eh, would like you to stay here with Anny?(我们愿意让你留下来同小妹一起玩,好吗?) 二弟妹用英语说道并摸着北向的头,她忽然面向高洁, Dear, how about letting Qingru back first, and you can stay here until giving birth?”(大嫂,不如让大哥先走,至于你,分娩后在走。)

高洁笑了,“你这主意不算好,我这还有好几个月呢,再说,带在肚子里多省心,在肚子外又吃又喝又拉又尿的。”

二弟妹用蹩脚的汉语说,“真遗憾,怎么说也说服不了你们,还是让我祝你们一路平安吧,并希望你们早日归来,把母亲也接来。”

“我替母亲谢谢她的外籍儿媳。”北清儒谦诚的说到。

二弟冲北向摆了摆手,北向一下蹿到了二叔的身上,“北向,以后会想二叔吗?”

“会的。”

“上学后,给二叔来信要用英语。”

“我现在就会说英语。”

“可你不会写啊。”

“那我会写后,第一封就给二叔写,还有小妹。”

“记住,北向,二叔在美国等着你,高中毕业后就到美国来,也搞物理学研究。”

北向莫名其妙的、拼命的点着头。

挤满送行人的码头,气笛的长鸣象一声号角,人群呼的一下窜动起来,招手的,呼叫的,哭的,闹的,乱做一团。远洋的客轮无视嘈杂的人群驶离了码头。北清儒一家立在甲板上,向送行的人群拼命的挥着手:“再见,回去吧,保重!”轮番着喊着。送行的人群中,二弟脸色凝重,他一人默默的盯着渐渐远去的人群,泪珠缓缓的滴落下来。

随着客轮的渐渐离去,送行的人群已模糊成星星点点,北清儒复杂的心情渐渐溢于言表,神情凝重起来,美国的一切将成为历史,自己将要面对的是一个复杂陌生落后甚至有许多不可预测事件的环境,事业会不会搁浅。人往往是这样,当他的努力实现后,心情反而不是兴奋而是负担,况且未来。北清儒清醒的知道,并不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他忽然产生出一丝恐惧,望着眼前这汪洋的大海,还有这身处之地的与置身于这一片汪洋中的小小的客轮,他不信天主,但此时却在心里默祷着:上帝,保佑我们吧!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