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医疗队去的时候,正是夏末秋初,瓜果飘香的季节。那儿的水果独具特色,无论哈蜜瓜、西瓜、葡萄、无花果、梨都特别甜,特别好吃!据说是由于光照时间长 ,气候比较干燥的缘故。
说起光照时间长,也让我想起一个病例,而且有了非常感性的认识。刚刚开始出门诊时,一个从海拔很高的山区来的一个5、6岁的小男孩。面色较黑,两颊有深深的红晕,嘴唇颜色也深些,炯炯有神的大眼睛,虎头虎脑,很漂亮。他是因为发烧咳嗽就诊。初诊为肺炎,但看到他的面容,我怀疑是否有先心病?(法鲁氏四联症或二尖瓣狭窄或关闭不全)但又没有其它的伴随症状譬如杵状指、趾及心脏杂音。慎重考虑我还是决定收他入院。一则肺炎需要马上治疗,在门诊不合适,二则也需要进一步检查以排除心脏方面的问题。入院治疗后,肺炎很快治愈,通过检查也排除了心脏的问题。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科学,书本知识在实践中得以认症,再学习再提高,由此及彼,有表及里,不断积累不断提高。通过这个病例,也让我对书本知识有了感性知识。在海拔比较高的地区光照时间长、紫外线也强,而且氧气浓度也低于平原地区。所谓适者生存,长期生活在那里的人们红细胞数量相对比平原地区的人高,以携带更多氧气满足身体需要。因此,呈现出特有的面容,而并非病理性的,与平时见到的心脏病患儿的面容意义不同。而且这也是平原地区的人到海拔高的地区长期工作生活易患高原心脏病的原因之一。
…………
还是说水果吧!让人啧啧称奇的是科里的同事们买哈蜜瓜、西瓜等水果不是论斤、论个,而是论“车”,一小推车,更夸张的还有一小驴车!院长说:他们那儿的孩子如果回到内地奶奶、姥姥家过暑假,最不习惯的就是吃水果,不能放开量吃!是呀,内地哪个城市的家庭能够买那么多水果吃呢!
或许因了女中音歌唱家关牧村的歌曲“吐鲁番的葡萄熟了”在那时候红遍大江南北,让我们对吐鲁番充满了向往。结束工作后我们去了吐鲁番。
那时侯不似现在盛行旅游。院长联系了朋友接待我们。先去了火焰山,而后是吐鲁番。
火焰山,果然名不虚传。褚红色的山石,在烈日下,似燃烧的火焰,热浪滚滚。西游记里写有“无春无秋,四季皆热”,"八百里火焰,火光烘烘,火头万丈。四周寸草不生。若过得此山,就是铜脑盖、铁身躯也要化成汁。” 哎呀,当真!爬那山,一会儿就汗流夹背,气喘吁吁,需要不停的喝水,朋友告诉我们最热时有40多度或更高!待我们到一座山顶,已是疲惫不堪,大家跟着向导看了据说是当年电视剧《西游记》拍摄的几个景点,酷热难耐,就没有停留太久,直奔土鲁番的葡萄园!
葡萄园又是另一番景致!林木葱茏,浓荫蔽日,随着起伏的丘陵遍布层层叠叠的葡萄架,十分壮观。不得不感叹大自然的神奇,在这酷热的沙漠里竟然有这一片绿洲。
吐鲁番的葡萄真是不负盛名,不仅品种多,(听介绍也记不住)只记得紫、红、绿、白,红的似玛瑙,绿的似翡翠,而且晶莹剔透,吃在嘴里又甜又脆!在葡萄架下,我第一次不是在电视上,近距离看到了漂亮的维族姑娘和小伙子,穿着鲜艳的民族服装,头戴别致的小帽儿,在冬布拉和手鼓的伴奏下,载歌载舞,真是要多美有多美,令人陶醉,维吾尔族真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
在吐鲁番,葡萄干的晾晒也超出了我的想象。就是在外面用土坯垒成的一排一排的、有孔洞的墙,以保持通风和不被阳光直接照射,似乎是阴干的。而不是我想的在工厂里制成。
新疆真是一个好地方!
我去的时候是新疆最美的季节,当地接待的又好,留下的都是美好的记忆!谢子乔,祝周末愉快。
哈哈,您真幽默!谢谢读贴!