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宁

热爱硅谷生活的人们,欢迎关注我的博客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孩子为什么与父母话不投机?

(2020-01-10 12:46:37) 下一个

有一位网友告诉我,与她女儿一段有趣的对话:

“女儿啊,你上大学了,你去哪儿妈就跟到哪儿,在旁边买个房子,这样你平时还可以回家吃饭了。”

“你别来。”

“哼,不来就不来,我去接着玩去了,到时候肚子饿了你可别想妈妈哈!”。。。。。

我眼前出现了电视剧里的画面,母亲思念爱女,拿着电话,真恨不能把电话里的小祖宗抓回来含在嘴里。十几年日夜为伴,怎么放得下昵?

有位母亲送走了去上大学的儿子,请了假,天天跑到小河边,茫然若失,看着儿子的照片哭了好几天。最后总算缓过来了。十几年的倾心哺育,一口奶一口饭把孩子喂大,孩子终于离开了,多少人受不了这牵肠挂肚的思念,嘴上说,孩子飞吧!心里却甜酸苦辣,难以割舍。

还有网友的文章里还有这样的描述:在地铁里,同行的朋友电话响了,母女俩叽叽喳喳叽叽喳喳聊个没完。看的她羡慕嫉妒,心痒痒,赶快给儿子发个短信:“儿子,你好吗?好几天没理妈妈了。”儿子回:“忙。”

回想起自己年轻的时候离开家,对家似乎完全没有什么留恋,像一只飞出笼子的小鸟。尽管是上山下乡要到艰苦的地方去,也是拔腿就走。接到通知义无反顾,一个小时内就把上海户口迁走了。可是怎么也没想到,这户口想回去就难了。还记得那时写家信,是豪情万丈,报喜不报忧。时间长了,话就越来越少。

而现在的孩子们一旦离开父母,何尝不也是如此呢?有人这样总结过孩子与家长不同阶段的关系:孩子10岁之前是对父母的崇拜期;20岁之前是轻蔑期;30岁之前进入理解期;40岁之前是深爱期;50岁才能真正理解父母。

为什么我们含辛茹苦养大的宝宝男乖乖女,有些离开家以后,对父母连话都懒得说呢?

据心理学家分析和我的观察,现在许多家庭的孩子,受到的管教都非常严格,尤其是一些强势的家长,给孩子非常大的压力。生活中虎爸或虎妈从小就对孩子抓得很紧,事无巨细,什么都管,而且提出的要求和期望都特别高。总是批评批评再批评,孩子会感到特别委屈,但是又没有办法解决。慢慢地,委屈转化为愤怒。

而对强势的父母表达愤怒,顶嘴发脾气,后果又很严重,因此,孩子多半敢怒不敢言,表面顺从,回避和父母交流。他们无法拒绝,又特别难受。父母经常在电话里发号施令,孩子无奈,顺从照办。常常看到孩子不接电话,接了电话没说几句就说“太忙!”, “信号不好,听不清。”

还有的父母对孩子冷漠,老子天下第一,很少交流情感,甚至动武。聊天就像是陌生人,而不是亲人。彼此会偶尔谈谈学习工作、生活,但是没有情感交流。很容易发生争吵。

有时父母的偏心也会让孩子体会到冷漠,也不会与父母掏心窝子。久而久之,很容易导致孩子长大后跟父母没话说。

不知不觉间,孩子和父母之间,成了“最亲近的陌生人”。

一项调查显示,40%的青少年每天与家长的沟通时间不足15分钟。朋友老李告诉我,从孩子接电话的表情,就可以看得出是谁打来的电话:

说得眉飞色舞、上天入地无所不谈的,是朋友;看着来电显示已准备好甜蜜笑容的,是男女朋友;眼睛从头到尾没有离开过电脑,嘴里老半天才发出几个单音的,十有八九是家里打来的。

有时,孩子说什么事父母都插不上话。而父母说话的时候,孩子似乎也没有倾听的欲望,更谈不上聊天了。

怎么改变这种状况呢?心理学家提示,关键的一点:父母都要学会把孩子当做大人,尊重他们。把他们放在平等的位置上进行交流。要学会了主动去了解孩子们的世界,看看他们喜欢玩什么,追求什么,找一些他们关注的话题,接近融入他们。

谈论八卦和别人的事情永远是热聊话题,同时会让人产生强烈的好奇。八卦之心人人皆有,孩子们也不例外。尤其当你谈到他们喜欢的明星有关的八卦,孩子们也会跟你一起津津乐道。但不要拿别人与孩子来作攀比,这种说法会令孩子反感。

美国人常常表扬和鼓励孩子,肯定他们的成绩,再接再厉。告诉孩子,父母为你而骄傲。

当子女迈过二十岁人生大关,大学毕业,父母越来越经常提到成家立业这个话题,可是孩子并不喜欢这样,孩子嫌父母唠唠叨叨,还沿用旧式的教育方式;家长抱怨孩子不听话,在许多大事上越来越自作主张,先斩后奏甚至不奏。火气一大,于是聊天变成了争吵。

父母和孩子,毕竟是两代人,思想观念,成长经历,生活背景都会有很大的差异,不可能做到完全一致,因此相处要做到求同存异。彼此尊重与理解。

不妨试着用一种温柔又坚定的方式去拒绝或者转移话题,试着去关心一些他们的事业和工作,以及未来的职业以及生活规划。

有出息的孩子,是父母的骄傲,寄托予一代人的厚望。善待我们的孩子,考验父母的情商和智慧。

[ 打印 ]
阅读 ()评论 (46)
评论
乔宁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南山松' 的评论 : 松松,好久不见, 欢迎回来。
谢谢松松来访。
南山松 回复 悄悄话 与孩子沟通有学问,谢谢乔宁分享好文:)
乔宁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南岛水鸟' 的评论 : “中国文化重亲情,复杂”。的确如此,有一段时间,父母特别想帮孩子做些什么,帮孙辈做些什么,可是多被婉拒。只好学会放下了。
谢谢老乡来访。
南岛水鸟 回复 悄悄话 不投机不要紧,随着孩子慢慢长大投机就反而多了,大人是有个“断舍离”的适应过程,相信懂事孩子会有对父母的回报的。我们的文化重亲情,复杂 +1。
乔宁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ziqiao123' 的评论 : 子乔,一直盼着看你写近年的硅谷呢。谢谢来访。
ziqiao123 回复 悄悄话 中国人有“养儿防老”的旧习俗。其实应该向西方人学习,跟孩子做朋友,不要在孩子身上寄托太多自己的期望。
乔宁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梅华书香' 的评论 : 梅华所言极是。昨天也在琢磨最近的新闻,挺难懂的。
梅华书香 回复 悄悄话 感觉孩子爱严教育结合有理有道才能使孩子今后既懂得自我发展,又懂得孝顺老人吧,谢谢好文分享了,祝新周快乐!!
乔宁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请帮我登录' 的评论 :恭喜孩子来到硅谷,这儿是年青科技人喜欢的地方,发挥他们才智的舞台。 硅谷房价太高,距离20哩的地方平均房价只低10-15%,有机会在附近多看看,距离40哩以上,便宜30-40%. 退休还早的话,不必急于作决定,十几年后变化很大的。谢谢夸奖,谢谢关注。
请帮我登录 回复 悄悄话 谢谢乔宁,谢谢你的文章给予的信息,鼓励,鼓舞,帮助和启发。把你的矽谷系列看了个底朝天。因为唯一的孩子几年前投奔硅谷并告诉我”The chance I back to East Coast is very very slim”— Understand and respect. 这几年每年的圣诞和新年都是在加州快乐的度过的。 正在做梦将来退休后,搬到加州,跟孩子20个mail以内的距离?

你的关于孩子父母关系的两篇新作牵动着每个 baby boomer的心。如果孩子能飞多远飞多高并不在父母的选择权限之内,那真正的问题是我们怎样顺应时代和家庭特有的条件/环境去建立一个健康的自然关系-Relationship is Everything。对任何家庭不管是中国的美国的,这都是一个挑战。但是对我们这批人可能挑战更大,因为我们一生经历的外界跨度是最大也是空前绝后的 ?我仍然记得我外婆的小脚,今天我们享受着shopping underwear under underwear. 像菲儿所说,学着跟孩子做朋友。不容易,但别无选择?Yes, we can. Ha ha.
乔宁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心之初' 的评论 : 是的,那是多彩世界的一部分。
心之初 回复 悄悄话 生孩子,养孩子,体验并享受人生一件好事。
乔宁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guo' 的评论 : 知音啊,羡慕!
guo 回复 悄悄话 我们是孩子回家就一起唱他在合唱团排练的歌,唱三声部,有时一个晚上能一起练习五个小时。
乔宁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黑贝王妃' 的评论 : 是的,王妃。我们除了要理解代沟,还要面对当地的文化。我们无意推行一种新的理念,而是顺势而行。谢谢宝贵意见。
周末快乐。
乔宁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yazimoi' 的评论 : 为人父母,是个漫长的过程,给孩子创造一个好的成长环境,帮助忚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让孩子在飞速发展的社会走在前列,是我们的愿望。做自己力所能及的,尽力而为吧。
谢谢来访。
黑贝王妃 回复 悄悄话 失望和希望都是成正比的,普通西人家庭关系简单,父母和成年子女互相没有责任义务关系,无法道德绑架对方。我们的文化重亲情,复杂。
yazimoi 回复 悄悄话 绝大多数人能做父母、但绝大多数人不会做、不懂得做、做不好父母。然后自己纳闷儿到死:为什么我生的孩子不听我的话、不跟我一条心、对我不好。。。这是中国人的常态。究其实,情智双商都为负数。
乔宁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yy56' 的评论 :闻香,2020 金句啊!
只是有点奇怪,好几位网友提到“不要回报”,而身边的朋友都在办生前信托,感觉各人想的真不同。
闻香,周末愉快!
yy56 回复 悄悄话 好文!


理解孩子是良好沟通的基石,尊重孩子是良好沟通的底线。与时俱进可以缩短代沟。不图回报便可云淡风轻。
乔宁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xiaxi' 的评论 : 遐西,条件许可,把子女留在身边,是可以得到家人的互相照顾。而子女远离父母也并非不可取,说得好一点,是互不干扰。如果彼此多些理解,有事平等地商量着办,岂不完美?
周末愉快!
xiaxi 回复 悄悄话 所以啊,即便把他们留在身边。拴住近处,又能怎样呢?代沟就在那里,现实就在那里。
乔兄周末快乐!
乔宁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生于1974' 的评论 : 唉,淡定,淡定。
谢谢关注。
乔宁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BeijingGirl1' 的评论 : 我想这就是这么多家长让孩子去接受精英教育的原因。就是跌,也有托。
京妮在国内?周末快乐!
乔宁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BeijingGirl1' 的评论 : 说得很有趣,是这么回事。
到了我们这个年令,对儿女的期望,只是希望他们有空来个电话。
乔宁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spot321' 的评论 : 无独有偶,许多父母更喜欢老二。可是,孩子也有底线啊。两代人不同的观念,很难调合的,如何把握好这个尺度,真是一门大学问。
乔宁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我生活着' 的评论 : 哈哈,天下的母亲的心永远在儿女身上,孩子是第一优先。
生于1974 回复 悄悄话 人不如畜生 畜生养儿是不用回报的
乔宁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喜清静' 的评论 : 喜儿就是个好母亲呀,把儿子培养得那么优秀。
乔宁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寒一凡' 的评论 : 你说的观点我补充一下,儿女不是父母的私有财产,这里并不是指孩子不是父母的提款机。现实中有不少事例是相反的。
一凡,周末愉快!
乔宁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美丽的人生' 的评论 : 讲放手让孩子独立,我觉得是有前提的,在孩子成年之前把他们培养得足够强大。美国的孩子十八岁就得独立生活了,自己打工嫌学费借贷上大学,华人父母这样做的不多。相反还会投巨资送子女去私校藤校。孩子成年之前有几位家长敢放手?一旦孩子交友不慎会是什么后果?
也许我想多了,请指正。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另外做美国长大的孩子和我们, 不但有代沟, 还有文化沟, 双重的沟啊。 不掉进去的都是牛父母牛孩子哈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1. 过了青春期就好了。
2. 男孩子就是不喜欢婆婆妈妈的, 因为不酷啊。 妈宝男很丢脸的, 找不到女朋友。
3. 不要做“直升机”父母。

最后乔兄的孩子肯定是好孩子。 :)
spot321 回复 悄悄话 有个朋友很喜欢家里的老二,虽然两个都是儿子,但她就是觉得老二和她似乎更贴心。一次闲聊,朋友跟儿子说,等你将来成家了,妈妈就跟你一起过。老二慢吞吞地说:你千万别跟我,还是跟哥哥去住吧。朋友那个伤心啊。~~
我生活着 回复 悄悄话 还记得我儿子读高中时跟他开玩笑,他去哪里读大学,我的店就开到那里去,他说他去澳洲读大学去。两代人成长的文化背景不一样,我不敢有过高的奢望,孩子能独立、成才、幸福就满足了。
喜清静 回复 悄悄话 做父母是世上最难的一件事儿,居然没有学校教教大家。聪明的过来人开个私塾怎么样?
寒一凡 回复 悄悄话 赞乔先生好文!如何与子女相处,的确是个大学问。孩子是独立的人,不是父母的私有财产。父母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爱孩子,抚养孩子天经地义,不要在心里总是想着回报。父母心态平和,不期许过高,给孩子自主的空间,孩子没有压力,一家子自会和乐融融。不过,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乔先生,周末快乐!
美丽的人生 回复 悄悄话 放手让孩子独立,也是一种尊重。父母的爱心,最好不要成为孩子的负担。谢谢好文章!
乔宁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无法弄' 的评论 : 哎哟,等儿子走了,你会想他的。
乔宁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唐西' 的评论 : 哇,这老爸太好了,真难得。唐西真有福。
无法弄 回复 悄悄话 我儿子跟我没话说,跟他爸就说游戏,他爸说:我光听着,他就高兴。他爸也不爱听他的游戏,却没表现烦,我根本没表情。盼着他快长大,快点离开家
唐西 回复 悄悄话 与孩子的沟通还满讲究技巧的。
从小到大与老爸的沟通还可以,但每每在关键的时候,尤其是老爸与我的意见相左的时候,老爸就把我最为敬仰的老战友或我很要好的朋友请来向我”传达”他的NO。当然除了No之外,还外带其它的一些劝导、引导之类的、语重心长的话。这些旁敲侧击的做法还屡屡奏效。
在中国的大院里,常常有人批我是目无尊长。因为老是跟老爸勾肩搭背饭后散步。跟老爸是兄弟帮的情谊,又怎能话不投机半句多呢?
N年之后,我也子承父”智”了,换位思考和发言的时候更多了。
乔宁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晓青' 的评论 : 领导说的对,希望都是好孩子。
乔宁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菲儿天地' 的评论 : 看到边边的趣言,有点感慨。想到孩子渐行渐远,很不是滋味。反思一下,从自己做起吧。
很羡慕菲儿与女儿的深情。
周末快乐!
晓青 回复 悄悄话 哈哈,老了能在身边的孩子是好孩子:)
菲儿天地 回复 悄悄话 乔兄系列好文啊!我现在也是试着和女儿做朋友,能混多久就多久,以后都找不到她人了,哈哈哈。
[1]
[2]
[尾页]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